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3216)
- 2022(2804)
- 2021(2821)
- 2019(5591)
- 2018(5660)
- 2017(12046)
- 2016(6333)
- 2015(7530)
- 2014(7835)
- 2013(7996)
- 2012(7611)
- 2011(7027)
- 2010(7241)
- 2009(7150)
- 2008(7201)
- 2007(6616)
- 2006(6195)
- 2005(5943)
- 2004(5366)
- 2003(5194)
- 学科
- 济(28000)
- 经济(27974)
- 管理(18329)
- 业(17193)
- 方法(13394)
- 企(13157)
- 企业(13157)
- 数学(12302)
- 数学方法(12233)
- 中国(10469)
- 制(10328)
- 银(9458)
- 银行(9454)
- 行(9109)
- 贸(7457)
- 贸易(7450)
- 财(7412)
- 农(7403)
- 易(7284)
- 融(6856)
- 金融(6856)
- 度(6231)
- 制度(6230)
- 业务(5144)
- 市场(5024)
- 体(5001)
- 业经(4859)
- 银行制(4614)
- 税(4490)
- 体制(4287)
- 机构
- 大学(102628)
- 学院(101455)
- 济(46826)
- 经济(45785)
- 管理(38388)
- 研究(33207)
- 理学(31664)
- 理学院(31364)
- 中国(31166)
- 管理学(30995)
- 管理学院(30799)
- 财(25799)
- 京(22332)
- 财经(19908)
- 经(17964)
- 所(16805)
- 科学(15857)
- 中心(15546)
- 北京(15221)
- 江(15159)
- 经济学(14968)
- 财经大学(14862)
- 研究所(14262)
- 经济学院(13560)
- 农(12512)
- 州(12500)
- 融(12024)
- 银(11874)
- 金融(11810)
- 院(11603)
- 基金
- 项目(53138)
- 科学(41191)
- 研究(40952)
- 基金(38744)
- 家(32466)
- 国家(32214)
- 科学基金(27176)
- 社会(25593)
- 社会科(24326)
- 社会科学(24319)
- 基金项目(19991)
- 教育(19426)
- 省(18721)
- 编号(17267)
- 资助(17173)
- 自然(16524)
- 划(16192)
- 自然科(16112)
- 自然科学(16104)
- 自然科学基金(15826)
- 成果(14909)
- 部(13168)
- 课题(11726)
- 教育部(11612)
- 重点(11433)
- 发(11076)
- 人文(11020)
- 性(10814)
- 大学(10794)
- 项目编号(10624)
共检索到1684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万晓春
我国开展公开市场业务的展望设计万晓春用公开市场业务来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稳定价格已经成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既定目标。从发展角度看,当务之急是根据我国经济、金融的实际情况,选择灵敏度高的操作对象和传导性强的交易对象,确定合理的公开市场结构,以保证将来中...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朱维宁 田恒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孙立成
对我国开展公开市场业务的几点思考孙立成近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宣布从1996年4月起人民银行将实行公开市场业务。这在中国经济史上将写上重重的一笔。它意味着我国对经济的调控能力和手段将出现质的飞跃。本文将结合公开市场业务的理论基础及其在西方国家的实际...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胡钧陶
公开市场操作的开展,必须具备一系列条件。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和国债市场的建立和完善,我国经济金融的环境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开展公开市场操作的时机已日趋成熟,虽然存在一些欠缺,但相信在不断改革探索中,在公开市场操作过程中,会更加完善和成熟。 1.人民银行与财政部建立新型关系,且调控过程中能做到相互协调。就公开市场操作所需条件而言,在宏观调控体系中,最重要的是中央银行与财政部的相互协调。首先应禁止财政部向中央银行进行直接融资(自动透支),否则财政通过该渠道创造的货币会影响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影响中央银行对货币发行的控制力,并且将不能为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创造足够的操作工具。其次中央银行初始购入...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朱强 田晓景 熊德金
开展国债公开市场操作是中国人民银行加强和改善金融宏观调控的重大举措,标志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然而,如何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严格、规范、高效地进行公开市场业务活动,需要创造哪些外部条件,以及如何在经济体制转轨期实施较为正确的操作策略,仍有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就此略述已见,以期抛砖引玉,共同探讨。 一、公开市场业务及其在我国的影响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主要是买卖政府债券)用以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手段。公开市场业务启动后,对我国的经济运行具有广泛的影响: 首先,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以买卖国债的形式吞吐基础货币,可以调节商业...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顾标 周纪恩
根据公开市场业务在我国的具体实施状况,应深入考察了影响我国公开市场业务以及货币政策有效施行的若干制约性因素。进一步深化与完善我国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改革取向应是:(1)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2)加快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改革与发展;(3)努力提高货币政策制定与实施的独立性与科学性。
关键词:
公开市场业务 利率 货币供应量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斌 朱焕启 刘云 雷玮
目前,我国的经济金融形势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一方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金融领域要求中央银行相应的转换职能,以适应改革的变化,另一方面,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经过近十年的实践探索,积累了经验,但在调控手段上,却始终未跳出利用"规模",资金计划限额等行政手段直接控制的老路子,对于日益释放的通货膨胀压力也显得力难从心,从紧则怕造成经济震动,从松又担心引起新一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照南
国债交易市场与公开市场业务杨照南将国债市场与公开市场业务的开展结合起来,是强化财政金融宏观调控手段,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重要方面。1994年起,我国财政部不再向中央银行借款或者透支,而是采取发行1000多亿元国债的方式增加收...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靖野
美英公开市场业务比较李靖野西方发达国家的中央银行都承担着运用货币政策调节金融指标以调控宏观经济的重任。作为货币政策三大工具之一的公开市场业务以其较强的灵活性、“主动出击”的特点和“微调”的功能而在各种工具中占主要地位。所谓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公...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贾佑龙 秦健
公开市场业务与货币供给贾佑龙秦健1995年3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在完善金融法规体系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为执行货币政策,可以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及外汇。这也表...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阮绪洲
日本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阮绪洲作为后起的工业化国家和间接金融占主导地位的国家,日本的货币市场相对于英、美等国家的货币市场而言,不仅起步较晚,而且其市场工具和交易范围都不如它们。日本银行是怎样利用货币市场这一为银行、企业、政府部门和家庭经济单位提供流动性...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董化杰
公开市场业务的国际比较与借鉴董化杰长期以来,公开市场业务一直是西方中央银行的三大法宝之一,为其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也是其"最重要的稳定经济的武器"。我国从1994年起,中央财政不再直接向中央银行透支和借款,而是面向社会发行债券,这不仅可为国家建设筹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