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67)
- 2023(10603)
- 2022(8805)
- 2021(8089)
- 2020(6631)
- 2019(15322)
- 2018(15584)
- 2017(30677)
- 2016(16197)
- 2015(18613)
- 2014(18830)
- 2013(18890)
- 2012(17917)
- 2011(16736)
- 2010(17550)
- 2009(16622)
- 2008(16097)
- 2007(14485)
- 2006(13478)
- 2005(12697)
- 学科
- 济(96318)
- 经济(96245)
- 管理(42556)
- 业(40016)
- 方法(33804)
- 数学(30493)
- 企(30126)
- 企业(30126)
- 数学方法(29979)
- 中国(27354)
- 地方(25227)
- 农(21440)
- 业经(18508)
- 地方经济(15793)
- 制(15674)
- 学(15365)
- 银(14986)
- 银行(14975)
- 行(14626)
- 贸(14586)
- 贸易(14571)
- 融(14538)
- 金融(14537)
- 财(14528)
- 农业(14279)
- 易(14021)
- 发(13108)
- 环境(12308)
- 理论(11457)
- 和(11273)
- 机构
- 学院(248776)
- 大学(246549)
- 济(115054)
- 经济(112728)
- 管理(91697)
- 研究(89413)
- 理学(77020)
- 理学院(76147)
- 管理学(74744)
- 管理学院(74280)
- 中国(70248)
- 京(53470)
- 财(52244)
- 科学(50759)
- 所(45641)
- 研究所(40591)
- 财经(40379)
- 中心(39241)
- 江(38297)
- 经济学(36353)
- 经(36304)
- 农(35581)
- 北京(35330)
- 范(33238)
- 师范(32956)
- 经济学院(32283)
- 院(31596)
- 州(31161)
- 业大(31110)
- 财经大学(29546)
- 基金
- 项目(148066)
- 科学(116093)
- 研究(111761)
- 基金(105022)
- 家(89776)
- 国家(89042)
- 科学基金(75733)
- 社会(71648)
- 社会科(68095)
- 社会科学(68078)
- 省(58572)
- 基金项目(53849)
- 教育(51409)
- 划(48495)
- 编号(45959)
- 自然(45666)
- 资助(45079)
- 自然科(44554)
- 自然科学(44545)
- 自然科学基金(43690)
- 成果(38345)
- 发(37998)
- 重点(33501)
- 课题(33113)
- 部(32635)
- 发展(31283)
- 展(30784)
- 创(30232)
- 国家社会(29300)
- 创新(28404)
- 期刊
- 济(141652)
- 经济(141652)
- 研究(84098)
- 中国(53090)
- 管理(37812)
- 财(37219)
- 农(33839)
- 科学(31373)
- 学报(31320)
- 融(28651)
- 金融(28651)
- 教育(28327)
- 技术(25166)
- 大学(24788)
- 经济研究(24308)
- 学学(23215)
- 农业(23135)
- 业经(22577)
- 财经(20778)
- 问题(18516)
- 经(18000)
- 统计(15457)
- 技术经济(14998)
- 贸(14759)
- 策(13538)
- 商业(13485)
- 国际(13130)
- 决策(12399)
- 世界(12330)
- 理论(12205)
共检索到4007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任勇 陈燕平 周国梅 冯东方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是指循环经济的产业发展模式和区域发展模式。根据我国循环经济的内涵、国际做法和国内相关实践探索经验,我国循环经济的产业发展模式涉及生产和消费两个重点领域和四个重点产业。四个重点产业是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绿色服务业和废弃物再利用、资源化及无害化处置产业。循环经济区域发展模式是在区域基础设施体系和生态系统支撑下的两个重点领域和四个重点产业的有机组合和共生,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组成部分。区域基础设施体系也是应用循环经济原理的重要领域,以资源能源高效和环境影响最小为特征。在目前的实践中,我国出现了三种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而引发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转型模式:...
关键词:
循环经济 产业发展模式 区域发展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炜 陈景新
近年来,我国在推广循环经济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形势依然严峻。文章深入分析了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现实基础,提出了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依据,构建了循环经济箭式发展模式。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箭式 发展模式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延荣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经济范式从概念的提出到理论架构的基本形成经过了探索和争鸣的过程,经过近半个世纪的融合、发展与传播,循环经济理念正在深入人心。作者在总结国内外专家提出的循环经济“3+1”的实践模式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了循环经济运行的静态模式和动态模式。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可持续发展 模式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唐德才 杜凯 李廉水
本文论述了循环经济理论内涵以及循环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的关系,并依据循环经济理论,分析了我国制造业循环经济模式的发展状况以及发达国家制造业循环经济模式的经验,对我国制造业进行了3R原则检验,提出了我国制造业发展循环经济模式的路径。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制造业 3R原则 发展路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冯之浚 刘燕华 周长益 罗毅 于丽英
生态工业园的建设既可以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增加经济、社会效益,又可以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是园区实现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本文首先基于国内外生态工业园的发展现状和系统科学的理论,提出在循环经济范式下的三类生态工业园发展模式。而后分析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发展模式的特性。最后,提出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从生态工业园的产业体系和支撑体系两个方面来反映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发展的水平,共涵盖了24个指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青
传统高消耗、高排放、低利用的经济增长方式使我国经济增长与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循环经济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发展循环经济有助于促进资源永续利用、构建资源节约型经济体系;有助于污染防治、改善生态环境;有助于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就业机会;有助于我国应对入世挑战、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有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生态环境 环保产业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鲍文
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均是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既密切相关,又各有侧重。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强调经济活动中的碳排放逐步降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强调经济活动中的资源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这两者均可以看作是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而且其中很大一部分工作乃至产业均是相互统一的。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循环经济 发展模式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唐德才 李廉水 杜凯
以循环经济理论为依据,分析了1995-2004年我国制造业循环经济模式的发展状况,并且对制造业进行了循环经济的3R原则检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制造业发展循环经济模式的合理路径。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制造业 3R原则 发展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荣现 韩苗苗
随着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深入,作为其重要途径的农业循环经济,对于我国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我国的农业循环经济起步较晚,发展模式不尽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保障也相对滞后,已经影响到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全面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在结合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立法的现状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创新和完善。因此,制定一套完善的农业循环经济法律制度是实现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农业循环经济 发展模式 农业循环经济立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庸萍 袁冬梅
本文从农业自身发展、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与人类自身安全三个方面,分析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总结了中国当前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发展模式;并结合中国社会实际情况,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农业 生态经济 政策支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马永欢 周立华
循环经济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想模式。本文在分析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资源与环境问题背景下,探索性地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梯度推进战略,进一步论证了实施的内在原因与三个阶段的战略部署。针对我国区域发展问题的差异性,提出了我国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区域模式。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诸大建 臧漫丹 朱远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到了需要深化的阶段。运用生态效率的概念揭示循环经济的减物质化本质,通过对生态效率进行情景分析,指出适合我国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C模式。C模式也称1.5—2倍数发展战略,该模式将给予我国的GDP增长一个15-20年左右缓冲的阶段,并希望经过15-20年的经济增长方式调整,最终达到一种相对的减物质化阶段。同时指出实现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C模式,需要技术和政策的双重保障。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中国不但要关注传统的渐进式的部门内部的技术变革,还要前瞻性地促进跨部门的技术变革。同时,还要建立基于生命周期分析和现代治理理论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全方位政策体系。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生态效率 技术变革 政策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华茂
循环经济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实践模式,而区域循环经济更是重点之重。本文在分析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必要性和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总体思路,并根据区域特点设计了几种不同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最后还构思了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实施战略。
关键词:
区域 循环经济 模式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谌利
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经济发展模式。本文分析了宁波经济的资源和能耗利用效率,指出目前宁波的经济是以过度消耗资源为代价的。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宁波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另外,通过分析宁波循环经济的三大板块、十大领域、九大产业循环体系,提出了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广清洁生产、加快园区的生态化改造、加强水、土地资源管理和发展静脉产业等17个方面推动宁波循环经济发展的总体模式和构想。
关键词:
循环经济 资源利用效率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翟纯红 郝家龙
产业集群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国内外产业集群发展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对循环经济在产业集群构建中的借鉴价值进行了分析,提出在促进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及构建和谐社会中,对产业集群的构建须进行理论创新,超越传统的模式,借鉴循环经济的思想,根据区域的综合比较优势来抉择产业集群,并以被组织的模式来积极推动产业集群的理性发展。
关键词:
循环经济 产业集 发展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