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26)
- 2023(14013)
- 2022(11945)
- 2021(10925)
- 2020(9300)
- 2019(21470)
- 2018(21197)
- 2017(42288)
- 2016(22842)
- 2015(26030)
- 2014(26214)
- 2013(26233)
- 2012(25347)
- 2011(23209)
- 2010(23781)
- 2009(22180)
- 2008(22389)
- 2007(20435)
- 2006(18094)
- 2005(16735)
- 学科
- 济(109731)
- 经济(109628)
- 业(66431)
- 管理(64748)
- 企(52283)
- 企业(52283)
- 方法(46434)
- 数学(40849)
- 数学方法(40531)
- 中国(31657)
- 农(30209)
- 地方(27043)
- 财(25738)
- 业经(23893)
- 制(21445)
- 贸(20817)
- 贸易(20803)
- 农业(20171)
- 易(20133)
- 学(19811)
- 银(19234)
- 银行(19202)
- 行(18476)
- 融(18349)
- 金融(18347)
- 技术(15751)
- 务(15501)
- 财务(15462)
- 和(15441)
- 财务管理(15412)
- 机构
- 学院(344049)
- 大学(343605)
- 济(148559)
- 经济(145467)
- 管理(129949)
- 研究(119933)
- 理学(110693)
- 理学院(109424)
- 管理学(107813)
- 管理学院(107144)
- 中国(91859)
- 京(73112)
- 科学(70991)
- 财(70127)
- 所(61815)
- 农(58352)
- 研究所(55465)
- 财经(55278)
- 中心(54445)
- 江(53057)
- 经(49987)
- 业大(48585)
- 北京(46860)
- 经济学(46214)
- 农业(45773)
- 范(45677)
- 师范(45235)
- 州(42757)
- 院(42574)
- 经济学院(41870)
- 基金
- 项目(216681)
- 科学(170447)
- 研究(159657)
- 基金(156404)
- 家(135407)
- 国家(134232)
- 科学基金(114107)
- 社会(101940)
- 社会科(96840)
- 社会科学(96815)
- 省(84966)
- 基金项目(82073)
- 教育(73430)
- 自然(71770)
- 划(71554)
- 自然科(70071)
- 自然科学(70049)
- 自然科学基金(68846)
- 资助(65297)
- 编号(65006)
- 成果(53915)
- 发(51590)
- 重点(49145)
- 部(48939)
- 课题(45768)
- 创(44800)
- 教育部(41974)
- 创新(41934)
- 国家社会(41852)
- 发展(41804)
- 期刊
- 济(169386)
- 经济(169386)
- 研究(105616)
- 中国(68607)
- 农(54085)
- 财(53099)
- 学报(51393)
- 管理(48524)
- 科学(48012)
- 大学(38818)
- 融(37602)
- 金融(37602)
- 教育(36555)
- 学学(36444)
- 农业(36385)
- 技术(29291)
- 业经(29037)
- 财经(28240)
- 经济研究(27497)
- 经(24328)
- 问题(23436)
- 贸(19690)
- 业(19310)
- 技术经济(18134)
- 商业(17606)
- 统计(16790)
- 理论(16773)
- 国际(16464)
- 现代(15684)
- 图书(15549)
共检索到5265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靳晓东 谭运嘉 李静
在我国现有的经济条件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竞争优势有待加强,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仍占有重要地位,在保持和延续传统产业竞争力的同时通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产业层次,是我国当前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产业关联度分析显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在我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与其他部门的关联度较高,但目前增长动力不足。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韩霞 朱克实
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引领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后发国家应结合自身条件和需求确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策略,以技术追赶和产业升级为目标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契机,以技术标准战略为核心掌握战略性新兴产业话语权,以国际化为导向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在具体的政策选择上,要优化研发投入结构,整合行业研发资源;加强组织协调与合理规划,推动产业良性发展;强化知识产权助推战略,完善产业发展促进机制。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后发国家 政策取向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佳刚 袁宇心
利用内容分析法搜集从2004年到2013年新兴产业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数据,利用文献法在政府统计报告中收集各区域的环境数据,采用灰色理论和熵权法测算分析各环境因素和新兴产业发展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从宏观上看,科技因素对新兴产业发展的影响最大,这表明科技力量是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经济开放水平对新兴产业发展影响相对较小,这说明新兴产业更多的是内向型发展模式。从产业上看,生物医药和高端装备受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最大,这说明区域经济要具有一定规模才能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从空间分布看,西南、西北、华南和东北的新兴产业发展受人才供给水平的影响较大。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新兴产业 发展环境 灰色分析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利政
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各国的共识。如何选择合适的产业发展模式是我国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制高点的关键。从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型产业的发展看,技术约束是我国面临的主要内部约束。本文从技术生命周期和技术水平的国际比较优势的视角,分析了在不同阶段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所适宜的模式,指出选择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模式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战略性 新兴产业 发展模式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以文 郑江淮
战略性新兴产业所提供的创新设计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所处的地位,即是处于领先市场地位还是滞后市场地位,将直接影响该国或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以及未来的发展路径。本文将从领先市场的视角,探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特征与机理,阐述在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和企业角色的定位,并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新思路。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石璋铭 徐道宣
集聚作为现代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能够促进创新所需的知识生产与汇集,进而带动创新生态系统发展。以2011—2016年五大类战略性新兴产业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面板分位数估计方法,实证研究集聚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促进作用。结果显示:集聚对于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与节能环保等四大类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网络、创新能力提升具有较为显著促进作用,而对于整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环境却没有表现出显著促进作用。
关键词:
集聚 创新生态系统 战略性新兴产业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健 张卓
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理论分析,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并采用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实证分析了金融支持对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以资本市场为主导的直接金融体系相对于以银行信贷为主导的间接金融体系的正向支持作用更为稳健;固定资产净额和无形资产净额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不同方面呈现出不同的影响作用;劳动投入水平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产生显著的正效应。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谭中明 童婕 盛竹筠
通过投入产出角度建立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依据苏浙沪105家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相关数据,运用DEA方法和Logistic回归模型,对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效率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出结论:要提高金融支持产业发展的效率,必须同时提高该产业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公司的上市行为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业价值的最大化。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胡剑波 古世奎
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引领未来产业和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已成为世界各国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对象。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尚处于初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新新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未来经济持续增长,并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具有决定性促进和导向作用的产业。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十二五"期间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抉择。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推动我国经济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道路,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命题。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发展背景 策略研究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肖兴志 谢理
本文首先利用SFA模型测算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效率,然后通过面板To-bit模型分析了企业规模和不同的创新方式对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路径,以及不同产权结构对创新效率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效率水平整体上较低,企业规模与创新效率呈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对创新效率的影响比较显著,而技术改造和消化吸收对创新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不同的产权结构对创新效率的影响并不相同,国有产权与创新效率呈现负向关系,而非国有产权与创新效率呈正向关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晓一
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河北廊坊已处于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按照"京津冀电子信息走廊、环渤海休闲商务中心"的发展定位,河北廊坊加快构建具有引领和带动作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介绍了河北廊坊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其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剖析了河北廊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城市化 战略性新兴产业 产业集聚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晓晨 贺敏 吴伟军 颜文聪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面对愈加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关键核心技术之争已经势在必行,迫切需要提升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综合竞争力。本文以380家战略性新兴上市公司的截面统计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从经营管理能力、持续盈利能力、快速成长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以及风险控制能力五个角度入手,并对不同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之间的共性与特性加以考虑,构建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综合竞争力测度的指标体系,计算出战略性新兴产业27个细分领域的综合竞争力,并利用广义熵指数族指标进一步分析了影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差异及其决定性因素。研究建议: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统筹以及政策支持,提升研发投入;加快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推动成熟产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升级。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文军 郭佳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了新成就,作为经济增长新引擎对疫后经济恢复增长发挥了突出作用。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发展壮大得益于产业环境塑造和有利的产业政策,但仍面临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产业发展趋同性严重、人才结构与行业需求不匹配、对外开放合作受外部环境掣肘等一系列挑战。未来进一步发展需要对症施策,加强创新能力建设,优化产业发展生态,释放内需市场潜力,推进对外开放合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世举 杨雄 赵亮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调整产业结构、化解产能过剩具有重大作用,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了各级政府部门的共识;但同时,应坚持创新驱动,发挥比较优势,注意潜在风险和发展机遇并存,树立底线思维,坚持适度开发、有序发展,预防战略性新兴产业产能过剩。文章认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一是坚持创新驱动,做好顶层设计;二是坚持中西部和东部地区差别发展、因地制宜;三是树立底线思维,坚持适度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