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05)
2023(6230)
2022(5451)
2021(4991)
2020(4441)
2019(9885)
2018(10135)
2017(19972)
2016(11021)
2015(12679)
2014(12847)
2013(12778)
2012(12083)
2011(11070)
2010(11579)
2009(11465)
2008(11430)
2007(10546)
2006(9928)
2005(9489)
作者
(31493)
(25932)
(25914)
(25110)
(16594)
(12259)
(11883)
(9837)
(9751)
(9595)
(8898)
(8627)
(8459)
(8445)
(8112)
(8097)
(7675)
(7659)
(7563)
(7505)
(6902)
(6313)
(6263)
(5966)
(5945)
(5931)
(5924)
(5854)
(5249)
(5017)
学科
(43710)
经济(43618)
管理(38366)
(33719)
(27857)
企业(27857)
(17290)
方法(16331)
中国(15824)
(15756)
数学(14130)
数学方法(13988)
(12741)
(11284)
银行(11277)
(11072)
(10807)
业经(10436)
(9541)
金融(9539)
(9409)
贸易(9399)
体制(9388)
(9215)
(8745)
财务(8719)
财务管理(8690)
(8307)
制度(8306)
企业财务(8217)
机构
大学(165680)
学院(162989)
(71692)
经济(70022)
管理(61059)
研究(54788)
理学(50635)
理学院(50120)
管理学(49532)
管理学院(49204)
中国(45468)
(40668)
(35454)
财经(30419)
科学(28116)
(27255)
(27102)
(26967)
中心(25692)
研究所(23260)
北京(23258)
经济学(22561)
财经大学(22355)
(21298)
(21172)
(20769)
师范(20615)
经济学院(20249)
(19482)
业大(18635)
基金
项目(92838)
科学(73405)
研究(73240)
基金(67500)
(56508)
国家(56015)
科学基金(47996)
社会(47663)
社会科(45141)
社会科学(45133)
(34986)
基金项目(34801)
教育(34415)
编号(30359)
(29507)
自然(27971)
资助(27902)
成果(27651)
自然科(27250)
自然科学(27243)
自然科学基金(26768)
(24080)
(22265)
课题(21799)
重点(20652)
(20143)
教育部(19736)
(19579)
国家社会(19556)
(19371)
期刊
(88459)
经济(88459)
研究(59005)
中国(36932)
(32463)
管理(26073)
(22502)
金融(22502)
教育(20623)
(20560)
学报(19617)
科学(19086)
大学(16347)
财经(16074)
学学(14770)
技术(13958)
经济研究(13888)
业经(13885)
(13796)
农业(13003)
问题(12317)
(10992)
理论(9474)
国际(9397)
实践(8413)
(8413)
图书(8287)
改革(7993)
(7993)
现代(7934)
共检索到2726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江  佟国顺  
20 0 2年 8月 30日至 9月 5日 ,沈阳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 ,这次大会共签约利用外资项目 1 2 6项 ,总投资额 2 7 4 4亿美元 ,其中外资额 2 4 78亿美元。这表明 ,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正加速与国际接轨。当越来越多的产品打上“中国制造”的字样走向全球时 ,有人惊呼 :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今天的“中国制造”不仅改变着中国的面貌 ,同时也赢得世界的尊重。本文便是我们参考沈阳制博会相关报道而成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卢文鹏  黄艳艳  
在中国入世的背景下,伴随着外资的大量流入,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把自己的制造业基地转移到祖国大陆。从目前的状况看,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潜力巨大的市场是中国建成世界制造业中心的有利条件。但中国的差距和劣势也是明显的,突出表现为学习过程中的技术性后发劣势和制度性后发劣势。如果不能够克服这些后发劣势,中国也就无法建成真正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世界制造业中心。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宋泓  
本文构建了一个分析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一般分析框架。这个框架包括5个关键环节,即:(1)对当地市场的必要保护;(2)对当地市场的培育;(3)后发优势的作用及其利用;(4)市场机制的作用;(5)对市场机制的引导。另外,大国条件以及技术可获得性和技术差距等因素,也具有重要的影响。这些条件的满足和实施是在当地政府和市场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在这个框架的基础上,本文归结出历史上存在的促使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制造业中心建设的3种典型模式,并分析了传统的大国模式和20世纪60年代以来所形成的依附发展模式的实施条件以及局限性,指出在充分参与国际经济发展的前提下,促进国内市场竞争环境建设,从而促使当...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戴庆华  
21世纪的世界制造业正在进行着一场深刻的战略性重组,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制造业发达国家在努力保持本国高新技术垄断地位的同时,正以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市场竞争力为最终目标,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着新一轮制造业资源的优化配置,而我国因巨大的市场和廉价的劳动力,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大规模转移和抢滩登陆的一个重要市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金兴健  
近20年来,我国制造业在世界市场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如果按照产量标准,我国很有可能取代老牌制造业强国,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但是目前制约我国制造业实现质变的主要因素是技术。因此若要我国在产量和技术两方面都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必须推动国内企业发展技术,力争取得技术上的垄断优势。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成其谦  
本文试图基于世界科技中心曾经发生 4次转移的事实 ,分析相应发生的世界制造中心的 3次转移 ,并以这样的世界制造中心为标准 ,界定其基本涵义。同时 ,在简述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的背景、特点的基础上 ,通过对差距和优势两方面的分析 ,对我国能否成为世界制造中心的问题表达了肯定的态度。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唐朱昌  吴昊  
近年来,关于中国已发展成为或正在发展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论点如雷贯耳,与此同时,某些国家关于“中国造威胁论”、“中国造掏空论”等言论也时有耳闻。本文并不想对这些言论做简单的驳斥,而是依据事实,论证中国制造业的现状,并就中国应该发展制造业中心,以及如何发展制造业中心提出自己的看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文君  余家容  
随着中国制造业在世界市场的日趋重要,中国能否成为世界制造中心成为全世界关注的话题。确定世界制造中心的含义、衡量标准,根据这些标准,结合现实情况进行分析后认为中国与真正的世界制造中心之间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但是,我国制造业发展具有优势,经过发展,中国能够成为世界制造中心。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新玲  
随着中国家电生产规模在世界总规模中比重的提高 ,中国家电产品出口量占生产总量的比重越来越大 ,中国作为全球家电制造基地的趋势日渐明显。中国能成为世界家电制造基地 ,一方面源于中国家电企业生产能力及国际经营能力的提高 ;另一方面是由于全球家电制造业向中国的战略转移。随着中国作为世界家电制造基地的形成 ,中国家电企业在技术、人才、成本及市场等方面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中国家电企业要发展和壮大自己 ,必须在世界家电产业分工体系中找准自己的位置 ,努力提高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 ,建立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成本优势 ,培育属于中国的世界家电品牌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凤霞  
世界制造中心由英国及美国到日本,今天又向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转移。世界制造中心的变迁在于技术与管理的推动,制造能力的增强只是技术与管理创新的结果和表象。以真正的世界制造中心的条件来衡量,中国与真正的世界制造中心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中国要成为真正的世界制造中心必须从国家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做出努力,打造一批世界级企业,以达到实现提升“中国制造”国际竞争力的目的。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邵明辉  张嘉鹭  
近年来,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如何加强安全管理成为实验室工作人员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根据国家应急管理部网站、报刊、新闻等主流媒体的报道,详细梳理了近5年的实验室重大机电安全事故,并深入调研了高校机械制造实验中心安全教育与管理的工作特点,提出了"一心双环"的实验室安全管控模式。该管控模式的运用,激发了师生的安全责任意识,提升了师生的安全技能,降低了实验室的安全隐患,减少了能耗和污染,值得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金兴健  
近20年来,我国制造业在世界市场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如果按照产量标准,我国在若干年后可能跻身制造业强国,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但是目前制约我国制造业实现质变的主要因素是技术。因此中国若要在产量和技术两方面都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必须推动国内企业发展技术,力争取得技术上的垄断优势。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谢晓霞  
一、中国计算机制造业的规模及增长 1.产业总规模及增长速度中国计算机产业包括硬件与软件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和信息服务业,其中硬件和软件属于制造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计算机产业处于高速发展态势,1991~2002年,总产值从70亿元上升到408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44.7%。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建求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原动力 ,是国家实力的支柱。我国制造业及其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已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与发达国家的制造业相比 ,我国制造业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要提升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 ,打造“世界制造中心”,关键在于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积极开发人力资源 ,培养制造业所需要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