- 年份
- 2024(9604)
- 2023(14182)
- 2022(12204)
- 2021(11560)
- 2020(9903)
- 2019(22929)
- 2018(22839)
- 2017(45439)
- 2016(24681)
- 2015(27794)
- 2014(27975)
- 2013(27565)
- 2012(25768)
- 2011(23273)
- 2010(23354)
- 2009(21892)
- 2008(21593)
- 2007(19315)
- 2006(16671)
- 2005(15137)
- 学科
- 济(101073)
- 经济(100964)
- 管理(70813)
- 业(69958)
- 企(56279)
- 企业(56279)
- 方法(49654)
- 数学(44642)
- 数学方法(44084)
- 财(29346)
- 农(28318)
- 中国(28256)
- 制(21421)
- 贸(21307)
- 贸易(21296)
- 易(20798)
- 业经(20433)
- 学(19725)
- 地方(18638)
- 务(18296)
- 财务(18241)
- 农业(18207)
- 财务管理(18201)
- 银(17908)
- 银行(17865)
- 企业财务(17308)
- 行(17052)
- 融(16401)
- 金融(16398)
- 策(14754)
- 机构
- 学院(355610)
- 大学(355048)
- 济(150631)
- 经济(147570)
- 管理(138208)
- 理学(119033)
- 理学院(117755)
- 研究(117250)
- 管理学(115733)
- 管理学院(115054)
- 中国(90563)
- 京(73690)
- 财(72254)
- 科学(70299)
- 所(59243)
- 农(57822)
- 财经(57364)
- 中心(55064)
- 研究所(53553)
- 江(52873)
- 经(52069)
- 业大(51573)
- 经济学(47041)
- 北京(46264)
- 农业(45668)
- 范(44976)
- 师范(44495)
- 经济学院(42691)
- 财经大学(42668)
- 州(42105)
- 基金
- 项目(233126)
- 科学(184059)
- 基金(170506)
- 研究(169631)
- 家(148131)
- 国家(146941)
- 科学基金(126168)
- 社会(107534)
- 社会科(102065)
- 社会科学(102038)
- 省(90609)
- 基金项目(89579)
- 自然(82245)
- 自然科(80348)
- 自然科学(80324)
- 教育(79272)
- 自然科学基金(78915)
- 划(76762)
- 资助(71631)
- 编号(68829)
- 成果(56357)
- 部(52903)
- 重点(52546)
- 发(49888)
- 创(48157)
- 课题(47422)
- 教育部(45500)
- 科研(45457)
- 创新(45091)
- 国家社会(44289)
- 期刊
- 济(159975)
- 经济(159975)
- 研究(103770)
- 中国(63078)
- 财(56235)
- 学报(53266)
- 农(51232)
- 管理(49999)
- 科学(49283)
- 大学(40757)
- 学学(38610)
- 融(37595)
- 金融(37595)
- 教育(34456)
- 农业(34413)
- 技术(31330)
- 财经(28572)
- 经济研究(26707)
- 业经(26319)
- 经(24529)
- 问题(21903)
- 贸(19217)
- 统计(18465)
- 业(17867)
- 技术经济(17836)
- 理论(17634)
- 商业(16665)
- 策(16569)
- 版(16084)
- 国际(15988)
共检索到5203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唐平
由于经济体制转轨中的经济结构调整和深化企业改革,使得单位结构性和产业结构性就业变化较大,从而导致我国自然失业率较高,加之金融危机对我国扩大就业的影响,目前我国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为化解较高的失业率水平,可以通过选择实施如下一些有差别的或偏微观性的货币政策来扩大就业:一是积极支持第三产业的发展;二是加大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三是加大对私营企业的金融支持;四是大力支持大学毕业生创业贷款;五是加大对职业技能培训项目的金融支持;六是增加对农业和乡镇企业的贷款。
关键词:
扩大就业 货币政策 结构性就业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唐平
扩大就业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重大课题。促进就业和适度控制失业率是各国政府财政政策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从结构性就业的角度分析,目前我国就业状况表现为:一是企业结构性就业有较大调整;二是产业结构性就业比重变化明显;三是城镇失业人数在不断增长和失业率趋于上升。由于全球性金融危机,使经济增长和失业压力面临更大困难。扩大就业的财政货币政策选择为: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完善就业补助金制度;加大财政政策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扶持;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加强对就业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财务管理和监督。
关键词:
扩大就业 财政政策 结构性就业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雪兰 吴蓉蓉
稳就业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本文基于2013—2022年的新三板挂牌企业面板数据,从结构性货币政策定向调控的特征企业视角探究其稳就业效应和作用渠道。研究发现,结构性货币政策对企业劳动雇佣产生了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渠道检验表明结构性货币政策通过导流效应、成本效应和信号效应支持稳就业。当经济处于上行周期、行业竞争程度高、企业竞争地位低和外部融资依赖度更高时,结构性货币政策的稳就业效应更强。据此,应进一步充分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的精准滴灌和杠杆撬动作用,稳就业、促经济、保民生,助力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顺利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关键词:
结构性货币政策 就业 融资约束 融资成本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朝霞 许小苍
合理化就业结构是加快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转型的最高保障,也是解决我国失业问题、提高我国就业总量的一个必经之路。文章认为,货币政策存在就业结构效应。无论是产出渠道还是技术进步渠道,货币政策就业结构效应最终都是通过投资渠道进行传导的。通过分析贷款基准利率R与固定资产投资额以及贷款基准利率R、货币供给增长率RM2与各产业就业量之间的实证关系对货币政策影响就业结构进行研究,发现我国存在货币政策就业结构效应。扩张性货币政策有利于减少第一产业就业量,不利于第三产业就业量的增加。因此,提出实行差别化的货币政策来实现合理的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就业结构效应 投资 差别化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生柳荣 何建勇
近年来,为了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和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国人民银行着力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聚焦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逐步构建了中国特色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体系。本文基于银行业经营视角,从我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功能特点出发,阐述分析了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六大传导机制,并探讨了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落地实施存在的困难和挑战,最后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
结构性货币政策 传导机制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成学真 陈小林 吕芳
在对比分析中国数量型和利率导向型结构性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政策特点的基础上,运用VAR方法实证研究了2013年以来两类结构性货币政策的经济增长效应、利率效应、财富效应和价格效应。研究发现:数量型和利率导向型结构性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都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数量型结构性货币政策与利率水平和价格水平正相关,与财富效应负相关;利率导向型结构性货币政策与利率水平和价格水平负相关,与财富效应正相关。总体来说,利率导向型结构性货币政策效果优于数量型结构性货币政策。中国应根据不同的政策目标因时因地选择结构性货币政策;同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课题组
<正>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与此同时,信贷总量规模已较庞大,需要加大盘活存量信贷资源,优化信贷结构,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量。近年来,人民银行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精准有力,创造性地推出一系列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充分发挥修渠引水、精准滴灌作用,将流动性引导至国民经济发展中重要且薄弱的环节。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博 丁聪 陆颖 尹相荣
2013年以来央行相继创设了一系列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旨在引导政策资金流向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基于此背景构建了含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汇率冲击、金融摩擦、隐性担保和企业异质性在内的DSGE模型,模拟分析了结构性货币政策的经济效应。研究表明,结构性货币政策在实施初期有效提升了民营企业的投资水平,降低了融资成本,在20期左右对国有企业存在挤出效应,但政策效应不可持续。此外,在汇率冲击下,结构性货币政策的施策具有独立性。总体上看,要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的经济效应,需制定激励相容的政策传导路径,同时要重视政策资金的管理,对资金的用途进行全流程跟踪。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龚思铭 张帆
本文对货币政策领域前沿的结构性分析方法进行介绍,以日本为案例构建一个简单的结构性政策分析系统,并应用该系统分析日本货币政策效果受限的可能原因。对于采用多目标、多工具货币政策框架、并处于快速改革阶段的中国来说,结构性分析方法的应用稍复杂,但并没有无法解决的技术障碍。该方法不仅可以避免传统计量方法难以应对的维度灾难和卢卡斯批评,且对数据数量和质量也没有过高的依赖,其突出的前瞻性特征有望在中国的货币政策研究和目标简化等改革中发挥作用。
关键词:
货币政策框架 结构性分析方法 前瞻性指引
[期刊] 北京金融评论
[作者]
陈宾
近年来,在世界经济复苏不稳固的前提下,各国推出多种非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应对常规货币政策效果不明显领域,其中以四大发达经济体(美联储、英国央行、欧洲央行、日本银行)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为典型代表,主要包括一级交易商信贷工具、定期证券借贷工具、融资换贷款激活资产、无限冲销购买计划等,这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对调控经济结构、定向引导金融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为结构性货币政策的创新与评估方面提供指导和参考。
关键词: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效果 启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淮安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郑永兵
结构性货币政策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针对经济发展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定向增加其融资可得性,以促进其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结构性调控措施。实践表明,从增加融资可得性、引导市场利率以及重点支持方面,这些政策的作用机制都得到了较好发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研究发现,当前政策存在容易陷入传统总量调控、缺乏相关政策配合以及资金流向缺少监督等方面的问题。本文结合相关先进发达经济体经验,提出了进一步明确政策操作目标、加强与其他宏观政策配合以及建立完善对资金流向的监测机制等政策建议。
[期刊] 北京金融评论
[作者]
陈宾
近年来,在世界经济复苏不稳固的前提下,各国推出多种非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应对常规货币政策效果不明显领域,其中以四大发达经济体(美联储、英国央行、欧洲央行、日本银行)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为典型代表,主要包括一级交易商信贷工具、定期证券借贷工具、融资换贷款激活资产、无限冲销购买计划等,这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对调控经济结构、定向引导金融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为结构性货币政策的创新与评估方面提供指导和参考。
关键词: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效果 启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孙少岩 刘芮嘉
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以后,为适应供给侧改革的发展战略,货币供给方式和政策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由以对冲外汇占款为基础转向以国内资本因素为基础,并开始实行结构性货币政策调节流动性。本文在对现阶段我国货币政策执行框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探讨货币政策的结构性调节作用,并采用VAR模型将结构性货币政策分为数量型和利率导向型,分别对两类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利率波动、上市公司总市值和物价水平四个层面的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利率导向型政策作用力度总体大于数量型货币政策,因而在政策运用中需针对不同背景及政策目标,灵活选取多项政策组合以期取得最优执行效果。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兰虹 杨雯 魏东云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传统货币政策有效性下降,央行在此基础上推出一系列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以实现经济结构性调整。随着我国法定数字货币进入试点阶段,其凭借相较于私人数字货币、第三方移动支付以及纸质法币的诸多优势,势必会从多个角度对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产生影响,同时还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结构性货币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央行对货币体系控制力下降、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受阻、资金流向不确定以及政策时滞危害增强等问题,未来应当进一步提升法定数字货币运行技术、完善法定数字货币前瞻条件触发机制、提高法定数字货币监管力度、扩大法定数字货币应用范围,以提高结构性货币政策实施效果。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马轶群 李晓春
货币政策是我国重要的宏观调控工具,对我国城镇就业具有非对称性效果。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使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实证检验货币政策在城镇就业上的非对称性效果。研究发现,一是货币政策对产出的非对称性效果在时间跨度和作用强度上均有表现;二是货币政策对城镇就业具有非对称性效果,且在城镇不同规模企业的就业中非对称性效果存在差异;三是扩张性货币政策对产出上升的贡献越来越有限,而紧缩性货币政策对产出下降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货币政策对城镇大型企业就业变动的影响有限且后期不断削弱,对城镇中小企业就业变化而言,扩张性货币政策的贡献弱于紧缩性货币政策。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城镇就业 非对称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