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43)
- 2023(10876)
- 2022(9029)
- 2021(8399)
- 2020(6833)
- 2019(15213)
- 2018(15220)
- 2017(28850)
- 2016(15457)
- 2015(17012)
- 2014(16895)
- 2013(16485)
- 2012(15289)
- 2011(13821)
- 2010(14015)
- 2009(13466)
- 2008(13226)
- 2007(12003)
- 2006(10845)
- 2005(9947)
- 学科
- 济(56459)
- 经济(56367)
- 管理(53473)
- 业(50589)
- 企(42941)
- 企业(42941)
- 方法(21730)
- 中国(19937)
- 制(18622)
- 数学(18399)
- 财(18316)
- 数学方法(18210)
- 农(17187)
- 技术(17156)
- 业经(15256)
- 银(12985)
- 银行(12971)
- 行(12498)
- 技术管理(12447)
- 体(12335)
- 学(11693)
- 贸(11280)
- 贸易(11268)
- 易(11026)
- 农业(10965)
- 融(10962)
- 金融(10959)
- 务(10442)
- 财务(10420)
- 财务管理(10393)
- 机构
- 学院(222041)
- 大学(221163)
- 济(91993)
- 经济(90030)
- 管理(85800)
- 研究(74025)
- 理学(73055)
- 理学院(72274)
- 管理学(71308)
- 管理学院(70879)
- 中国(58850)
- 财(48405)
- 京(46259)
- 科学(42932)
- 财经(37181)
- 所(36361)
- 江(34682)
- 中心(33778)
- 经(33566)
- 研究所(32432)
- 农(31630)
- 北京(29408)
- 业大(29400)
- 经济学(28353)
- 范(28261)
- 师范(28009)
- 院(27785)
- 财经大学(27505)
- 州(27134)
- 经济学院(25542)
- 基金
- 项目(143984)
- 科学(115417)
- 研究(109358)
- 基金(104678)
- 家(90750)
- 国家(89988)
- 科学基金(77401)
- 社会(70728)
- 社会科(67022)
- 社会科学(67011)
- 省(56682)
- 基金项目(55729)
- 教育(50341)
- 自然(48116)
- 划(47951)
- 自然科(46933)
- 自然科学(46924)
- 自然科学基金(46124)
- 编号(43924)
- 资助(40174)
- 成果(36362)
- 创(35868)
- 制(33166)
- 重点(33166)
- 创新(32605)
- 部(32480)
- 发(31626)
- 课题(31542)
- 国家社会(29165)
- 教育部(28142)
共检索到3423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谢保鹏 朱道林
本文从制度运行视角分析了我国征地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从国家、产权和契约视角对我国征地制度的运行效率进行了经济解释,并就认识征地制度问题的本质提出了改革和完善建议。研究发现:制度运行路径理论可以较好地解释我国征地制度的运行状况,我国现阶段征地制度构成要素中,国家属于高水平运行要素,产权和契约属于低水平运行要素;产权和契约是我国征地制度中的两个"短板"要素,其中,产权为主要"短板"要素,契约是次要"短板"要素;国家强度是我国征地制度较高效率运行的主要来源与动力,但继续增加国家要素投入不会继续促进整个征地制度效率的提高。因此,我国征地制度的发展和变迁,应重点加强产权和契约二要素的治理力度,不断调整...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征地制度 制度运行路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史卫民
我国农地金融制度存在着缺乏完备的法律政策保护、完善的流转服务市场、健全的风险防范机制等制约因素。本文通过对美国、德国、日本农地金融制度的比较考察,为我国在政府支持、政策优惠、组织机构、法律制度等方面促进农地金融制度的创建提供借鉴。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我国应从完善农地金融的相关立法,加大农地金融的政策扶持,构建农地金融的组织体系,规范农地金融的风险防范等方面进行创新的建议。
关键词:
农地金融 抵押贷款 组织体系 风险防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秀琴
虽然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但目前各地征地安置在总体导向、制度规范及操作实施等层面上仍存在突出的问题,受制于地方的发展目标、不完善的征地安置制度等,是这些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为了解决征地安置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快构建被征地农民多元化保障机制,应从转变征地安置思路、创新征地安置实施方式、改革完善征地安置制度三个方面创新征地安置路径。
关键词:
征地安置 征地安置制度 征地安置路径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严金明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王娟 王晶
城市化和工业化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在我国城市化、工业化建设进程中对土地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大量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从而导致被征地农民数量急剧增长,他们已经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目前我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仍处于探索阶段,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完善、规范合理的法律制度来作为解决问题的依据。为此,应明确土地产权,加强土地立法,以进一步建立健全完善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为被征地农民提供安全有效的保障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元庆 张嘉
我国目前实行的征地补偿制度是一种效率较低,致使社会总福利损失的补偿制度,究其原因,是建国初期不健全的初始制度安排制约了后来制度变迁的路径,甚至在某个时期倾向于"锁定",导致很多合理的制度安排无法出台,造成众多农民利益受损,这种对已有制度安排的路径依赖已经严重束缚了我国征地补偿制度的建设与完善,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
关键词:
征地补偿制度 制度安排 路径依赖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继瑞 汪锐
党的十八大提出"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的改革取向。征地制度改革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统筹兼顾各方利益,配套相应制度安排,稳步稳妥地逐步推进。尤其是,应该将现行的征地制度一分为二:因公共利益用地的"土地征用"和因经营性用地的"土地征收",逐步放开经营性用地项目的股份制开发经营,让农民直接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同时,还应规范农地变市地过程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民的合理分享比例。
关键词:
征地制度 土地增值 “三农”问题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郭冬艳 岳永兵 黄洁
近年来,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要求,扭转城镇建设对新增土地出让收益过多依赖的局面,改变粗放的土地利用方式,一些地区正在进行征地制度改革,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案例。总结起来,改革内容主要集中在5个方面:一是界定公共利益,缩小征地范围;二是强责任严标准,完善征地程序;三是依照市场规律,提高补偿标准;四是提供社会保障,拓宽安置途径;五是共享开发享利益,尝试征地新法。本文以在这5个方面具有典型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斯亮
作为推进征地制度改革的三条关键路径,缩小征地范围、增加征地补偿和规范征地程序,因与维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的改革目标相契合,而具有天然的正当性。然而,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显著依赖以土地征收为基础的土地财政,以及农村集体及其成员对土地征收亦存在有条件的隐性依赖的情况下,三条路径之间的自洽性不足,导致征地制度改革在地方层面的推进面临“三元悖论”的冲击:同时缩小征地范围和增加征地补偿,程序失范的可能性会上升;同时缩小征地范围和规范征地程序,增加补偿的积极性被扼制;同时增加征地补偿和规范征地程序,缩小范围的主动性难产生。由此,相互排挤的三条路径有可能转变为地方政府土地征收实践的硬约束,诱发新的异化行为。只有科学定位土地征收在新时代城乡发展中的功能,系统审视蕴含于征地制度运行中的中央与地方、行政与市场、国家与社会三对关系,通过合理调节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征地中的权责分配,灵活运用市场手段倒逼激励相关主体参与改革,以及有效提升广大农民在征地治理中的主体性地位,才有可能破解该悖论,避免征地制度改革陷入僵局。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中豪
我国农地抛荒现象日益严重,应该说与农地制度有着较深的关联。本文从农地的投入产出太低、农地流转不畅、国家对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某些社会、心理因素等方面分析了农地抛荒的生成机理,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我国农地制度创新的一些建议,希望能为我国的"新土改"运动献计献策。
关键词:
农地抛荒 生成机理 农地制度 创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吴建瓴 李文刚 杨珍惠
土地征收事关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农民切身利益的平衡,涉及的工作繁琐而复杂,所以征地难是全国普遍存在的现象。随着城镇化发展加速,由征地引发的社会矛盾已成为社会各方高度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近期,成都市土地学会、成都市征地事务中心和成都大学城乡协调发展研究中心共同组成的课题组,对成都市的征地实施困难项目进行了调查分析,就征地难提出了一些创新的解决路径,希望能对完善征地工作有所启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卢洪友
建立有助于改善社会公平的财政制度,促进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应着力于财政制度创新和体制机制转换,重点解决"两个归宿不公"问题。一、解决税收负担归宿不公的制度路径。首先,实时调整税收功能。1994年的税制和分税制改革,是以提高"两个比重"为核心目标设计的,在实施中,出现了在GDP连年高速增长的同时,税收收入又连年大幅超GDP增长的现象,与此同时,居民收入和企业收入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