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60)
2023(7720)
2022(6445)
2021(5831)
2020(4727)
2019(10983)
2018(11028)
2017(22364)
2016(12264)
2015(13800)
2014(14231)
2013(14365)
2012(13336)
2011(12293)
2010(12433)
2009(11768)
2008(11780)
2007(10923)
2006(9930)
2005(9485)
作者
(35681)
(29488)
(29456)
(28167)
(18616)
(13875)
(13314)
(11264)
(11198)
(10676)
(10023)
(9875)
(9489)
(9475)
(9288)
(9243)
(8782)
(8719)
(8637)
(8534)
(7500)
(7138)
(7058)
(6749)
(6711)
(6694)
(6659)
(6604)
(5917)
(5664)
学科
(52918)
经济(52832)
管理(45024)
(36864)
(30713)
企业(30713)
方法(22752)
数学(20540)
数学方法(20356)
(17628)
(16851)
中国(15942)
(14457)
环境(13255)
(12059)
银行(12046)
(11591)
(11410)
(11351)
贸易(11342)
业经(11262)
(11113)
(11084)
金融(11082)
(9887)
财务(9852)
财务管理(9826)
体制(9793)
(9653)
企业财务(9316)
机构
大学(187379)
学院(185802)
(85764)
经济(84048)
管理(72255)
研究(61282)
理学(60876)
理学院(60348)
管理学(59637)
管理学院(59310)
中国(50963)
(45834)
(38851)
财经(35329)
(31892)
科学(31406)
(30058)
(28361)
中心(28156)
经济学(27677)
财经大学(26300)
研究所(26034)
(25199)
北京(25185)
经济学院(24932)
业大(22975)
(22028)
(21840)
(20617)
师范(20439)
基金
项目(111384)
科学(88833)
研究(83970)
基金(83361)
(71034)
国家(70524)
科学基金(60880)
社会(55683)
社会科(53019)
社会科学(53004)
基金项目(43269)
(41582)
教育(38423)
自然(37578)
自然科(36655)
自然科学(36648)
自然科学基金(36014)
(35203)
资助(34695)
编号(33697)
成果(28075)
(27427)
(26608)
重点(24693)
(23690)
教育部(23462)
国家社会(23395)
课题(23246)
(23044)
人文(22727)
期刊
(98663)
经济(98663)
研究(61707)
中国(36626)
(35720)
管理(29318)
(24978)
金融(24978)
学报(22987)
(22885)
科学(22859)
大学(18886)
财经(18803)
学学(17893)
(16076)
经济研究(16001)
业经(15562)
教育(15185)
技术(15179)
农业(14800)
问题(13632)
理论(12679)
(12163)
实践(11363)
(11363)
国际(10291)
商业(9432)
价格(9408)
技术经济(9381)
现代(8863)
共检索到2936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蒋志雄  王宇露  
为推动我国强制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形成有效市场,本文结合碳排放权交易的特点,运用价格价值理论、价格市场理论和证券市场微观结构等理论,揭示了强制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双层价格形成机制架构,并以此为基础,剖析了我国7个试点的强制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运行现状与问题,提出了优化价格形成机制的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邹亚生  孙佳  
全球变暖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关注的焦点之一,在此背景下,人们开始寻求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共赢之路,如何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世界经济的新课题。现阶段,碳交易作为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暖的主要手段,在世界范围内的节能减排工作上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旨在探讨构建适合我国国情与低碳经济发展的碳交易市场体系,在总体把握碳交易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借鉴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的基本现状,对我国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提出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聂力  
当前我国面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与保持经济稳速发展的双重压力,加快创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已经成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口。通过分析和展望基于项目的清洁发展机制和基于配额的欧盟排放交易机制的经验与前景,并在评述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创建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机制的具体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唐将伟   黄燕芬   张祎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及其价格机制是实现碳排放权交易公平、有序、高效运行的重要基础,是引导企业要素资源流动、加快企业转型升级的驱动力,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和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保障。通过分析当前国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现状,指出国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价格机制仍然存在“不活跃、不灵敏、不畅通”等问题,进而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政府驱动机制、市场分割特征、参与体系不健全等视角深入分析了其成因。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逐步探索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细化碳排放实施路径、加快大数据技术实施应用、健全碳市场交易体系等对策建议,以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和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文举   钱新新  
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探讨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影响中国工业低碳转型的作用机制,并从七个试点省份出发,选取2006—202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对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政策的环境经济效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能够有效降低碳排放强度和提升工业低碳全要素生产率,从而促进中国工业的低碳转型。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主要通过成本约束和结构升级途径促进工业低碳转型,而技术进步途径的作用尚未实质性显现。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经济发展水平和研发水平更高的地区,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碳排放强度的降低和生产率的提升效果更加明显;而在外商投资水平更高的地区,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低碳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果更加明显。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军锋  张静雯  刘鑫  
依据温室气体排放凭证种类的不同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交易产品可分为碳排放配额和碳排放核证减排量两种。随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日益活跃,以及交易机制的不断完善,不同产品价格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也日趋紧密。如何认识并利用产品价格的关联关系,对于及时掌握碳市场的价格信号,依据不同阶段合理选择交易产品的类型,稳定和调控市场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选取碳排放配额和碳排放核证减排量两种商品的现货价格以及期货价格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自回归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来分析比较上述商品价格之间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发现,碳排放配额的价格在市场上处于主导作用,对碳排放核证减排量价格有引导作用,碳排放核证减排量的现货价格对碳排放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佳宁  
碳排放权交易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创新和金融创新工具。对国内外碳排放权市场的运行机制和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剖析了碳排放权市场配额分配、法规创设、监督与处罚等核心机制设计问题,并以期为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发展提供政策性思路。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磊  张永强  
碳税和碳排放权交易(以下简称"碳交易")是两种主要的温室气体减排政策。本文在全国碳交易市场已建立的基础上,对碳税和碳交易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国内外研究文献和国际上这两种减排政策的实践经验,得出碳税与碳交易同时使用能够以较低的代价完成碳减排目标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本文从碳税的计税依据、征税范围、征税环节、税收的归属与使用、税收优惠和税率等方面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相关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伟  宋维明  
本文分析了国际主要碳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以及波动情况,并实证分析了国际碳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碳市场价格会受到包括配额分配制度、经济环境以及政策取向等因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中国应当建立强制性碳交易市场,并适时引入做市商制度,制定合理的配额调控措施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汪中华  胡垚  
碳排放影子价格是衡量单位碳排放增加引起的边际产出减少的货币幅度,即环境治理的机会成本,其测算对我国制定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价格机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通过采用方向性产出距离函数以及粒子群算法对我国7家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所在地区的影子价格进行测算,同时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现行交易价格进行对比,分析其是否存在扭曲。研究结果表明:我国7家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所在地区交易价格与影子价格变动趋势基本一致,但均存在较大程度的偏离,说明所在地区企业减排成本高、压力大,尤其是广东和深圳的环境治理成本较高,与此同时,湖北出现了"搭便车"的现象。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承智  潘爱玲  谢涤宇  
碳排放权交易将在我国未来的减排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当前碳排放权交易价格剧烈波动的现实条件下,如何实现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平稳运行,是现阶段面临的紧要问题。本文对我国试点碳排放权交易的深圳、天津、北京等地区的碳排放权交易价格波动现状进行描述和分析,针对其量少价差大的特点,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剖析了其原因和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并提出应构建我国碳排放权交易价格的稳定机制,同时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的碳排放交易市场的政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胡海春  吕林  
2014年12月12日发改委颁布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对我国碳排放权交易过程中中央和地方两级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各自的职权范围进行界定,配额管理规定排放配额分配以免费分配为主,有偿分配为辅的发展方式;明确碳排放交易的主体以及交易产品;对碳排放核查流程以及申诉机制与配额清缴做出相应规制;同时确立监督管理机制。文章以上述办法为研究重点,针对我国碳排放权交易法律制度存在立法层次低、碳排放权的法律属性定性不明、初步建立跨区域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缺乏相应的法律规制等问题,提出完善我国碳排放权交易法律制度相应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雷玉桃   张萱   彭文祥  
基于“30·60”双碳目标,核定碳排放总量、设计制造业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配额分配方案,对于加快碳市场建设以及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灰色模型,预测2060年我国制造业各行业碳排放量,并使用CRITIC法及模糊优选模型,构建行业间碳排放权分配指标体系。结果表明:该指标体系中二氧化碳排放量、能源结构清洁化指数、化石能源消费行业占比、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能源强度的平均权重较高;非金属和黑色金属加工业碳排放权分配份额最大,石化行业、有色金属加工业份额也较高,以上5个行业之和约占97%,较适合纳入全国碳市场;烟草制造业等12个行业预计将在2060年出现碳排放权“自给自足”或“有可出售余额”的情况。基于此,应分阶段逐步扩大碳市场覆盖范围,创新深度减排模式推动碳市场纵深化发展,加快能源替代转型,推进绿色发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黄绍军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健全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近年来,我国碳排放权市场交易法规基本成形,交易机制不断完善,市场运行总体平稳有序。但与此同时,我国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行业覆盖范围需要扩容、只有小部分配额为有偿分配、碳数据质量及信息披露程度需提高、碳市场价格未能完全体现碳排放的外部成本、碳市场流动性不强等。本文在分析了欧盟、美国等地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的建设实践及共同点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优化我国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的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倪娟  
面对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问题,中国亟需改变高能耗、高污染的"透支式"发展模式,走上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本文对比分析了碳税与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差异,考察了两种机制国际与国内的实施现状,借鉴国际经验,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碳税与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联合应用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