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98)
- 2023(11617)
- 2022(9822)
- 2021(9205)
- 2020(7608)
- 2019(17278)
- 2018(17208)
- 2017(33649)
- 2016(18374)
- 2015(20899)
- 2014(20999)
- 2013(20858)
- 2012(20177)
- 2011(18443)
- 2010(19208)
- 2009(18375)
- 2008(18486)
- 2007(17208)
- 2006(15893)
- 2005(14985)
- 学科
- 济(77742)
- 经济(77646)
- 管理(51981)
- 业(51398)
- 企(39261)
- 企业(39261)
- 中国(29157)
- 方法(27743)
- 银(27085)
- 银行(26940)
- 行(25522)
- 制(25083)
- 数学(24086)
- 数学方法(23744)
- 农(23350)
- 融(20978)
- 金融(20978)
- 财(20927)
- 地方(20758)
- 业经(17664)
- 贸(15986)
- 贸易(15967)
- 易(15494)
- 农业(15073)
- 度(14868)
- 制度(14863)
- 策(13971)
- 学(13384)
- 体(13280)
- 业务(12493)
- 机构
- 学院(265333)
- 大学(263828)
- 济(112688)
- 经济(109933)
- 管理(98087)
- 研究(94284)
- 中国(84642)
- 理学(80417)
- 理学院(79481)
- 管理学(78200)
- 管理学院(77664)
- 财(60832)
- 京(58104)
- 科学(53312)
- 所(48509)
- 财经(45276)
- 中心(44817)
- 江(44018)
- 研究所(42622)
- 农(41985)
- 经(40810)
- 北京(38527)
- 州(36036)
- 范(35249)
- 师范(34937)
- 经济学(34290)
- 银(33921)
- 院(33516)
- 财经大学(33248)
- 业大(33081)
- 基金
- 项目(153695)
- 科学(120350)
- 研究(117462)
- 基金(109322)
- 家(92913)
- 国家(92034)
- 科学基金(78387)
- 社会(73709)
- 社会科(69793)
- 社会科学(69777)
- 省(59383)
- 基金项目(55769)
- 教育(53808)
- 划(50256)
- 编号(49028)
- 自然(47941)
- 资助(47275)
- 自然科(46800)
- 自然科学(46789)
- 自然科学基金(45949)
- 成果(42781)
- 发(37506)
- 课题(35283)
- 部(34697)
- 重点(34343)
- 性(31181)
- 创(30785)
- 发展(30784)
- 展(30288)
- 教育部(29944)
共检索到4509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柯伟
最近,影子银行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尽管过去两三年里,监管部门不断加强对各类非常规金融活动和机构的监管,但影子银行仍然蓬勃发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其最新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中表达了对中国影子银行问题的担忧。加强对影子银行运行风险监控,促进影子银行的有序发展,对于加强我国脆弱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维护金融稳定尤为重要。
关键词:
影子银行 民间信贷 金融风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阳希 万幼清
金融活动全球化、金融业务纷繁化、金融创新复杂化以及市场维度多元化是当今时代的特征,影子银行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大肆扩张。近年来,国内影子银行的发展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特别是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和脆弱性备受争议。本文从国内外影子银行产生与发展入手,系统梳理了包括影子银行对金融体系的意义、国内影子银行的特征、风险来源及监管等影子银行体系研究的主要问题,旨在客观认识风险状况并对其合理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影子银行 风险管理 金融监管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龚剑玲
我国风险投资从萌芽发展到今天 ,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此同时 ,仍有许多因素制约着我国风险投资业的进一步发展 ,主要表现在 :风险投资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 ,风险资金、风险企业、专业人才、合格的投资主体、必要的中介组织以及风险资金退出渠道都很缺乏 ,风险投资意识淡薄等。这些问题的存在 ,导致我国风险投资的作用、特别是在促进高科技产业化发展中的应有作用未能得到很好的发挥。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促进我国风险投资业的进一步发展 ,应及时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本文认为 ,根本对策是采取“政府引导、民办为主”的风险投资发展模式。
关键词:
风险投资 市场化运作 政府作用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田婧倩 许承明
影子银行体系作为现代金融创新的重要形式之一,为我国金融市场注入了活力,但伴随着日益复杂的国际金融形势变化,也给我国的金融稳定性带来了风险隐患。该文在分析影子银行体系发展的基础上,对当前我国影子银行体系进行了规模测算,继而以商业银行表外理财业务为例分析我国影子银行的产生动因;最后根据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在发展中面临的挑战,提出我国影子银行体系风险防范的政策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莉 晏文胜 曾玲玲
2014年的信托兑付危机再一次将影子银行推向了风口浪尖,作为影子银行信用中介链条的一环,它无疑敲响了防范和化解影子银行风险的警钟。本文分析了我国影子银行的特点,紧接着在基于我国影子银行现有的不同业务的基础上剖析了影子银行的风险成因、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与损失,继而归纳总结了现有的监管制度。最后,针对目前我国在影子银行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相应提出了可行的监管途径与对策。
关键词:
影子银行 风险成因 风险分类 监管对策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浡力 李建军
区域民间借贷危机再度将影子银行问题引入人们的关注,关于影子银行规模与风险的各种猜测莫衷一是。中国影子银行规模到底有多大?其风险状况如何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在对国内研究文献梳理和对国内影子银行类型、产品剖析的基础上发现,中国影子银行体系是一个倒锥体结构,2012年末影子银行资产规模约25万亿元。影子银行的风险点主要集中在新型非银行金融机构领域。加强表外业务监管,控制融资担保、投资公司等运营风险,把握好货币信贷政策力度,提升银行监管有效性等,是防范影子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
影子银行 规模结构 风险评估 监管对策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庞岩
影子银行作为一种处于传统银行体系之外的信用中介机构,它的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金融压抑,并为我国部分中小企业化解了融资约束问题,对宏观金融体系具有积极价值,但其也存在譬如监管套利、系统性风险与弱化货币政策有效性等负面影响。为此,本文首先梳理了影子银行发展变迁及其特点,然后分析了我国影子银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风险,最后提出了针对性的防范对策。
关键词:
影子银行 系统性风险 监管对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麟 李华章
影子银行走到了阳光下,有利于中国金融机构明晰改革路径,强化金融市场改革的信心,加速与国际经营管理、国际金融市场接轨的步伐影子银行:概念中性,范围适度国际金融危机后,业界对于影子银行的界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影子银行定义,即正规银行体系以外的信用中介体系,包括机构主体和经营活动。在狭义的定义中,影子银行可概括为三类:不持有金融牌照、完全无监管的信用中介机构,包括新型网络金融公司、第三方理财机构等;不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龚明华 张晓朴 文竹
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欧等国对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缺失问题进行了深刻反思,并推出了多项强化监管的改革措施。这对于评估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尽快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监管体系,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影子银行的概念与内在风险2007年,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执行董事麦卡利(Paul McCulley)第一次提出了影子银行的概念。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海兰 王莉
物流企业信用问题是物流业发展的瓶颈因素,决定着物流业的持续发展。通过从我国物流业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信用问题着手,研究法律制度、效率、欺诈和成本与物流信用的密切关系,进而分析信用缺失的根源,包括法制问题、监管缺位、企业员工素质低和低成本诱惑等,可提出我国物流业发展过程中信用问题的对策,可从加强我国物流业的法制建设、提高物流企业的市场准入门槛、加强协会的自律监管和企业内部信用管理、建立物流信用评估体系等方面切入,从建立起我国的物流信用体系,为物流产业以及相关产业的持续发展建立起有效的保障机制。
关键词:
物流业 信用问题 对策研究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蓝虹 穆争社
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对推动金融创新与深化、提升社会融资效率等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应高度关注其发展中可能引发的金融风险。本文在借鉴主要经济体促进影子银行发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影子银行监管,促进其良好发展的政策措施,具体包括构建前瞻性监管制度、完善可持续发展机制以及处理好与金融创新的关系等。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钟磊
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构成及现状影子银行体系又称"平行银行系统"或"准银行"1,它是指向企业、居民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期限配合和提高杠杆率等服务,从而在不同程度上替代商业银行核心功能的机构、市场、工具和方法。从功能作用看,影子银行体系通过有形或无形实体发挥着信用中介的信贷融通职能;从风险角度看,影子银行体系与传统银行体系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阳希 万幼清
资产池理财业务的诞生与发展反映了国内金融竞争环境日益激烈和投融资需求日益多样的趋势,已成为我国影子银行的新兴业务。本文从资产池理财业务的现状入手,分析其运作模式和风险,并提出应采取强化银行内部风险控制、确立其法律地位、提升其信息披露程度和匹配投资者风险承受力等措施防控资产池理财业务风险。就影子银行而言,应构建宏观审慎和微观约束的监管框架,依靠政策工具引导其正常有序发展,这对促进我国经济繁荣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
影子银行 资产池业务 风险防控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东庆
随着我国金融脱媒现象和表外资产的大量出现,影子银行发展迅速,导致表内信贷已不能完全反映全社会的信贷资金供求状况。本文分析了我国影子银行的现状和成因,指出游离于监管体制之外的影子银行已成为削弱中央银行宏观调控能力的重要因素,影响了我国的信用创造和金融稳定运行,需要疏通社会资金在金融体制内外的循环,加强对影子银行系统风险的全面监管,避免因其资金链断裂引起的系统性风险冲击。
关键词:
影子银行 影子信贷 系统风险 全面监管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韩阳 张佳睿
我国影子银行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国内巨大的融资缺口,部分企业无法从正规的银行信贷渠道取得融资,从而转向影子银行等非正规的融资渠道。同时,影子银行的产生和发展也是金融机构规避监管套利的结果。影子银行的业务在监管视线之外,扩大了整个社会信用创造的范围,削弱了货币政策的效果,并对政府的产业政策造成了负面影响。但影子银行对满足我国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发挥着重要作用,简单地直接禁止或强制转型都是不可取的。利率市场化定价是消除利用利率双轨制进行融资套利的根本途径,是有效控制影子银行体系不合理扩张的最有效方法。
关键词:
影子银行体系 风险 监管 融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