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73)
- 2023(13484)
- 2022(11485)
- 2021(10700)
- 2020(9335)
- 2019(21718)
- 2018(22187)
- 2017(42053)
- 2016(23023)
- 2015(26268)
- 2014(26614)
- 2013(25977)
- 2012(24238)
- 2011(22007)
- 2010(22635)
- 2009(21264)
- 2008(21172)
- 2007(19375)
- 2006(16947)
- 2005(15090)
- 学科
- 济(92259)
- 经济(92168)
- 管理(67796)
- 业(65259)
- 企(53600)
- 企业(53600)
- 方法(44673)
- 数学(39691)
- 数学方法(39037)
- 中国(27091)
- 农(25620)
- 财(22611)
- 技术(20169)
- 制(19968)
- 业经(19442)
- 学(19321)
- 贸(17518)
- 贸易(17507)
- 地方(17076)
- 易(17011)
- 理论(16879)
- 银(16611)
- 银行(16559)
- 农业(16362)
- 行(15872)
- 融(14978)
- 金融(14970)
- 和(14282)
- 体(13923)
- 务(13135)
- 机构
- 学院(336512)
- 大学(336157)
- 济(134188)
- 经济(131147)
- 管理(128332)
- 研究(111411)
- 理学(110175)
- 理学院(108940)
- 管理学(106745)
- 管理学院(106115)
- 中国(84649)
- 京(71508)
- 科学(69992)
- 财(62987)
- 农(59131)
- 所(57452)
- 业大(52168)
- 研究所(52128)
- 江(51896)
- 中心(51315)
- 财经(49656)
- 农业(46896)
- 北京(45180)
- 经(44752)
- 范(43776)
- 师范(43267)
- 州(41273)
- 经济学(40405)
- 院(39828)
- 技术(38502)
- 基金
- 项目(219128)
- 科学(171112)
- 研究(159488)
- 基金(155664)
- 家(136408)
- 国家(135259)
- 科学基金(114798)
- 社会(98218)
- 社会科(93022)
- 社会科学(92991)
- 省(88870)
- 基金项目(81876)
- 教育(75917)
- 自然(74588)
- 划(74511)
- 自然科(72930)
- 自然科学(72912)
- 自然科学基金(71626)
- 编号(66198)
- 资助(64491)
- 成果(54790)
- 重点(49835)
- 创(49491)
- 部(47973)
- 发(47186)
- 课题(47027)
- 创新(45550)
- 科研(41935)
- 计划(40801)
- 大学(40768)
共检索到500348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沈伟国 陈艺春
本文立足于全球化的视角,建立了一个我国开放式自主创新体系框架模型,以此来分析吸引外资与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系,并从对策建议层面对外资直接参与我国自主创新的途径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引进外资 自主创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燕
本文在界定开放式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了西部地区构建开放式科技创新体系的理论依据,提出了西部构建开放式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战略指导思想、原则与模式。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吕春燕 孟浩 何建坤
自主创新已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在界定研究型大学及国家自主创新体系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型大学的实际,分析了研究型大学在国家自主创新体系中成为自主创新的源泉、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供集成创新成果等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自主创新 作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振京
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创新是指技术创新。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创新是指包括原创性发明、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三个阶段的技术变革。而从国家层面来理解,创新不仅局限于技术创新和技术变革、进步,而包括制度的、经济的、社会的进步。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创新基础结构即创新要素的建设;二是由公共和私有部门和机构组成的创新网络系统的建设。只有把创新要素建设和创新网络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充分考虑到利用国际资源对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才能形成我国有效的国家创新体系。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名子 丁堃
1997年3月,奇瑞汽车有限公司成立;1999年5月,第一台发动机成功下线,12月,首台轿车下线;2001年10月,向叙利亚出口第一批轿车;2002年底,跻身国内轿车行业八强;2003年8月,成功完成产品线布局;2004年4月,与全球23个国家签署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袁维海
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是一种长期投资,需要有远见卓识的决策,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和代价,甚至承担很大的风险。现在我们很多产业尽管经济规模得到了迅速壮大,但技术一直是中国大多数企业的“软肋”。缺乏核心技术优势的中国企业在全球竞争中明显缺少底气,核心技术的缺乏,成为国内企业全面参与全球竞争的桎梏。因此,肩负起技术创新的“主体”使命,是我国企业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
自主创新 核心竞争力 创新体系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崔新健 郭子枫 常燕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国家创新体系(NIS)的开放性越来越重要。文章以开放式NIS为主线展开研究。首先,文章梳理了开放式NIS理论的基础与发展,主要源于NIS理论和开放式创新理论的开放式NIS理论,其发展历经三个时期。其次,分析了开放式NIS的类型与构成要素,类型不同则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反映不同的发展状态。再次,通过归纳分析开放式NIS的衡量与测度,形成以NIS创新能力与NIS开放性构建二维测度指标体系的基本思路。最后,分析从传统的NIS到开放式NIS潜在发展路径及其一般演化规律,提出中国开放式NIS发展路径及其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魏政福 高璐 翟子瑜
中国正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时期,亟待加快从要素投资拉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而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经济全球化、创新国际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将给区域发展带来深远影响。本文重点探讨区域开放协同创新的必要性,分析当前区域创新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构建区域开放式协同创新体系的战略任务。
关键词:
区域开放式创新 协同创新问题 构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关锡友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机床第一消费大国,第四生产大国。但国产高档数控机床自主原创能力不强,迫切需要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产业水平的提升。因此,迅速提升数控机床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成为机床工具企业当务之急。
关键词:
数控机床 自主创新 能力 提升 思路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谢荣见
文章首先从技术创新战略、研究开发机构、制度建设、激励机制、研发经费投入上探索了奇瑞公司自主创新体系;其次探析了奇瑞公司基于内部创新、协作创新、融合创新、自主学习和创新培育之间有效组合的自主创新策略;最后给出奇瑞公司独特的自主创新体系与策略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戴德余
相对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而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更加深刻和丰富,同时也是解决经济生活中深层次矛盾的现实要求。创新能力与发展方式密切相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依靠自主创新,自主创新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起关键作用。构建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实行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创新,大力培育创新人才,以创新文化激励科技进步和创新,优化自主创新对外开放环境是以自主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自主创新 经济发展方式 路径选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磊 郑丕谔 李京 王中权 朱连泰
加快建设、发展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要继续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重点解决影响发展全局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解决国家创新体系中存在的结构性和机制性问题,努力建立一个既能够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又能够提升国家在科技领域的有效动员能力;既能够激发创新行为主体自身活力,又能够使各部分有效整合的新型国家创新体系。当前要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为重点,围绕确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建立以企业为核心、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力争在政策上、体制上有所突破。
关键词:
自主创新 政策动因 国际比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齐晶晶
文章从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技术扩散能力、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四个方面建立区域创新体系效能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粒子群算法改进的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对中关村、东湖、张江、长株潭四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创新体系效能进行评价,基于评价结果对四个地区的发展优势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对比分析。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钱水土 周永涛
本文从金融发展的视角分析FDI技术溢出对我国自主创新的影响,运用1998-2007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构建面板门槛模型。研究发现,FDI对我国自主创新还不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但FDI对我国自主创新的影响显著存在基于金融发展程度的"双门槛效应"。截止2007年,仅北京、浙江、上海三个省份的金融发展程度跨越了更高的门槛值。
关键词:
金融发展 FDI 自主创新 门槛模型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武汉大学开放式创新研究课题组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我国不断推进开放式创新,探索出一条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道路。当前,我国还存在创新主体互动不够、消化吸收经费不足、创新服务与激励机制不完善、重引进轻消化吸收而再创新动力不足、国际创新合作不充分等问题,阻碍了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为实现以开放促创新,推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良性循环发展,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不断优化技术的引进质量,加强产学研合作,构建多元化的金融支持体系,促进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完善再创新激励机制和服务体系,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营造良好的环境。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