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62)
- 2023(6844)
- 2022(5765)
- 2021(5496)
- 2020(4572)
- 2019(10502)
- 2018(10462)
- 2017(20837)
- 2016(11282)
- 2015(12877)
- 2014(12818)
- 2013(12679)
- 2012(11790)
- 2011(10792)
- 2010(11140)
- 2009(10635)
- 2008(10204)
- 2007(9095)
- 2006(8399)
- 2005(7424)
- 学科
- 济(51393)
- 经济(51354)
- 管理(29823)
- 业(29369)
- 方法(26548)
- 数学(24690)
- 数学方法(24313)
- 企(22098)
- 企业(22098)
- 中国(15286)
- 农(14382)
- 财(10094)
- 贸(10047)
- 制(10041)
- 贸易(10035)
- 业经(9901)
- 易(9837)
- 农业(9317)
- 银(8764)
- 银行(8746)
- 行(8471)
- 学(8033)
- 地方(7814)
- 融(7557)
- 金融(7556)
- 环境(7388)
- 理论(6947)
- 技术(6700)
- 体(6489)
- 发(6466)
- 机构
- 学院(169194)
- 大学(169037)
- 济(71938)
- 经济(70541)
- 管理(64941)
- 理学(56410)
- 理学院(55814)
- 研究(55717)
- 管理学(54603)
- 管理学院(54294)
- 中国(42415)
- 京(35469)
- 财(33530)
- 科学(33381)
- 所(28209)
- 农(27922)
- 财经(26777)
- 研究所(25509)
- 业大(25492)
- 中心(24846)
- 江(24235)
- 经(24227)
- 北京(22639)
- 农业(22086)
- 经济学(21925)
- 范(21644)
- 师范(21417)
- 经济学院(19954)
- 财经大学(19929)
- 院(19804)
- 基金
- 项目(109340)
- 科学(86061)
- 研究(80046)
- 基金(78871)
- 家(68583)
- 国家(68014)
- 科学基金(57670)
- 社会(51064)
- 社会科(48529)
- 社会科学(48514)
- 省(43377)
- 基金项目(41143)
- 教育(38406)
- 划(36724)
- 自然(36530)
- 自然科(35670)
- 自然科学(35664)
- 自然科学基金(35010)
- 资助(33296)
- 编号(32932)
- 成果(27170)
- 重点(24769)
- 部(24722)
- 发(24046)
- 课题(23219)
- 创(22773)
- 教育部(21329)
- 创新(21180)
- 国家社会(20888)
- 科研(20735)
共检索到2482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琪林 史耀波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提升国际分工地位与角色定位的重要阶段。在全球贸易与投资一体化背景下,依据我国加工贸易在全球国际分工中地位,从三个层次界定了世界工厂的内涵。基于跨国公司确立的全球化战略、国际分工体系与我国比较优势三个维度探讨我国成为世界工厂的推动因素。世界工厂具有层次性和动态性,迈向更高层次的世界工厂的路径是复合型和递进型的:一是参与国际分工、充分融入世界经济的同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路径;二是保持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地位的同时升级产业结构路径;三是国内市场建设的同时实现国有企业"走出去"提高企业竞争优势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晓燕 孙慧
文章从产业异质性理论视角,将资源型行业划分为高耗能-低碳(I型)、低耗能-高碳(Ⅱ型)和低耗能-低碳(Ⅲ型)三类异质性产业,运用LMDI法分解异质性产业的碳排放驱动因素,分析异质性产业碳排放驱动因素的演化轨迹,结果表明碳排放驱动因素的动态演化存在产业异质性。从比较优势理论视角,测算碳排放技术进步、能源利用技术进步、能源结构调整和经济规模调控四种低碳发展路径对异质性产业碳排放变化的作用效应,发现碳排放技术进步是I型和Ⅱ型产业的"最优路径";能源利用技术进步是Ⅲ型产业的"最优路径",是I型和Ⅱ型产业的"较优路径";经济规模调控是Ⅲ型产业的"较优路径",是I型和Ⅱ型产业的"一般路径";能源结构调整对三类异质性产业的影响效应不显著;异质性产业低碳发展路径存在"比较优势"。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雅琦 刘文丽
数智时代下,新互联网体系与传统金融碰撞,催生业态新发展,在货币形态、支付方式、会计信息化系统、金融供应链等方面自下向上发生了翻天覆盖的改变。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社会对于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要求,会计人员应与时俱进,直面挑战。文章从背景、困境、路径做出分析,助力推动传统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朝着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
数智化 会计人才转型 创新 实践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邹银凤
随着"互联网+智能制造"以及工业物联网的进一步发展,软件应用的规模、复杂程度也将进一步扩大。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计算机技能人才,保证软件的质量,降低软件质量问题所带来的潜在风险,是目前软件产业走向成熟和标准化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软件开发人员怎样才能有效地开发出高质量的软件产品,提高软件产品的质量,是现有计算机技能人才和中高等教育、培训机构需要探索的重要课题。文章提出应将软件测试理论融入软件开发类课程,提高高职学生设计开发软件产品的质量,完善学生的专业技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郑亚莉 魏吉 张海燕 李佐
高水平对外开放对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提出了现实要求。从专业、语言、文化三个维度对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内涵进行界定,分析高职院校在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针对性不强、师资储备不足及保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提出构建具有针对性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打造国际化师资团队、完善国际化人才培养保障机制等培养路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硕 王艾青
本文基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本质和实际需要,探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驱动因素,并分析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全要素生产率(TFP)之间的逻辑关系。结论表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核心在于提升TFP。在全国范围内,人力资本层次和财政支出规模与TFP正相关,均具有从低分位到高分位逐渐下降的即期和滞后效应,三者在东中西部地区对TFP的影响不同,各分位点上表现出明显区域差异。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吕政
在进入 2 1世纪后中国工业经济发展的条件、环境和任务都发生了很多变化的情况下 ,中国应该不仅在劳动密集型产业领域成为世界工厂 ,而且应当把在知识密集、资本密集型产业领域 ,特别是在基础制造工业领域成为世界工厂作为中国工业发展的目标。为此 ,我们必须弄清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优势和差距。
关键词:
中国工业发展 世界工厂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桂梅
培育卓越复合型人才是企业和学校协同育人的主方向,也是职业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使企业获得竞争力的关键所在。结合职业院校学生成长成才规律,面向全体学生,深化改革人才培养体系是校企协同为社会源源不断创造人才红利的必然选择,建构卓越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需要校企以育人为主线,从平台搭建、创新教育、校园文化建设、模式构建等内涵方面高度融合,从而实现双方的互惠共赢。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梅珍
改革开放以来新闻事业蓬勃发展,我国高校新闻教育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新闻专业由以前只有少数几所重点综合类大学开设,发展成为各级各类大专院校普遍开设的专业。新闻教育规模化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师资、教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吕政
国外一些评论认为 ,以加入 WTO为契机 ,中国将成为世界的工厂。本文回答了什么是世界工厂。文章认为 ,中国的制造业领域 ,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但在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工业发达国家比较 ,存在着显著的差距。因此 ,目前中国还不是世界的工厂。中国要成为世界的工厂 ,必须保持比较优势 ,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同时要在资本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产业领域 ,缩小与工业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增强竞争优势。
关键词:
世界的工厂 中国制造业 WTO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杨丹辉
伴随着中国制造业的高速增长和总量扩张,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中心的地位及其国际影响日益凸显。本文在分析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地位的基础上,探讨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对全球经济增长、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的互动与跃迁,国际分工体系的构成、国际竞争格局变动以及国际和地区经济秩序的影响。
关键词:
世界工厂 国际分工 制造业 国际影响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金明生 金璐
图书馆参与信息扶贫主要由社会责任、扶贫政策、农民期盼、自身优势等因素驱动。为达到预期目标,务必探索新路径,建立起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新型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以形成半小时信息服务圈。同时要力求信息资源对路,服务形式多样,提高农村用户的信息素养,并开通手机短信服务平台。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信息扶贫 多轮驱动 探索新路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宋立中 谭申
文化遗产作为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国内外引起了业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而复合型文化遗产是一种具备多元价值和内涵的遗产类型,其旅游产品开发应根据复合型文化遗产资源禀赋及其特征而定。文章以福建马尾船政文化遗产为例,运用文化景观理论和文化再生产理论,并结合问卷调查、因子分析和参与观察等方法,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分析作为复合型文化遗产的船政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路径选择,以此丰富文化遗产旅游研究案例,具有一定的理论建构价值和实践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