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52)
2023(4944)
2022(4211)
2021(4079)
2020(3756)
2019(8336)
2018(8444)
2017(17957)
2016(9525)
2015(10544)
2014(10641)
2013(10721)
2012(10317)
2011(9281)
2010(9649)
2009(9445)
2008(9580)
2007(8669)
2006(7835)
2005(7473)
作者
(27332)
(22486)
(22257)
(21601)
(14313)
(10729)
(10360)
(8646)
(8443)
(8167)
(7643)
(7471)
(7148)
(7141)
(7104)
(7060)
(6755)
(6726)
(6483)
(6461)
(5796)
(5686)
(5428)
(5235)
(5184)
(5148)
(5066)
(4837)
(4542)
(4409)
学科
(40096)
经济(40046)
(31107)
管理(28225)
(24376)
企业(24376)
方法(20955)
数学(19405)
数学方法(19304)
(15208)
中国(14660)
(14011)
(11534)
银行(11526)
(10953)
(10952)
保险(10862)
(10515)
财务(10510)
财务管理(10486)
企业财务(10139)
(9863)
(9483)
金融(9483)
(8792)
(8107)
贸易(8100)
(7983)
体制(7778)
业经(7251)
机构
大学(144540)
学院(142203)
(63857)
经济(62576)
管理(55851)
理学(46891)
理学院(46439)
管理学(45822)
管理学院(45551)
研究(44173)
中国(40821)
(37004)
(30132)
财经(28782)
(26122)
科学(23187)
(22047)
财经大学(21761)
经济学(20749)
(20740)
中心(20523)
北京(20060)
研究所(19102)
经济学院(18917)
(18186)
(17345)
金融(17047)
(16782)
业大(16461)
(16085)
基金
项目(82171)
科学(65050)
基金(61782)
研究(61183)
(52256)
国家(51876)
科学基金(44738)
社会(40590)
社会科(38592)
社会科学(38581)
基金项目(32139)
(29507)
教育(27807)
自然(27704)
自然科(27046)
自然科学(27034)
资助(26900)
自然科学基金(26627)
(25395)
编号(24815)
成果(21198)
(19916)
重点(17996)
教育部(17560)
人文(16975)
国家社会(16900)
(16688)
(16411)
(16298)
(16185)
期刊
(69898)
经济(69898)
研究(49311)
(28812)
(24760)
金融(24760)
中国(24757)
管理(20784)
学报(18145)
科学(17031)
(16025)
财经(15227)
大学(14554)
学学(13846)
(12804)
经济研究(11747)
业经(11077)
技术(10260)
农业(10191)
问题(10177)
理论(9479)
教育(9430)
(8879)
实践(8495)
(8495)
统计(7620)
国际(7376)
商业(7265)
技术经济(7256)
财会(6802)
共检索到2215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横峰  邱晨怡  
引入双重股权结构是一把双刃剑,尤其是在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比较集中的背景下,必须对引入双重股权结构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进行合理预期。本文结合我国法律法规、公司治理制度以及双重股权结构的特征,从可变利益实体视角,梳理引入双重股权结构出现的各类风险,针对各类风险设计相应的风险预警系统,并归纳风险发生以后能够采取的各类防范措施,以期为政府主管部门在引入双重股权结构提供相关建议及政策咨询。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汪宇涛  
在我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加大放开的大背景下,双重股权结构作为一种所有权结构安排创新,同时也是一种长期激励安排,受到越来越多的新兴经济体、生物医学研发以及以互联网为主导的创新企业的青睐,探究双重股权结构的潜在风险,如何有效防控风险,降低企业的试错成本,提高企业效益成为文章关注的重点。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横峰  邱晨怡  
本文基于可变利益实体视角,梳理我国引入双重股权结构的法理逻辑。研究发现双重股权结构引入我国可以提升我国公司治理水平,有效地减少隧道挖掘行为,增强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信心,尝试将双重股权结构引入我国具有现实性和必要性,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一步分析引入双重股权结构的可行性。本文借鉴美国法律对双重股权结构的政策规定与制度设计,分别从法律层面和公司制度层面提出建议,对我国双重股权结构进行制度设计,以期为我国制定引入双重股权结构相关的政策和公司制度作参考。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杜佳佳  吴英霞  
近年来,资本市场和公司资本运作实践中争夺上市公司控制权的事例时有发生,一个重要的制度诱因在于"一股一权"原则的制度悖论——将股东资本比例与管理权直接挂钩,而忽视管理层的专业知识以及公司文化、经营战略等要件。从股东异质性、股东平等观念和公司治理实践的角度来看,构建双层股权结构是必要的,不仅适应现代公司治理实践和理论的发展,而且契合公司治理的效率和公平价值。我国现行《公司法》坚持"一股一权"原则,同时也为双层股权结构留有一定的制度空间,但是缺少必要的引导性规则。学术界对于我国引入双层股权结构可行性的争议点主要集中在违背股东平等观念、证券市场制度不成熟以及双层股权结构制度本身的风险等方面。在现行法律预留的制度创新空间内,我国双层股权结构的构建可循实体法规范和公司章程自治相结合的路径推进。一是要完善引入双层股权结构的法律规制及监管规则,限定双层股权结构的适用范围,限制超级投票权股东的投票权比例,禁止通过资本重置构建双层股权结构,限制超级投票权的持有主体;二是要完善引入双层股权结构的配套措施,加强股东救济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建设,为引入双层股权结构提供制度保障。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魏良益  
在我国是否引入双重股权结构制度存在不同认识。实际上,股东异质性从企业诞生之日就已经客观存在。因此,从股东异质性视角看,引入双重股权结构制度存在合理性。创新型企业是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主体,应进一步加快股权结构制度创新,助力创新型企业特别是中小型创新型企业可持续发展。建议在我国创新型企业率先引入双重股权结构制度,构建企业双重股权结构制度适用范围、操作指引、政策评估等制度体系,为全面推行双重股权结构制度探索经验。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花旻  
从2007年《物权法》颁布以来,以非上市公司股权质押作为担保方式的银行贷款逐渐增多。如何更好地把握非上市公司股权质押业务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对商业银行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非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的特点,分析其作为担保方式的风险,并就如何防范风险提出建议,包括:贷前调查阶段侧重押品的选择;依法完成股权出质的审批手续,重视质押合同的签订和质押手续的办理;细化押品和质押股权公司的贷后管理;与产权交易中心加强合作,拓宽非上市公司质押股权交易的途径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翟静  贾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型企业发展迅速,已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作为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渠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对于推动我国市场经济转型、促进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股权投资基金的概念及特点进行阐述,并结合股权投资基金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和特点,为解决股权投资基金存在的内部风险问题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程清  
系统性风险(Systemic Risk)又可称为"可分散风险"(Diversifiable Risk)或"聚生风险"(Aggregate Risk)。从本质上而言系统性风险是指:既定金融系统本身固有风险在内外风险事件作用下超过本系统界定之外的扩散与蔓延。互联网金融系统性风险与相关风险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股权众筹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一部分具有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共性,比传统金融的风险传染性更强,引发互联网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更大,因此对其风险予以防控非常重要。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许利平  
瑕疵股权转让已成为现代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一种常态。由瑕疵股权转让而引起的法律纠纷大有增多的趋势。瑕疵股权的产生主要缘于股东身份瑕疵和股东违反出资义务而导致的出资瑕疵。瑕疵股权的转让,涉及多方利益主体,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股权转让不能因为股东身份资格和出资瑕疵就确认无效,关键是建立起有效的法律风险防范措施,这样才能减少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建立公平的交易市场环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燕  康广  熊笑坤  
本文以我国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现状和发展中存在的风险估量问题为依托,以国内外对股权投资基金的研究为基础,对我国股权投资基金风险预估及防范措施进行探讨,构建风险预估量化模型,以实现我国股权投资基金内部控制的长效性。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徐京平  王润珩  
近年来,股权众筹发展迅猛,但对投资者而言存在信息不对称风险、法律风险、金融业务风险、操作风险和信息安全风险。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其风险进行排序,实证结果显示:突出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信息不对称风险、法律风险、金融业务风险、操作风险和信息安全风险。因此,管理当局应当从实施信息强制披露制度、实行小额公开发行豁免、确保股权份额转售与流通渠道畅通、加强平台信息安全制度建设、促进投资者保护制度落实等方面加强防范,促进股权众筹融资健康发展。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官本仁  
股权质押是权利质押的一种,具有权利性、表征性和便利性等特点,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越发显现出其融资方面的潜力。但是,股权质押也存在着价值性、政策性及规范性风险。认识并防范这些风险,是股权质押真正发挥优势的措施所在。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程清  
系统性风险(Systemic Risk)又可称为"可分散风险"(Diversifiable Risk)或"聚生风险"(Aggregate Risk)。从本质上而言系统性风险是指:既定金融系统本身固有风险在内外风险事件作用下超过本系统界定之外的扩散与蔓延。互联网金融系统性风险与相关风险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股权众筹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一部分具有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共性,比传统金融的风险传染性更强,引发互联网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更大,因此对其风险予以防控非常重要。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韩金红   曾晓   靳庆鲁  
VIE模式是中国企业上市融资的独特创造和现实选择,其对于拓展企业融资渠道、促进企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但其特有的协议控制方式也会引发双层委托代理问题,进而影响企业的股价崩盘风险。基于此,本文首次以双层委托代理问题为切入点,实证检验VIE上市模式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结果发现:VIE模式上市会提高公司的股价崩盘风险,进一步分析发现,双重股权结构这一机制设计可以缓解VIE模式对股价崩盘风险的负面影响,基于影响机制检验发现,VIE模式下引发的双层委托代理问题会降低企业的信息透明度,进而导致股价崩盘风险的增加。本文首次基于股价崩盘视角分析了VIE模式企业的上市效果,同时发现双重股权结构嵌入VIE模式可以发挥积极的公司治理作用,本文的研究丰富了VIE模式、双重股权结构的相关研究,同时可为我国科创版VIE模式上市政策的改革、VIE模式监管制度的完善及我国VIE模式企业的上市决策提供经验证据及决策参考。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董钰凯  胡本源  
如何识别审计风险并做好防范措施关系到会计师事务所的根本利益。本文从审计风险的定义切入,分析其成因,并对如何识别审计风险给出具体建议,提出防范措施,以期对会计师事务所防范审计风险提供一定帮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