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51)
- 2023(10827)
- 2022(9433)
- 2021(8828)
- 2020(7768)
- 2019(17926)
- 2018(17900)
- 2017(35028)
- 2016(19505)
- 2015(22420)
- 2014(22769)
- 2013(22973)
- 2012(21705)
- 2011(19639)
- 2010(20233)
- 2009(19374)
- 2008(19963)
- 2007(18184)
- 2006(16032)
- 2005(14812)
- 学科
- 济(79506)
- 经济(79390)
- 管理(62942)
- 业(58331)
- 企(48102)
- 企业(48102)
- 方法(36756)
- 财(34918)
- 数学(32143)
- 数学方法(31844)
- 中国(23778)
- 制(23140)
- 农(23012)
- 务(18176)
- 财务(18142)
- 财务管理(18082)
- 企业财务(17134)
- 业经(17128)
- 学(16852)
- 贸(16141)
- 贸易(16131)
- 银(15789)
- 银行(15750)
- 易(15715)
- 体(15110)
- 行(14913)
- 地方(14897)
- 财政(14558)
- 农业(14195)
- 融(13674)
- 机构
- 大学(295202)
- 学院(292484)
- 济(122397)
- 经济(119786)
- 管理(108511)
- 研究(99863)
- 理学(92304)
- 理学院(91249)
- 管理学(89753)
- 管理学院(89203)
- 中国(77838)
- 财(68850)
- 京(62636)
- 科学(60179)
- 所(52544)
- 财经(50317)
- 农(49794)
- 研究所(46836)
- 江(46201)
- 经(45230)
- 中心(45090)
- 业大(41916)
- 北京(39931)
- 农业(39241)
- 经济学(38599)
- 范(37432)
- 师范(37064)
- 财经大学(36802)
- 州(35785)
- 院(35153)
- 基金
- 项目(181722)
- 科学(141583)
- 研究(133569)
- 基金(131242)
- 家(113869)
- 国家(112938)
- 科学基金(95021)
- 社会(84122)
- 社会科(79591)
- 社会科学(79566)
- 省(70511)
- 基金项目(69369)
- 教育(62063)
- 自然(60028)
- 划(59677)
- 自然科(58559)
- 自然科学(58534)
- 自然科学基金(57503)
- 编号(54870)
- 资助(54186)
- 成果(47166)
- 部(41747)
- 重点(41557)
- 发(38621)
- 课题(38316)
- 创(37317)
- 制(37142)
- 教育部(35661)
- 性(35258)
- 科研(35122)
- 期刊
- 济(139881)
- 经济(139881)
- 研究(92030)
- 中国(59296)
- 财(58658)
- 学报(46310)
- 农(45117)
- 科学(41606)
- 管理(39710)
- 大学(34931)
- 学学(32922)
- 融(29753)
- 金融(29753)
- 农业(29657)
- 教育(28898)
- 财经(26171)
- 技术(23664)
- 经济研究(22564)
- 经(22382)
- 业经(21688)
- 问题(19428)
- 贸(16550)
- 业(15327)
- 理论(14961)
- 版(14857)
- 技术经济(14689)
- 财会(14197)
- 会计(14103)
- 统计(13559)
- 商业(13477)
共检索到4505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石亚东
战时财政动员潜力是国民经济中可以转化为战争保障力的潜在力量,也是筹措战争经费、保障战争需要的重要基础。本文从财政收入、公债、财政支出结构调整等方面分析了我国战时财政动员潜力的构成,并对战时财政动员潜力和其转化机制进行了评价,最后从发展经济以培养财政动员潜力和完善战时财政动员潜力转化机制两个方面提出了加强我国战时财政动员潜力建设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战时财政动员潜力 税收公债 转化机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曾学文
本文对我国转型期财政和货币政策开发就业潜力的效果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认为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导向、结构矛盾和体制障碍是制约政策效果的基本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国经济转型 财政和货币政策 就业潜力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余慧超 王礼茂
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环境问题。与全球气候变暖紧密相连的国际条约《京都议定书》一直以来被世人所关注。而清洁发展机制(简称CDM)是《京都议定书》所建立的以成本有效的方式在全球范围内实施温室气体减排的3种灵活机制之一。它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基于项目的合作形式。推行该机制不仅可减少发达国家在国内实施碳减排的高额成本,又可促进发展中国家获得有益于可持续发展的先进技术和急需资金。被认为是一种“双赢”政策。该文从中国CDM项目市场占全球份额的角度,在假设2010年所有非附件Ⅰ国家CDM项目实施率为70%的情景下,分析得出2010年中国基于清洁发展机制开发碳市场的规模是0.525×108tC,相应...
关键词:
清洁发展机制(CDM) 碳市场 潜力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蒲冰
我国林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大财政投入和支持力度,为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政策支撑。文章针对我国林业财政投入总量不足,且整体增速较为缓慢;财政投入结构不合理,林业产业建设投资比重少;林业财政补偿标准低,且补偿范围不够全面等现状及问题,采用DEA模型,通过构建林业财政投入和产出指标,对林业总体政策投入效率、规模投入效率和政策投入效率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近两年我国林业总体财政政策投入效率下滑,中央财政拨付的财政经费和税收优惠财政投入缺口较大。该文根据林业财政投入现状及评价结果提出了建立林业财政扶持资金机制、完善林业财政转移支付机制、健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规范林业产业税收激励机制等4...
关键词:
林业财政投入 政策效率评价 实现机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崔正华
作者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运行机制,与它相适应的财政运行机制的改革,并不能只局限在传统体制上的修修补补,而是要重新确立。首先要确立财政保障职能实施的新机制,做到依靠经济发展和理财范围扩大增加财政收入,依靠压缩支出范围、提高支出效率控制支出。其次要确立实现财政调控职能的新机制,包括合理的税赋制度、灵活的国有资产运营机制、完善的财政信用。最后要建立新旧财务会计制度接轨的有效机制。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韩文秀 刘 成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卢洪友
一我国现行财政运行机制,是在1979年以来的财政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形成的.一方面,伴随着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思路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以及伴随着减税放权让利的思路进行的财政体制改革,使我国的所有制结构、企业经营机制、市场体系、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等逐渐发生了深刻变化,与此同时,我国传统的以收入集中型、支出统包型、调控直接型、体制集权型为特征的财政运行机制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另一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小云 唐丽霞 张雪梅
财政扶贫资金的治理关系到扶贫效率和效果,目前已经有很多研究开始关注因为管理问题带来的扶贫资金投入效果不善,但对于扶贫资金治理中其他环节,如投入、分配、拨付和使用所产生的扶贫资金投入效果和效率的研究很少,但恰恰是这些环节中出现的制度上的缺陷更容易造成扶贫资金出现目标瞄准偏离,从而直接影响到贫困农户参与和受益于我国的扶贫投资。本文尝试全方位分析我国目前财政扶贫资金运行情况和效果。
关键词:
财政扶贫资金 瞄准 偏离 治理结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正峰 陈百明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土地整理必然从增加耕地面积的单目标向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多目标方向发展。因此,科学分析土地整理潜力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科学编制土地整理专项规划及进行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的需要。从内涵上讲,土地整理潜力是相对于一定土地整理标准而言的潜力,是经济、生态条件约束下的潜力,其实质是土地利用潜力。从来源上分析,耕地整理潜力主要来源于农村道路、排灌沟渠的整治与完善、田块的合并与规整、限制因素的改造与消除、农田防护林网的修建与完善。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主要来源于居民宅基地用地量的降低、建筑容积率的提高、闲散土地的再利用、自然村向中...
关键词:
土地整理 耕地 农村居民点 潜力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郭俊杰 柴以潇 李玲 高丽敏 谢凯柳 凌宁 郭世伟
【目的】明确当前江苏省水稻种植区域的施肥现状与问题,定量研究化学氮肥减量对水稻产量形成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以评估氮肥减量优化在水稻生产中的适用性。【方法】以江苏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1 502家农户进行调查,分析水稻施氮量(化肥氮)、产量与氮效率(氮肥偏生产力)现状。同时结合文献检索获得的49篇大田试验文献共195组试验数据,采用整合分析方法(Meta-analysis),定量分析氮肥减量对水稻产量形成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特征。【结果】农户调研数据表明,江苏省农户水稻生产的平均产量、氮肥用量和氮肥偏生产力分别为8 273 kg·hm~(-2)、358.10 kg·hm~(-2)和25.12 kg·kg~(-1)。文献数据整合分析表明,在江苏地区,与传统/常规施氮相比,氮肥减量显著降低植株氮素吸收量(-5.8%—-14.0%),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穗数的产生(-2.09%—-5.46%),同时通过增加穗粒数(3.96%—6.79%)、结实率(2.00%—3.88%)以及千粒重(0.89%—2.10%)来提高水稻产量(2.8%—5.7%)和氮肥偏生产力(52.4%—77.0%)。氮肥减量优化下,籼稻的产量与氮效率的提升效果优于粳稻。减量方式以氮肥减量后进行合理养分运筹同时增施有机肥(秸秆)对水稻增产增效的效果最显著。减量比例以≤25%最佳。高基础地力条件下更有利于在保证水稻产量的前提下实现氮肥减量。综合分析得出,江苏省水稻的氮肥减量可以通过调控运筹与增施有机肥实现,其推荐减量空间为31%,其中基、蘖肥是其主要的减量方向。【结论】江苏省水稻化学氮肥减量可行,基肥与分蘖肥为主要的减量方向。将氮肥减量控制在31%以内,同时进行优化管理,能够合理调控水稻各产量构成因素,实现水稻增产增效。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魏剑锋
立足自身解决粮食问题是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实现粮食安全的基础。本文基于动态和长期视角,从中国粮食产出的主要影响因素出发,讨论了耕地资源开发途径、粮食单产增长潜力及实现粮食增产机制等三个基本问题。研究结果表明:①城市建设用地刚性增长的态势难以改变,但只要消除制度障碍,彻底转移农村人口,并推动农村空闲宅基地的复耕,不仅能够节约农村建设用地,而且可以增加土地供给,使耕地"保有量"目标在长期中实现。②粮食单产的潜在增长空间较大,其基本途径是改造中低产田、提高科技贡献率和中低产农户的科学种粮水平。③粮食的实际产出是多种生产要素配置的结果,提高粮农收益是关键环节。实现粮食增产目标,需要改善粮食...
关键词:
粮食增产 耕地开发 单产提高 实现机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朱永彬 刘昌新 王铮 史雅娟
本文首先比较了我国与美国、欧盟、日本在部门能源强度和产业结构上的差距,进而利用Markov模型对未来我国产业结构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未来能源强度的走势以及产业结构演变对降低能源强度的贡献。比较发现,我国各部门能源强度显著高于美国、欧盟和日本,且第一和第二产业比重过高和第三产业过低的产业结构均造成我国碳排放居高的现状。与美欧日相比,我国降低能源强度的减排潜力分别为24%、60%和53%;产业结构演变的减排潜力分别为40%、32%和28%。未来我国第一产业比重将持续下降近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小幅下调1.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明显上升5.3个百分点。但是各产业比重变动幅度到后期变慢,趋于稳定,产业结构演变对能源强度贡献越来越小。2020年和2030年我国能源强度将比2007年分别降低52.2%和68.9%,相应产业结构演变的贡献度从15.44%下降到7.86%。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黎明 张凤荣 赵英伟
本文分析了我国草地资源生产力的现状及区域分布特征 ,初步建立了草地资源生产潜力预测分析的方法 ,估算了各农业生态区草地资源的生产潜力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草地综合生产能力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
草地资源 生产潜力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建印
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文章从宏观经济学和统计学角度,以西北五省(区)《2013年统计年鉴》为数据来源,分析西北地区装备制造业现状,通过建立装备动员潜力评估模型,依据西北五省(区)《2007年42部门投入产出表》对装备制造业动员潜力进行实证计算,分析装备动员潜力,提出促进西北五省(区)装备动员潜力向战时保障力有效转化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西北五省(区) 装备动员潜力 装备制造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