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27)
2023(9058)
2022(7858)
2021(7158)
2020(6353)
2019(14741)
2018(14817)
2017(30008)
2016(16216)
2015(18447)
2014(18719)
2013(19078)
2012(18402)
2011(17017)
2010(17421)
2009(16777)
2008(16578)
2007(15284)
2006(13740)
2005(12765)
作者
(49612)
(41624)
(41291)
(39923)
(26350)
(19756)
(19029)
(16193)
(15480)
(14801)
(14314)
(13694)
(13272)
(13271)
(13088)
(12975)
(12422)
(12274)
(12059)
(12000)
(10632)
(10327)
(10173)
(9595)
(9448)
(9367)
(9100)
(8982)
(8399)
(8116)
学科
(93404)
经济(93335)
管理(43323)
(40893)
方法(36899)
数学(33360)
数学方法(33152)
(31395)
企业(31395)
中国(22990)
地方(20408)
(20366)
(18757)
(17062)
(16645)
业经(15841)
(15030)
贸易(15023)
(14535)
地方经济(13821)
(13548)
银行(13516)
农业(13002)
(12985)
(12903)
金融(12901)
(11784)
(11717)
环境(11316)
(10558)
机构
大学(254224)
学院(252443)
(119638)
经济(117369)
管理(92974)
研究(89486)
理学(79046)
理学院(78139)
管理学(76949)
管理学院(76468)
中国(69107)
(54529)
(53319)
科学(52063)
(46630)
财经(43353)
研究所(41905)
(40672)
中心(39750)
经济学(39181)
(39071)
(38393)
经济学院(35254)
业大(34787)
北京(34381)
农业(32084)
财经大学(31868)
(31742)
师范(31433)
(31075)
基金
项目(153045)
科学(119552)
研究(112063)
基金(111059)
(95836)
国家(95084)
科学基金(80057)
社会(72474)
社会科(68761)
社会科学(68739)
(58709)
基金项目(58322)
教育(50787)
自然(49413)
(49290)
自然科(48179)
自然科学(48162)
自然科学基金(47314)
资助(46867)
编号(45470)
成果(37989)
(35092)
重点(34723)
(34682)
课题(31080)
(30685)
国家社会(30138)
教育部(30091)
科研(29249)
人文(29088)
期刊
(139028)
经济(139028)
研究(80649)
中国(45930)
(41267)
学报(37108)
(36510)
科学(34024)
管理(33862)
大学(27891)
学学(26535)
(26317)
金融(26317)
农业(24035)
经济研究(23874)
财经(22922)
技术(21574)
业经(20569)
(19852)
教育(19441)
问题(19120)
(15586)
技术经济(15138)
统计(14395)
理论(13475)
商业(13260)
国际(12983)
(12163)
经济问题(12056)
(12053)
共检索到3867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周达军  
本文利用HP滤波、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分析以及时变参数的状态空间模型对我国总量经济波动的结构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26年中,我国总量经济波动既受需求冲击的影响,也受供给冲击的影响,但两种冲击的强度和对总量经济波动产生的影响有所差异。1997年之前,需求冲击一直是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但自1997年之后,由于两种冲击的互补效应,总量经济波动有所收敛,经济运行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然而就单位冲击对经济波动的影响而言,1998年之后,供给冲击逐渐超过了需求冲击,成为自2002年之后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适时地由需求管理转向供需同时管理应成为今后宏观调控的主要取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礼涛  
文章通过引入需求结构合理化和需求结构高度化两个指标,实证检验了需求结构调整是否能够缓解经济波动。结果显示:我国需求结构合理化程度不仅没有缓解经济波动,反而加剧了经济波动;需求结构高度化程度则对经济波动产生稳定的缓解作用。但无论是需求结构合理化还是高度化,它们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均受到经济波动程度所约束。此外,需求结构合理化还是高度化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动态性。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方福前  詹新宇  
本文基于时变参数模型的经验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波动平稳化趋势有着显著的熨平效应,并且随着产业结构升级的不断推进,这种熨平作用亦趋明显。TGARCH模型的深入分析发现三大产业对我国经济波动幅度的影响是非对称性的:第一产业波动对经济总量波动几乎没有影响;第二产业波动对经济总量波动存在杠杆效应,而这种杠杆效应主要是由重工业带来的;但第三产业波动对经济总量波动存在明显的熨平作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餐饮业及除五大类之外的其他服务业对经济波动的熨平效应最为显著,而批发零售业、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因其自身的波动较大,对经济总量波动的熨平效应较小。本文结论的政策性启示是,为保持我国...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树成  樊明太  
作者认为 ,中国 1991年开始的第 9轮经济波动 ,到 1999年底 ,已进行 9年 ,呈现“高起缓落”态势。期间 ,经济增长率连续 7年回落。“十五”时期 ,中国经济有可能进入一个稳定的快速增长时期 ,经济波动有可能在一个相对较高的平均位势上出现一种微波化的新态势 ,并表现为“长起短落”格局。这一时期 ,关于经济较稳定地快速增长的需求基础问题、产出基础问题、区域基础问题、政策基础问题和外在冲击问题 ,值得重视。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树成  樊明太  
本文认为 ,1999年我国经济增长与波动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 1)经济增长实现了预期的宏观调控目标 ;( 2 )经济增长率延续了自 1993年开始的下滑趋势 ,但下滑幅度有所减缓 ;( 3 )各需求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所变化 ;( 4)在投资需求中 ,投资的增长明显乏力 ;( 5)价格仍处于通货紧缩趋势中 ,但下降幅度亦有所减缓。作者指出 ,经济波动是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不断打破旧平衡与寻求新平衡的结果。一般地讲 ,经济增长率的持续下滑 ,是由于受到总需求不足的冲击 ,或 (和 )总供给调整的冲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雷辉  
本文利用1978-2007三十年期间我国投资增长率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最新统计数据,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投资波动和经济波动情况进行了态势分析和实证比较,结果表明投资的周期性波动是导致我国的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我国的投资波动既有宏微观经济体制的原因,又有工业化过程中产业结构升级的原因;完善投资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保持我国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必然选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龚海林  梅国平  
优化经济结构是促进经济持续平稳增长的重要手段,更是当前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文章通过建立经济波动(产出缺口)的动态方程,利用分位数回归技术研究总需求结构对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提高消费率短期内对经济增长影响效果大,长期内,也能较好地维持经济平稳增长,避免经济的大起大落。在不同水平产出缺口下消费率和投资率对于产出缺口具有不同的影响作用,当期消费率对经济波动的影响都显著为正,且影响系数都在2.1以上,滞后一期消费率对经济波动的影响系数都显著为负;当期投资率对经济波动的影响也显著为正,且效果在1.0左右,而滞后一期投资率对经济波动的影响不显著,投资存在短视行为。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林建浩  王美今  
作为一个转型国家,中国是否有属于自己的"大稳健"(Great Moderation)增长时期?它起于何时?终于金融危机吗?后危机时代处于何种周期状态?本文利用条件马尔可夫模型首次对这些问题进行正式的经验识别研究。结果显示,以1995年第四季度为界,中国的经济周期从高波动与低波动交替出现的"活乱循环"时期,进入以微波化为主要特征的"大稳健"阶段。与美国因金融危机于2008年中断"大稳健"不同,中国的"大稳健"由于经济过热的累积在2006—2007年间中断,因金融危机负向冲击的叠加而重返,并迅速地于2010年第一季度进入"低波动、高增长"的最优状态,后危机时代元年并未出现过热或二次探底等过度波动情...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乐一  李良  
本文以GDP增长率为指标,按照谷-谷法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经济波动划分为11个周期,并从经济史角度对每一次经济波动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我国经济波动的客观规律,对于政府今后制定宏观经济政策,避免经济剧烈波动,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期刊] 改革  [作者] 冯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波动分析冯煜一、经济波动的基本态势描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总量上增长很快。按现价计算,国民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588.1亿元增加到1995年57733.0亿元。年平均增长速度为9.5%,比改革开放前1953~1978年平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古明清  操志霞  
在成熟市场经济国家里 ,经济波动在很大程度上就表现为存货波动。本文利用动态建模法对我国的存货投资与经济波动进行了计量分析 ,得出的结论是 :二者不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 ,其主要原因是我国的微观机制滞后。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谭少杰  马康宁  
1986年以来,我国经济学界开始了对经济波动的研究,许多学者对经济波动的平均长度、发生原因、形成机制及特点等进行了大量分析,但总的来说还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如“五年计划说”、“年度计划说”、“政治周期说”等等,难以全面科学地解释经济波动形成机制,也不能科学解释中国经济波动的平均长度为什么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趋同,更没有对我国的经济波动作出预测。本文通过对建国以来的经济统计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建立经济模型,提出我国经济波动的直接原因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郑景胜  
经济波动同经济总量失衡有着密切的关系;如何科学地对社会总供求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直接决定着人们对经济形势的认识。正基于此,本文在对1981—1990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进行实证与理论的分析基础之上,试图找出正确认识社会总供求的方法,和中国经济总量变化与经济波动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作者指出:应当真正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宏观经济管理的主要目标;为此宏观调控的变量应由计划调控四大平衡为主转为调控社会总供求为主;调控社会总供求时应以总需求作为调控的总量指标;而需求管理的关键又在于管住货币。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有志  
建筑业总体经济波动是建筑业内在行业经济波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各行业经济波动在对建筑业总体经济波动的相关性和贡献度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土木工程建筑业经济波动是影响建筑业总体经济波动的主要内在行业因素。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有志  
建筑业总体经济波动是各区域建筑业经济波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各区域建筑业经济波动在对建筑业总体经济波动的相关性和贡献度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东部和中部建筑业经济波动是影响建筑业总体经济波动的主要区域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