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76)
- 2023(8024)
- 2022(6944)
- 2021(6508)
- 2020(5641)
- 2019(12594)
- 2018(12899)
- 2017(25300)
- 2016(14175)
- 2015(16329)
- 2014(16852)
- 2013(16604)
- 2012(15610)
- 2011(14140)
- 2010(14569)
- 2009(14136)
- 2008(14171)
- 2007(13256)
- 2006(12093)
- 2005(11572)
- 学科
- 济(56272)
- 经济(56167)
- 管理(47920)
- 业(39790)
- 企(32677)
- 企业(32677)
- 方法(19581)
- 制(19508)
- 财(18833)
- 中国(18690)
- 数学(16750)
- 数学方法(16525)
- 农(16297)
- 体(13551)
- 银(13161)
- 银行(13140)
- 行(12589)
- 业经(12310)
- 融(11048)
- 金融(11041)
- 学(10967)
- 务(10676)
- 财务(10632)
- 财务管理(10598)
- 贸(10563)
- 贸易(10556)
- 易(10332)
- 体制(10279)
- 税(10041)
- 企业财务(9973)
- 机构
- 大学(209009)
- 学院(208524)
- 济(85935)
- 经济(83834)
- 管理(75517)
- 研究(71335)
- 理学(62368)
- 理学院(61716)
- 管理学(60725)
- 管理学院(60349)
- 中国(58221)
- 财(48512)
- 京(45307)
- 科学(40033)
- 所(36817)
- 财经(36267)
- 江(34254)
- 中心(32761)
- 经(32458)
- 研究所(32162)
- 农(32155)
- 北京(29513)
- 业大(27234)
- 州(27102)
- 经济学(26716)
- 范(26532)
- 财经大学(26513)
- 师范(26248)
- 院(25590)
- 农业(24911)
- 基金
- 项目(122230)
- 科学(94934)
- 研究(94237)
- 基金(86483)
- 家(73907)
- 国家(73264)
- 科学基金(61525)
- 社会(58828)
- 社会科(55576)
- 社会科学(55564)
- 省(47813)
- 基金项目(44686)
- 教育(44107)
- 划(40083)
- 编号(39773)
- 自然(36984)
- 资助(36221)
- 自然科(36037)
- 自然科学(36027)
- 成果(35616)
- 自然科学基金(35354)
- 课题(29012)
- 制(28436)
- 部(28115)
- 重点(27550)
- 发(25896)
- 性(25520)
- 创(24920)
- 项目编号(24380)
- 教育部(24236)
共检索到3410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现增
在世界金融危机冲击下,中国经济的复苏尚待时日,但房地产价格先期暴涨,牵动着人们的神经。从而引发了中央对房地产市场新一轮的调控。回顾2003年以来,国务院及相关部委针对房地产调控下发的文件规定,据初步统计多达50多个,除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房价出现高位基础上的小幅下降外,房价持续飙升,不能不引起对房地产领域体制性矛盾的思考。与以往不同,此次调控开始触动本质,效果初步显现。这也提示相关部门,不能就房价论房价,如果不从体制层面解决问题,房地产业不可能实现健康发展,长此以往,房地产业不断吹胀的泡沫最终将引发严重的经济和社会危机。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隋学深 李孟刚
在全球金融危机和我国整体经济遇到困难的大背景下,2009年至今我国房地产市场逆势繁荣,其内在成因是房地产市场本身所具有的资本资产属性,其外在成因是相关政策和金融市场的推动。本轮非理性繁荣对于应对金融危机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长期持续下去,将对经济社会产生不利影响。为控制房地产市场非理性繁荣,应坚持以发挥一般资产属性作用为主、以资本资产属性作用为辅的方针,利用相关政策和金融市场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首先,在土地政策方面,要改革土地出让制度;其次,在税收政策方面,要开征土地财产税和物业税;其三,在货币政策方面,要准确掌握不动产信用控制的力度。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兴 龚双红
当前,中国房地产业呈现非理性繁荣景象,引发这一现象的宏观经济因素大致可分为结构性因素和政策性因素两类。其中,结构性因素是历史遗留问题,主要包括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强投资、弱消费"格局导致的对外贸易发展不平衡;政策性因素主要包括地方政府调控行为的偏差、金融政策以及住房保障政策等。
关键词:
房地产 宏观经济 结构性因素 政策性因素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骆学韧 江燕
以限购令为主的本轮房地产调控实施以来,效果并不理想,表现为房地产市场和政府的"双失灵"。本文认为在外部流动性泛滥与内部非充分竞争的市场化条件双重作用下,强大的政府干预力量使经济的运行服从于政治决策而非经济规律本身,房地产市场可能被扭曲。应从我国国情出发,从市场与政府政策两个维度,破解房地产调控失灵困局。为此,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纠正政府的缺位与错位,营造公开公平的市场环境;完善房地产政策体系,形成政府保障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住房供应体系。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何怡瑶
本文以实体经济低迷和房地产行业繁荣的困局为切入点,研究了困局产生的原因,并从房产税的视角探讨了如何走出这一困局。本文发现:第一,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增加的货币流向了房地产行业,资源的错配使投资和产出长期无法走出"L"型区间;第二,本文通过三次模拟实验证明,政府可以考虑适当地通过对代表性家庭征房产税进行宏观调控,解决资源错配问题。
关键词:
资源错配 房产税 DSGE模型 经济波动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何怡瑶
本文以实体经济低迷和房地产行业繁荣的困局为切入点,研究了困局产生的原因,并从房产税的视角探讨了如何走出这一困局。本文发现:第一,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增加的货币流向了房地产行业,资源的错配使投资和产出长期无法走出"L"型区间;第二,本文通过三次模拟实验证明,政府可以考虑适当地通过对代表性家庭征房产税进行宏观调控,解决资源错配问题。
关键词:
资源错配 房产税 DSGE模型 经济波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沈文莹
随着中国房地产业的持续升温,房地产问题逐渐成为业内外人士关注的焦点。笔者对该问题作了深入分析,将房地产过热原因归结为八大因素,并就房地产过热对宏观经济带来的风险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如何治理中国的房地产泡沫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房地产泡沫 金融稳定 宏观经济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晓刚 杨小雄 周书祥
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突出问题是房地产价格的非理性增长,而造成这种增长的原因是市场中严重的供需不平衡。供需不平衡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受我国特定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影响,二是各个市场参与者通过其市场行为进一步影响了供需状况。通过剖析价格非理性增长的原因,对最近一次的宏观调控进行补充建议:一是排除各种阻力,切实落实“国六条”;二是开征物业税;三是完善土地储备制度。
关键词:
非理性增长 供给 需求 对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范言慧 席丹 殷琳
本文从理论和经验分析两方面指出:作为不可贸易部门的房地产业,其繁荣亦可引起本币实际升值和物价上涨,并对制造业出口产生负面影响,其在中国也引发了"荷兰病"。检验结果表明,房地产业的扩张对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的负面影响十分显著,而对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影响则不显著。本文认为,中国应加大力度支持制造业的研发和创新,以重构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基础,同时政府政策应避免引发新的资源过度集中。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葛瑛
从上世纪80年代末日本和美国的次贷危机比较来看,至少可以得出两个结论:一是房地产市场的过度繁荣,往往是一国经济增长动力减弱之际,而又过度利用金融资源之故;二是次贷市场的发展和扭曲不是次贷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金融体系有内在的扩张和不稳定性,在现代金融体系下,房地产市场放任自由的发展,其后果往往是投机盛行和被过度金融化,从而导致经济主体过度负债和实质意义上的"次贷",并危及实体经济的平稳运行。
关键词:
房地产 金融化 过度繁荣 投资扭曲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向耘 王琰
近两年来,国内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金融快速膨胀,成为经济运行中较为突出的两个问题。社会上普遍认为,货币条件宽松和信用快速扩张是导致房价上涨过快的重要原因,而较少有人关注房地产市场对金融膨胀的重要反作用力。事实上,由于房地产市场的特殊性,其对金融总量、结构、工具、风险等都存在较大影响;我国房地产市场中存在的一些特殊性因素,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影响。只有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切实解决房地产市场发展中存在的一些根本性问题,诸如房地产税开征、住房租赁市场培育和土地供给制度优化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阮连法 舒小乐
房地产投资信托是一种新兴的金融工具 ,它既拓宽了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渠道 ,又增加了可供投资者选择的金融产品种类 ,丰富完善了我国房地产投融资体系的层次。本文在房地产信托产品热销的背景下 ,具体分析了房地产信托潜在的几种风险并探讨了房地产信托的发展趋势 ,以供社会各界商榷.
关键词:
房地产 信托 风险 发展模式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易忠
我国房地产市场自住房制度货币化改革以来,房价逐年升高,尤其近两三年更是急速增长。本文认为,我国房价持续上涨的原因在于:一是二元结构导致房地产市场畸形发展,房地产市场畸形发展加剧二元结构;二是宏观调控还未达到预期效果,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环境;三是社会资源不能均衡共享。为解决我国房地产市场存在的社会问题,文章提出,要通过法律手段保障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对耕地占有面积进行控制,将房地产开发控制在城市规划许可范围之内,确定合理的地价和房价基准,控制房地产开发贷款总量;要合理完善市场结构,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加大调控力度;要进行制度创新,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房地产市场交易制度,进一步改革与完善住房分...
关键词:
房地产市场 社会问题 对策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秦圆圆
2007年3月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充分暴露出美国房地产评估机构监管体制的问题。本文在分析美国房地产评估机构监管体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提出完善我国房地产评估机构监管的对策建议,包括明确立法原则、加强法律机制建设、加大责任追究力度等。
关键词:
房地产评估机构 金融危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蒋华东
中国房地产调控,从2003年的"国六条"到当下的"国十条",屡屡调控,总难根本奏效。原因在于,只要房地产业与房地产市场的定位不变,只要"土地财政"和以地方政府为代表主体的土地出让制度不变,无论怎样的调控政策,其作用都非常有限,甚至不起什么作用。解决中国房地产市场周期性反复发作的问题,须针对根本症结,着重围绕四大支撑来进行新的体制及机制重构:第一,要把房地产业和房地产市场定位在主要满足大多数人需要的住房保障性市场上来;第二,房地产市场的土地出让制度必须要有一个根本性的调整和改革;第三,要进行财税体制改革;第四,要建立起与房地产业和市场定位相一致的、相配套的金融保障体系。而重构的契机,则应选择在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