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30)
2023(9465)
2022(8221)
2021(7645)
2020(6585)
2019(14934)
2018(14759)
2017(29474)
2016(16099)
2015(18014)
2014(18154)
2013(18149)
2012(17241)
2011(15927)
2010(16344)
2009(15131)
2008(15329)
2007(14007)
2006(12637)
2005(11542)
作者
(49354)
(41088)
(41051)
(38987)
(26076)
(19510)
(18660)
(15705)
(15427)
(15034)
(14130)
(13663)
(13405)
(13128)
(13002)
(12574)
(12323)
(12051)
(11979)
(11698)
(10467)
(10225)
(10014)
(9373)
(9344)
(9313)
(9182)
(9028)
(8408)
(8241)
学科
(69830)
经济(69733)
(45503)
管理(44439)
(36322)
企业(36322)
方法(29835)
数学(25788)
数学方法(25493)
中国(19891)
(19668)
(16818)
(16046)
业经(15930)
(15191)
地方(13605)
(13414)
贸易(13408)
(13083)
(12886)
银行(12853)
农业(12519)
(12388)
(11254)
(11234)
金融(11233)
产业(11205)
技术(10667)
(10632)
理论(10078)
机构
大学(247203)
学院(244945)
(102465)
经济(100383)
管理(90930)
研究(86131)
理学(78253)
理学院(77250)
管理学(75923)
管理学院(75430)
中国(64189)
科学(52810)
(52372)
(48974)
(44819)
(43008)
研究所(40758)
财经(38896)
中心(37626)
(37204)
业大(36422)
(35124)
农业(34050)
北京(33189)
(33037)
师范(32689)
经济学(31979)
(30541)
(29551)
经济学院(28962)
基金
项目(157200)
科学(123823)
基金(114872)
研究(113252)
(101133)
国家(100351)
科学基金(84323)
社会(72872)
社会科(69198)
社会科学(69178)
基金项目(60662)
(60531)
自然(53915)
自然科(52637)
自然科学(52614)
(51991)
教育(51878)
自然科学基金(51744)
资助(47146)
编号(44808)
成果(38013)
重点(35985)
(35674)
(34749)
(32583)
课题(31895)
创新(30496)
国家社会(30323)
教育部(30288)
科研(29896)
期刊
(115742)
经济(115742)
研究(73503)
中国(46096)
学报(40640)
(39108)
科学(37812)
(35448)
管理(34212)
大学(30418)
学学(28398)
农业(26390)
教育(24236)
(23874)
金融(23874)
财经(19798)
业经(19543)
技术(18766)
经济研究(18675)
(17159)
问题(16329)
(13450)
(13416)
图书(12463)
技术经济(12115)
商业(12079)
统计(11725)
(11627)
理论(11620)
现代(11509)
共检索到3663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轶舟  冯华  
文章选取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21个门类,测算了我国新兴产业的地理集中度系数,并实证分析了新兴产业空间集聚的要素贡献度。结果显示:我国新兴产业的空间地理集中度水平总体较高,且仍处于提升趋势;从细分行业看,先进环保、通信设备制造、高端计算机制造等8个行业呈现较高水平集聚,但资源循环利用、生物制品制造、轨道交通装备等7个行业呈现较低水平集聚,高效节能产业未表现出集聚特征。从要素贡献看,人力资本、资本要素、技术要素、信息基础设施这4类要素的贡献较明显,但土地要素的贡献却不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利  
文章从基础因素、需求因素、企业战略和相关产业等四个方面对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指标设定,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因子载荷矩阵,对我国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活力贡献度进行经验研究。研究显示: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力由创新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方经济总量比重、人均文化消费支出、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及创意文化产业市场占有率等多维因素决定,且每种因素的贡献度存在显著差异,另外,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表现出很大的区域发展不均衡性,需要运用政策杠杆加以矫正。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范磊  陈继祥  戴芳  
随着集群理论的进展,产业集群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被越来越深刻地揭示出来,但对专业化产业集群还是上下游产业共生产业集群作用更突出存在争论。通过对美国、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与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产业地理集中状况的比较可以看出,国家发展阶段、发展环境、产业类型、产业发展阶段等差异都会影响产业的地理集中。成本敏感的产业或者发展阶段更易形成专业化产业集群,生产集中度高的产业更易通过上下游联系形成产业集群,前者在发展中地区作用比较明显,后者在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作用更为突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浩  陈昭  
本文在增加人力资本水平和知识资本两种要素条件下,扩展了Lucas内生增长模型,应用分行业面板单位根和协整技术研究了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各种投入要素与产出的关系及其贡献度。研究表明:劳动力投入、固定资产、人力资本水平、知识资本等要素与高技术行业产出之间存在面板协整关系;整个制造业研发的投入对于高技术产业有很高的溢出效应;我国高技术产业以人力资本、知识资本两种要素密集型为主;技术水平对于高技术产业产出的贡献率最高,而劳动力对于高技术产业产出的贡献微乎其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何元贵  聂靓  
文章利用2002~2006年的部分中国汽车企业集团的数据,通过建立相应的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汽车产业各投入要素对我国汽车产业产出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汽车产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研发投入及相关政策扶持其发展起一定作用。相对而言,人力资本因素影响较小。在此实证研究基础上,作者给出了发展中国汽车产业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吴福象  王新新  
本文基于GVC模式下人力资本空间流动视角,对要素集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绩效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行业的绝对集中度、规模差异度、劳动生产率变化率、新产品产值占总产值比重、产品销售成本与产品销售收入比等变量存在着多重的复杂联系。为此,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时,必须发挥产业集聚优势和范围经济优势,根据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特点在产品无限细分的差别化基础上走规模化和集团化发展道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舒翔  黄章树  
能源对于GDP贡献度测算问题,是自然资源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这一焦点的微观反映,同时也是绿色经济研究中的关键问题。文章在经典柯布-道格拉斯函数中引入能源变量,扩展C-D函数,采用Solow生产函数法对改进后的C-D函数进行分解,并以福建省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模型是有效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赵晓雷  申海波  
支出法GDP由最终消费(消费需求)、资本形成总额(投资需求)、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国外需求)三部分构成。三大需求各增量之和即为当年GDP总增量。三大需求的数量、结构、增长率及其相关性,决定了经济运行的质量及经济增长的数量和速度。本文运用标准的宏观经济学分析框架,采用可比较的相关数据,就三大需求对上海GDP的贡献度及投资与消费的相关性作实证研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月友  韩东林  
高技术服务业是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相互融合而成的新业态。文章运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实证分析了高技术服务业对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和竞争力的贡献度,结果表明:高技术服务业对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和专利都具有比较明显的促进作用,高技术服务业有利于高技术产业竞争力水平的提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月友  韩东林  
高技术服务业是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相互融合而成的新业态。文章运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实证分析了高技术服务业对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和竞争力的贡献度,结果表明:高技术服务业对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和专利都具有比较明显的促进作用,高技术服务业有利于高技术产业竞争力水平的提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冉东凡  王志标  
文章通过构建按大类划分的文化产业投入占用产出模型,测算就业贡献度系数,并据此对中国文化产业的总就业效应和对社会就业的促进程度进行详细分析。测算结果表明:(1)在十类文化产业中,就业系数与劳动力的影响力系数和劳动力的感应度系数的结果大小保持一致。(2)文化产业增加单位产值所增加的直接就业人数为0.0321,高于第二产业,但增加单位产值所增加的就业总人数低于第二产业。(3)文化产业各行业的产业关联性与该行业促进国民经济部门劳动力需求量增加之间不一定成正比,不能笼统地认为行业产业关联强(弱),其推动社会就业的能力就大(小),关键要看该行业的技术构成。(4)文化产业细分行业的就业系数存在明显差异。工艺美术品的生产部门就业系数最大,广播电视电影服务业的间接就业系数较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停  
文章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行结构分解,在此基础上测算出各分项收入对总体居民收入差距的贡献度。基于GE指数分解,选用MLD指数测算出1985—2018年我国城乡区间、城镇区内和农村区内收入差距对居民总体收入差距的贡献度。研究发现: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贡献度持续下降;而财产性收入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贡献度呈上升趋势,成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最大隐患;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解释了我国居民总体收入差距的70.1%,城镇区内收入差距逐渐成为导致城乡居民总体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育霞  张红丹  
通过对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进行拓展,并将其引入到微观经济的企业收益分配中,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与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测定各生产要素的贡献度。选择江苏省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石油化工三大主导产业中的上市公司的数据,对其生产要素贡献度进行测定。发现江苏主导产业的典型企业呈现资本以及技术要素贡献度大,但劳动要素和管理要素贡献度小的现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福夺  
粮食安全关系着国计民生,而区域粮食生产又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做好区域粮食生产量度分析,不仅为科学评价区域粮食生产状况提供了可靠依据,而且对建立健全我国区域粮食生产体制机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文章提出了粮食安全贡献度的概念,并以东北三省为个案,通过对该区域1994—2014年粮食生产状况进行分析,验证了粮食安全贡献度作为区域粮食生产量度指标的科学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