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74)
- 2023(12302)
- 2022(10970)
- 2021(10536)
- 2020(8998)
- 2019(20913)
- 2018(21244)
- 2017(41362)
- 2016(23057)
- 2015(26517)
- 2014(26613)
- 2013(26041)
- 2012(24242)
- 2011(22120)
- 2010(22570)
- 2009(20891)
- 2008(20777)
- 2007(18750)
- 2006(16851)
- 2005(15176)
- 学科
- 济(88418)
- 经济(88310)
- 管理(66164)
- 业(62461)
- 企(51887)
- 企业(51887)
- 方法(39625)
- 数学(33559)
- 数学方法(33088)
- 中国(25961)
- 农(24855)
- 财(22130)
- 业经(19882)
- 学(19754)
- 制(18827)
- 贸(18060)
- 贸易(18051)
- 地方(17906)
- 易(17549)
- 农业(16129)
- 理论(16087)
- 银(15759)
- 银行(15717)
- 和(15274)
- 行(15007)
- 教育(14219)
- 融(13883)
- 金融(13881)
- 技术(13689)
- 务(13632)
- 机构
- 大学(336281)
- 学院(331831)
- 管理(129289)
- 济(127991)
- 经济(124846)
- 研究(112303)
- 理学(110620)
- 理学院(109326)
- 管理学(107343)
- 管理学院(106725)
- 中国(84359)
- 京(73169)
- 科学(69514)
- 财(61458)
- 所(57804)
- 研究所(52137)
- 农(51577)
- 江(49819)
- 中心(49721)
- 财经(48598)
- 业大(47880)
- 北京(47305)
- 范(47064)
- 师范(46708)
- 经(43778)
- 州(41119)
- 院(40480)
- 农业(40279)
- 师范大学(37312)
- 经济学(36715)
- 基金
- 项目(214578)
- 科学(166849)
- 研究(160701)
- 基金(152417)
- 家(131652)
- 国家(130520)
- 科学基金(110664)
- 社会(96944)
- 社会科(91566)
- 社会科学(91539)
- 省(83867)
- 基金项目(81283)
- 教育(75008)
- 自然(71981)
- 划(70996)
- 自然科(70221)
- 自然科学(70202)
- 自然科学基金(68924)
- 编号(68038)
- 资助(63543)
- 成果(58402)
- 重点(47860)
- 课题(47583)
- 部(47493)
- 发(45644)
- 创(44069)
- 项目编号(42020)
- 创新(40918)
- 科研(40702)
- 教育部(40541)
- 期刊
- 济(147505)
- 经济(147505)
- 研究(103483)
- 中国(63597)
- 学报(50850)
- 管理(49301)
- 农(47182)
- 科学(47101)
- 财(44929)
- 教育(44846)
- 大学(38446)
- 学学(35074)
- 农业(32754)
- 融(30513)
- 金融(30513)
- 技术(27785)
- 业经(24514)
- 财经(23353)
- 经济研究(22338)
- 图书(22128)
- 问题(19853)
- 经(19823)
- 理论(17846)
- 贸(16458)
- 实践(16350)
- 践(16350)
- 业(16189)
- 技术经济(15929)
- 现代(15645)
- 科技(15421)
共检索到5013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新艳 文辅相 贾永堂
所谓弱势高校,是指由于内部与外部某种单一或复合因素的作用,对各种教育资源缺乏应有竞争力,导致在综合实力、学校战略、办学水平、外部环境、社会认同等方面明显落后于其他同类高校,面临较大生存与发展问题的高等院校。我国弱势高校的形成有着历史与现实的复杂背景和原因。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新艳
弱势高校群体所引发的问题,将影响到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稳定与发展。应利用关键因素评价矩阵构建弱势高校判定理论模型,有效区分不同弱势高校及其弱势程度,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弱势高校分别采取扶持战略、转化战略和淘汰战略,解决弱势高校的问题。
关键词:
弱势高校 系统危机 判定模型 战略选择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许小峰 任国玉 王守荣 张政
全球气候变化是全球变化的核心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环境外交和国家可持续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之一。我国政府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重视与日俱增,已经确定了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基本原则,并初步确立了响应气候变化问题的立场和战略构想。本文从气候变化问题的由来、观测与研究的现状和问题、我国当前的政策和措施等方面,进一步思考应对气候变化影响和国际谈判的战略部署问题,并提出初步对策建议。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应对战略 建议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朱旭东 康晓伟
基于权力诉求及利益获得的视角,教师群体可以分为优势群体教师和弱势群体教师。弱势群体教师问题的出现是社会分层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在政策制定、物质保障以及人文关怀等方面适当向弱势群体教师倾斜,这不仅有利于教师队伍整体质量的提高,而且也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途径。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郭锐 陶岚 汪涛 周南
2009年,中国民族品牌借全球金融危机之机,为加快其全球化的步伐,花费重金并购国外强势品牌。然而,"蛇吞象"式的跨国并购背后却是消费者的认知失调。同时,国内外现有研究针对改善该认知失调的品牌战略研究十分有限。因此,本文基于认知一致性和顾客品牌资产(CBBE)理论,从弱势品牌视角出发,围绕如何有效减轻"蛇吞象"后消费者的认知失调,运用焦点小组、个人访谈、实验和LME模型,最终得到了一些重要的发现:品牌要素战略(名称变化)、营销支持战略(价格维持或降低)以及次级联想杠杆战略(原产地保留或去除)都对并后品牌绩效产生显著影响。此外,本研究还揭示了消费者认知失调的改善机制,即品牌契合度在减轻消费者失调的...
关键词:
民族品牌 品牌战略 认知失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于茂荐
文章从模块化厂商的分工基础——各厂商占据资源位差别出发,研究了产业模块化对于产业结构的影响,各厂商资源位的差别导致了竞争地位不同,在产业总价值中获取份额不同,并且促进了不同层次厂商间合作,企业应通过业务聚焦战略和企业内部模块化融入到模块化生产网络中。提出了中国企业发展的建议,可以先从低资源位的一般模块商进入模块化网络,然后逐渐提升自己资源位,通过品牌优势构建转入系统集成商或者通过技术能力培养转入关键模块商。
关键词:
模块化 战略 资源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贾永堂
过去十年,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由精英向大众化的跨越。在取得这一成就的过程中,我们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部分高校碰到的困难日益增多,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严峻,办学质量没有相应提升,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总体评价趋于下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我国高等教育进行深入反思。本文拟从考察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弱势高校群体面临的困境入手,分析我国高等教育系统及其发展模式面对的挑战,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关键词:
弱势高校 发展困境 系统危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美今 张松
本文借鉴西方关于IPO的研究成果 ,结合中国股市的实际 ,对新股弱势问题展开实证研究 :(1 )考虑股票的内在风险性 ,采用经过风险调整的相对收益率CR 和累计相对收益率ACR 指标 ,揭示了以市值加权和不以市值加权的不同情况下 ,样本组合在新股、次新股和普通股的各个不同时期内相对于市场指数的走势特征 ;(2 )构造经济计量模型揭示股票上市后长期走势的影响因素 :对新股实际收益率影响最大的是该股票的市值 ;决定股票上市后两年内对市场指数走势强弱的因素是初始收益率及其流通股数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钟映竑 杨建梅
本文简要回顾了各战略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分析了战略管理中复杂性及其研究方法,认为战略管理中的复杂性使寻找通用普适的战略管理理论非常困难,并在系统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了战略研究方法论的系统理论模型。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岩 刘祖良
在建设小康社会和全面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期,深入探究世界高等教育高端发展规律,对我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意义重大。研究发现,世界高等教育发达中心总是与其他社会发达中心同步运动,并且国家组织作用关键,轮动周期渐趋缩短,未来世界高等教育高端中心将趋于泛化。由此可以洞察到我国未来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从宏观角度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做出四方面应对战略思考。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发达中心 发达区域 应对战略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肖元真 郭卫民 徐光新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由于经济全球化的传导,使得世界各国也因全球金融危机引发了经济衰退。本文分析了美国金融危机的产生原因及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并就我国如何通过经济政策、国际收支、货币政策、加工贸易、财政政策、税收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来积极应对,以保持经济持续和谐发展提出策略和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尔升 裴广一 陈羽逸 李雪晶
本文根据历史经验,认为:海洋话语权是海洋强国的前提,其内在逻辑是:海洋思想—海洋话语—海洋法律(制度、规划)—海洋活动—海洋强国。目前,国际海洋话语出现双垄断(国际海洋法公约,美国)的现象,中国在国际海洋话语体系中处于弱势地位,对中国产生消极影响。本文认为:国际海洋话语权的双重垄断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改变,中国海洋话语的弱势将继续保持。中国要实现海洋强国的目标,必须建立符合中国海洋强国要求的本土化的海洋话语体系;完善法制,增强海洋话语的合法性;加快海军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为确立海洋话语提供坚强的后盾;打好经济牌,增强中国海洋国际事务的发言权,理性地融入国际海洋话语体系,与各方平等开展沟通对话;在网...
关键词:
话语权 海洋强国 海洋发展战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岑道权
当前,高校贫困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明显处于弱势地位。对此,政府应建立健全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制度;高校应健全贫困生资助体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工作干部队伍,加强对贫困生的全方位指导,着力提高他们的就业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贫困大学生 就业 核心竞争力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丁声俊
一、本轮国际粮价飙升的特点近两年,特别是从2007年以来,国际市场上粮价一路飙升,成为全球瞩目的经济现象。观其演变趋势,这一轮粮价飙升有三个特点:1.粮价涨幅大。这一轮粮价的涨速超过整个物价的增长速度。从2006年9月以来,世界主要粮食品种价格以升为主:小麦飞涨112.0%:大豆飙升75.1%;玉米猛增47.3%;大米上扬3.1%。其中,小麦和玉米等价格达到近10年来的最高价位。自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旭燕 孙德芳
大数据时代美国高等教育的弱势学生发展问题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议题。美国通过建立完善的高等教育数据系统,形成良好的政策支持、技术协作研发和组织协同的生态机制,实施描述性分析、预测性分析、自适应学习、财务指导与干预等技术策略,来保护弱势学生权益,提升弱势学生学业质量,促进弱势学生发展。美国高等教育大数据技术精确指导弱势学生发展虽然优势明显,但是大数据安全和隐私及技术使用的道德与标准化问题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