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07)
2023(11576)
2022(9934)
2021(8939)
2020(7858)
2019(17864)
2018(17602)
2017(34796)
2016(19165)
2015(21474)
2014(21564)
2013(21715)
2012(20545)
2011(18675)
2010(18590)
2009(17478)
2008(17531)
2007(15914)
2006(13935)
2005(12453)
作者
(59597)
(49830)
(49780)
(47321)
(31432)
(24128)
(22663)
(19696)
(18631)
(17532)
(16893)
(16534)
(15844)
(15704)
(15515)
(15500)
(15437)
(14790)
(14384)
(14380)
(12773)
(12121)
(12101)
(11473)
(11190)
(11138)
(11100)
(10990)
(10098)
(10020)
学科
(87121)
经济(87033)
管理(52846)
(50181)
方法(38400)
(36766)
企业(36766)
数学(34933)
数学方法(34690)
(25364)
(22776)
中国(22701)
地方(20146)
(17127)
农业(17102)
(16967)
贸易(16962)
(16496)
业经(16343)
(16036)
(13344)
银行(13289)
环境(12810)
(12683)
(12581)
金融(12579)
(11785)
财务(11769)
财务管理(11736)
(11424)
机构
大学(286559)
学院(285939)
(120524)
经济(118096)
管理(107520)
研究(98846)
理学(93173)
理学院(92052)
管理学(90572)
管理学院(90041)
中国(73753)
科学(63380)
(59660)
(57676)
(55614)
(52188)
业大(47755)
研究所(47728)
农业(46116)
中心(45344)
财经(44584)
(43005)
(40389)
经济学(37836)
北京(37116)
(36702)
师范(36236)
(34788)
经济学院(34712)
(33788)
基金
项目(191681)
科学(149340)
基金(138761)
研究(133751)
(123322)
国家(122297)
科学基金(102506)
社会(85866)
社会科(81331)
社会科学(81302)
(77206)
基金项目(74585)
自然(67314)
自然科(65682)
自然科学(65655)
(64632)
自然科学基金(64487)
教育(60375)
资助(56163)
编号(53143)
重点(43784)
(42619)
成果(42390)
(42287)
(39411)
科研(37561)
计划(37265)
创新(37054)
课题(36663)
国家社会(35373)
期刊
(129202)
经济(129202)
研究(80258)
学报(51803)
(51515)
中国(49558)
科学(44766)
(41344)
大学(37322)
学学(35725)
管理(34963)
农业(34528)
(26422)
金融(26422)
教育(22396)
业经(21984)
财经(21975)
技术(21609)
经济研究(21404)
(18822)
问题(18556)
(17862)
(15178)
(14603)
技术经济(14555)
商业(14524)
理论(14306)
统计(14155)
资源(13519)
科技(13312)
共检索到4120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玉屏  周建军  尚晓彤  
从房价上涨与我国地区收入差距的现实状况出发,探讨房价与地区收入差距的内在联系。在地区之间原始资本积累存在差异的基础上,进而从理论上进一步分析了房价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加剧作用。以住宅商品房销售价格为主要解释变量,利用1998—2015年中国30个省市的省际面板数据,首先采用POLS、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检验了房价上涨对收入差距的影响;随后,通过Moran’s I指数对全国层面和地区层面收入差距的空间效应进行了测度;最后,引入SAR模型和SEM模型,对地区收入差距的空间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回归结果认为,我国地区收入差距存在着显著的空间效应,而房价上升将加剧我国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华东  周亚虹  
许多人认为收入差距是我国近年房价迅猛上涨的幕后推手之一。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同质性住房市场模型考察收入差距对房价的影响。收入差距通过"消费效应"和"投机效应"两方面对房价产生影响。前者直接减少了住房需求从而降低房价,是一种"直接效应";后者使得高收入者具有相应的投机能力,增加了住房需求从而抬高房价,是一种"间接效应"。收入差距对房价影响的"总效应"取决于这两种效应大小比较。建立在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1999—2011年数据基础上的实证结果表明收入差距并未推动房价上涨,稳健性检验的结果表明本文的实证分析是可靠的。此外,我们还进一步解释了为什么公众会觉得买不起住房,从而产生收入差距扩大推高了房价...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森  陈静  
健全的市场应该可以有效调节房地产市场、稳定住房价格,其中利率发挥着举足轻重的调节作用,而我国房价持续上涨的根本原因在于市场价格信号的扭曲,即利率管制政策导致央行必须增加货币供给来维持既定的利率水平,而偏低的利率水平刺激了住房的投资、投机需求,进而推动房价长期持续上涨。采用2006年到2013年货币供给量与房价的月度数据,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进行计量分析可以验证这一理论解释。因此,本文认为,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才是稳定我国房价的治本之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超  康健  
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增长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基于中国人力资本与劳动经济研究中心的实际人均人力资本数据,以系统GMM和差分GMM方法分析了房价上涨对地区人均人力资本水平的影响。理论分析显示,地区房价水平较低时,房价上涨会显著提高地区人均人力资本水平;而地区房价水平较高时,房价继续上涨则会降低地区人均人力资本水平。主要实证结果发现,城市化水平提高、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提高能够显著提升地区人均人力资本水平,但房地产开发实际投资额增加没能显著提高地区人均人力资本水平。最后文章针对政府管控房价、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超  康健  
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增长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基于中国人力资本与劳动经济研究中心的实际人均人力资本数据,以系统GMM和差分GMM方法分析了房价上涨对地区人均人力资本水平的影响。理论分析显示,地区房价水平较低时,房价上涨会显著提高地区人均人力资本水平;而地区房价水平较高时,房价继续上涨则会降低地区人均人力资本水平。主要实证结果发现,城市化水平提高、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提高能够显著提升地区人均人力资本水平,但房地产开发实际投资额增加没能显著提高地区人均人力资本水平。最后文章针对政府管控房价、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灿煌  
本文利用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及向量回归(VAR)模型,采用1991-2004年的样本数据,对我国城市住房价格与城市居民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作了实证分析,定量揭示了住房价格上涨对城市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韩民春  冯钟  
利用面板门槛模型,以房价收入比为门槛变量,实证检验了房价对人口城市化的门槛效应。结果显示:房价对人口城市化存在门槛效应;房价收入比的门槛值为0.115;当房价收入比小于0.115时,房价上涨对人口城市化没有显著影响;当房价收入比大于0.115时,房价上涨会阻碍人口城市化进程。2012-2014年,我国大部分省份的房价收入比都小于0.115(其中四川和江苏的房价收入比在2012年超过门槛值,在2013年和2014年低于门槛值),房价上涨没有阻碍当地人口城市化的进程。北京、上海、天津、浙江、福建、广东和海南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韩民春  冯钟  
利用面板门槛模型,以房价收入比为门槛变量,实证检验了房价对人口城市化的门槛效应。结果显示:房价对人口城市化存在门槛效应;房价收入比的门槛值为0.115;当房价收入比小于0.115时,房价上涨对人口城市化没有显著影响;当房价收入比大于0.115时,房价上涨会阻碍人口城市化进程。2012-2014年,我国大部分省份的房价收入比都小于0.115(其中四川和江苏的房价收入比在2012年超过门槛值,在2013年和2014年低于门槛值),房价上涨没有阻碍当地人口城市化的进程。北京、上海、天津、浙江、福建、广东和海南的房价收入比在2012-2014年均超过了0.115,房价上涨阻碍了当地人口城市化的进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刚  冯伟杰  
文章系统分析了房价波动对于中国居民收入差距影响的时空差异。研究发现:动态来看,房价上升会在短期内恶化居民收入差距,但是在中长期内的影响则取决于流动性约束效应和信心效应两种力量的对比。当一个地区的城镇化水平低于门限值时,外来人口所占比重较小,住房的刚性需求不大,此时房价上涨所带来的就业机会和收入的增加会大于房价上涨的幅度,信心效应的力量大于流动性约束效应的力量,因此房价上涨会改善居民收入差距;但是当一个地区的城镇化水平高于门限值时,外来人口所占比重增加,住房的刚性需求较大,此时房价上涨的幅度会大于由于信心效应所带来的就业和收入的上涨幅度,从而导致房价的上涨在中长期内继续恶化居民的收入差距。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田耒  韩立岩  
除了税收手段直接调整人均收入差距之外,政府可利用投资配置来影响生产过程,进而调整人均收入差距。在总量封闭经济的框架下,本文以人均收入差距最小化为目标,通过引入多地区多产业Cobb-Douglas生产函数、劳动一资本比率、资本时变率,改造最优经济增长模型。实验表明,通过权衡不同地区、不同产业的重要程度,调整投资在不同地区、不同产业之间的配置比率,政府可缩小人均收入差距。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宁光杰  
本文分析中国的住房制度改革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并运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1991年、1993年和2004年、2006年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住房改革过程中,由于政策不统一、改革不稳步,住房的分配存在较大的差距和不公平。劳动者获得住房的产权形式不同,住房价值也存在较大差异,从而会影响居民的收入分配结构和消费水平差异。改革后房地产市场上房价的过快增长又将这种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论文强调不完善的、过快的住房市场化改革是造成目前中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宋元杰  何婧  
缩小收入差距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面板数据,研究房价表现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发现京津冀地区房价以上涨趋势为主,且房价上涨扩大收入差距程度,但是房价上涨结合有房群体和就业人群数量的增加,可改善收入差距状态,助力实现共同富裕。建议政府多措并举,通过增加就业人群,合理增加有房群体数量,发挥房价上涨的正向作用机制,推动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通过改善收入差距状态,助力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实现。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殊琦  柳庆刚  
本文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收入差距、失业率、城乡绝对收入水平对刑事犯罪率的影响,并且对执法警力支出可能产生的内生性影响进行稳健性讨论。分析得出收入差距与犯罪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而失业率对犯罪率的影响并不显著,且城乡绝对收入水平对犯罪率产生反向的影响。在减少收入分配不公的同时加强新农村建设,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和加强法制建设,有利于降低犯罪率,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坚  
为了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各地方政府在2017年下半年开始密集出台了各项限购限价政策。文章分析了2008—2017年我国35个大中城市商品房销售面板数据,并运用经济学供需原理建立联立方程模型。结果发现:我国房价近10年呈现出"量价齐升"的现象。从长期的角度看,商品房价格上升幅度与职工工资水平上升幅度基本一致,我国房地产市场不存在全局性的泡沫;从短期角度看,短期房价过快上涨或与城市人口增加和商品房竣工面积不足有关,我国房地产市场部分热点区域确实存在一些投机因素。因此房地产市场短期调控是有一定的必要性,但长期还应放开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交由市场机制来决定商品房价格。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广泳  张世晴  
该文运用动态面板模型和EG两步法实证分析了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行业收入差距以及区域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来看,我国居民消费率对城乡收入差距、行业收入差距以及区域收入差距的弹性分别为-0.056、-0.109和-0.079;分区域来看,中东部城乡收入差距和行业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西部地区该两项因素对居民消费率影响为正;分时期来看,1994年之前,城乡收入差距和区域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率均有负向影响,1994年之后,城乡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为正,区域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为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