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69)
- 2023(9648)
- 2022(7730)
- 2021(6914)
- 2020(5852)
- 2019(13281)
- 2018(13312)
- 2017(26598)
- 2016(14207)
- 2015(15986)
- 2014(16080)
- 2013(16310)
- 2012(15868)
- 2011(14315)
- 2010(15095)
- 2009(14599)
- 2008(14408)
- 2007(13537)
- 2006(12817)
- 2005(11849)
- 学科
- 济(85951)
- 经济(85892)
- 管理(40667)
- 业(36423)
- 企(28260)
- 企业(28260)
- 方法(27767)
- 数学(24982)
- 数学方法(24851)
- 中国(23460)
- 地方(21507)
- 财(18758)
- 农(18508)
- 制(16450)
- 业经(16084)
- 地方经济(14115)
- 学(13833)
- 银(13294)
- 银行(13278)
- 行(12801)
- 融(12552)
- 金融(12552)
- 农业(12179)
- 贸(11762)
- 贸易(11747)
- 体(11649)
- 易(11344)
- 产业(10715)
- 环境(10607)
- 务(10504)
- 机构
- 大学(215656)
- 学院(213952)
- 济(105113)
- 经济(103037)
- 研究(77447)
- 管理(77308)
- 理学(63853)
- 理学院(63156)
- 管理学(62342)
- 中国(62020)
- 管理学院(61924)
- 财(51609)
- 京(45774)
- 科学(40250)
- 财经(39386)
- 所(38436)
- 经(35457)
- 江(34949)
- 中心(34596)
- 经济学(34491)
- 研究所(33704)
- 经济学院(30829)
- 北京(30202)
- 财经大学(28867)
- 农(28096)
- 院(27736)
- 州(27521)
- 范(27479)
- 师范(27256)
- 业大(24301)
- 基金
- 项目(121885)
- 科学(95590)
- 研究(94360)
- 基金(87719)
- 家(74144)
- 国家(73501)
- 科学基金(62507)
- 社会(62376)
- 社会科(59168)
- 社会科学(59152)
- 省(46218)
- 基金项目(44750)
- 教育(42977)
- 划(38226)
- 编号(37997)
- 资助(37090)
- 自然(35857)
- 自然科(34928)
- 自然科学(34917)
- 自然科学基金(34289)
- 成果(33090)
- 发(28327)
- 部(28216)
- 课题(27523)
- 重点(27498)
- 国家社会(26165)
- 教育部(24755)
- 性(24740)
- 创(24076)
- 人文(24053)
- 期刊
- 济(133603)
- 经济(133603)
- 研究(78844)
- 中国(45101)
- 财(39928)
- 管理(32085)
- 融(27535)
- 金融(27535)
- 学报(26376)
- 农(25873)
- 科学(24858)
- 教育(22929)
- 经济研究(22671)
- 财经(21458)
- 大学(21412)
- 技术(19853)
- 学学(19657)
- 经(18751)
- 业经(18717)
- 问题(17800)
- 农业(16657)
- 贸(14927)
- 国际(13409)
- 技术经济(13164)
- 统计(11488)
- 经济问题(10918)
- 世界(10800)
- 商业(10714)
- 理论(10690)
- 图书(10683)
共检索到3600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胡振 刘华 师晓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业经历了由单一投资主体向多元投资主体、二元产品形态向三元产品形态的演变过程,这两次结构转型都极大地促进了建筑业的经济增长,前者为建筑业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促进了建筑业的繁荣;后者则为建筑业发展提供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了建筑业产品结构升级。我国建筑业及其企业的发展必须适应这一产业变化的规律,实施新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
建设投资 经济增长 PFI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水亚佑 张智慧
我国建筑业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水亚佑,张智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为世界各国经济蓬勃发展所证明;也已成为我国发展国民经济与科学技术的指导方针。但是如何评价我国建筑业的科技进步现状,尚缺乏一套科学的量化方法。在评价建筑业的科技进步时,首先要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晓敏 马凌远
文章利用1999~2008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检验了出口地区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发现出口地区结构独立于贸易水平本身而显著影响经济增长率。当考察的样本为全部省份或贫穷省份时,出口集中度变量的估计系数显著为正;而当考察的样本为富裕省份时,估计系数为负,且统计上是不显著的。这意味着贫穷省份可以从集中出口贸易中获益,而富裕省份则不然,至多是混合的情况(即有的获益、有的受损)。这说明当前我们应该允许并支持贫穷省份在一定时期内集中与某个或某些国家建立长期、稳定的贸易联系;同时应尽快敦促富裕省份分散出口地区结构,防止富裕省份的集中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损害从潜在风险转化为现实危害。
关键词:
出口集中度 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杨德钦 金维兴 陆歆弘
本文引用1990至2000年期间中国投入产出表中建筑业的投入产出数据,运用增长函数法,通过计算规模产出弹性、全要素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各自对建筑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研究中国建筑业的资本投入、劳动投入与建筑业增加值之间的关系,分析中国建筑业产出增长的源泉与经济增长方式。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建筑业1990至2000年期间的产出主要来源于资本的投入;建筑业规模效益递减(规模不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对建筑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科技进步贡献率)为负数,仅在1992-1995时段内规模经济。分析表明,中国建筑业经济增长方式单一;要素投入刚性,要素使用效率低,适应市场变化能力差,带来规模不经济。文章提出...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蒋敏 姜彩楼
借助计量经济学中的协整分析方法和Granger因果检验,对我国建筑业和国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建筑业和国民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协整系数为0.2791。在短期,国民经济是引起建筑业增长的原因;在长期,建筑业是引起国民经济增长的原因。
关键词:
建筑业 协整检验 Granger检验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先光 李启明 邓小鹏 郭慧锋
结合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深入地分析了影响中国建筑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并根据中国建筑业1995~2003年的相关数据对我国建筑业经济增长模型及相关因素的贡献做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中国建筑业产出增长主要受资本投入、劳动投入和技术进步共同推动,三者对建筑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分别为59.31%、27.54%和13.15%;1995~2003年我国建筑业发展的生产函数模型为:Q=2.56L0.298K0.780;中国建筑业现阶段处于规模效益递增的发展阶段,属于主要依赖要素投入的粗放型发展模式。
关键词:
建筑业 经济增长 影响因素 贡献率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齐园 朱发东
从建筑业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双向影响关系视角,以北京1994~2014年数据为样本,运用ADF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分析方法,对二氧化硫、烟粉尘等污染物排放量和建筑业经济增长的长期演变关系进行检验,并构建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建筑业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硫排放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显著,而烟粉尘排放量的增加则抑制建筑业的经济增长。
关键词:
建筑业 经济增长 环境污染 VAR模型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君萍 赵晨静 牛波
本文应用SVAR模型,以2000年~2019年为研究时段,探究我国建筑业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否受技术创新中介作用。结果表明:环境规制短期内抑制建筑业经济增长;环境规制对其经济增长的影响的确存在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环境规制通过中介作用的影响程度远大于其直接影响程度。
关键词:
建筑业 环境规制 技术创新 经济增长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柯燕燕 颜旭
将科技投入量化为建筑业R&D经费内部支出、建筑业R&D人员、建筑业技术装备率,以扩展的经典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和灰色关联模型为基础,分析2006~2016年我国建筑业科技投入对行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建立分布滞后模型分析科技投入对行业经济增长的滞后性影响。结果表明:建筑业技术装备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大,且滞后3~4年后科技投入各指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达到最大。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孟祥仲 严法善 王晓
经济增长的动态效率理论是研究一国经济长期发展是否处于最优的增长路径上的理论,近年来一直是我国经济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以发达国家经济起飞期增长的效率为评判标准,运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实证分析得出中国的经济增长处于"相对动态无效"状态的结论,并探讨了产生这种"相对动态无效"的原因,提出了提高我国经济增长动态效率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相对动态无效 绝对动态有效 AMSZ准则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熊华平 迟成成 田勇
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建筑业对外经济合作的特点,并对中国建筑业对外经济合作与产业增加值自1982-2010年的数据进行协整检验、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并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表明,建筑业产值的增长是对外经济合作的Granger因,并且具有较强的影响力;而对外经济合作对建筑业产值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最后提出了我国建筑业企业在对外经济合作中应加强风险管理,不断提高对外经济合作的增加值,并将对外经济合作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培养的建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蕾 张付爽
基于目前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阐述建筑业新经济增长点,定义"工程服务新组合";分析"工程服务新组合"可成为建筑业新经济增长点。然后提出建筑业新经济增长点的评价方法,以便能够准确有效地找出最优质且有发展潜力的"工程服务新组合",以促进我国建筑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蕾 张付爽
基于目前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阐述建筑业新经济增长点,定义"工程服务新组合";分析"工程服务新组合"可成为建筑业新经济增长点。然后提出建筑业新经济增长点的评价方法,以便能够准确有效地找出最优质且有发展潜力的"工程服务新组合",以促进我国建筑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熊华平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钞小静 任保平
影响经济发展结果的不仅仅是经济增长的速度,还有经济增长的质量。经济增长的质量也是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经济转型实质是一场大规模的制度变迁过程,经济转型的关键是"使制度正确",形成社会制度结构中的关键变量——社会激励结构,节约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交易成本,形成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激励和治理机制。中国特有的经济转型与经济增长质量变化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本文运用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度来对我国1978年改革以来的经济增长质量进行量化,在实证研究基础上得出体现我国经济转型的市场化率、工业化率、城市化率与经济增长质量之间是正向的相关关系,我国的经济转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