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65)
- 2023(9558)
- 2022(8283)
- 2021(7869)
- 2020(6628)
- 2019(15211)
- 2018(15270)
- 2017(30150)
- 2016(16386)
- 2015(18083)
- 2014(18293)
- 2013(17668)
- 2012(16493)
- 2011(15126)
- 2010(15510)
- 2009(15092)
- 2008(15074)
- 2007(13505)
- 2006(12609)
- 2005(11827)
- 学科
- 济(60358)
- 经济(60256)
- 管理(52049)
- 业(49474)
- 企(38923)
- 企业(38923)
- 方法(22458)
- 农(22439)
- 制(22216)
- 财(21528)
- 中国(20568)
- 数学(19817)
- 数学方法(19541)
- 业经(15085)
- 银(14741)
- 银行(14732)
- 体(14564)
- 农业(14312)
- 行(14195)
- 贸(13506)
- 贸易(13497)
- 易(13275)
- 融(12446)
- 金融(12444)
- 策(12308)
- 体制(12152)
- 税(11438)
- 务(11430)
- 财务(11399)
- 财务管理(11364)
- 机构
- 学院(231460)
- 大学(231243)
- 济(102267)
- 经济(100081)
- 管理(89767)
- 研究(79403)
- 理学(75643)
- 理学院(74896)
- 管理学(73926)
- 管理学院(73464)
- 中国(64522)
- 财(55294)
- 京(48658)
- 科学(41973)
- 财经(41169)
- 所(38997)
- 经(37145)
- 江(36923)
- 中心(36435)
- 农(34378)
- 研究所(34157)
- 北京(31420)
- 经济学(31118)
- 财经大学(30215)
- 范(29982)
- 师范(29758)
- 业大(28999)
- 州(28828)
- 院(28601)
- 经济学院(27848)
- 基金
- 项目(139641)
- 科学(111017)
- 研究(110006)
- 基金(101457)
- 家(86070)
- 国家(85293)
- 科学基金(73376)
- 社会(70781)
- 社会科(67040)
- 社会科学(67029)
- 省(52860)
- 基金项目(52283)
- 教育(51088)
- 编号(46771)
- 划(44563)
- 自然(43897)
- 自然科(42813)
- 自然科学(42803)
- 自然科学基金(42063)
- 资助(41550)
- 成果(40929)
- 制(33149)
- 部(32846)
- 课题(32386)
- 重点(31036)
- 发(30117)
- 性(29821)
- 国家社会(29176)
- 教育部(28954)
- 创(28801)
- 期刊
- 济(121894)
- 经济(121894)
- 研究(79761)
- 中国(51369)
- 财(42711)
- 管理(35032)
- 农(32400)
- 融(31246)
- 金融(31246)
- 教育(29657)
- 科学(28005)
- 学报(27762)
- 大学(23032)
- 学学(21219)
- 财经(21108)
- 农业(20761)
- 业经(20243)
- 技术(19897)
- 经济研究(19466)
- 经(18142)
- 问题(16314)
- 贸(14345)
- 理论(12581)
- 国际(12282)
- 实践(11169)
- 践(11169)
- 现代(11123)
- 技术经济(10986)
- 改革(10760)
- 革(10760)
共检索到3739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邹一南
当前,我国的户籍制度改革面临的困境是:在大城市,由于外来人口众多,城市政府受社会福利成本上升的压力所迫而无法放开户籍控制;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户籍门槛虽已大幅降低,却难以吸引农民进城落户。行政集权体制下的资源分配方式、社会福利的级差配置、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落后以及农地承包制度不够完善等问题是这一困境出现的主要原因。为此,应通过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均等化、加快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以及允许进城落户农民保留土地承包经营权等措施,为深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创造条件,进而走出改革的困境。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伯文
我国现行的农业与非农业户口的“二元”户籍政策 ,将公民权益同户口性质相挂钩。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这种户籍制度的弊端正日益显现 ,亟待加快改革。应以具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为基本落户条件。为此 ,要实行公民居住地登记户口 ;逐步实现自由迁徙 ;形成居民户口簿、公民身份证两种证件和常住、暂住两种户口有机构成的管理方式 ;最终确立以《户籍法》为基础、以各地方户籍管理规章相配套的户籍法规体系 ,建立起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社会公共管理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
关键词:
户籍制度 改革趋势 分析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徐晓丹 吕应芳
在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中,二元户籍制度起着关键性作用。运用统计数据对比分析户籍限制打破前后,我国农村与城镇养老保险的参保比率和人均给付水平等的差异,发现打破户籍限制能够推进养老保险一体化的建设,缩小城乡二元体制下养老保险制度的不平等,为流动人口的参保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对比分析户籍制度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我国应该通过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创建"互联网+"大数据,落实养老保险"一卡通"等方法消除户籍制度改革对养老保险制度的消极影响,保证户籍制度改革过程中养老保险制度的健康
关键词:
户籍制度改革 养老保险 一体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义博 刘敏
人的城镇化是我国城镇化的核心。基于问卷调查数据,通过对进城落户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发现以降低落户门槛为标志的狭义户籍制度改革的边际落户效应是递减的,以"降低落户门槛+综合配套改革"为标志的广义户籍制度改革的边际落户效应更为积极持续,进城农民最关注的是住房保障和农村土地权益。提高城镇化质量,需要根据农民进城落户的多元化诉求,深化农村各项制度改革保障农民农村权益,实施户籍与基本公共服务联动性改革保障农民进城福利,培育与广义户籍制度改革相匹配的城镇载体。
关键词:
户籍制度改革 边际落户效应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林山
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清除户籍与福利捆绑,这是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关键性障碍。基于城乡二元户籍就业、社会保障、教育、住房等方面的影响,当前,我国推进城镇化和户籍制度改革的前提,是推进福利去户籍化,福利与户籍脱钩,建立城镇公共服务获取的新机制。
关键词:
户籍制度改革 福利去户籍化 公共服务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贾韫
城市化和户籍制度改革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加快城市化进程,能够带动户籍制度改革;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能够促进城市化水平提高。构建有效机制,实现城市化与户籍制度改革的良性互动,是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举措。
关键词:
城市化 户籍制度改革 互动关系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邹农俭
现存的“城镇户口”并不是进城人口户籍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 ,应寻找新的、符合现代社会基本要求的户口管理制度。户籍制度改革不能仅改户口性质这一符号 ,而应致力于做好建立新型户口管理制度的基础性工作。
关键词:
进城人口 户籍制度 改革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杜立芳
我国二元户籍制度在一定历史时期有积极作用,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形成、推进了国家工业化的进程、维持了城乡社会稳定等。但户籍制度带来农民被边缘化,阻碍了农民市民化的进程,主要表现在违背了公民迁徙自由等基本权利、农民身份遭歧视、削弱了农民的进城积累、抑制了农民需求条件的进一步提升等方面。改革现行户籍制度成为农民市民化之必须,改革中应注意循序渐进,相应的配套服务的展开、城市和谐共生和完善法律制度等相关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蔡昉
户籍制度改革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突破口,也是从供给侧和需求侧获得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以及保持和增强社会流动性的关键之举。根据中国式现代化的要求推进这个领域的改革,能够创造真金白银、立竿见影的改革红利,相应地,改革的延误也有着显著的机会成本和实际损失。本文着眼于从供需两侧揭示户籍制度改革可以创造的巨大收益,同时警示改革的延迟可能导致不利于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逆刘易斯过程”,以及不利于生产率提高的“逆库兹涅茨过程”。在做出中国社会流动性趋于减弱的判断之后,本文阐释了户籍制度改革如何有效促进社会流动,进而提高人口的生育意愿。本文也探讨了推进这项改革的过程中,存在的改革激励不相容问题,并就拆除这一激励障碍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惯超
户籍制度改革的方向是取消户籍制度,即城乡居民身份区别的消失。土地问题和社会保障问题已经成为户籍改革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两个关键点。户籍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应是我国下一阶段社会改革三位一体的组成部分,三者应协调配套进行。逐步实现土地这一生产要素在全国范围内的市场化配置,逐步实现社会保障在全国范围内的统一,从而形成全国统一的土地要素大市场和人力资源要素大市场,这是户籍制度改革得以成功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
户籍制度 土地管理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安徽省财政厅课题组 陈先森 吴天宏
长期以来,我国在户籍制度改革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方面不断进行探索,并取得了较大进展。户籍制度与社会保障之间联系紧密、关系复杂。推动户籍制度改革与社会保障建设之间匹配与协调,对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构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起到重要的作用。一、户籍制度与社会保障的关系户籍制度是国家搜集、确认、登记有关公民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伟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逐渐成为新一轮深化改革的前沿阵地。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户籍制度改革已多次出现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会议公报和政策文件中。学术界也随之掀起一股探讨户籍制度改革的热潮,如何切实有效地推动户籍制度改革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
关键词:
户籍制度改革 面临困境 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晓琳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是当前推动我国城镇化的关键一环,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创新人口管理,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但目前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整体进度仍然缓慢,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一、当前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主要问题(一)户籍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体系尚不完善一是户籍制度发展到今天,附着的社会管理功能、经济利益分配以及社会福利格局较为复杂,就业、住房、教育、土地、养老、医疗、生育、信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殷淑燕
本文从我国现行户籍管理制度的弊病入手 ,分析了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理由和方向 ,并提出了以人口登记制度代替户籍管理制度的一种改革方案。是对我国人口管理方法改革的一种理论尝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郭虹
“农转非”是指公民的户籍管理类别由农村户籍转为城镇户籍。在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下 ,获得“农转非”的身份对于公民来说 ,能够享受到不同于农民的特殊待遇。比如 ,可获得教育、劳动就业、社会福利、住房等方面的优惠和实惠 ,享受城市的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社会服务。而在现实中 ,“农转非”仅仅指因“征地”而转为居民的这部分人。由于城乡差别太大 ,“农转非”要真正成为“居民”还要经历一定的过程 ,在文化素质、就业技能、人际关系、适应能力等方面 ,“农转非”这个群体从整体上还难以与城市居民进行平等竞争。
关键词:
“农转非” 户籍制度 城市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