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59)
2023(10682)
2022(8496)
2021(7747)
2020(6434)
2019(14447)
2018(14525)
2017(28967)
2016(16062)
2015(17966)
2014(18277)
2013(17832)
2012(16690)
2011(15284)
2010(15809)
2009(15116)
2008(15157)
2007(13694)
2006(12706)
2005(11729)
作者
(47692)
(39391)
(39270)
(37689)
(25448)
(18564)
(18084)
(15237)
(15174)
(14308)
(13535)
(13148)
(12709)
(12537)
(12455)
(12392)
(11684)
(11640)
(11532)
(11515)
(9919)
(9742)
(9728)
(9028)
(9025)
(9006)
(8772)
(8703)
(7899)
(7796)
学科
(65577)
经济(65498)
管理(43794)
(43456)
(31499)
企业(31499)
中国(26030)
方法(24815)
数学(22061)
数学方法(21786)
(20551)
(17205)
(16409)
(15228)
银行(15199)
(14548)
业经(14418)
地方(14100)
(13048)
农业(13045)
贸易(13040)
(12919)
(12716)
金融(12715)
(12699)
(12351)
(11155)
保险(11064)
环境(10018)
(9995)
机构
大学(236353)
学院(236058)
(99176)
经济(96818)
管理(87168)
研究(84938)
理学(73144)
理学院(72199)
管理学(70937)
管理学院(70463)
中国(69293)
(51853)
(51441)
科学(50762)
(43603)
财经(39487)
研究所(39206)
中心(38180)
(37875)
(37034)
(35804)
北京(33463)
(31903)
师范(31639)
业大(31610)
经济学(31001)
(30895)
农业(29764)
(29519)
财经大学(29179)
基金
项目(147404)
科学(116685)
研究(108284)
基金(107880)
(93793)
国家(93035)
科学基金(79140)
社会(69328)
社会科(65607)
社会科学(65588)
基金项目(55992)
(55184)
自然(50627)
自然科(49433)
自然科学(49418)
教育(48759)
自然科学基金(48511)
(48100)
资助(44521)
编号(44247)
成果(37520)
重点(33495)
(32906)
(32399)
课题(31317)
(29124)
国家社会(28664)
教育部(28010)
(27912)
科研(27723)
期刊
(114413)
经济(114413)
研究(79720)
中国(45524)
(36686)
(35023)
学报(33657)
科学(33085)
(32456)
金融(32456)
管理(31961)
大学(25628)
学学(24141)
农业(23399)
教育(23371)
财经(19388)
经济研究(18572)
业经(18397)
技术(18198)
问题(17160)
(16601)
(13615)
理论(12319)
国际(12311)
现代(12160)
(11460)
实践(11070)
(11070)
技术经济(10950)
统计(10791)
共检索到3690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雪艳  何霄嘉  马欣  
近年我国城市频遭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严重影响,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和极大关注。文章系统总结了气候变化对我国城市影响的类型,分析了我国城市易遭气候变化影响的原因,介绍了国内外城市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的成功案例和经验,并提出我国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的对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雪臣  王守荣  
全球气候变暖加剧了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生态系统,水循环、大气环境、人类健康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等造成严重影响,加强气候变化的影响评价有利于完善城市发展建设的规划,促进城市承载力的建设,改善我国城市人居环境,提高城市人民生活质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莺  
针对我国快速城市化中出现的问题,不但要采取如"大禹治水,堵疏结合"的策略,而且要从"源头",即农村去寻找对策。城市化的程度取决于农业的承载能力,城市化的速度要与农业的发展水平相适应。文章详细分析了我国快速城市化下农业的主要风险,提出了控制适度的城市化速度及强化城市反哺农村的力度两项对策。文章阐述了一些具体的主张,如将县以下农业科技机构当作公益事业来办,给予更多的财政支持,以此来聚集农业科技人才;防止资源过度开发,强化生态休养、恢复、补偿制度;大力执行资金、技术、人才向农村流动的助农政策,推动农业结构调整等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杨璐  刘毅  
高等教育国际化不是简单的教育问题,而是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多元要素相互作用的应然现象。研究提出厘清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与特征;洞察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隐含的主要风险:财政拮据风险,文化殖民风险,商业运作风险,质量成本风险,学术移民风险,法律纠纷风险。对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做出具有前瞻性的预警,构建起科学的防范及应对策略:开源节流;批判吸收;制度规范;委托评估;鼓励回归;加强协调。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武占云  王菡  单菁菁  
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气候变化干扰生态系统的演替过程,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对国家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但目前学术界对我国生态安全面临的气候风险仍缺乏系统全面的梳理和总结。通过识别我国生态系统面临的关键气候风险,发现气候变化显著影响我国水资源的存储、循环及时空分布,构成了维持陆地生态系统稳定性和自适应能力的主要压力,增加了近海海洋生态风险和脆弱性,甚至对生态系统产生不可逆的影响;我国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但仍面临气候变化科学认知存在局限性、生态脆弱区气候适应能力亟待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标准亟需完善及制度保障不健全等问题和挑战;面对日趋严峻和复杂的气候变化风险,亟需从强化气候变化影响生态安全的机理与规律研究、提升生态脆弱区的气候韧性、构建应对气候变化的生态安全格局、完善技术标准体系、加强制度保障及强化国际合作等方面着手,加强面向气候变化的生态安全响应能力建设,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武占云  王菡  单菁菁  
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气候变化干扰生态系统的演替过程,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对国家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但目前学术界对我国生态安全面临的气候风险仍缺乏系统全面的梳理和总结。通过识别我国生态系统面临的关键气候风险,发现气候变化显著影响我国水资源的存储、循环及时空分布,构成了维持陆地生态系统稳定性和自适应能力的主要压力,增加了近海海洋生态风险和脆弱性,甚至对生态系统产生不可逆的影响;我国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但仍面临气候变化科学认知存在局限性、生态脆弱区气候适应能力亟待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标准亟需完善及制度保障不健全等问题和挑战;面对日趋严峻和复杂的气候变化风险,亟需从强化气候变化影响生态安全的机理与规律研究、提升生态脆弱区的气候韧性、构建应对气候变化的生态安全格局、完善技术标准体系、加强制度保障及强化国际合作等方面着手,加强面向气候变化的生态安全响应能力建设,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吴绍洪  高江波  邓浩宇  刘路路  潘韬  
风险评估是气候变化研究领域的核心课题之一,减缓和适应战略的理论需求推动下发展出许多定量评估方法,完成了大量的评估工作。然而,已有研究在气候变化的风险构成上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且评估方法论在整体上缺乏对致险因子与承险体的集成分类。基于此,本文明晰气候变化风险构成,包括致险因子的危险性、承险体的暴露度与脆弱度及其相互关系,明晰了风险产生与变化逻辑。融合致险因子与承险体特征,将气候变化风险定量评估方法归纳为突发事件和渐变事件两类,并分别进行了理论阐述和案例剖析。最后,根据气候变化风险的研究现状和评估需求,从温升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谢琼  王红瑞  柳长顺  高媛媛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河道范围内土地占用、入河污染物大量排放、河道资源无序开采等活动,对河道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和破坏。本文探讨了城市河道自然功能及社会服务功能演变趋势及规律,总结了城市河道所面临的诸如河面率缩减、河道水质恶化、河道形态及结构破坏等一系列问题,挖掘了引发河道问题的深层原因。在借鉴城市河道利用与保护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工程、技术、管理等方面分别提出了河道保护的措施与建议,如在城市化初期开始完善城市河道保护体系,加强日常监督、工程治理、资金支持和行政管理以促进城市化建设与河道利用的协调发展,从而积极应对城市河道利用中的问题,为河道的可持续利用和科学管理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谭林  高佳琳  
气候变化及其带来的自然灾害风险已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金融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气候变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及导致的金融风险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金融监管部门关注的重点之一。本文在对气候变化与经济增长、气候变化与金融风险及其相关领域研究综述的基础上,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机理,并重点围绕气候变化对银行、保险等金融体系风险作用机理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导致金融风险的防控措施及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卢璐  丁丁  邓红兵  严岩  
本文总结了气候变化风险的主要表现特征,评价了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影响,最后提出中国应从明确国家责任、制定应对方案规划、完善相关法规制度、制定经济政策和加强国际合作五个方面开展工作,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的策略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贾晓敏  
农村城市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能够有效地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但是在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被城市化"的异化现象,其背后的原因是地方政府由于经济发展、追求经济利益和追求政绩的需要。农村"被城市化"现象的治理需要国家从法律上保障农民的权益,建立农民参与机制;坚持因地制宜的城市化原则;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建设;理顺农业发展与城市化的关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冯帅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冯帅  
气候变化能力建设行动有"他助"和"自助"之分,其中尤以"他助"为主。鉴于其发展中国家性质,我国通常扮演着能力建设行动受援助一方的角色。近年来,作为发达国家阵营之主要代表和全球气候治理的两股重要力量,欧、美的能力建设行动已逐渐偏离《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体系宗旨,并对我国能力建设行动方式、温室气体减排压力和立法体系等带来诸多挑战。对此,我国应分别从国际层面和国内层面来积极应对,提前拟定我国能力建设之未来策略,亦即在坚守并适时发展CBDR原则、强化本国气候话语权和加强并逐渐引导国际气候合作的基础上,尽快实现气候资金援助和气候技术支持在国际法与国内法上的有效衔接,并对现有国内立法体系予以跟进,以完善我国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的法治建设。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姚从容  
21世纪人类正面临着气候变化与人口城市化的双重挑战,城市化带动的人口大规模空间集聚,以及现代化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对传统方式的替代,使得城市人均碳排放量迅速增加,导致城市热岛效应加剧,局地气候变化显著。论文在Kaya恒等式和STIRPAT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协整的方法发现在1978~2008年间,我国碳排放量与人口规模、城市化水平、产业结构、人均GDP和单位GDP碳排放强度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其中,对碳排放影响最显著的是单位GDP碳强度和人均GDP,其次是人口规模和城市化水平,只有产业结构变动对碳排放的影响是反方向的。寻找适合本国国情的低碳城市化发展模式将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重要议题,尤其是对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