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17)
2023(13062)
2022(10608)
2021(9590)
2020(7786)
2019(17362)
2018(17615)
2017(33369)
2016(18371)
2015(20849)
2014(20982)
2013(20388)
2012(19030)
2011(17379)
2010(17937)
2009(16884)
2008(16466)
2007(14984)
2006(13829)
2005(13038)
作者
(54032)
(44446)
(44155)
(42290)
(28163)
(21054)
(20221)
(17107)
(16981)
(16164)
(15199)
(14840)
(14472)
(14135)
(13660)
(13632)
(13204)
(13037)
(12953)
(12866)
(11463)
(11054)
(10769)
(10269)
(10202)
(10095)
(9988)
(9921)
(9083)
(8815)
学科
(78762)
经济(78673)
管理(47707)
(45574)
(33670)
企业(33670)
中国(29203)
(25972)
方法(22832)
地方(22643)
业经(19838)
数学(18945)
数学方法(18747)
(17560)
(17250)
农业(17178)
(16180)
(15682)
银行(15660)
(15183)
(14926)
(14729)
贸易(14714)
(14233)
金融(14231)
(14206)
环境(12468)
理论(12004)
地方经济(11736)
(11486)
机构
学院(263086)
大学(257495)
(104549)
经济(101963)
研究(93590)
管理(91445)
理学(75527)
理学院(74598)
中国(74490)
管理学(73182)
管理学院(72706)
(57459)
科学(56338)
(52065)
(48520)
(44832)
(44165)
研究所(42989)
中心(42802)
财经(39327)
(38273)
师范(37877)
北京(37168)
业大(36398)
(35637)
(35252)
农业(34699)
(34050)
经济学(31724)
(30736)
基金
项目(157845)
科学(122119)
研究(121938)
基金(108539)
(93742)
国家(92856)
科学基金(77730)
社会(74942)
社会科(70790)
社会科学(70773)
(64233)
基金项目(56344)
教育(55911)
(53287)
编号(53148)
自然(46494)
自然科(45246)
自然科学(45234)
成果(44677)
自然科学基金(44349)
资助(43888)
(40267)
课题(38294)
重点(36033)
(33518)
发展(32722)
(32496)
(32167)
(32016)
(31330)
期刊
(134543)
经济(134543)
研究(85447)
中国(64718)
(44040)
(39343)
教育(37836)
学报(37740)
管理(36216)
科学(36131)
(30637)
金融(30637)
农业(29789)
大学(28531)
学学(26295)
业经(25084)
技术(24040)
经济研究(21014)
财经(19087)
问题(18327)
(16540)
图书(15425)
(14927)
(14656)
商业(13472)
现代(13020)
国际(13017)
(12720)
论坛(12720)
理论(12493)
共检索到4301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叶剑平  高峰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推进,许多沿海城市开始面临土地资源瓶颈,如何有效缓解沿海快速城镇化地区空间资源紧缺矛盾,是现阶段土地管理亟需解决的问题。文章从快速城镇化地区滨海地带土地开发利用背景入手,针对现阶段我国滨海地带土地开发利用与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滨海地带土地开发利用理念构建、基于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的滨海地带土地开发利用模式选择、快速城镇化地区滨海地带土地开发利用管理机制构建三个方面,对我国滨海土地开发利用问题进行探讨,为我国滨海地带土地合理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指导与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叶剑平  高峰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推进,许多沿海城市开始面临土地资源瓶颈,如何有效缓解沿海快速城镇化地区空间资源紧缺矛盾,是现阶段土地管理亟需解决的问题。文章从快速城镇化地区滨海地带土地开发利用背景入手,针对现阶段我国滨海地带土地开发利用与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滨海地带土地开发利用理念构建、基于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的滨海地带土地开发利用模式选择、快速城镇化地区滨海地带土地开发利用管理机制构建三个方面,对我国滨海土地开发利用问题进行探讨,为我国滨海地带土地合理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指导与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叶剑平  高峰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推进,许多沿海城市开始面临土地资源瓶颈,如何有效缓解沿海快速城镇化地区空间资源紧缺矛盾,是现阶段土地管理亟需解决的问题。文章从快速城镇化地区滨海地带土地开发利用背景入手,针对现阶段我国滨海地带土地开发利用与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滨海地带土地开发利用理念构建、基于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的滨海地带土地开发利用模式选择、快速城镇化地区滨海地带土地开发利用管理机制构建三个方面,对我国滨海土地开发利用问题进行探讨,为我国滨海地带土地合理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指导与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逸  黄贤金  吴绍华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的推进,建设用地的空间扩展日益成为现在乃至将来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特征。文章提出了表征区域建设用地合理规模的"土地开发度",论述其概念和内涵,并从土地承载力、建设用地扩张、土地开发调控、土地优化配置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理论、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最后提出了要加强区域建设用地开发的最大容量的综合评估的研究展望。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兰书燕  王达  
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变化以及市场需求持续升级,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并带来新一轮的城市综合开发浪潮。与此伴随而来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望以及政府诉求提升,正催动城市综合开发商业模式不断升级。文章通过分析当前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商业模式变迁,梳理城市综合开发商业模式3.0的内涵及主要特征,为城市综合开发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提供参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谢春凌  
粮食安全是关系一个国家或地区稳定、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少,且城镇化速度正在加快的国家来说,粮食安全显得更为重要。新型城镇化给粮食安全带来了新课题与新机遇,实现两者之间良性互动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加大维护我国粮食安全的力度,才能维护社会稳定、国家安全,也才能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璠  
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农村和农业发展中出现了农民工、末代农民、农业的低效益、农村边缘化等一些新的问题。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在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农村人口大量减少的背景下,一些基本的制度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脱节,农业现代化水平滞后。提出解决"三农"问题,要继续推进城市公共物品的供给、农村土地制度和农业经营体制创新;要培育现代新型农民;要把落后的村庄改变成具有现代服务功能的新村。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虞丹  陈宗瑜  黄耀志  
乡镇撤并过程中,不少依附于乡镇行政职能形成与发展的乡、镇政府所在地,失去了重要的支撑功能,脱离了镇一级财政支撑的老镇区各行各业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现象。通过研究苏南地区被撤并老镇区的发展现状,剖析其共同问题,分析苏南老镇区的发展制约因素,并结合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从土地、产业、公共服务设施和人居环境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振兴策略,促进老镇区永续发展。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方创琳  马海涛  
研究目的:针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新区建设以及新一轮新区建设热引发的土地资源浪费等现实问题,分析中国新区建设的现状特征及其与土地集约利用的矛盾关系,提出新区开发与土地集约利用对策。研究方法:综合分析与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中国新区建设数量不断增多,规模越建越大;新区与主城及原有行政区划存在错综复杂的关系;部分新区圈而不建,造成新一轮土地浪费,与土地利用规划不协调;新区与主城功能趋同,造成设施重复建设,与城市总体规划不协调;新区建设普遍超前,人口规模偏小,基础设施浪费严重;新区建设的投资规模巨大,加大了地方债务风险。研究结论:把新区建设作为协调"三规关系"的重要试验平台,协调目标、坐标、指标、限...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同升  刘长岐  
本文从近期中国城镇化的发展特征入手,剖析了我国城镇化对城镇规划的影响及中国城镇规划自身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育俭  唐剑英  林国建  
房产税是一种以房屋为征税对象的房地产税收征收税种,是一种以房屋计税余值或租金收入作为计税依据以向房产权拥有人征收税金的财产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房产税既有利于增加地方财政收入、重塑地方税制体系,又有利于调节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还有利于抑制投资需求、引导资源配置。2011年上海、重庆两地启动房产税改革以来,颁布和实施了相应的房产税征收暂行措施和实施细则,但从实际效果看,两地的房产税改革收效并不明显,亟需加以改进完善。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魏君英  乔春成  
农村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对于新型城镇化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有利于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互相协调,还有利于解决农业经营规模化、农村转移人口的就业与收入问题以及有利于经济发展,走资源节约的均衡道路。当前我国农村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存在投资水平低、从业人员少、收入效应弱以及服务消费不足等问题。发展农村现代服务业需要坚持与城镇化有机结合,加大农村服务型基础设施投入,加强农村服务型人才培养、强化农村现代服务业的就业效应与收入效应。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黄顺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步伐显著加快,成效巨大,目前已步入城市社会的门槛。但是,长期盛行的粗放的城镇化模式,不再适应城市社会的新环境,必须转型。转型的方向就是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行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模式。人本城镇化的要旨,是城镇化为了人民,城镇化依靠人民,城镇化成果由全国人民共享。为此,必须实施五大策略:开拓完善社会主义道路,调节利益分配关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施再城市化战略,推进城乡一体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晁恒  李贵才  林雄斌  
地方政府在中国创造经济增长奇迹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土地财政模式则为地方政府实现竞争优势和发展提供了重要工具和手段。在紧扣社会经济变迁的宏观背景下,通过"企业化"的视角全面地解释地方政府的角色和行为,并从更长的时间维度和内涵体系,分析土地财政模式的原理和机制,探讨其有效性与合理性。研究认为,土地财政模式具有一定的经济有效性,促进了经济增长和城镇化进程,但地方政府过快的土地贴现,导致其有效性与合理性出现了分离,难以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若是超前的土地城镇化不能带来规模收益递增,且地方政府财政收支结构和筹资方式不改变,则城镇化的发展将不可持续。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需要进一步完善土地财政模...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文燕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推进,特色小镇发展被认为是实现城乡融合、促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法宝。本文基于对我国特色小镇的调研数据,定量分析了我国特色小镇的产业选择,并借助DID模型实证检验我国特色小镇的经济价值。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特色小镇以农业及制造业型小镇为主,部分小镇特色产业发展得分较低;特色小镇的成立有利于提高小镇的GDP,但对小镇特色产业发展的促进效应并不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