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43)
- 2023(12327)
- 2022(10710)
- 2021(9864)
- 2020(8591)
- 2019(19608)
- 2018(19831)
- 2017(38785)
- 2016(21468)
- 2015(24536)
- 2014(25188)
- 2013(24793)
- 2012(23352)
- 2011(21206)
- 2010(21586)
- 2009(20530)
- 2008(20778)
- 2007(19334)
- 2006(17043)
- 2005(15813)
- 学科
- 济(88915)
- 经济(88751)
- 管理(67972)
- 业(59264)
- 企(48380)
- 企业(48380)
- 方法(38560)
- 数学(34051)
- 数学方法(33779)
- 财(28034)
- 中国(25504)
- 农(24509)
- 制(24358)
- 业经(17926)
- 银(17617)
- 银行(17582)
- 学(17241)
- 贸(16971)
- 贸易(16961)
- 行(16817)
- 体(16506)
- 易(16492)
- 融(16331)
- 金融(16323)
- 务(15764)
- 财务(15696)
- 财务管理(15644)
- 地方(14840)
- 企业财务(14807)
- 农业(14794)
- 机构
- 大学(318157)
- 学院(316339)
- 济(132955)
- 经济(129954)
- 管理(118616)
- 研究(107659)
- 理学(100046)
- 理学院(98967)
- 管理学(97388)
- 管理学院(96802)
- 中国(85340)
- 财(69558)
- 京(68058)
- 科学(62766)
- 所(55564)
- 农(53491)
- 财经(53235)
- 中心(49990)
- 江(49681)
- 研究所(49324)
- 经(48057)
- 业大(45173)
- 北京(43551)
- 农业(42152)
- 经济学(41673)
- 范(39570)
- 财经大学(39242)
- 师范(39137)
- 州(38990)
- 院(38235)
- 基金
- 项目(196664)
- 科学(153469)
- 研究(145820)
- 基金(141652)
- 家(122623)
- 国家(121610)
- 科学基金(102773)
- 社会(91821)
- 社会科(86914)
- 社会科学(86888)
- 省(76517)
- 基金项目(74290)
- 教育(67983)
- 自然(64575)
- 划(64524)
- 自然科(63020)
- 自然科学(62999)
- 自然科学基金(61889)
- 编号(60404)
- 资助(58878)
- 成果(51493)
- 部(45108)
- 重点(44454)
- 课题(42551)
- 发(41686)
- 创(40326)
- 制(40301)
- 教育部(38632)
- 性(38113)
- 创新(37880)
共检索到4908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骆学韧 江燕
以限购令为主的本轮房地产调控实施以来,效果并不理想,表现为房地产市场和政府的"双失灵"。本文认为在外部流动性泛滥与内部非充分竞争的市场化条件双重作用下,强大的政府干预力量使经济的运行服从于政治决策而非经济规律本身,房地产市场可能被扭曲。应从我国国情出发,从市场与政府政策两个维度,破解房地产调控失灵困局。为此,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纠正政府的缺位与错位,营造公开公平的市场环境;完善房地产政策体系,形成政府保障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住房供应体系。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昕 陆晓琴
本文首先论证了中国房地产价格波动的市场合理性,并以市场失灵理论为依据论证了政府干预房地产市场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讨论中国房地产市场调控中的政府干预失灵问题,试图论证中国房地产市场只有在坚持以市场调控为主、政府干预为辅的前提下,有效地矫正政府失灵的问题,才能使市场的自动调节与政府的政策调控达到最优效益边界,从而推动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进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胡荣涛 郑逢波
随着形势的变化,积极财政政策的效果正在弱化。由于政府的行政性垄断和对经济的过度干预,民间投资增长缓慢。要加快经济的增长速度,启动民间投资,必须按市场经济的要求规范政府经济行为。
关键词:
财政政策 民间投资 政府行为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赵春荣
由于房地产需求和供给与价格关系的紊乱、房地产商品的不可移动性和承载巨量财富的特殊性以及房地产市场的垄断性和信息不对称性等原因,导致了房地产市场的失灵,国内外许多案例都证明了这一点。因此,房地产要去资本化,要把住房定位在民生上,要明确居民住房的政府责任,构建中国特色住房保障体系,做到家家有房住;政府对房地产市场应从购买、出售、持有等三个环节与价格、住房面积、房屋套数、空置时间、交易税收等五个方面进行严格管理。
关键词:
房地产 市场失灵 管理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筝 王艺 仲伟周
本文通过对我国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政策的回顾与反思,指出在理性认识房价的升降、清楚的界定市场与政府边界的前提下,政府应该坚持房地产市场化的改革方向,积极转变政府对房地产业的管理模式,引导房地产市场走向健康理性。
关键词:
房地产市场 宏观调控 效度分析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高书生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小萍
一、国有经济布局过于宽广,制约了资本市场 的发展,使国有资本难以进退自如 党的十五大决定明确提出,国有企业的改革目标是要通过“抓大放小”,对国有经济实施战略性调整和改组,使国有资本从部分产业、行业有计划、有步骤地退出,流向和加强那些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通过债转股减轻企业债务负担;通过股份制改造吸引和组织更多的社会资本流入国有企业,实现股权多元化,放大国有资本的功能。这实际上是把国有资产作为资本在资本市场上让渡和交易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实现,一方面必须有资本投资者,而且他们愿意让渡,具有接替国有资本退出的能力;另一方面必须有资金需求者,而且有使资本增值的动机和能力。在我国...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郭克莎
本文以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为框架,分析了中国城镇住房需求的长期趋势和中短期特点,提出改革完善需求调控机制的思路。未来15年的住房需求增长将主要由人口城镇化决定,总人口增长、家庭规模小型化、人口老龄化对住房需求的影响可能相互抵消,收入增长和财富积累、货币供给和利率水平、房价上涨预期和投资投机因素等对住房需求的影响将逐步减弱。应建立稳定而有效的需求调控制度和机制,处理好短期政策与长期目标的关系;合理确定城镇居民的居住面积目标,作为需求调控政策的基本依据;改革完善差别化的住房信贷、税收等政策,形成长期稳定的调控机
关键词:
房地产市场 需求机制 调控机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郭克莎
本文以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为框架,分析了中国城镇住房需求的长期趋势和中短期特点,提出改革完善需求调控机制的思路。未来15年的住房需求增长将主要由人口城镇化决定,总人口增长、家庭规模小型化、人口老龄化对住房需求的影响可能相互抵消,收入增长和财富积累、货币供给和利率水平、房价上涨预期和投资投机因素等对住房需求的影响将逐步减弱。应建立稳定而有效的需求调控制度和机制,处理好短期政策与长期目标的关系;合理确定城镇居民的居住面积目标,作为需求调控政策的基本依据;改革完善差别化的住房信贷、税收等政策,形成长期稳定的调控机制;使市场需求及调控机制在法律法规框架下运行,建立行政调控政策进入和退出的机制。
关键词:
房地产市场 需求机制 调控机制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郑玉歆
基于我国城镇土地国有的基本国情,本文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视角,围绕目前我国房价过高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依据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地租的本质、地价对房价重大影响、土地不是普通商品、实行土地国有制等论述及所进行的讨论,本文提出应加强对国有土地公共性质的认识,改变用过度市场化的方法去配置国有土地资源,保护公民的基本土地使用权,完善我国普遍住房保障以及进一步强化发展为人民的执政理念等建议。
关键词:
房价 地租 国有土地 住房保障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耿香玲
可持续消费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性。因此,市场在自发引导可持续消费方面的作用是往往是失灵的,必须发挥政府的作用,以弥补市场失灵。但是,由于"内部性"、政府寻租、公共政策失效等原因导致政府在推动可持续消费方面的作用不总是有效的,也存在政府失灵问题。政府失灵是制约可持续消费的主要障碍。克服政府失灵的根本措施是加强制度建设,包括对公共消费领域奢侈和浪费现象的综合治理制度、政府绿色采购及其监督制度、生产者和消费者责任延伸制度等。
关键词:
政府失灵 可持续消费 制度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陈祝平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失灵与房地产供给的垄断性、房地产信息的不对称性、房地产投资的外部性和房地产物品的公共性等因素有关。物业税可以有效地改善这些因素,因而是中国房地产市场失灵的一种有效的调控手段。
关键词:
房地产 市场失灵 物业税 调控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现增
在世界金融危机冲击下,中国经济的复苏尚待时日,但房地产价格先期暴涨,牵动着人们的神经。从而引发了中央对房地产市场新一轮的调控。回顾2003年以来,国务院及相关部委针对房地产调控下发的文件规定,据初步统计多达50多个,除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房价出现高位基础上的小幅下降外,房价持续飙升,不能不引起对房地产领域体制性矛盾的思考。与以往不同,此次调控开始触动本质,效果初步显现。这也提示相关部门,不能就房价论房价,如果不从体制层面解决问题,房地产业不可能实现健康发展,长此以往,房地产业不断吹胀的泡沫最终将引发严重的经济和社会危机。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吕炜 王伟同
中国政府服务性支出长期不足的事实,表明中国在民生改善领域可能存在着某种体制性障碍,而这种阻碍民生改善的体制性障碍可能与维持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体制安排相关。文章运用中国1996—2006年省级数据研究发现,以中国式分权和以增长为核心的政府职能异化为内容的体制安排,在维持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构成了阻碍政府服务性支出的体制性障碍,并形成了"经济增长—民生改善"相互替代的增长模式。而要破除政府服务性支出的体制性障碍,需要从体制层面改变现有增长模式,将民生改善融入经济增长的循环之中。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林 张阁
市场是一种分散决策的自然形成、自由竞争的交换体系,是人类多次选择的制度安排,并且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制度安排,但在房地产行业,市场体制无法达到完全竞争的要求,房地产市场是一种典型的不完全竞争市场,这种情况下,市场失灵就必然出现,即只依靠自由竞争机制达不到资源的最佳配置,必须依靠政府的经济干预才能保障整个市场有效的运转。
关键词:
市场失灵 房地产 政府职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