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17)
- 2023(6306)
- 2022(5588)
- 2021(5330)
- 2020(4810)
- 2019(11423)
- 2018(11643)
- 2017(24188)
- 2016(13169)
- 2015(15371)
- 2014(15677)
- 2013(16038)
- 2012(15347)
- 2011(14054)
- 2010(14235)
- 2009(13641)
- 2008(13832)
- 2007(12787)
- 2006(11194)
- 2005(10269)
- 学科
- 济(62706)
- 经济(62648)
- 管理(36780)
- 业(34405)
- 方法(30381)
- 数学(27683)
- 数学方法(27507)
- 企(25987)
- 企业(25987)
- 中国(17105)
- 农(16601)
- 财(14990)
- 贸(12667)
- 贸易(12663)
- 制(12469)
- 易(12354)
- 学(10878)
- 银(10701)
- 银行(10674)
- 业经(10485)
- 农业(10328)
- 行(10217)
- 地方(9628)
- 融(9430)
- 金融(9428)
- 和(8641)
- 务(8607)
- 财务(8589)
- 财务管理(8559)
- 企业财务(8045)
- 机构
- 大学(204051)
- 学院(202021)
- 济(87569)
- 经济(85760)
- 管理(76699)
- 研究(66838)
- 理学(65357)
- 理学院(64662)
- 管理学(63677)
- 管理学院(63300)
- 中国(52557)
- 京(42781)
- 财(42723)
- 科学(39796)
- 所(34883)
- 农(34155)
- 财经(34071)
- 研究所(31339)
- 中心(30999)
- 经(30746)
- 江(30417)
- 业大(29500)
- 经济学(28034)
- 北京(27516)
- 农业(27305)
- 经济学院(25663)
- 范(25353)
- 财经大学(25164)
- 师范(25107)
- 州(23972)
- 基金
- 项目(123885)
- 科学(96199)
- 研究(90878)
- 基金(89372)
- 家(76950)
- 国家(76326)
- 科学基金(64025)
- 社会(57017)
- 社会科(54005)
- 社会科学(53984)
- 省(47618)
- 基金项目(47434)
- 教育(42140)
- 划(40524)
- 自然(40475)
- 自然科(39453)
- 自然科学(39439)
- 自然科学基金(38733)
- 编号(38255)
- 资助(37730)
- 成果(32077)
- 部(28778)
- 重点(27656)
- 发(26604)
- 课题(25662)
- 创(24928)
- 教育部(24560)
- 科研(24017)
- 人文(23721)
- 大学(23526)
共检索到2996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本照 潘颖
随着世界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引致这一问题的房地产价格非理性波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宏观经济政策与经济环境等方面详细分析了我国房价非理性波动的原因,并进一步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房地产价格 非理性波动 内在机理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迪 王宝森
进入2014年以来,房价下跌的舆论越来越趋于一致,不同点在于房价下跌的时间、区域以及程度不同。本文通过理性分析:房价与G D P的关系、房价与货币供应量M2关系分析,以及非理性分析:反馈结构化因素、城市信仰、心理等因素分析,得出结论:我国房价的上涨或下跌都受到阻力,因此未来房价将不会出现大跌或大涨。
关键词:
房价 理性分析 非理性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刚 冯伟杰
文章系统分析了房价波动对于中国居民收入差距影响的时空差异。研究发现:动态来看,房价上升会在短期内恶化居民收入差距,但是在中长期内的影响则取决于流动性约束效应和信心效应两种力量的对比。当一个地区的城镇化水平低于门限值时,外来人口所占比重较小,住房的刚性需求不大,此时房价上涨所带来的就业机会和收入的增加会大于房价上涨的幅度,信心效应的力量大于流动性约束效应的力量,因此房价上涨会改善居民收入差距;但是当一个地区的城镇化水平高于门限值时,外来人口所占比重增加,住房的刚性需求较大,此时房价上涨的幅度会大于由于信心效应所带来的就业和收入的上涨幅度,从而导致房价的上涨在中长期内继续恶化居民的收入差距。
关键词:
房价波动 收入差距 城镇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翠
本文以房价波动与货币政策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利用VAR-MGARCH-BEKK模型对货币政策是否需要关注房价波动及具体的关注程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均值溢出效应的检验结果看,经济增长与房价波动之间、房价波动与货币政策之间均存在显著的均值溢出效应,货币政策应关注房价波动;从波动溢出效应的检验结果看,经济增长与房价波动之间存在显著的波动溢出效应,房价波动与货币政策之间不存在显著的波动溢出效应,货币政策不应对房价波动进行直接干预,而应采取间接关注的手段来对房价波动做出反应。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付云鹏 马树才 宋琪
本文基于VAR模型对我国房屋销售价格指数(HP)、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生产者物价指数(PPI)之间的波动规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生产者价格指数不仅受到经济产出和货币供给的影响,还受到自身滞后变量和房价指数滞后变量的影响。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米晋宏 刘冲
该文利用我国90个地级市2010年6月至2013年12月的新建住宅均价数据,运用倍差法考察了住房限购政策对房价的抑制效应。研究发现住房限购政策使房价降低了1.04%~2.36%。进一步考察限购政策在城市间的异质性效应,发现需求特征对限购作用的影响微弱,而供给因素房地产开发投资(住宅)占GDP比重越高的城市,限购抑制房价的效果也越强。
关键词:
限购 房价 城市特征 异质性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米晋宏 刘冲
该文利用我国90个地级市2010年6月至2013年12月的新建住宅均价数据,运用倍差法考察了住房限购政策对房价的抑制效应。研究发现住房限购政策使房价降低了1.04%2.36%。进一步考察限购政策在城市间的异质性效应,发现需求特征对限购作用的影响微弱,而供给因素房地产开发投资(住宅)占GDP比重越高的城市,限购抑制房价的效果也越强。
关键词:
限购 房价 城市特征 异质性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何盛明 蒋来用
一、当前我国房价上涨属于非理性上涨历史经验表明,房价上涨和GDP增长具有同向性,经济的持续发展会促使房价相应上涨,而房价的持续下降往往伴随着经济的衰退。因此,房价上涨本身并不是一件坏事,关键是看房价上涨的幅度和群众接受的程度。衡量一定时期的房价上涨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标准主要有两条,一是看是否对宏现经济运行起促进作用;二是看是否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如果房价上涨过快,危及经济可持续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琴英 古丽慧 郭慧君
2011年1月以来,我国一线城市的房价呈现明显的周期性波动。统计分析显示,北京新建房同比房价与广州新建房环比房价周期波动幅度最大,广州二手房价格周期波动最小。另外,时差相关性分析和因果关系表明,新建房与二手房之间、不同城市之间的周期波动都具有较一致的协动性。最后,本文根据周期波动模型预测未来我国主要一线城市的房价均已进入下行波动周期,并根据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一线城市 房价 周期波动 预测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应千伟 陆军
文章利用递归VAR模型实证检验了美国房价波动对中美贸易的影响。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发现美国房价增长率的正向冲击在短期内对中美贸易顺差增长率的总体影响为正,但同时也会引起中美贸易顺差增长率的上下交替波动,其波动的幅度随时间推移逐渐变小,直至一年左右后脉冲效应基本消失。通过方差分解分析进一步说明美国房价波动是引起中美贸易顺差短期波动最为重要的冲击源之一,其影响力超过了美国原材料价格波动和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波动的影响。
关键词:
房价波动 贸易顺差 溢出效应 递归VAR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蔡静 李静
本文运用Beveridge-NelsoN周期分解方法,将我国1998年1月至2015年12月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数据分解为确定性趋势、随机趋势与周期,分解结果表明:(1)我国房价存在稳健的确定性趋势,且确定性趋势的变化是导致房价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2)我国房地产市场存在正的随机趋势,共经历了7轮基本完整的周期,并存在为期约3年的主周期和2年的次周期。总体而言,经济危机等随机冲击对我国房价的冲击影响较小,而房地产政策则对此冲击频繁,且影响较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赖文炜 陈云
文章采用2000年~2010年的31个省级面板数据,建立面板VAR模型,从价格效应和产出效应两个维度,实证研究房价波动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货币政策的价格效应显著且有约1年半时滞,而产出效应不显著;房价波动对货币供给量影响不显著;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内,房价波动对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均无显著影响。因此,我国央行不仅要充分考虑货币政策传导的滞后性,提高货币政策的前瞻性;同时要将房价、房价投资及销售等房地产市场数据纳入调控货币供给量的参照指标中。
关键词:
房价 货币政策 面板向量自回归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娟 赵光华
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房价波动影响居民消费的双边效应,认为房价波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同时存在刺激作用和抑制作用。进一步基于双边随机前沿模型,利用2003-2016年中国28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两种效应的大小和净效应。本文结论表明,房价波动对居民消费存在刺激和抑制两种效应,并且抑制作用大于刺激作用。总体而言,房价波动刺激了消费增长19.03%,房价波动抑制了消费增长29.26%,净效应是房价波动降低了居民消费增长10.23%。
关键词:
房价波动 居民消费 双边效应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杨思群 董美
本文以供求分析的视角阐释了信贷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作用机制。基于FAVAR模型的实证研究发现:住房贷款和开发贷款是信贷政策作用于房地产市场的重要渠道;个人按揭贷款增加或银行开发贷款增加都会引起各线城市房价上涨;相比于银行开发贷款,个人按揭贷款对房价的影响更大,影响的持续时间更长;一线城市房价对信贷政策的反应最为强烈,其次是二线城市,最后是三线城市。本文建议政府应根据不同城市的特点制定差异化的调控政策。
关键词:
房地产 房价 信贷 FAVAR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杨思群 董美
本文以供求分析的视角阐释了信贷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作用机制。基于FAVAR模型的实证研究发现:住房贷款和开发贷款是信贷政策作用于房地产市场的重要渠道;个人按揭贷款增加或银行开发贷款增加都会引起各线城市房价上涨;相比于银行开发贷款,个人按揭贷款对房价的影响更大,影响的持续时间更长;一线城市房价对信贷政策的反应最为强烈,其次是二线城市,最后是三线城市。本文建议政府应根据不同城市的特点制定差异化的调控政策。
关键词:
房地产 房价 信贷 FAVAR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