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95)
2023(4157)
2022(3786)
2021(3615)
2020(3407)
2019(7632)
2018(7747)
2017(15964)
2016(8947)
2015(10167)
2014(10188)
2013(10601)
2012(9868)
2011(8324)
2010(8696)
2009(8587)
2008(9648)
2007(8580)
2006(7729)
2005(7201)
作者
(25595)
(21102)
(20575)
(20339)
(13291)
(9856)
(9735)
(7940)
(7939)
(7707)
(7085)
(6916)
(6868)
(6743)
(6613)
(6395)
(6340)
(6139)
(6024)
(5999)
(5413)
(5355)
(5107)
(4785)
(4785)
(4743)
(4707)
(4671)
(4234)
(4162)
学科
管理(31710)
(28821)
(28209)
经济(28173)
(25086)
企业(25086)
(24371)
(21720)
税收(20267)
(20098)
(17338)
财务(17335)
财务管理(17293)
企业财务(16338)
方法(14090)
数学(12730)
数学方法(12624)
中国(10231)
(9141)
(8190)
银行(8171)
(7192)
(6913)
(6477)
(6467)
贸易(6457)
(6377)
财政(6023)
(5792)
金融(5792)
机构
学院(125826)
大学(124321)
(49761)
经济(48647)
管理(43346)
(41273)
研究(38071)
理学(35630)
理学院(35272)
中国(35169)
管理学(34753)
管理学院(34539)
财经(28577)
(26426)
(25350)
科学(22519)
(21232)
财经大学(20568)
(20421)
(18139)
北京(17538)
研究所(17431)
中心(17098)
(15980)
经济学(15404)
业大(15289)
会计(14837)
农业(14288)
(14140)
经济学院(14120)
基金
项目(65090)
科学(48851)
研究(48148)
基金(46415)
(39750)
国家(39422)
科学基金(32598)
社会(28690)
社会科(27311)
社会科学(27302)
(24524)
基金项目(24235)
教育(21382)
编号(20878)
自然(20681)
(20631)
资助(20269)
自然科(20064)
自然科学(20059)
自然科学基金(19688)
成果(19354)
(15412)
(14832)
重点(14307)
项目编号(14280)
课题(13594)
科研(13070)
(12915)
(12861)
(12644)
期刊
(57184)
经济(57184)
研究(46275)
(40107)
中国(24068)
学报(19455)
(18898)
会计(17010)
(16450)
金融(16450)
(15664)
(15655)
管理(14976)
科学(14374)
财会(14089)
大学(14054)
财经(14003)
税务(13927)
学学(13492)
(11645)
经济研究(10225)
农业(10140)
通讯(9086)
会通(9060)
业经(8225)
问题(8109)
(7985)
技术(7956)
国际(7897)
(7641)
共检索到2104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孙立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要求企业一律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处理所得税业务。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引入我国所得税会计,既是我国所得税会计理论与实务的一次突破,同时也与国际所得税会计趋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资产和负债的角度出发,根据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所形成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影响纳税的金额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一种核算方法。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黄德祥  李志忠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应区分为三种情况:一般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周建龙  
在我国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定位上,存在着损益表债务法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之争。在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了针对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各种批评意见,论证了当前我国所得税会计准则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必要性及其现实意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佩霞  
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实施,使我国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发生了很大变化,文章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概念出发,分析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所得税费用的确认过程。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王娟  夏汉生  
为了保障新企业所得税法的顺利实施,财政部、税务总局、国务院法制办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充分借鉴国际惯例,对需要在实施条例中明确的重要概念、重大税收政策以及征管问题作了深入研究论证,并在此基础上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草案)》。2007年12月,正式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梅新顺  
一、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的现实选择(一)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确立1994年以前,我国会计准则与税法在收入、费用、利润、资产、负债等确认和计量方面基本一致,按会计准则规定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与按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税所得基本一致。1994年税制改革以后,会计准则与税法中对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同剪  
理解和运用会计准则的关键是隐藏于背后的基本会计理念,而不是准则本身,不同的会计理念决定不同的会计方法,而不同的会计方法又决定不同的会计模型。基于资产负债观会计理念理解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并以此为基础构建所得税会计模型,能够实现所得税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的有机结合,有助于所得税会计准则实施与推广。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霞  
税法与财务会计由于各自目的不同,两者很难或也没有必要做到完全统一。本文从会计角度,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2号要求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具体分析其理论基础、暂时性差异和递延税款的确认、计量与报告。文章认为,我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和世界资本市场的参与者,国家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是提供可比的和高质量会计信息的必要前提。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在财务报表中对暂时性差异和递延税款进行双重表达的方式上看,它能使报表使用者更容易获得因暂时性差异对企业长短期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影响的信息。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索玲玲  季皓  杨克智  
分期收款销售是指商品一次交付、货款分期收回的一种销售方式,是企业重要的促销和融资手段。分期收款销售会计上的收入确认与税法存在较大差异,其所得税会计处理也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分析了资产负债表债务表下分期收款销售所得税会计处理的基本原理,剖析了该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资产负债表债务表下分期收款销售所得税会计处理。改进后的处理方法更加有利于报表使用者对分期收款销售所得税会计的理解,能够提高财务报表的决策有用性。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潘端莲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将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由利润表债务法变更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体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有利于反映企业净资产价值的真实性。新准则对于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与计量的有关规定,较原所得税会计的有关规定,更符合有关“资产”和“负债”会计要素的定义。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孟彬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计算的会计利润与根据企业所得税法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之间存在差异是在所难免的,这就要求所得税准则必须在应确认差异范围的界定及差异的确认和转回等方面给予充分明确的规定。然而,目前所得税准则所倡导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却存在严重的局限性,其所定义的从资产负债表出发界定差异严重束缚了差异的确认范围且自相矛盾,对可确认差异也缺少必要的内涵解释,对于"可抵扣亏损"等特定差异的会计处理没有给出明确的规范,给会计实践带来了困惑和不便。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志凤  李慧思  沈银萱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中包含了规范所得税会计的所得税会计准则,自此,我国的所得税会计正式在企业会计准则中予以规范,对原会计制度中对于所得税会计的规范做了较大的变动,明确规定所得税会计处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于国军  
2006年出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我国的所得税应当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要求通过比较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及每期的所得税费用。然而,实践中的许多暂时性差异并没有纳入其核算范围,使得所得税会计核算不够完整和全面,存在相当严重的局限性。文章通过案例对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的局限性进行了阐述。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刘瑞文  
所得税“时间性差异”的概念和债务法的处理方法在国际上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发展,在当今我国会计的国际化进程加快的情况下,引入“暂时性差异”的概念并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来进行该差异的处理是所得税会计的发展趋势。本文通过对两种差异的深入研究及对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与损益表债务法的比较分析,对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在我国采用的现实基础及发展前景进行阐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