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24)
- 2023(10745)
- 2022(8711)
- 2021(8022)
- 2020(6869)
- 2019(15297)
- 2018(15336)
- 2017(29617)
- 2016(15913)
- 2015(17978)
- 2014(18005)
- 2013(18326)
- 2012(17005)
- 2011(15279)
- 2010(15974)
- 2009(15454)
- 2008(15580)
- 2007(14363)
- 2006(13266)
- 2005(12259)
- 学科
- 业(82321)
- 济(73980)
- 经济(73880)
- 企(64752)
- 企业(64752)
- 管理(57888)
- 农(45686)
- 农业(30220)
- 业经(28694)
- 方法(28036)
- 财(24051)
- 中国(22746)
- 数学(20590)
- 数学方法(20479)
- 制(18687)
- 务(16882)
- 财务(16860)
- 财务管理(16837)
- 技术(16245)
- 企业财务(15864)
- 策(15392)
- 地方(14227)
- 体(13980)
- 贸(13876)
- 贸易(13863)
- 和(13779)
- 易(13538)
- 划(13162)
- 理论(11940)
- 银(11806)
- 机构
- 学院(239081)
- 大学(231609)
- 济(106615)
- 经济(104610)
- 管理(97833)
- 理学(82694)
- 理学院(81938)
- 管理学(81146)
- 管理学院(80711)
- 研究(76183)
- 中国(64220)
- 财(50926)
- 农(50011)
- 京(48748)
- 科学(41776)
- 江(39321)
- 财经(39042)
- 农业(37748)
- 所(37475)
- 中心(36180)
- 业大(35741)
- 经(35200)
- 研究所(32917)
- 经济学(30974)
- 北京(30708)
- 州(30556)
- 经济管理(28843)
- 范(28658)
- 师范(28467)
- 经济学院(28084)
- 基金
- 项目(143903)
- 科学(114831)
- 研究(114012)
- 基金(103403)
- 家(86899)
- 国家(85881)
- 科学基金(75268)
- 社会(74531)
- 社会科(70210)
- 社会科学(70191)
- 省(58316)
- 基金项目(55080)
- 教育(50273)
- 编号(48804)
- 划(46191)
- 自然(44555)
- 自然科(43479)
- 自然科学(43468)
- 自然科学基金(42758)
- 资助(40297)
- 成果(39212)
- 业(34619)
- 创(33086)
- 发(32995)
- 部(32761)
- 课题(32466)
- 重点(31194)
- 制(30836)
- 国家社会(30240)
- 创新(30037)
- 期刊
- 济(134420)
- 经济(134420)
- 研究(74696)
- 农(53576)
- 中国(52546)
- 财(40769)
- 管理(39353)
- 农业(36042)
- 科学(30409)
- 业经(28706)
- 学报(28531)
- 融(28340)
- 金融(28340)
- 教育(24441)
- 大学(23820)
- 技术(23593)
- 学学(22234)
- 财经(19541)
- 业(18994)
- 经济研究(18910)
- 问题(18698)
- 经(16937)
- 技术经济(14645)
- 农村(14511)
- 村(14511)
- 农业经济(14217)
- 世界(14107)
- 贸(13089)
- 商业(12875)
- 现代(12743)
共检索到3841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岳 张红伟
为探究我国是否具备成为“世界农业科学中心”的条件,采用典型的情报学方法分析论证了我国在建设世界农业科学中心方面已经具备的三大基础:一是农业是我国发展的基础和重中之重,为我国发展成为世界农业科学中心奠定了“国家之基”;二是我国农业科技在深度、广度、创新度和农业人才培养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和进步,为我国发展成为世界农业科学中心奠定了“科技之基”;三是“一带一路”“援非项目”等国际农业科技合作为我国发展成为世界农业科学中心提供了必要的经验和国际影响力,同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工程”则为我国发展成为世界农业科技中心提供了理想指引和行动实践,这为我国发展成为世界农业科学中心奠定了“世界之基”。本研究还对我国后续推进农业科学中心建设的措施进行了相关讨论。
[期刊] 数字图书馆论坛
[作者]
朱亮 孟宪学 赵瑞雪 赵华
国家农业科学数据共享中心是科技部首批认定的23家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之一,其目标是有效盘活、挖掘、抢救和保存农业科学数据资源,实现农业科学数据的共享与集成应用,为农业科技创新与发展提供基础支撑与保障。本文重点对国家农业科学数据共享中心的农业科学数据资源建设情况进行阐述,主要包括农业科学数据资源整合体系与策略、标准规范、整合内容、精品数据集、对策及建议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渊,陆文如
世界农业科学研究目标、方向或计划——当代世界农业科技发展动态之三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文献信息中心刘渊陆文如六进入90年代以来,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是国际农业科研最活跃的领域之一。世界各国,尤其是美、日和欧共体等发达国家的农业生物技术研究取得了一大批成果,其...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马海龙 陈佑启 邹金秋
该文阐述了"国家农业科学数据共享中心农业区划数据分中心"系统设计和建设过程,介绍了数据共享平台的系统架构和功能,详细描述了数据库网站内容、数据共享途径以及用户访问数据库的方法,最后介绍了数据库网站的用户应用情况,说明数据库网站的投入使用对支持我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建设、保障粮食安全和服务三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农业区划 数据共享 系统设计 建设和应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志澄
农业现代化的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有一个建设和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受两大因素的制约,一是取决于国家经济资源在农业与非农业领域之间的再分配;二是取决于农民资本积累与投入的状况。农业现代化建设离不开工业的支持,工业化推进又需要农业的支持,工农业协调发展就成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宏观基础;农业现代化建设资金积累与投入的主体是农民,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就成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微观基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苗羽 张志娟 王枫
为全面了解我国农业科学数据的服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文献调研法、网络调查法等,从文献资源、参考咨询、知识服务、科学数据培训、数据素养教育、科学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数据存储等方面对我国农业图书馆科学数据服务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存在问题,并提出农业科学数据服务提升策略。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梁花侠 鞠建伟 王琨 张波
利用ESI数据库,对比分析2006—2016年十一年间农业科学领域我国科技人员参与发表的高被引论文的文献计量学特征。结果表明,经过11年时间,我国已然跻身于世界农业科技强国行列,科研实力和国际影响力都不断取得进展,但与美国相比,我国高影响力论文数量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建议我国除了不断提高科研水平外,还应加强科研活动的合作度,逐步扩大我国出版的高被引论文源期刊的数量。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东凌 胡德恒
本文通过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科学、推广及合作形式的分析,提出相应对策措施,促进农业科技合作,达到科技与经济的同步发展和科技与生产的紧密结合。
关键词:
农业科技合作,组织形式,对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东凌 胡德恒
本文通过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科学、推广及合作形式的分析,提出相应对策措施,促进农业科技合作,达到科技与经济的同步发展和科技与生产的紧密结合。
关键词:
农业科技合作,组织形式,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大豆超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2005—2007年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承担了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重点项目"大豆超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通过对大豆超高产品种筛选、高产种植模式、超高产品种源库关系、高产土壤环境条件、超高产施肥技术等进行攻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联系电话:0591-87572407邮政编码:350013地址:福州市晋安区新店埔垱现有专业科研人员8人,其中研究员2人,副研究员3人,硕士5人;拥有实验室1100m2,杂交暗室80m2。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