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12)
2023(16620)
2022(14544)
2021(13598)
2020(11727)
2019(26670)
2018(26922)
2017(51910)
2016(28276)
2015(31933)
2014(32147)
2013(31720)
2012(29394)
2011(26890)
2010(27427)
2009(25797)
2008(25337)
2007(22575)
2006(20683)
2005(19060)
作者
(81779)
(67804)
(67548)
(64575)
(43209)
(32375)
(30742)
(26417)
(25916)
(24464)
(23066)
(22956)
(21896)
(21728)
(21155)
(20834)
(20007)
(19810)
(19585)
(19485)
(17379)
(16722)
(16263)
(15623)
(15309)
(15305)
(15219)
(15009)
(13766)
(13189)
学科
(125752)
经济(125586)
管理(84089)
(77093)
(63765)
企业(63765)
方法(49137)
数学(42357)
数学方法(41883)
中国(33940)
(32721)
(32105)
(29326)
业经(27151)
(26903)
地方(26816)
(21388)
银行(21345)
农业(21129)
(20443)
(20365)
(19950)
贸易(19931)
(19610)
金融(19607)
理论(19512)
(19320)
(18386)
(18373)
财务(18307)
机构
大学(411652)
学院(406400)
(171539)
经济(167790)
管理(157580)
研究(140931)
理学(134088)
理学院(132595)
管理学(130522)
管理学院(129743)
中国(108349)
(88554)
(84476)
科学(82821)
(71085)
财经(65171)
研究所(63587)
中心(63282)
(62854)
(62480)
(58854)
北京(57034)
业大(56609)
(54611)
师范(54165)
经济学(52117)
(50502)
(50000)
农业(48141)
财经大学(48045)
基金
项目(260549)
科学(204246)
研究(195142)
基金(188342)
(162652)
国家(161304)
科学基金(137860)
社会(123691)
社会科(117093)
社会科学(117062)
(100014)
基金项目(99163)
教育(89874)
自然(86941)
自然科(84796)
自然科学(84778)
(84051)
自然科学基金(83288)
编号(80609)
资助(77699)
成果(68348)
(58564)
重点(57923)
课题(55546)
(55508)
(53180)
教育部(50784)
国家社会(50714)
(50310)
创新(49722)
期刊
(202981)
经济(202981)
研究(133628)
中国(84596)
(65409)
管理(61203)
学报(61175)
(57179)
科学(56366)
教育(49687)
大学(47359)
学学(43813)
(42269)
金融(42269)
农业(37975)
技术(35905)
财经(33595)
经济研究(32090)
业经(30680)
(28799)
问题(26293)
图书(23206)
理论(21056)
技术经济(20967)
(20198)
实践(18804)
(18804)
(18670)
现代(18645)
(18076)
共检索到6357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国胜  陈瑛  
制度本质上是一种利益分配机制,制度改革是社会成员之间利益分配关系的调整。如果改革一方面会遭到既得利益者的反对,另一方面又需要依赖既得利益者自行削减其利益,制度改革就会出现"制度悖论"。我国户籍制度也是一种利益分配机制,现行的户籍制度改革已跨越"帕累托改进"阶段并进入了"存量利益"调整阶段。目前,改革过程中的利益冲突不但诱发了社会成员之间的博弈困境,而且引致了制度改革的"制度悖论"。因此,我国户籍制度改革就需要以保障农村户籍利益、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消城镇不合理的户籍利益、引导市场逻辑的差异化利益与规模性(地区性)的户籍利益为思路,全面协调并重组户籍利益;通过构建顶层约束机制、大城市的联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国胜  陈瑛  
我国户籍制度改革是经济利益而非公平、公正在起主导作用,因此着眼于权利配置与利益分配的新政治经济学更适合指导其改革。从演化逻辑来看,户籍制度改革是政治经济系统的需求驱动并带有利益协调的特征,改革进展是经济主体之间的博弈结果。在利益分化的背景下,户籍制度改革过程中经济主体的利益需求具有异质性特征,其行为博弈不存在"帕累托的最优解"。因此,我国户籍制度改革就需要以公平、正义的逻辑来重组户口背后的利益格局与权利配置,具体包括:以权利配置、利益重组为价值取向,以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内容,以省会城市、直辖市等大城市的户籍为重点对象,以合理引导区域之间与城市之间的差异化利益、取消历史累积的不合理利益...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晓琳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是当前推动我国城镇化的关键一环,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创新人口管理,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但目前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整体进度仍然缓慢,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一、当前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主要问题(一)户籍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体系尚不完善一是户籍制度发展到今天,附着的社会管理功能、经济利益分配以及社会福利格局较为复杂,就业、住房、教育、土地、养老、医疗、生育、信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魏润卿  黄玉婷  
我国现行户籍制度的弊端主要表现为非公正性、制约经济发展和有损人口统计的职能。本文基于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的理论,分析户籍制度改革的政治和经济基础,提出了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基本框架,主要为:户籍制度回归本位,建立相关福利制度的对接机制,坚持渐进式和激进式相结合的原则,采取"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思路以及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等。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任文  
本文利用1997年北京市外来人口普查资料和有关调查统计资料,以极具典型和代表意义的北京市为例,对大城市外来劳动力的群体特征、外部就业环境、城市的潜在需求等进行深入分析。并就如何认识中国现时期这一重要人口现象作出了理论思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文录  郁利燕  
尽管我国户籍制度经过了改革开放三十年不断改革,但仍然没有完成改革的任务,户籍制度仍然是阻碍人口城市化的重要制度因素,因此,需要在总结以往改革经验的基础上,依据当前我国人口、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设计未来我国户籍制度深化改革的方向和模式。本为对未来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和路径进行了设计,提出了近期和远期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关键步骤。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风禄  
文章从新中国户籍制度演变入手,分析了户籍管制的实际成本与假想的收益,提出我国的户籍制度必须进行改革,其显而易见的收益在于完成城市化和产业结构转换任务等五大方面。作者认为,户籍改革是大势所趋。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伯文  
我国现行的农业与非农业户口的“二元”户籍政策 ,将公民权益同户口性质相挂钩。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这种户籍制度的弊端正日益显现 ,亟待加快改革。应以具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为基本落户条件。为此 ,要实行公民居住地登记户口 ;逐步实现自由迁徙 ;形成居民户口簿、公民身份证两种证件和常住、暂住两种户口有机构成的管理方式 ;最终确立以《户籍法》为基础、以各地方户籍管理规章相配套的户籍法规体系 ,建立起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社会公共管理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万川  
本文利用上海市历次流动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对上海市流入人口的滞留态势进行类似生命表方法的时期性比较分析,揭示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新变化和深层次特点。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志萍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对于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户籍制度改革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导致新型城镇化建设遇到了诸多难题。文章剖析了当前户籍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户籍制度改革思路和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安徽省财政厅课题组  陈先森  吴天宏  
长期以来,我国在户籍制度改革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方面不断进行探索,并取得了较大进展。户籍制度与社会保障之间联系紧密、关系复杂。推动户籍制度改革与社会保障建设之间匹配与协调,对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构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起到重要的作用。一、户籍制度与社会保障的关系户籍制度是国家搜集、确认、登记有关公民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伟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逐渐成为新一轮深化改革的前沿阵地。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户籍制度改革已多次出现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会议公报和政策文件中。学术界也随之掀起一股探讨户籍制度改革的热潮,如何切实有效地推动户籍制度改革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欧阳慧  李智  
当前是我国突破户籍制度改革困境、提升城镇化质量的关键期,也是各城市竞相"抢夺"人才人口、放开放宽落户门槛的重大机遇期。如何着眼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实现人口有序流动,是我国急需研究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户籍制度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分阶段制定短期和远期目标,并围绕改革目标,按照"全覆盖、兜底线、均等化"的原则,逐步推进配套基本公共服务向未落户城镇常住人口覆盖的改革举措。针对当前我国户籍制度改革存在的突出问题,建议持续放开放宽城市落户条件,选择沿海地区城市群开展户籍制度综合改革试点,加强对外来人口密集地区的支持力度,加大对农民工住房和随迁子女教育的保障水平,"人地钱"挂钩政策向人口重点聚集城市倾斜,不断完善进城落户农民工农村"三权"维护与退出机制,切实满足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定居的美好愿望,实现人口有序流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袁媛  
2014年7月30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标志着户籍制度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引起了理论界和社会公众广泛关注。我国户籍制度改革是渐进式的制度变迁过程,政府、农村居民和既得利益集团的行为和相互作用是主要影响因素,并具有路径依赖特征,阻碍了改革向纵深进行。本文分析了这些特征以及由自我强化机制导致的制度锁定,探讨如何进行制度创新,超越我国户籍制度改革中的路径依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奋生  袁彬  
当前户籍制度阻碍了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进城难使得劳动力资源不能合理流动;城乡待遇不公使得二元社会结构难以化解;人户分离使得社会经济发展不稳定;潜在消费受到抑制使得国家内需不足。相关公共部门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加快户籍立法,加强法制宣传,科学设置城市准入门槛,完善户口登记制度以及建立动态的人口管理模式,革除户籍的附带功能并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