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05)
- 2023(11734)
- 2022(9916)
- 2021(9325)
- 2020(8143)
- 2019(19360)
- 2018(19865)
- 2017(38015)
- 2016(20984)
- 2015(24129)
- 2014(24643)
- 2013(24108)
- 2012(22523)
- 2011(20322)
- 2010(21054)
- 2009(19824)
- 2008(20139)
- 2007(18530)
- 2006(16462)
- 2005(14801)
- 学科
- 济(84731)
- 经济(84649)
- 管理(57815)
- 业(53076)
- 企(42807)
- 企业(42807)
- 方法(40342)
- 数学(36248)
- 数学方法(35627)
- 中国(26134)
- 农(24497)
- 财(22949)
- 制(22382)
- 业经(18172)
- 银(17334)
- 银行(17307)
- 贸(16761)
- 贸易(16747)
- 地方(16636)
- 行(16604)
- 易(16316)
- 学(15900)
- 融(15369)
- 金融(15367)
- 农业(15291)
- 体(14711)
- 理论(14391)
- 和(13118)
- 务(12910)
- 财务(12849)
- 机构
- 大学(299333)
- 学院(299194)
- 济(120776)
- 经济(117881)
- 管理(112553)
- 研究(101460)
- 理学(94767)
- 理学院(93705)
- 管理学(91827)
- 管理学院(91271)
- 中国(80830)
- 京(65283)
- 科学(61198)
- 财(60695)
- 所(52539)
- 农(50352)
- 江(47619)
- 中心(47408)
- 研究所(47011)
- 财经(46261)
- 业大(43537)
- 北京(42333)
- 经(41717)
- 范(39779)
- 农业(39511)
- 师范(39384)
- 州(38133)
- 院(36655)
- 经济学(36466)
- 财经大学(33968)
- 基金
- 项目(186232)
- 科学(143597)
- 研究(139072)
- 基金(130071)
- 家(112816)
- 国家(111844)
- 科学基金(94215)
- 社会(83798)
- 社会科(79194)
- 社会科学(79167)
- 省(74342)
- 基金项目(67795)
- 教育(66762)
- 划(62340)
- 自然(60200)
- 编号(59658)
- 自然科(58704)
- 自然科学(58688)
- 自然科学基金(57605)
- 资助(55453)
- 成果(50183)
- 重点(42603)
- 课题(42428)
- 部(41649)
- 发(40200)
- 创(38053)
- 项目编号(35821)
- 科研(35700)
- 创新(35613)
- 教育部(35369)
- 期刊
- 济(139442)
- 经济(139442)
- 研究(92619)
- 中国(65888)
- 财(47758)
- 农(45524)
- 学报(44673)
- 教育(41994)
- 管理(41985)
- 科学(39905)
- 大学(34078)
- 融(32360)
- 金融(32360)
- 学学(31273)
- 农业(30455)
- 技术(29681)
- 业经(23115)
- 财经(22999)
- 经济研究(22197)
- 经(19707)
- 问题(18447)
- 统计(17114)
- 业(16770)
- 图书(16281)
- 技术经济(15370)
- 理论(15340)
- 贸(15166)
- 策(14990)
- 商业(14128)
- 决策(13853)
共检索到4678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谢琳琳 何清华 乐云
首先简要回顾了工程质量监管体系的历史沿革并分析了现状及存在问题;接着归纳工程质量监管体系发展的趋势,提出发展建设工程质量事务所的必然性;然后分别对建设工程质量事务机构的意义、培育方案、政府在其间应发挥的作用等做深入研究。
关键词:
建设工程 质量监管 质量事务机构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金磊铭
梳理中央及主管部门有关文件,回顾工程质量监督模式的演变,分析现行监督模式中"与项目联系过于紧密"这一特征,阐述监督模式转型发展的思路和具体举措,最后提出优化现有监督模式的建议。
关键词:
建设工程 质量监督 监督模式 随机抽查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何隽铭
近年来,ICO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它与区块链、比特币等混合在一起,不断出现在人们的眼前。在我国,ICO也为人们所广泛关注,不少人认为其是一次一夜暴富的良机。然而,随着2017年9月监管机构明确禁止交易比特币及类似产品,ICO骤然遇冷,无数人因此血本无归,其产生的余波至今仍未消散。本文拟先厘清ICO的概念,再梳理ICO的商业模式,并对不同商业模式进行法律性质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世界范围内ICO的监管模式,最终探讨我国应当采用的ICO监管模式。
关键词:
ICO 比特币 区块链 监管沙盒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石明 乔海曙 周鸿
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程度不断加深,为了克服分业监管体系的缺陷,英国对其金融监管模式进行了全面改革。这次改革统一了金融监管权力,将金融监管职能从中央银行分离出来,使金融监管的方式和内容发生了重大变化。正确认识和评价英国金融监管模式的改革,有利于推动我国金融监管模式的发展和完善。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金磊铭 张琳
从政府部门鼓励、质量安全信息管理、监管手段创新等角度,分析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中BIM技术应用的驱动力;结合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督模式,提出BIM与质量监督的可能结合点,并重点分析BIM在施工及竣工阶段的质量监管中的应用路径,以期为BIM技术在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BIM 建设工程 质量监管 应用路径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曾德珩 徐盼盼
首先梳理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建筑市场监管信息化发展的历程,然后对现有三级监管信息化系统,特别是北京、上海和江苏等典型省市的发展现状进行总结,分析数据对接、建设标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展望"互联网+"电子政务背景下建筑市场监管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建筑市场 监管与服务 信息化 四库一平台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海波
近年来,区块链技术凭借其不可篡改性、去中心化、去信任以及集体维护等特征,不仅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还被作为各领域创新的基础。尤其是其与金融领域的融合,推动了金融科技的高速发展,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金融科技有别于传统金融,传统金融监管存在明显的滞后性,有学者提出了构建"区块链+监管"的"法链"监管模式以适应金融科技的发展趋势。鉴于此,从我国多地区"法链"监管模式的实际发展状况出发,重点分析贵阳市"法链"监管模式的构建体系,并以此总结我国"法链"监管模式的发展难点与困境。同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我国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水平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友芝 陈贤琳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挺 周红波 陆鑫
本文在介绍国外发达国家工程质量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目前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缺陷并研究了在引入工程质量保险后,基于风险管理框架下的工程质量管理的可能模式以及各种模式的优缺点。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媛 刘德海 赵宁
本文考虑招投标阶段业主与施工企业之间关于施工质量信息不对称,以及声誉效应对施工企业市场行为的约束作用,建立了多周期声誉效应模型。分别对"散兵游击"式的散杂包工队和受声誉效应约束的正规企业进行博弈分析。结果表明,在不考虑多周期声誉效应条件下,当对施工企业的违规处罚小于其违规所获"超额利润"时,单独依靠加大监管力度无法约束施工企业的市场行为,监管失灵。在考虑声誉效应条件下,施工方"偷工减料"行为会导致未来期收益降低,起到了规范市场行为的作用。最后以绵阳盘江大桥垮塌事件为案例,对理论结果加以验证。
关键词:
工程管理 序贯博弈 质量控制 声誉效应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周红波 陆鑫 王挺
本文着重探讨了在建设工程质量安全领域引入保险,依靠经济手段合理分散风险。同时建议成立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质量安全风险实施全过程的控制,为工程质量安全构筑新型保障体系。
关键词:
工程质量保险 风险管理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丁杰
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项目参与单位之间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并对项目成功与否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就此进行调研,并根据调研数据针对冲突的现状、产生原因、解决方式以及对项目成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为我国工程项目冲突的有效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冲突 冲突管理 工程项目 调研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武振
引入工程质量保险制度,是破解工程质量管理的巨大压力、创新质量管理体制的迫切要求。分析推进工程质量保险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符合我国工程建设特点的、强制性的建筑工程质量保险制度,并从法规政策体系完善、质量保修和保险制度衔接、独立质量检查机构引入、质量监督制衡、市场主体培育、试点示范工程选择等方面提出推进措施与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长银 高寒 刘立金
P2P网络借贷是互联网模式与金融的融合。近年来我国的P2P网络借贷规模扩张迅速,但与国外网络信贷行业相比,发展模式出现了异化,累积了一定的风险。监管介入将对网络借贷行业发展产生较大影响。对网络借贷行业发展的现状进行总结,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网络经济 P2P网络借贷 模式异化 监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