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07)
2023(16481)
2022(14254)
2021(13176)
2020(10989)
2019(25433)
2018(25339)
2017(49922)
2016(26625)
2015(30134)
2014(30347)
2013(30429)
2012(28601)
2011(26166)
2010(26462)
2009(24745)
2008(24318)
2007(21704)
2006(19891)
2005(18312)
作者
(79297)
(65612)
(65545)
(62194)
(42031)
(31311)
(29824)
(25653)
(25077)
(23794)
(22460)
(22304)
(21140)
(21052)
(20417)
(20237)
(19403)
(18893)
(18886)
(18718)
(16755)
(16166)
(15974)
(15020)
(14854)
(14795)
(14630)
(14435)
(13366)
(12850)
学科
(128925)
经济(128790)
管理(74873)
(72125)
(57271)
企业(57271)
方法(51565)
数学(44956)
数学方法(44592)
中国(35809)
(31578)
地方(30247)
(27713)
(27262)
(26935)
银行(26788)
业经(26421)
(25386)
(24871)
(22426)
金融(22425)
(21968)
贸易(21950)
农业(21640)
(21158)
环境(18061)
(17710)
理论(17508)
地方经济(17414)
技术(17037)
机构
大学(394586)
学院(391241)
(169584)
经济(166022)
管理(152063)
研究(137776)
理学(129613)
理学院(128130)
管理学(126216)
管理学院(125503)
中国(109116)
(85430)
科学(80701)
(79734)
(69724)
财经(62959)
研究所(62681)
(61801)
中心(61525)
(58919)
(57085)
北京(55160)
业大(54112)
经济学(52563)
(51704)
师范(51261)
(49346)
(48097)
农业(48012)
经济学院(47161)
基金
项目(251697)
科学(197802)
研究(186620)
基金(182614)
(157647)
国家(156311)
科学基金(133872)
社会(118932)
社会科(112763)
社会科学(112735)
(96738)
基金项目(96333)
教育(84990)
自然(84775)
自然科(82736)
自然科学(82718)
(81288)
自然科学基金(81277)
资助(76389)
编号(75888)
成果(62840)
(56987)
(56450)
重点(55961)
课题(52562)
(51533)
国家社会(48866)
教育部(48814)
创新(48096)
人文(47655)
期刊
(196647)
经济(196647)
研究(129073)
中国(78184)
(58419)
管理(58016)
学报(57564)
(56340)
科学(53992)
(49962)
金融(49962)
大学(43941)
教育(42063)
学学(41282)
农业(37537)
技术(33739)
经济研究(32328)
财经(32173)
业经(30498)
(27480)
问题(25672)
技术经济(20827)
理论(20717)
(20513)
图书(19379)
(18655)
实践(18512)
(18512)
商业(18446)
国际(18255)
共检索到6097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许付常  王传东  
本文从信贷需求角度对我国1990—2014年影子银行规模进行系统测度,通过建立VAR模型对影子银行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经济增长与影子银行发展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即经济增长促进了影子银行发展,反之则不成立。本文认为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引导影子银行资金流向,建立预警监测系统以保证影子银行风险可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小霞  谭家豪  
本文首先对影子银行的界定进行了阐述,对我国影子银行的分类进行说明,运用影子银行规模的数据分布,选取2006-2013年的季度数据,通过实证分析法,运用协整理论,对我国影子银行发展与国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沈悦  谢坤锋  
本文在区分内外部影子银行的基础上,运用宏观资金流量分析法,对中国影子银行整体规模进行系统测度;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对影子银行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在当前金融体制下,经济增长与影子银行发展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即经济增长为影子银行发展提供了基础,反之并不成立;经济增长与影子银行发展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为实现经济增长与影子银行协调发展的目标,本文提出政府部门应理性对待影子银行的发展,适度审慎监管,完善配套金融制度安排,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商业银行则需要强化金融资产服务管理,规范内部影子银行业务发展。
[期刊] 征信  [作者] 周丽涛  张子荣  
在收集2002—2018年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建立VAR模型,分析影子银行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影子银行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短期来看,影子银行对经济增长有正效应;长期来看,影子银行对经济增长有负效应。短期内,影子银行受自身影响大于经济增长;长期内,经济增长对影子银行的影响大于影子银行自身对其的影响。因此,应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金虎斌  
文章根据1990—2010年中部六省的面板数据,考察银行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控制了其他变量之后,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进行估计,并且为了克服内生性,创新性地引入贷存比作为工具变量,估计的结果显示:中部六省的银行业规模变量对于经济增长并无显著效果,而银行业结构的优化却能促进经济增长。这样的结论可能是因为"门槛效应",所以中部六省更应该继续优化银行业结构,加大对中小型银行的扶持,促进银行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谈儒勇  叶海景  范坤祥  
选取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占全部金融机构存款的比重作为反映各地区银行集中度的指标,基于31个省份1999-2003年间的相关数据,并分别利用全体数据组成的样本、平均值组成的样本以及分区域样本所做的银行集中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检验结果显示:(1)总体上看,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从而验证了一般均衡模型的观点;(2)分区域看,与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各省份银行集中度的提升会给经济增长带来更加严重的负面影响。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季仙华  齐兰  
本文采用多元VAR分析方法,对我国银行效率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银行效率对经济增长影响显著,并且银行效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互动关系。由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加快提升银行效率进而促进我国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惠好  杜小伟  
我国影子银行与银行信贷在监管、运行机制等方面存在不同,使得二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存在差异。文章利用我国2003~2013年的半年度数据,通过构建VAR模型实证研究表明,相对于影子银行,银行信贷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冲击力度更强,且有更长的时间效应,但其冲击的产生有一定的时滞。同时发现对于经济增长的冲击,影子银行在当期有顺周期效应,而银行信贷则有逆周期效应。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黄兴海  
本文在回顾消费者行为理论和消费与产出相关性理论的基础上,对中国的银行卡消费同GDP增长及消费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应用协整理论建立误差修正模型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银行卡消费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飞速发展,银行卡消费已经同我国经济发展确立了稳定的长期正向关系,银行卡现金渗透率对于消费增长的拉动作用也已体现出来。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晶  冯晶  王润北  
中国式影子银行的定位一直备受争议。文章从其产生背景——民营经济的发展着手,以测算出的各省份狭义统计口径下的民营经济规模和影子银行规模为前提,基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设计的实证模型,检验了中国30个省级单位在1995~2016年间影子银行对民营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证明,中国式影子银行是对正规金融运行下难以满足的巨大社会融资需求的有力补充,也是推动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说明货币当局目前对于中国式影子银行的性质定位是合理的,但是这种贡献存在显著的时间、省际和区域层面上的非对称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鹤  黄琨  姚远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在长期保持着高速、稳定、持续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高储蓄率与资源浪费并存、投资效率低、能源消耗量大、企业的融资渠道单一等很多问题。我们通过对我国金融发展、银行资本结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计量检验后,发现金融发展、银行资本结构和投资效率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另外银行债务/总资产和固定资产/总资产的比率越高,金融发展的程度就越高。但是,资本结构(债务/权益)比率的不断增加在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将引起经济波动的加剧和通货膨胀率的上升。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朱淑珍  吕恩东  
本文利用我国2000~2008年间的季度数据,运用计量经济方法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短期因果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我国金融发展在短期内是"需求跟随"型的,长期内是"供给导向"型的。短期内应使金融发展跟上经济增长的步伐,满足其需求;立足长远,必须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加速金融发展,以推动经济长期持续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咏梅  
文章以1978~2011年数据为基础,选取能够代表金融发展与宏观经济的指标,在回顾前人研究成果,定量分析历史数据的基础上,利用经济学软件,构建长期与短期数据模型,找出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三方面发展我国金融市场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柳钦  曾庆久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模型显示,金融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力度有限;不同发展阶段的金融变量对经济增长表现出不同的作用效果。我国的金融发展滞后于经济增长,加快金融深化和金融体制改革有助于推动经济增长。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徐海洁  
本文运用门槛回归的非线性方法,对我国银行和股市分别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两者的互动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作者认为:我国银行及股市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门槛效果,门槛前后两个阶段银行与股市呈现出与经济增长的不同关系;银行和股市之间存在显著互动关系,且这种互动关系对经济增长也产生显著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