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17)
- 2023(2797)
- 2022(2460)
- 2021(2428)
- 2020(2211)
- 2019(4945)
- 2018(5114)
- 2017(10666)
- 2016(5827)
- 2015(6992)
- 2014(7174)
- 2013(7487)
- 2012(7426)
- 2011(6823)
- 2010(6959)
- 2009(6929)
- 2008(6837)
- 2007(6235)
- 2006(5684)
- 2005(5369)
- 学科
- 济(23421)
- 经济(23390)
- 管理(14935)
- 业(13318)
- 方法(10732)
- 中国(10494)
- 企(10108)
- 企业(10108)
- 数学(8803)
- 数学方法(8744)
- 制(7332)
- 农(7182)
- 银(6291)
- 银行(6274)
- 财(6244)
- 贸(6141)
- 贸易(6135)
- 行(6093)
- 易(6031)
- 业经(5160)
- 税(4884)
- 融(4735)
- 金融(4734)
- 税收(4604)
- 收(4575)
- 和(4516)
- 学(4497)
- 体(4241)
- 农业(4165)
- 度(3980)
- 机构
- 学院(92000)
- 大学(91945)
- 济(38161)
- 经济(37239)
- 研究(32163)
- 管理(31406)
- 中国(26437)
- 理学(25678)
- 理学院(25324)
- 管理学(25002)
- 管理学院(24813)
- 财(21276)
- 京(20326)
- 科学(18466)
- 所(17170)
- 财经(16071)
- 研究所(15058)
- 江(14486)
- 经(14391)
- 农(14227)
- 中心(14178)
- 北京(13835)
- 范(12859)
- 师范(12769)
- 经济学(12007)
- 州(11959)
- 财经大学(11762)
- 业大(11657)
- 院(11426)
- 农业(11260)
- 基金
- 项目(49877)
- 研究(38680)
- 科学(37401)
- 基金(33970)
- 家(29084)
- 国家(28799)
- 社会(23654)
- 科学基金(22791)
- 社会科(22343)
- 社会科学(22338)
- 省(19264)
- 教育(17821)
- 基金项目(17585)
- 编号(17145)
- 划(16466)
- 成果(15620)
- 资助(14536)
- 自然(13047)
- 自然科(12558)
- 自然科学(12549)
- 自然科学基金(12304)
- 课题(12051)
- 部(11705)
- 发(11304)
- 重点(11089)
- 性(10549)
- 项目编号(10457)
- 年(10067)
- 教育部(9834)
- 创(9721)
共检索到1510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冷娟
本文以深圳市龙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为例,分析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现状,梳理存在的系列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促进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强化文化积淀和人文涵养,特别是在城市快速发展进程中保留住珍贵的乡愁。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问题 对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何军 刘丽华
目前,国内外对工业遗产的保护主要以工厂、建筑群、矿山等物质性遗存为主,传统工业时期的工业遗存尤其是大量赋存的非物质工业遗存的保护意识和效果都不容乐观。文章认为,建构科学合理的工业遗产保护体系是工业遗产挖掘、认定,建立保护名录等基础性工作的保障;我国非物质工业遗产主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得到保护,在现有的2批102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工业遗产主要分布在传统音乐、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四部分。文章引入非物质文化视角,采用文献分析和统计方法,分析了当前工业遗产保护体系特征、非物质工业遗产保护机理,以此为基础探讨了工业遗产保护体系构成,进一步明确了非物质工业遗产的保护内容。
关键词:
工业遗产 保护体系 非物质遗产 遗产名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陶信平
中日两国在自然环境、气候特征、文化传统、建筑形式等方面都有相似之处,研究和总结日本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经验,对构建与完善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法律制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在梳理我国历史文化遗产法律保护体系及现存问题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日本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特点和优势及对我国的借鉴作用,提出应该从完善法律体系、协调行政管理体系、构建公众参与体系等几个方面完善我国相关制度的建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彭俊玲
分析印刷文化遗产的内涵和外延,阐述印刷文化遗产保护的文化安全意义以及电子媒体时代研究纸本印刷文化及其遗产保护的意义,概述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印刷技艺的留存现状,分析图书馆在保护印刷文化遗产方面的作用。最后提出保护我国印刷文化遗产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印刷文化遗产 遗产保护 图书馆 古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秀萍
中国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不够良好,出现了萎缩现象,对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已迫在眉睫。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世满
旅游资源的主体是自然与文化遗产。纵观旅游发展史,游客大都是奔着名胜去旅游的,所谓名胜大都是优质遗产资源经过一定开发形成的自然与文化景区景点,古往今来,遗产旅游一直是旅游的主流。随着现代旅游规模越来越大,遗产资源的旅游利用强度越来越高,加上现代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遗产安全所造成的威胁,遗产保护问题便提上重要日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径伟 郭晴
通过研究我国目前自然遗产保护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借鉴发达国家对自然遗产保护的成功经验,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自然遗产资源保护之路,实现自然遗产保护和社会发展协调统一的要求。把重要篇幅放在主要发达国家对自然遗产资源保护体系保护的内容上,从分析我国自然遗产保护体系存在的问题入手,研究主要发达国家对自然遗产保护的先进经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然遗产保护体系,力求将之运用于实践之中,以解决我国自然遗产资源的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使自然遗产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协调发展。
关键词:
自然遗产 保护体系 问题 对策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兴斌
迄今为止,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无论是世界级的,还是国家级、省区级的,几乎都已开发成为著名的热点旅游景区,成了国家与地方形象的载体和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贾鸿雁
近年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视以及相关科研、教育的深入和宣传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走向大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旅游开发势在必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模式有原生地静态开发模式、原生地活态开发模式、原生地综合开发模式、异地集锦式开发模式等,但任何一种开发模式都或隐或显地存在伤害遗产的可能性。建立健全由法律机制、行政机制、规划机制、经济机制、教育科研机制构成的保障机制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的必要之举。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灿姣 阳利新
基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数字化保护的研究文献,对非遗数据库整体建设的研究、非遗项目分类体系的研究、非遗数字化技术应用研究、非遗数字化保护实践研究四个议题作了综述。目前学者在非遗数据库建设内容的研究上没有形成权威的、统一的模块,非遗数据库建设的评价机制尚没有建立;非遗的单线性分类研究较多,多层次分类研究较少,元数据技术的应用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在三馆(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各地区及非遗具体单个领域方面进行非遗数字化保护应用研究较多,其它非遗数字化保护机构研究较少,实践研究缺乏理论指导。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数字化保护 研究述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淑芳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保护也受到各界专家学者的重视。当前,在保护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的研究,认为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应注重新的保护理念,注重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保护,文化多元性保护以及动态开放性保护,这样才能切实做好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体育文化 保护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昕 柴琳
回顾了鼓浪屿将核心价值确定为国际社区的发展过程,指出世界文化遗产核心价值的提炼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社区文化遗产在本质上属于易损的历史文化价值公共区域,作为对历史文化土地市场失灵的一种矫正,有关保护活动必须把建立适宜的保护商业模式放在核心位置。保护商业模式的滞后是制约我国社区遗产保护发展的最大瓶颈,为摆脱困境鼓浪屿宜尽早建立船票一门票商业模式。
关键词:
鼓浪屿 社区文化遗产 保护商业模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婕
英国是世界文化遗产大国和强国,在文化遗产保护的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本文重点梳理和分析了英国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制度框架、组织管理体系、资金来源渠道以及财税政策,通过借鉴其有益的经验,提出了对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几点启示:一是建立健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制度;二是完善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体制和财政投入机制;三是拓宽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的来源渠道;四是发挥民间组织和公众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
关键词:
英国 文化遗产保护 财政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吴栩同 孙蒋涛
城市共生理念是在吸收中华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及人与自然、人与历史和谐相处的新发展需求,并依托于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的新形态基础上提出的。在传统的城市发展理念之中,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在一定程度上不仅阻碍了城市化的进程,而且在城市遗产保护中消耗了大量的经济成本与人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