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92)
2023(9387)
2022(8425)
2021(8029)
2020(7152)
2019(16564)
2018(16828)
2017(33454)
2016(18273)
2015(21187)
2014(21710)
2013(21617)
2012(20423)
2011(18486)
2010(18931)
2009(17947)
2008(18327)
2007(17094)
2006(15078)
2005(14059)
作者
(54773)
(45587)
(45099)
(43560)
(28927)
(21730)
(21136)
(17738)
(17067)
(16638)
(15426)
(15423)
(14539)
(14502)
(14462)
(14252)
(13892)
(13451)
(13227)
(13175)
(11404)
(11375)
(11223)
(10400)
(10335)
(10304)
(10287)
(10286)
(9279)
(9046)
学科
(71330)
经济(71248)
管理(50872)
(50150)
(38878)
企业(38878)
方法(35607)
数学(31649)
数学方法(31366)
(24638)
银行(24492)
(24173)
中国(23317)
(23012)
(22169)
(20159)
(17853)
金融(17851)
(15274)
贸易(15261)
(14886)
(14543)
制度(14535)
(14370)
业经(14186)
(13695)
财务(13666)
财务管理(13604)
企业财务(12818)
地方(12779)
机构
大学(265701)
学院(264403)
(107893)
经济(105224)
管理(99074)
研究(86758)
理学(82168)
理学院(81266)
管理学(79871)
管理学院(79367)
中国(79036)
(57922)
(57902)
科学(51900)
(45407)
(45279)
财经(44382)
(43160)
中心(42850)
研究所(40265)
(39962)
北京(37654)
业大(37564)
农业(36041)
(35019)
经济学(33584)
财经大学(32809)
(32426)
师范(32057)
(30633)
基金
项目(158823)
科学(122084)
研究(116997)
基金(112960)
(97510)
国家(96680)
科学基金(81288)
社会(70923)
社会科(67061)
社会科学(67039)
(61738)
基金项目(59576)
教育(54753)
自然(52370)
(52210)
自然科(51066)
自然科学(51049)
自然科学基金(50156)
编号(49869)
资助(48529)
成果(41861)
(35932)
重点(35794)
课题(34026)
(33224)
(32050)
科研(30886)
教育部(30600)
(30568)
大学(30311)
期刊
(122107)
经济(122107)
研究(85928)
中国(55744)
(46782)
(45068)
金融(45068)
(40153)
学报(40011)
管理(35411)
科学(35038)
大学(30106)
学学(28035)
教育(27131)
农业(24918)
技术(24096)
财经(22435)
业经(19623)
经济研究(19287)
(19029)
问题(16729)
理论(16015)
(14735)
实践(14680)
(14680)
图书(13726)
技术经济(13704)
统计(13330)
(13328)
国际(12886)
共检索到4220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东庆  
随着我国金融脱媒现象和表外资产的大量出现,影子银行发展迅速,导致表内信贷已不能完全反映全社会的信贷资金供求状况。本文分析了我国影子银行的现状和成因,指出游离于监管体制之外的影子银行已成为削弱中央银行宏观调控能力的重要因素,影响了我国的信用创造和金融稳定运行,需要疏通社会资金在金融体制内外的循环,加强对影子银行系统风险的全面监管,避免因其资金链断裂引起的系统性风险冲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龚明华  张晓朴  文竹  
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欧等国对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缺失问题进行了深刻反思,并推出了多项强化监管的改革措施。这对于评估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尽快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监管体系,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影子银行的概念与内在风险2007年,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执行董事麦卡利(Paul McCulley)第一次提出了影子银行的概念。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钟伟  谢婷  
监管者和政策制定者应尽快出台措施,解决影子银行的内生脆弱性和外部监管缺位问题影子银行与银行业机构有着密切的业务往来,相互传导或感染风险与收益,并直接或间接地创造信用。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计岱琳  
目前,关于影子银行并无确切的定义。一般而言,影子银行是指那些无银行之名但行银行之实的种类繁杂的各类融资机构以及银行内部大量衍生的信用业务。在我国,影子银行目前主要表现为地下钱庄、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民间借贷机构、私募投资等非银行融资机构。长期以来,影子银行因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余建强  
金融危机的爆发表明,"影子银行"体系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大量集聚了金融风险。"影子银行"风险一旦爆发,将对整个金融体系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在我国,游离于监管之外的一些机构和金融业务,已具有"影子银行"的特征,其发展壮大的同时,有可能对我国经济发展、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形成不良影响,亟需引导和规范。本文将我国的"影子银行"进行分类,剖析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正刚  李仁兵  
影子银行是在传统银行体系之外的信用中介体系,包括各种金融实体和业务活动。文章主要论述了中国影子银行的定义、规模,影子银行产生的原因和主要的操作模式,分析了中国影子银行存在的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和法律风险,并提出了加强监管的措施。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侯璐  
金融监管,是指国家机关和公权力组织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的授权,行使对整个金融业的监督管理的权利。金融监管法制变革,是在金融科技兴勃的背景下,为保证金融行业市场的稳定与健康发展,寻求保证金融安全稳定与包容金融创新发展之间的平衡的法律制度建设与创新的过程。影子银行,指的是具有融通资金的信用中介功能,却未像传统银行那样受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阳希  万幼清  
金融活动全球化、金融业务纷繁化、金融创新复杂化以及市场维度多元化是当今时代的特征,影子银行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大肆扩张。近年来,国内影子银行的发展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特别是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和脆弱性备受争议。本文从国内外影子银行产生与发展入手,系统梳理了包括影子银行对金融体系的意义、国内影子银行的特征、风险来源及监管等影子银行体系研究的主要问题,旨在客观认识风险状况并对其合理发展提出建议。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韩阳  张佳睿  
我国影子银行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国内巨大的融资缺口,部分企业无法从正规的银行信贷渠道取得融资,从而转向影子银行等非正规的融资渠道。同时,影子银行的产生和发展也是金融机构规避监管套利的结果。影子银行的业务在监管视线之外,扩大了整个社会信用创造的范围,削弱了货币政策的效果,并对政府的产业政策造成了负面影响。但影子银行对满足我国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发挥着重要作用,简单地直接禁止或强制转型都是不可取的。利率市场化定价是消除利用利率双轨制进行融资套利的根本途径,是有效控制影子银行体系不合理扩张的最有效方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徐学超  张新兰  
影子银行体系是美国次贷危机的推手,在危机后引发了世界范围的深入讨论。论文首先对影子银行进行界定,然后从运作机制和风险特点两个角度论述了中美两国影子银行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借鉴美国的金融监管改革,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我国改进影子银行监管的思考和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巴曙松  
全球金融监管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正在经历一个新的反思与调整阶段,从目前的趋势看,重点表现为强化对系统性风险的防范以及对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影子银行系统(The Shadow Banking System)的概念由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执行董事麦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建军  田光宁  
影子银行体系是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非正式金融组织及其产品运营体系的总称,它对整个金融体系的影响越来越显著,美国次贷危机、欧洲债务危机都与影子银行体系有关系。各国正在加强对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改革探索。中国政府提出了改革顶层设计的新概念,作为影响全局的金融监管改革,应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设计。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对影子银行体系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中国影子银行监管改革的顶层设计问题,重点分析顶层设计的基础、重要性与设计思路,以期为中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田婧倩  许承明  
影子银行体系作为现代金融创新的重要形式之一,为我国金融市场注入了活力,但伴随着日益复杂的国际金融形势变化,也给我国的金融稳定性带来了风险隐患。该文在分析影子银行体系发展的基础上,对当前我国影子银行体系进行了规模测算,继而以商业银行表外理财业务为例分析我国影子银行的产生动因;最后根据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在发展中面临的挑战,提出我国影子银行体系风险防范的政策建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庞岩  
影子银行作为一种处于传统银行体系之外的信用中介机构,它的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金融压抑,并为我国部分中小企业化解了融资约束问题,对宏观金融体系具有积极价值,但其也存在譬如监管套利、系统性风险与弱化货币政策有效性等负面影响。为此,本文首先梳理了影子银行发展变迁及其特点,然后分析了我国影子银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风险,最后提出了针对性的防范对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柯伟  
最近,影子银行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尽管过去两三年里,监管部门不断加强对各类非常规金融活动和机构的监管,但影子银行仍然蓬勃发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其最新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中表达了对中国影子银行问题的担忧。加强对影子银行运行风险监控,促进影子银行的有序发展,对于加强我国脆弱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维护金融稳定尤为重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