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41)
- 2023(4916)
- 2022(4337)
- 2021(4196)
- 2020(3579)
- 2019(8146)
- 2018(8390)
- 2017(15994)
- 2016(8992)
- 2015(10710)
- 2014(11261)
- 2013(11055)
- 2012(10374)
- 2011(9085)
- 2010(9973)
- 2009(9493)
- 2008(9260)
- 2007(8442)
- 2006(7679)
- 2005(7201)
- 学科
- 济(30312)
- 经济(30275)
- 管理(25926)
- 业(23508)
- 企(19484)
- 企业(19484)
- 方法(13696)
- 中国(12738)
- 审计(12154)
- 数学(10991)
- 财(10928)
- 数学方法(10855)
- 制(9823)
- 农(9106)
- 银(7632)
- 银行(7623)
- 行(7238)
- 理论(7011)
- 业经(6949)
- 贸(6933)
- 贸易(6919)
- 易(6782)
- 务(6621)
- 财务(6595)
- 财务管理(6519)
- 技术(6176)
- 教学(6117)
- 企业财务(6093)
- 各类(5940)
- 融(5891)
- 机构
- 学院(131072)
- 大学(128336)
- 济(48513)
- 经济(47047)
- 管理(45982)
- 理学(38073)
- 研究(37943)
- 理学院(37687)
- 管理学(37017)
- 管理学院(36784)
- 中国(33306)
- 财(29757)
- 京(28961)
- 财经(22611)
- 江(21996)
- 科学(21015)
- 经(20209)
- 所(19485)
- 北京(18643)
- 中心(18341)
- 州(18021)
- 范(17396)
- 师范(17197)
- 财经大学(16471)
- 研究所(16126)
- 技术(15624)
- 农(15599)
- 业大(14924)
- 经济学(14321)
- 职业(13889)
- 基金
- 项目(70544)
- 研究(57467)
- 科学(53166)
- 基金(46714)
- 家(38865)
- 国家(38457)
- 社会(32618)
- 科学基金(32064)
- 社会科(30762)
- 社会科学(30754)
- 教育(28928)
- 省(28861)
- 编号(26732)
- 基金项目(24523)
- 成果(23732)
- 划(23380)
- 资助(20065)
- 课题(19389)
- 自然(19018)
- 自然科(18416)
- 自然科学(18410)
- 自然科学基金(18041)
- 项目编号(16481)
- 年(16300)
- 部(16089)
- 重点(15915)
- 性(15761)
- 创(14688)
- 发(14673)
- 大学(14591)
共检索到2150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周亚娟
目前专门针对"总审计师"胜任能力的相关规定和研究成果还较少,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以总审计师的职责为切入点,并从职业道德、专业素质和管理素质三方面分析总审计师的能力要素,以期提出可供实践参考的总审计师胜任能力框架。
关键词:
总审计师 职责 胜任能力 要素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张庆龙
本文的研究基于我国企业内部审计职业胜任能力问卷调查的现实,根据内部审计组织的正确定位与工作角色,指出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胜任能力差距。然后根据这个差距,运用能力要素法的层次结构,论述了我国企业内部审计职业通用胜任能力的主要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特质。
关键词:
内部审计 职业胜任能力 框架设计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王颖 闫璐 苟勇
本文从剖析国有企业建立总审计师制度面临的困难入手,探讨国有企业有效建立总审计师制度的具体措施,为国有企业提升内部治理水平、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总审计师制度 内部审计 国有企业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丁华 程琴
财务转型正在以飞快的速度影响和革新整个会计行业,单一型的传统会计人才已不符合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文章阐述了管理会计所面临的挑战与变革,针对如何培养顺应财务转型和创造价值的杰出教师队伍提出优化意见。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陈燚
一、风险导向审计产生的背景和历史根源自从审计成为一种职业以来,其方法一直在不断变化,以适应审计师面临的各种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从最初关注交易和余额的详细审计,到后来的内部控制审计,然后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风险导向审计。从技术上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顾方羽 吴华煜 谢煜
首先,通过对现有国家公园社会责任报告进行分析,发现中国国家公园社会责任报告意识薄弱,报告内容缺乏完整性,报告指标的选取与计量方式随意。然后,通过对现有社会责任报告编制指南中适用于国家公园的相关指标进行梳理,再运用内容分析法识别出国家公园主要的利益相关者,基于已发布的综合报告,从利益相关者视角分析了报告中披露的社会责任。在此基础上,从政府、科研教育团体、社区、游客视角对国家公园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制框架进行初步的设计。最后,建议健全强制性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制度,出台国家公园社会责任报告编制规范,并进行第三方独立审计。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碳税课题组 苏明
碳税的功能定位(一)碳税和其他相关税种的关系。碳税是以减少二氧化碳(CO_2)排放为目的,对化石燃料(如煤炭、天然气、汽油和柴油等)按照其碳含量或碳排放量征收的一种税。在我国现行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张筱 胡春晖
经济发展带来了经济事务的推陈出新和生活的快节奏。被誉为"经济警察"的审计师,在经济世界里承受着各种压力,并为经济事务投入自己的情感与人格,这种付出属于心理成本范畴。李继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陈骏
作为公司治理四大基石之一的内部审计,要充分发挥其在公司治理中的独立与客观作用,就必须保持高水平的专业胜任能力。这要求内部审计师在开展业务时,应具备充分的知识、技能和其他能力并使之不断更新,从而达到与开展业务相匹配的程度。然而这一能力并非保持一成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阎金锷
审计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有着它可以运用的一系列概念以及由此构建而成的理论体系.也就是说,要建立一个足以支撑(指导)审计实务、由诸审计概念构筑形成的理论框架或理论结构.建立审计理论框架的方法和思路有两个:一是运用历史逻辑的方法,从审计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去寻求审计的性质及其规律性,另一是按照形式逻辑的思维,通过审计目标的确定,审计假设的设定,推导出审计诸概念,并运用概念以作判断和推理,从而形成审计理论体系.采用这两种方法和思维所取得的理论成果,都是源于审计实践,并受审计实践的检验,可以收到异途同归之效.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黎明 李春华 杨宝
生态审计是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关系的一门交叉性学科,它将成为审计的新兴领域。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学、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和外部经济理论方面梳理了生态审计的理论基础,界定了生态审计的科学内涵;并从"受托责任论"、"生态监督论"和"绿色发展论"三个方面分析了生态审计的动因;最后从总体功能和具体功能两个层面阐述了生态审计应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
生态审计 理论基础 动因 功能 生态环境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凡 孙超 吴振新
[目的/意义]参考成熟度模型以及长期保存能力成熟度模型的相关应用,设计基于成熟度模型的数字资源长期保存能力评价框架,为国内长期保存服务机构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通过详细分析成熟度模型的概念、原理和应用,参考相关长期保存能力成熟度模型的方法和过程,将成熟度模型与相关保存标准相结合,设计完成用于长期保存服务评价的能力成熟度评价框架。[结果/结论]初步完成符合我国实践需求的长期保存服务能力成熟度模型及评价框架的设计,为国内长期保存服务机构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宋常 赵懿清
由于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的对象千差万别,目前尚没有一套科学统一的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现有的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在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之间的转化上以及对投资项目滞后性绩效评价的关注尚存一些不足。由此本文充分考虑定性与定量指标的一致性及滞后性绩效评价等问题,在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以"5E"为核心设计了一个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评价的基本框架,由四部分组成:"5E"属性层、11个一级指标、43个二级指标层和标准层,并就指标体系的程序及测评方法,结合一个建筑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评价的具体实例进行了说明。通过对该建筑项目的绩效审计评价证明了所设计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赵保卿 姚长存
会计师事务所与一般企业一样,需要控制其成本以提高绩效,而"通过分析企业价值链,制定出预算,进而通过预算实现对成本控制"的价值链预算可以铸造具有系统功能的"审计成本控制链"。审计成本控制链是审计人员接受委托到最后审计报告提供给投资者决策使用的整个过程中对审计成本发挥控制作用的各种因素及其所形成的控制链条。对"审计成本控制链"上各作业单元进行分析,可以测算出完成每个作业所需不同级别审计人员的审计时间,进而编制出初始的预算成本;当发现新的审计线索时,增加审计程序不可避免,预算也必然会随之进行调整;为检验调整的合理性以及更好地发挥预算对成本控制的效果,还需要在审计项目结束时,对预算的编制及调整进行评价...
关键词:
审计成本 审计成本控制 价值链预算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廖飞
在审计过程中,审计师秉承的职业怀疑对其判断与行为有直接而显著的影响,决定了审计过程绩效以及最终审计质量。结合近年来代表性理论文献的回顾,文章对职业怀疑的界定、内涵和运用进行了论述,并且提出审计师在实践中运用职业怀疑的建议。文章认为,审计过程可以视为一个审计师对证据的说服力形成怀疑判断并采取行动来消除怀疑的循环,实践者和研究者必须从判断和行动两个层面来理解这一概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