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16)
2023(14504)
2022(12407)
2021(11640)
2020(9641)
2019(22116)
2018(22413)
2017(42762)
2016(23721)
2015(26898)
2014(27474)
2013(27151)
2012(25162)
2011(22838)
2010(22984)
2009(20834)
2008(20321)
2007(18409)
2006(16320)
2005(14193)
作者
(70769)
(58502)
(58188)
(55283)
(36789)
(27888)
(26502)
(23030)
(22300)
(21045)
(19953)
(19675)
(18749)
(18490)
(18031)
(17929)
(17492)
(17438)
(16771)
(16758)
(14607)
(14602)
(14217)
(13269)
(13238)
(13174)
(13069)
(12876)
(11844)
(11740)
学科
(93111)
经济(93010)
管理(68686)
(59472)
(48692)
企业(48692)
方法(40030)
数学(34449)
数学方法(34074)
中国(27717)
(25882)
(22577)
地方(22499)
(21938)
业经(20591)
(19273)
环境(18410)
农业(16729)
(16466)
理论(16329)
(16248)
贸易(16238)
(15752)
(15674)
银行(15615)
(14947)
(14500)
金融(14491)
技术(14303)
(14146)
机构
大学(337983)
学院(337688)
管理(130705)
(128552)
经济(125383)
研究(114830)
理学(111958)
理学院(110652)
管理学(108749)
管理学院(108146)
中国(85580)
(73657)
科学(73021)
(61328)
(58708)
(56456)
研究所(53291)
业大(51645)
中心(51515)
(50824)
财经(48263)
北京(47030)
(46040)
师范(45563)
农业(44327)
(43660)
(42443)
(41371)
技术(38288)
经济学(37385)
基金
项目(227832)
科学(176925)
研究(168383)
基金(161047)
(141212)
国家(140010)
科学基金(118171)
社会(102092)
社会科(96429)
社会科学(96403)
(90741)
基金项目(86023)
教育(77636)
自然(77029)
(76804)
自然科(75090)
自然科学(75065)
自然科学基金(73663)
编号(70749)
资助(65872)
成果(58276)
重点(51447)
课题(49840)
(49534)
(49459)
(46972)
创新(43829)
科研(43394)
项目编号(42986)
大学(41896)
期刊
(146645)
经济(146645)
研究(100684)
中国(68555)
学报(55648)
(51068)
科学(49789)
管理(48287)
教育(44992)
(44809)
大学(41203)
学学(38339)
农业(35496)
技术(30645)
(29177)
金融(29177)
业经(24808)
财经(22774)
经济研究(22240)
图书(20151)
问题(19461)
(19385)
(17555)
理论(16950)
科技(16774)
技术经济(15803)
实践(15641)
(15641)
(15439)
现代(15241)
共检索到5042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映红  吴小翔  惠善康  
从法规与制度、组织机构建设、人财物保障、科研力度、国际合作等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了进行建筑领域碳交易体系实施能力建设的具体方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小兵  武涌  陈小龙  
我国建筑能耗占到社会总能耗近30%,建筑节能任务艰巨。首先介绍我国建筑节能概况以及近年来政府的建筑节能工作,说明我国建筑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的政策目标以及措施。以天津和深圳建筑碳排放权交易系统为例,研究中国建筑碳排放权交易程序和方法学原理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介绍东京的建筑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成功经验,与天津、深圳的建筑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作了对比,并提出发展我国建筑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任宏  卢媛媛  蔡伟光  谢倩  
为了响应我国"十二五"规划中建立国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要求,有效的指导建筑碳排放交易工作的展开,实现建筑的节能降耗从而创造低碳城市,尝试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框架下,对建筑碳排放权交易体系进行针对性的设计。通过文献查阅法分析建筑碳排放权交易特点,进一步运用对比分析法对国内外现有实践进行对比,最后从减排性质、总量确定、实施路线、分配方法等方面提出初步建立我国建筑领域碳排放权交易框架的建议,为推动建筑碳排放权交易提供支撑。最终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有序的建筑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作用将会日益凸显。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金国辉  吕宏云  
论述了我国完善建筑节能领域法规体系的必要性,对我国建筑节能法规体系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完善建筑节能法规体系的构想。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纪博雅  毛晓峰  曹勇  刘益民  崔治国  
为助力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需要全面提升并完善我国建筑节能低碳技术标准体系,以指导相关节能低碳技术发展。以技术标准更替为阶段划分标志,梳理我国建筑节能内涵深化发展的阶段及其特点;在此基础上,按照时间维、逻辑维和知识维,从建筑节能和建筑绿色低碳两个方面,解析我国建筑节能低碳技术标准体系发展现状。最后结合我国双碳发展目标需求,提出完善建筑节能低碳技术标准体系的发展建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吴吉   张飞  
智能建造当前在建筑业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以为建筑施工企业智能建造发展提供总体解决思路为方向,依据闭环控制理论,以健全技术体系、资源体系、业务体系的体系建设为目标,依托项目实践,梳理建筑企业智能建造体系的实施路径,实现建造管理的集约、集成、集控。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朱树英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自1998年3月1日施行至今已五年多了。《建筑法》的颁布、实施,结束了我国法律体系中没有建筑法的历史。《建筑法》和在其之后相继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已初步建立起建设领域的法律框架,形成了建设领域有法可依的局面。但是日新月异的市场经济发展,对《建筑法》的调整范围和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以《建筑法》为基本法的建设领域法律框架中有关法律、法规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先后出台的发展过程,法与法、法律与法规之间的衔接和配套存在着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且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司法实践的障碍。因此,及时调整、完善建设领域法律体系,对已施行五年的《建筑法》进行修改,客观上已成为我国立法工作的一个重要...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之文  
本文从建筑领域信用现状出发,指出目前建筑市场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建筑业的实际情况,对建筑市场信用体系的建立提出建议,以利于建筑行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涑贤  郭朦朦  
"十二五"规划提出了逐步建立国内碳排放交易市场的要求,为了响应这一要求,推动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工作的顺利展开。文章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框架下,尝试构建针对公共建筑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本文首先对我国公共建筑发展现状和碳排放情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公共建筑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并从配额管理,实施路线,监测、报告、核证(MRV),履约机制等方面分别展开研究。最后对该体系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期为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提供参考。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梁红  姜化林  
分析我国RDA实施与推广存在的问题,探讨我国RDA实施与推广的理念、原则、策略、机构、步骤、内容,构建我国RDA实施与推广体系。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本刊讯记者一心)一套新的全国人才资源统计指标体系目前已经开始实施。这套指标体系充分体现了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精神,按照科学的人才观和“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的要求, 打破了人才的身份和所有制界限,把传统的干部人事统计拓展到全国人才资源统计。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单良  骆亚卓  廖翠程  荆晨  
建筑业碳市场的建立对我国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我国开展的7个碳交易试点工作少有覆盖建筑业。为此本文通过文献查阅和对比分析对部分覆盖建筑业的国家和城市碳交易实践进行分析。基于国内外已有实践提出我国建筑业碳市场建设的经验借鉴:坚持我国中央统筹、地方协同的管理模式、同时明确我国建筑业碳市场定位,并围绕市场定位完善政策体系和市场机制设计,进而推广节能技术和可再生能源的应用以及发展碳金融。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许杏彬  
我国建筑领域欠薪问题突出,原因在于带资承建工程已成为这一领域的"行规",再加上其特殊的用工机制,及建筑开发商有通过冗长的产业链撇清其法律责任的内在动机,也加剧了这种现象的产生。要解决这一问题,应建立清理拖欠工资协同联动化解机制,加强部门协作,扩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权限;建立欠薪保障、预警机制,实行不良记录行业禁入制度、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并赋予劳动者申请保全劳动债权的权利。同时,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完善违规失信惩戒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英存  
本文通过对德国建筑节能节能体系及技术的分析,结合我国建筑节能现状以及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启示与借鉴。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郝生跃  柴正兴  
完善建筑安全管理组织体系是加强建筑安全工作的基础,是"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在建筑领域的体现。本文在系统分析我国建筑安全管理组织体系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建筑安全管理组织体系特点,结合我国的国情提出了加强政府建筑安全生产与职业卫生统一监管、成立建筑工伤保险协会、完善建筑安全中介服务体系等完善我国建筑安全管理组织体系的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