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17)
- 2023(15168)
- 2022(13158)
- 2021(12243)
- 2020(10207)
- 2019(23564)
- 2018(23711)
- 2017(46048)
- 2016(25193)
- 2015(28389)
- 2014(28707)
- 2013(28427)
- 2012(26039)
- 2011(23662)
- 2010(23808)
- 2009(22088)
- 2008(21824)
- 2007(19310)
- 2006(17340)
- 2005(15805)
- 学科
- 济(96621)
- 经济(96477)
- 管理(78035)
- 业(69868)
- 企(59435)
- 企业(59435)
- 方法(43504)
- 数学(36962)
- 数学方法(36508)
- 财(30801)
- 中国(27410)
- 农(25387)
- 学(23279)
- 制(23230)
- 业经(22255)
- 税(21930)
- 税收(20468)
- 收(20290)
- 环境(18697)
- 务(18091)
- 贸(18035)
- 贸易(18024)
- 财务(18017)
- 财务管理(17983)
- 理论(17751)
- 和(17614)
- 易(17538)
- 地方(17281)
- 企业财务(17077)
- 银(16976)
- 机构
- 大学(366553)
- 学院(363203)
- 济(143332)
- 管理(140933)
- 经济(140061)
- 理学(121368)
- 研究(120663)
- 理学院(120001)
- 管理学(117988)
- 管理学院(117332)
- 中国(91080)
- 京(78699)
- 财(74673)
- 科学(74146)
- 所(60801)
- 财经(58020)
- 研究所(54750)
- 农(54000)
- 中心(53536)
- 江(53466)
- 经(52389)
- 业大(52009)
- 北京(50432)
- 范(47629)
- 师范(47169)
- 院(44108)
- 经济学(43513)
- 州(43144)
- 财经大学(42958)
- 农业(42211)
- 基金
- 项目(240489)
- 科学(188357)
- 研究(177140)
- 基金(174130)
- 家(151551)
- 国家(150365)
- 科学基金(128364)
- 社会(110284)
- 社会科(104397)
- 社会科学(104374)
- 省(92569)
- 基金项目(92566)
- 自然(83306)
- 自然科(81231)
- 自然科学(81214)
- 教育(80958)
- 自然科学基金(79748)
- 划(78624)
- 编号(72932)
- 资助(71434)
- 成果(60539)
- 重点(54004)
- 部(53235)
- 发(50744)
- 课题(50102)
- 创(49590)
- 制(46367)
- 创新(46344)
- 科研(46051)
- 教育部(45624)
- 期刊
- 济(159842)
- 经济(159842)
- 研究(114342)
- 中国(66917)
- 财(57271)
- 学报(56456)
- 管理(53238)
- 科学(51613)
- 农(48178)
- 大学(42856)
- 教育(40409)
- 学学(40271)
- 农业(33080)
- 融(31188)
- 金融(31188)
- 技术(30797)
- 财经(28136)
- 经济研究(25269)
- 业经(25155)
- 经(23906)
- 问题(21264)
- 理论(18356)
- 图书(17743)
- 务(17352)
- 科技(17062)
- 实践(16693)
- 践(16693)
- 技术经济(16692)
- 现代(16482)
- 贸(16331)
共检索到5400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杨颖
全球变暖会对人类社会产生不可预知的影响,温室气体减排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议题,各国间需要协同合作才能应对气候变化给人类带来的危机。本文分析了开征碳税的必要性及合理性基础,认为碳税不仅是国际上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一项有效的经济手段,也是符合当前我国国情的现实之选,同时,碳税还是我国应对国际"碳关税"压力的有效措施。本文从征税对象、征税环节、计税依据、税率、税收收入使用、税收优惠等方面进行我国碳税制度设计,并为我国实施碳税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碳税 二氧化碳减排 理论基础 制度设计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杨颖
全球变暖会对人类社会产生不可预知的影响,温室气体减排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议题,各国间需要协同合作才能应对气候变化给人类带来的危机。本文分析了开征碳税的必要性及合理性基础,认为碳税不仅是国际上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一项有效的经济手段,也是符合当前我国国情的现实之选,同时,碳税还是我国应对国际"碳关税"压力的有效措施。本文从征税对象、征税环节、计税依据、税率、税收收入使用、税收优惠等方面进行我国碳税制度设计,并为我国实施碳税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碳税 二氧化碳减排 理论基础 制度设计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马国强
矿产资源税不是税,也不是资源租金,而是资源补偿金。矿产资源税的职能不应包括矿产资源实物补偿与环境保护,而应包括矿产资源价值补偿与有效开采。矿产资源税的税基不应是单纯的矿产品数量、矿产品价值或矿产品数量与价值的混合形式,而应是反映矿产品价值变化与矿产资源开采率变化的计税销售收入。矿产资源税的税率不应实行单一税率,而应对不同矿种、同一矿种的不同矿区与同一矿区的不同开采阶段实行不同的税率,矿产资源税的税率水平不应过低,而应与矿产资源的价值相适应。
关键词:
资源税 资源补偿费 资源税费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苏明 傅志华 许文 王志刚 李欣 梁强
节能减排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我国发展中面临的能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建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碳税有利于推动消耗化石燃料产生的外部负效应内部化,通过增加能源的使用成本以达到减少能源消耗的目的,所以开征碳税是促进我国节能减排和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有效经济手段之一。本文从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开征碳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在中国开征碳税的基本目标和原则,从税制诸因素角度初步设计了碳税制度的基本内容,并具体提出了我国碳税制度的实施框架,包括碳税与相关税种的功能定位、我国开征碳税的实施路线图,以及相关的配套措施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崔景华
碳税是实现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的有效政策手段。我国在确立碳税制度框架时,可以借鉴国外的碳税经验,通过降低能源税税收负担和开征碳税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从原有相关税种过渡到碳税的制度转换过程。在综合比较碳税制度运行时的经济效率和行政效率的基础上,进一步确立最优的碳税课税主体、课税环节、税率及税收用途,这些碳税制度要素的研究对构建我国的绿色税收制度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
碳税 课税主体 税率 税收负担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胡苑 杨岳涛
温室气体排放具有负外部性,开征碳税可实现外部成本内部化,并矫正因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环境不正义。此外,碳税较碳排放权交易具有制度优势,不仅是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重要举措,也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以及绿色税制改革的需要。因此,应将二氧化碳纳入环境保护税的征收范围,立足税收法定、税收公平和税收效率三项基本原则,围绕与碳排放权交易的制度协同,明确碳税税制要素。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碳税课题组 苏明
碳税的功能定位(一)碳税和其他相关税种的关系。碳税是以减少二氧化碳(CO_2)排放为目的,对化石燃料(如煤炭、天然气、汽油和柴油等)按照其碳含量或碳排放量征收的一种税。在我国现行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瑞华 邢文迪 刘纬纬 李荣香
为了实现2030碳达峰和2060碳中和的远景目标,我国目前面临较大的碳减排压力。碳税作为公认的碳减排重要经济手段,是实现我国“30·60”双碳目标的必然选择。文章在分析碳税制度构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借鉴国外碳税制度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设计了我国的碳税制度,同时为保障碳税在我国合理适时开征,提出废除资源税中有关二氧化碳的税目、适时开征碳关税、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碳交易制度以及设立节能减排支出专项基金等相关政策建议,以供有关部门参考。
关键词:
碳税 碳达峰 碳中和 碳排放交易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武晓婷 邓湘清 张恪渝
“双碳”目标的提出,是我国主动承担全球气候变化责任的大国责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碳税作为重要的碳减排政策工具,有助于强化政府对碳排放行为的调控力度。借鉴国际实践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合理设计碳税制度,有利于在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同时促进“双碳”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双碳”目标 碳税 碳减排 绿色税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钱华 费明硕 王磊
所谓碳税,是指对二氧化碳的排放行为征收的环境税种。在实际征收中,碳税又一般表现为对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按其碳含量的比例进行征税。实施碳税,会使相关产品的价格中更加充分地反映资源消耗和环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明喜
碳税的开征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和保护环境,笔者首先对国内外碳税相关的实证研究进行述评,然后建立我国开征碳税的CGE模型并进行了模拟。研究发现,征收碳税对我国的经济影响不大,短期内减少GDP约0.51%,长期内减少GDP约0.08%,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将大幅度下降;同时碳税对经济结构中各个行业的产出具有负面影响,其中对矿产采掘业的影响最大。在借鉴国际碳税开征经验的基础上,本文系统地设计了碳税法的相关条款,包括纳税人、征税范围、计税依据、税率、征收环节和税收优惠等等。
关键词:
碳税 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 条款设计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高萍
本文对推进我国环境税收制度建设过程中的难点问题——环境税收制度的理论基础、税收政策的设计框架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以下思路:应选择多维度的复合理论基础;税收政策设计中应平衡约束性环境税收手段和激励性手段的关系;环境税的征收应坚持中性原则。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怒云 陆霁
中国是第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面临严峻的减排压力。中国又是全球增加森林面积最快、人工林最多的国家。如何在未来的碳税制度设计中考虑植树造林固碳所发挥的作用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命题。本文从碳税已成为全球日益普遍的碳减排手段入手,分析了目前我国正在研究的碳税设计、税款使用、财政转移支付效率与林业碳汇优势等因素,提出了在碳税制度中,考虑减免那些参与碳汇造林的企业的碳税负担,将林业碳汇前置于碳税税收之前的建议。由此可推动企业参与林业碳汇造林,发挥林业应对气候变化优势,为工业企业减排提供缓冲空间,以高效实现碳税征收目标。
关键词:
碳税 林业碳汇 碳减排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熊波
一、发行地方债的理论基础地方债是地方政府依据信用原则,从社会上吸收资金来满足地方公共支出需要的一种形式,是市场经济中政府债务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地方债包括地方公债和市政债券两个组成部分,地方公债通常指完全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的债务收入,市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