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16)
2023(6132)
2022(5410)
2021(5235)
2020(4529)
2019(10505)
2018(10566)
2017(21458)
2016(11919)
2015(13719)
2014(13836)
2013(14144)
2012(13477)
2011(12310)
2010(13286)
2009(13172)
2008(12687)
2007(11778)
2006(10953)
2005(10335)
作者
(34325)
(28140)
(28054)
(26910)
(18219)
(13047)
(13031)
(10888)
(10573)
(10534)
(9472)
(9336)
(9235)
(9150)
(8902)
(8634)
(8475)
(8310)
(8308)
(8190)
(7260)
(6927)
(6902)
(6613)
(6487)
(6414)
(6404)
(6296)
(5745)
(5499)
学科
管理(48025)
(45488)
经济(45378)
(42885)
(37719)
企业(37719)
方法(18438)
(17266)
中国(15025)
数学(14833)
数学方法(14665)
(14334)
(14139)
(14138)
(11661)
银行(11651)
业经(11320)
(11088)
(10891)
财务(10854)
财务管理(10825)
企业财务(10229)
(10152)
贸易(10141)
(9969)
(9565)
(9382)
金融(9382)
农业(8721)
(8510)
机构
学院(175666)
大学(174508)
(74824)
经济(72969)
管理(72888)
理学(59321)
理学院(58741)
管理学(58199)
管理学院(57790)
研究(57082)
中国(49937)
(42080)
(37854)
财经(30750)
科学(30222)
(29067)
(28726)
(27615)
中心(26491)
研究所(24978)
北京(24831)
(23260)
(23072)
财经大学(22485)
(21537)
师范(21380)
经济学(21154)
(20385)
业大(19943)
商学(19401)
基金
项目(95997)
研究(75771)
科学(75280)
基金(68363)
(56922)
国家(56398)
科学基金(48388)
社会(46568)
社会科(44116)
社会科学(44104)
(36522)
教育(35390)
基金项目(35015)
编号(32681)
(30828)
自然(29780)
资助(29577)
成果(29157)
自然科(29013)
自然科学(29005)
自然科学基金(28502)
课题(23034)
(22580)
重点(20940)
(20668)
(20572)
项目编号(20229)
教育部(19702)
(19433)
人文(19294)
期刊
(95324)
经济(95324)
研究(59437)
中国(38170)
管理(33596)
(33571)
(25174)
金融(25174)
(21246)
科学(20447)
教育(19758)
学报(18904)
技术(15977)
业经(15798)
财经(15607)
大学(15517)
经济研究(14251)
学学(14169)
农业(13937)
(13446)
问题(12389)
(11551)
国际(10884)
现代(10166)
理论(9874)
技术经济(9316)
经济管理(9210)
图书(9169)
商业(8997)
实践(8800)
共检索到2938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宁  曾逸萱  杨智颖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升级攻坚期,经济的高速发展及变迁使得社会环境日益复杂化。慈善组织作为社会结构的一个重要部分,正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威胁与挑战。近年来,一些危机事件导致慈善组织的社会声誉度和公众信任度下降,究其原因,主要是慈善组织独立性不足、自身能力有限及相关机制不完善,以致于不能有效预防危机的发生。另外,慈善组织危机意识薄弱、应对策略不当和执行力不强导致危机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从而发酵蔓延。所以,应当通过提升慈善组织人员素质及能力、完善各项制度及机制、充分运用新媒体、树立品牌形象及完善风险防控制度等方式和手段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背景:2009年成立的贵州盛华职业学院是一所建立在小山村中的公益慈善高等职业学校,其办学宗旨是帮助贫困学子们获得一技之长,实现就业,进而帮助学生的家庭摆脱贫困。但是在连续两年的招生过程中,盛华职院遭遇到残酷而又混乱的"高职生源大战"。公益性职业院校的生存发展前途如何?本期转载《中国青年报》刊发的专题文章予以关注。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鲍丽华  
2023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慈善法修订案,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了慈善活动,强化了对慈善组织的监管。本文从慈善组织财会监督的角度,分析了慈善法的修订对慈善组织财务管理的重大影响,并为慈善组织在新的法律环境下,如何改善财务管理体制、规范组织行为,提高管理水平,以适应中国式现代化的需要提出了一系列建议。也为会计师事务所承接慈善组织业务提供参考。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汉瑛  田虹  
产品伤害危机发生后,很多企业积极开展社会责任活动来修复已经受损的企业形象,然而选择不同的企业社会责任(CSR)策略可能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针对这一问题,文章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工具性视角和规范性视角的矛盾出发,引入认知失调理论和归因理论的观点,构建了一个综合性理论模型以使这两种视角的矛盾观点达成和解。实验结果表明,在中国当前有限信任和信息不对称环境中,消费者怀疑在企业社会责任感知和购买意向改变中起到中介作用;并且商业型CSR和慈善型CSR的交互作用可以通过影响消费者怀疑来影响消费者购买意向的改变;只有当商业型CSR较高时,慈善型CSR才会起到积极作用;否则投入较多的慈善型CSR更容易引发消费者的怀...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付海艳  
在中国当前的经济社会转型期,慈善组织的管理已经成为日益突出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主要对有关慈善组织管理的历史进程和核心议题的文献进行跨学科的梳理与整合,主要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募款难的具体表现与微观基础,二是公信力重构与组织能力建设,三是内部运营机制改善,四是与政府的关系。在对文献系统评述的基础上,认为国际化经验与本土化实践的有效融合、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主动研究慈善的基础理论是国内慈善组织研究当前面临的两大挑战。
[期刊] 征信  [作者] 卢素丽  
互联网慈善公信力的提升至关重要,关系到慈善事业的生存和发展。专业化的团队、技术过硬的互联网平台、政府行政职权的下放和完善的项目审核机制对公信力的塑造和提升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通过完善法律制度和保障机制,加强媒体舆论引导和信息披露,提升公民道德和网络信息识别能力,开拓慈善渠道、引入科技手段,建立监督和问责机制等策略,对互联网慈善公信力的提升有一定的帮助。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聪  曲国丽  
城镇社区民间慈善组织的发展壮大是官办慈善组织民营化的重要前提和社会基础,符合慈善本质属性和发展趋向。数量"虚胀"而质量不足、"行政化"、"视觉慈善"、责任意识缺失等问题是制约我国城镇社区民间慈善组织良性发展的主要障碍。实现我国城镇社区民间慈善组织的普及化、专业化、系统化、法制化培育目标可分"三步走"。对我国城镇社区民间慈善组织的培育应以民间自主经营、政府积极服务为基本原则,以鼓励、尊重、包容、主动配合为指导思想。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的培育支持政策,培育和鼓励城镇社区民间慈善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何劲  熊学萍  肖华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处于动态环境中的任何企业。都蕴藏着爆发危机的可能性,因此加强危机管理事关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本文论述了我国白酒企业加强危机管理的必要性,分析了现阶段白酒企业面临的形势与危机,并对白酒企业危机管理与规避方略进行了探讨。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刘东民  王玉荣  
慈善金融和公益金融的界定及其发展趋势慈善金融不追求经济回报,是纯粹以慈善为目标的投融资行为,她在人类历史上长期存在,在当代发达国家的规模和影响力都很大。公益金融也称为"社会金融",是最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型金融运作模式,在保证适度盈利的前提下也可以追求社会与环境效益。在欧洲和美国,公益金融这种融合了社会价值与财务价值双重目标的新型财富观,近年来越来越得到金融机构、企业和高收入人群的认同。据美国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田利华  陈晓东  
策略性慈善捐赠能兼容企业和相关利益者的利益,它将企业的捐赠引向既有利于其商业利益又服务于受益组织或个人的慈善行为。波特以来的学者研究的重点集中于企业如何通过慈善捐赠项目获得收益这一问题,而本文在分析了影响企业“慈善投入”的各种因素后,对企业如何选择最优化的慈善捐赠行为作了深入研究,进而得出了企业慈善捐赠行为选择的相关路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支武  
战略性慈善捐赠理论认为,企业的慈善捐赠可以兼容企业与相关利益者利益,企业慈善捐赠应该以一种能增加企业资源和利润的方式来进行。企业慈善捐赠有成本,但也可以获得通过其他市场手段不可能获得的捐赠收益。企业可以通过选择捐赠项目等策略来实现"低成本,高收益"的慈善捐赠目标。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双赢。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沈安   朱世峰  
数字经济赋能实体企业,如何有效促进企业发展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话题。本文将从企业的慈善捐赠视角出发,探究数字经济对企业慈善捐赠行为的影响。通过实证检验发现,数字经济显著提高了企业的慈善捐赠水平。同时本文发现,数字经济对企业慈善捐赠的影响还受到企业内部代理成本的影响,管理层代理成本会削弱数字经济对企业慈善捐赠的促进作用。从产权性质角度出发,研究发现对于国有企业而言,数字经济对企业慈善捐赠的促进作用更显著。最后,本文对慈善捐赠的经济后果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数字经济促进下企业慈善捐赠提高了企业未来价值。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彭腾  
慈善供给的增加,在经济上具有消费效应、分配效应和发展效应。慈善作为一种商品,其供给具有效用或利润最大化的经济动因。我国现阶段的慈善供给不足关键在于慈善的消费偏好缺失、供给成本过高和激励机制缺陷,要实现慈善供给增加,就必须转变慈善观念、畅通慈善通道和完善制度安排。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爱民  屠梅曾  王惠  
我国商业银行危机的产生和传染过程既有与其他国家银行危机相同的一面,也有其特殊性。本文着眼于我国银行体系的研究,并着重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现状、我国银行潜在危机的特殊性,并就我国如何防范和处理银行危机提出相应的建设性对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黎玉琴  
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所处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更加复杂、多变,面临的危机越来越多。如何管理企业危机是现代企业面临的新挑战。本文以2006年我国发生的“欣弗危机事件”为例,首先介绍此事件发生过程中的管理内容;其次从管理视角反思该危机事件中的得失;最后为企业管理危机提供几点参考性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