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44)
2023(11324)
2022(9504)
2021(8796)
2020(7350)
2019(16528)
2018(16750)
2017(31978)
2016(17713)
2015(20152)
2014(20379)
2013(20118)
2012(19473)
2011(17870)
2010(18477)
2009(17323)
2008(17482)
2007(16099)
2006(14819)
2005(13985)
作者
(54273)
(44793)
(44580)
(42354)
(28710)
(21199)
(20408)
(17306)
(17233)
(16495)
(15541)
(15159)
(14627)
(14448)
(14421)
(13911)
(13243)
(13216)
(13040)
(12789)
(11641)
(11217)
(11103)
(10357)
(10244)
(10180)
(10179)
(10086)
(9201)
(9087)
学科
(73314)
经济(73218)
管理(45127)
(44273)
(32720)
企业(32720)
中国(28302)
(26828)
银行(26682)
方法(25356)
(25296)
(24753)
数学(21849)
(21750)
数学方法(21635)
(20734)
金融(20726)
地方(20647)
(18126)
业经(16780)
(15302)
(14550)
制度(14544)
(14259)
农业(14122)
(13757)
贸易(13740)
(13274)
业务(12199)
(11842)
机构
学院(255504)
大学(255264)
(103875)
经济(101298)
研究(95250)
管理(90127)
中国(83165)
理学(73705)
理学院(72749)
管理学(71455)
管理学院(70972)
(57197)
科学(56872)
(56114)
(50371)
(47280)
研究所(44982)
中心(43883)
(42755)
财经(42079)
(37949)
北京(37493)
农业(37083)
业大(35615)
(35002)
(34808)
师范(34599)
(34312)
经济学(31830)
(31567)
基金
项目(153895)
科学(118900)
研究(114504)
基金(108184)
(94395)
国家(93540)
科学基金(77699)
社会(70602)
社会科(66692)
社会科学(66674)
(60838)
基金项目(56129)
教育(52192)
(51717)
自然(48315)
编号(47428)
自然科(47119)
自然科学(47101)
自然科学基金(46243)
资助(45482)
成果(41223)
(37987)
重点(35179)
课题(34891)
(33940)
(31130)
发展(30452)
(29973)
(29920)
创新(29289)
期刊
(127672)
经济(127672)
研究(89589)
中国(61674)
(47222)
金融(47222)
(44862)
(41623)
学报(40786)
科学(36902)
管理(35015)
教育(31626)
大学(30599)
农业(28898)
学学(28726)
技术(21479)
业经(21446)
财经(21198)
经济研究(20202)
(18022)
问题(17007)
(14512)
理论(14135)
(14115)
国际(13562)
实践(12769)
(12769)
商业(12061)
(11973)
论坛(11973)
共检索到4301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田婧倩  许承明  
影子银行体系作为现代金融创新的重要形式之一,为我国金融市场注入了活力,但伴随着日益复杂的国际金融形势变化,也给我国的金融稳定性带来了风险隐患。该文在分析影子银行体系发展的基础上,对当前我国影子银行体系进行了规模测算,继而以商业银行表外理财业务为例分析我国影子银行的产生动因;最后根据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在发展中面临的挑战,提出我国影子银行体系风险防范的政策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钟磊  
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构成及现状影子银行体系又称"平行银行系统"或"准银行"1,它是指向企业、居民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期限配合和提高杠杆率等服务,从而在不同程度上替代商业银行核心功能的机构、市场、工具和方法。从功能作用看,影子银行体系通过有形或无形实体发挥着信用中介的信贷融通职能;从风险角度看,影子银行体系与传统银行体系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慧毅  蒋玉洁  
本文从影子银行存在的基础与发展的动力入手,首先从影子银行资产负债表结构上分析其期限错配引致流动性风险的传导机制,进而以我国目前两种信用风险较高的影子银行业务——民间借贷和银信理财合作为主对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信用风险传导机制进行了解析。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提出了完善我国影子银行监管的政策建议。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韩阳  张佳睿  
我国影子银行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国内巨大的融资缺口,部分企业无法从正规的银行信贷渠道取得融资,从而转向影子银行等非正规的融资渠道。同时,影子银行的产生和发展也是金融机构规避监管套利的结果。影子银行的业务在监管视线之外,扩大了整个社会信用创造的范围,削弱了货币政策的效果,并对政府的产业政策造成了负面影响。但影子银行对满足我国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发挥着重要作用,简单地直接禁止或强制转型都是不可取的。利率市场化定价是消除利用利率双轨制进行融资套利的根本途径,是有效控制影子银行体系不合理扩张的最有效方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阳希  万幼清  
金融活动全球化、金融业务纷繁化、金融创新复杂化以及市场维度多元化是当今时代的特征,影子银行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大肆扩张。近年来,国内影子银行的发展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特别是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和脆弱性备受争议。本文从国内外影子银行产生与发展入手,系统梳理了包括影子银行对金融体系的意义、国内影子银行的特征、风险来源及监管等影子银行体系研究的主要问题,旨在客观认识风险状况并对其合理发展提出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蕊  
影子银行作为广义金融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促进社会投融资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其与正规金融体系关联度高,且较少或没有受到监管,对金融体系稳健性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比较了关于影子银行的多种概念界定,梳理了中国式影子银行的机构形态和工具种类,分析了中国式影子银行体系在宏观调控、货币政策、正规银行体系、金融稳定等方面存在的风险,并提出降低影子银行的系统性风险、降低传统银行与影子银行之间的关联性、加强全球范围内的监管协调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俊霞  刘军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影子银行体系作为引发危机的重要因素,引起了各国政府和金融监管者的高度重视。本文首先分析了较成熟的美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内涵、特点和风险。其次界定了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内涵、运行模式和风险。从中国各类影子银行业务的风险评估来看,目前我国影子银行体系总体风险可控,结构上有风险暴露隐患。未贴现承兑汇票、委托贷款结构较为简单,同属银行表外业务,其风险与银行信贷相当。银行理财产品最大的风险是期限错配与收益率错配风险。信托贷款中信政合作、基建信托及产能过剩行业的信托违约风险较大。小额贷款公司等非典型金融机构的规模较小。最后根据中国影子银行体系风险情况提出了监管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李真  
全球金融危机后,国际社会从一个新的视角——影子银行体系来分析现代金融体系,并重构现代国际金融监管制度。影子银行体系的有效监管必须具有翔实的微观基础,比如体系边界、风险特征及表现形式等。国际上对影子银行体系并无公认的定义。影子银行具有证券化程度高、信息不透明、杠杆率较高等特征,这直接引致其存在诸多内生性金融风险,国际社会倾向于采用"类银行化"的监管路径对影子银行进行金融监管。国际社会采取的一系列法律、政策措施对我国影子银行监管具有一定的启示。
[期刊] 改革  [作者] 林晶  张昆  
"影子银行"体系是指一般银行之外的信用媒介主体及其活动,它们发挥着与商业银行同样的职能。随着"影子银行"体系在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其高杠杆率、期限错配、信息不透明等特点愈加凸显,使得社会中的流动性被大量释放,房地产业、金融业被推向高潮,给整个金融体系带来了严重的系统性风险。和国外相比,我国尚未形成较为完整的"影子银行"体系,因此有必要借鉴国外"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和监管经验,引导其规范发展,并将其作为银行体系的有益补充。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达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货币政策目标与金融监管框架之间的不一致性所引发的金融创新以及机构投资者对安全性资产的超额需求共同推动了影子银行体系在美国迅速发展。美国的影子银行体系主要由政府支持的影子银行体系、"内部"影子银行体系以及"外部"影子银行体系组成,但其各自的信贷中介程序和复杂程度不尽相同。影子银行体系的迅速发展对美国以及全球金融体系都产生了重要而复杂的影响。尽管《多德—弗兰克法》为美国乃至全球金融监管改革指明了方向,但旨在有效规范影子银行体系发展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之路依然漫长。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柯伟  
最近,影子银行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尽管过去两三年里,监管部门不断加强对各类非常规金融活动和机构的监管,但影子银行仍然蓬勃发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其最新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中表达了对中国影子银行问题的担忧。加强对影子银行运行风险监控,促进影子银行的有序发展,对于加强我国脆弱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维护金融稳定尤为重要。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尹继志  
影子银行体系是指游离于传统银行体系之外的信用中介机构与信用中介活动。批发业务模式、杠杆化操作、低透明度和较少受到监管是影子银行体系业务活动的主要特征。影子银行体系的活动增加了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加大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全球金融危机后,国际组织和发达经济体采取了一系列加强影子银行体系金融监管的政策措施。我国近年来影子银行机构不断增加,经营范围日益扩展,对其业务活动的风险应引起足够重视。为此需要借鉴国际金融监管的经验,完善金融监管措施,规范其发展并使之成为银行体系的有益补充。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尹继志  
影子银行体系是指游离于传统银行体系之外的信用中介机构及其中介活动。批发业务模式、杠杆化操作、低透明度和较少受到监管是影子银行体系业务活动的主要特征。影子银行体系的活动增加了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加大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全球金融危机后,国际组织和发达经济体采取了一系列加强影子银行体系金融监管的政策措施。我国近年来影子银行机构不断增加,经营范围日益扩展,对其业务活动的风险应引起足够重视。为此需借鉴国际金融监管的经验,完善金融监管措施,规范其发展并使之成为银行体系的有益补充。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朱元倩  
论文依据是否存在监管缺失对中国的影子银行体系进行了定义,并分别基于机构监管和业务监管维度对中国当前具有银行功能的金融体系进行了划分,将具有最广泛影子银行特征的金融体系划分为成因和风险特征各不相同的四类影子银行,同时基于监管的成本收益分析对四类影子银行提出了分类监管要求。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何文彬  
一系列事实证明我国防范"影子银行"的风险已迫在眉睫,文章首先阐述我国影子银行体系与西方的三个差异,其次对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和金融监管面临的困境进行了解析,最后提出架构完善的法律支撑体系是基础、界定影子银行范围、弄清运行机制是前提、将影子银行系统纳入监管范围等防范风险加强监管等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