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88)
- 2023(16932)
- 2022(14715)
- 2021(13811)
- 2020(11539)
- 2019(26552)
- 2018(26365)
- 2017(51873)
- 2016(27819)
- 2015(31255)
- 2014(31069)
- 2013(30502)
- 2012(28097)
- 2011(25413)
- 2010(25419)
- 2009(23240)
- 2008(22830)
- 2007(20051)
- 2006(17485)
- 2005(15349)
- 学科
- 济(114274)
- 经济(114144)
- 管理(81811)
- 业(79639)
- 企(66880)
- 企业(66880)
- 方法(53537)
- 数学(45727)
- 数学方法(45120)
- 农(30821)
- 中国(30149)
- 财(28409)
- 业经(26711)
- 学(24229)
- 地方(21947)
- 制(21712)
- 贸(20835)
- 贸易(20824)
- 农业(20305)
- 易(20268)
- 理论(20205)
- 和(18386)
- 技术(18370)
- 务(18127)
- 银(18107)
- 银行(18062)
- 财务(18050)
- 财务管理(18014)
- 行(17238)
- 企业财务(17077)
- 机构
- 大学(402272)
- 学院(400696)
- 济(161489)
- 管理(160428)
- 经济(158091)
- 理学(139798)
- 理学院(138294)
- 管理学(135926)
- 管理学院(135172)
- 研究(129655)
- 中国(95174)
- 京(84366)
- 科学(79469)
- 财(74760)
- 所(63502)
- 财经(61004)
- 农(60866)
- 业大(58225)
- 中心(58179)
- 研究所(58009)
- 江(56501)
- 经(55445)
- 北京(52894)
- 范(52602)
- 师范(52112)
- 经济学(49144)
- 农业(47793)
- 院(47439)
- 州(46165)
- 财经大学(45662)
- 基金
- 项目(273486)
- 科学(215870)
- 研究(201059)
- 基金(199060)
- 家(172709)
- 国家(171288)
- 科学基金(147747)
- 社会(127031)
- 社会科(120376)
- 社会科学(120347)
- 省(106223)
- 基金项目(105504)
- 自然(95893)
- 自然科(93638)
- 自然科学(93612)
- 教育(92847)
- 自然科学基金(91907)
- 划(89428)
- 编号(82175)
- 资助(81886)
- 成果(66577)
- 重点(60981)
- 部(60897)
- 发(58391)
- 创(57024)
- 课题(56166)
- 创新(53117)
- 教育部(52545)
- 科研(52224)
- 国家社会(52066)
- 期刊
- 济(172699)
- 经济(172699)
- 研究(116103)
- 中国(67798)
- 学报(61395)
- 管理(59510)
- 科学(57198)
- 财(55609)
- 农(54954)
- 大学(47211)
- 学学(44521)
- 教育(43370)
- 农业(38113)
- 技术(34648)
- 融(32362)
- 金融(32362)
- 业经(29944)
- 财经(29740)
- 经济研究(27988)
- 经(25490)
- 问题(23313)
- 图书(19588)
- 理论(19328)
- 技术经济(19291)
- 商业(18962)
- 业(18903)
- 科技(18868)
- 现代(18327)
- 版(18015)
- 贸(17810)
共检索到5680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蒋珩
战略性新兴产业系统是一个非线性复杂系统,在走向先导产业或支柱产业的过程中,有两条被称为"死亡之谷"的必经之路:技术创新转化为原型产品;原型产品实现产业化。系统在开放的条件下,自组织机制作用使系统微观层面各子系之间产生非线性相互作用,当表征该系统的市场占有率达到某一阈值时,系统宏观结构发生突变,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先导产业或支柱产业。反之,产业发展停滞。鉴于此,政府扶持政策宜有选择地作出。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乔晓楠 李宏生
文章以节能环保产业中的污水处理产业为例,深入分析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机制及其内在规律,并获得三点结论。第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演化系统,内在条件和外部环境均对其产生重要作用。第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要从中国的实际国情出发,充分考虑中国的要素禀赋结构、竞争环境、政治治理模式等方面的特点。第三,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体系可以从竞争政策、需求政策以及投融资政策三个方面重点着手,系统推进。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邓金堂 李进兵
运用内生增长分析和案例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内生增长机制问题。在系统文献述评基础上,界定基础概念和方法,讨论了产业内生增长模型,系统地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生增长变量及其相互关系,最后剖析了高铁装备制造业内生增长案例。研究的基本结论是: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走内生增长道路是可能的。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内生增长 机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邢会 臧丽娟 许畅然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不断深入,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越来越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备受瞩目。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典型的创新驱动型产业,自主创新是实现其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选取2004-2014年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自主创新相关数据,通过理论构建和实证分析相结合方式对其作用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技术间重构整合形成的技术轨道通过技术结构、技术集成、技术转化方式改善产业成长环境;企业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形成产业集聚及提升产业运营等实现以产业升级推动技术升级的逆向过渡,并据此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晓梅 黄鲁成 王凯
文章利用信息可视化工具Cite Space,对从CSSCI数据库中下载的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篇名的记录进行分析,绘制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文献共引、关键词共现、期刊共引、作者共引等知识图谱。研究结果显示: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等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研究热点,研发外溢、创新系统、知识产权等是该领域的前沿问题。9篇经典文献构成的核心理论演化路径显示"金融支持"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理论演进的"主线"。文章为研究战略新兴产业提供了一种新的计量方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蕊
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经营目标应定位于:在遵循循环经济发展原则"3R"的前提下,以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关政策为指导思想,以重大技术突破和关键核心技术的形成与保持为核心,追求企业高成长能力和发展潜力,从而达到可持续的企业价值最大化,真正实现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经营在地域经济或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与先导作用。与此相适应企业应确立新的经营管理理念,即新的效率观、新的创新观和新的利益观;业绩评价应以"最大"、"最小"法则、循环经济理论、战略管理理论、经济增长阶段理论等为依据;同时,应遵循相关性、全面性、重要性、国家意志、成本效益等业绩评价的原则。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 业绩评价 经营目标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程贵孙 乔巍然 黎倩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拉动经济增长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需求,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的特殊动因。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与发展也要受到市场需求、技术进步、要素禀赋、产业基础与配套产业、市场机制和政府产业政策等要素的影响。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主要有三条路径:新兴技术成果产业化、应用新兴技术进行传统产业升级以及传统产业裂变衍生新兴产业。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动因 形成机理 路径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王学东 冯姗 胡春
如今,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提升到国家战略地位。从产业层面上来看,因为产业信息资源是企业层面信息资源的集合,所以产业层面的信息需求具有更多的共性。本文通过厘清战略性新兴产业共性化信息需求块资源模型、机理结构模型和三维驱动模型,来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共性化信息需求机理。文章提出了产品数据信息、运营数据信息、用户需求数据信息和品牌数据信息块资源模型。在其结构关系中,产业和企业的持续发展,最基本的结构元素是"产品"。因此,以产品为核心的信息需求则成为结构机理的核心要素。在驱动关系中,用户需求驱动、效益驱动和网络结构凝聚驱动三维驱动模型驱动着信息需求在产业-企业-产品-用户的结构模型中服务于产品。基于所提出的模型,本文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知识服务系统为例,为系统完善提出未来发展的建议,旨在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信息资源服务平台提供依据和参考,进而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运行与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魏洁云 贾军
技术创新路径锁定是一个历史依赖过程,报酬递增效应和自增强机制均会使技术发展锁定于难以改变和事先预测的次优方案的固定轨迹中。本研究拟用路径依赖演化经济学方法研究路径锁定和新路径创造问题,探讨了从发明转变为创新,并建立新的经济路径的过程。文章系统研究了技术创新路径锁定机理、锁定效应以及解锁模式,从技术生态位和技术多元化、利益相关者、规制、消费者偏好和学习成本等提出实现技术创新解锁的途径。本研究对认识路径锁定消极影响、路径锁定突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技术路径创造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魏洁云 贾军
技术创新路径锁定是一个历史依赖过程,报酬递增效应和自增强机制均会使技术发展锁定于难以改变和事先预测的次优方案的固定轨迹中。本研究拟用路径依赖演化经济学方法研究路径锁定和新路径创造问题,探讨了从发明转变为创新,并建立新的经济路径的过程。文章系统研究了技术创新路径锁定机理、锁定效应以及解锁模式,从技术生态位和技术多元化、利益相关者、规制、消费者偏好和学习成本等提出实现技术创新解锁的途径。本研究对认识路径锁定消极影响、路径锁定突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技术路径创造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魏洁云 贾军
技术创新路径锁定是一个历史依赖过程,报酬递增效应和自增强机制均会使技术发展锁定于难以改变和事先预测的次优方案的固定轨迹中。本研究拟用路径依赖演化经济学方法研究路径锁定和新路径创造问题,探讨了从发明转变为创新,并建立新的经济路径的过程。文章系统研究了技术创新路径锁定机理、锁定效应以及解锁模式,从技术生态位和技术多元化、利益相关者、规制、消费者偏好和学习成本等提出实现技术创新解锁的途径。本研究对认识路径锁定消极影响、路径锁定突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技术路径创造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凤飞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着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新方向,体现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发展潮流,对经济社会具有全局带动和重大引领作用。但由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尚处于成长初期,各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上投资冲动强烈,从全局来看存在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的隐患,这导致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受到市场需求不足的严重制约。文章从产业发展重点的选择、产业配套体系建设、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能力建设、体制机制创新等几个方面提出化解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面临的"产业同构"、"结构性过剩"和"低端化"等风险的方法,从而解决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并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方芳
文章构建了我国战略新兴产业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规模状态测度评价模型,并运用我国2003~2012产业数据进行测算,结果显示,当下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呈低端化发展趋势。这种趋势与我国社会生产产能过剩及"轻技术创新,重规模扩张"的企业行为高度正相关。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在执行实践中被严重扭曲。为此,要突破产业技术创新,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技术效率,必须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长效增长机制。
关键词:
DEA评价 战略性新兴产业 产业发展效率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宋华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一国经济发展能够起到引领作用,并充当经济引擎角色。我国的经济起飞离不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目前,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定价策略使用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严重制约了该产业的发展。从产业经济学视角出发,在阐述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价策略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经济学 战略性新兴产业 定价策略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姚岳军 叶赛楠
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政府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对现有的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及相应理论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从动态能力理论视角完善了扶持政策,并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动态能力是重要且关键的能力,只有增强企业的动态能力才能从根本上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竞争力,从而使战略性新兴产业获得持续优势,为我国政府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扶持政策 动态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