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57)
2023(11228)
2022(9001)
2021(8295)
2020(7099)
2019(15662)
2018(15490)
2017(30714)
2016(15886)
2015(17716)
2014(17070)
2013(17233)
2012(15696)
2011(13850)
2010(14471)
2009(14507)
2008(13802)
2007(12807)
2006(11570)
2005(10796)
作者
(43106)
(35543)
(35528)
(33344)
(22593)
(16574)
(16043)
(13458)
(13386)
(12843)
(11917)
(11798)
(11547)
(11045)
(10891)
(10729)
(10466)
(10343)
(10104)
(9980)
(8866)
(8520)
(8420)
(8058)
(8024)
(7976)
(7945)
(7912)
(6999)
(6802)
学科
(81887)
(76157)
企业(76157)
(71852)
经济(71774)
管理(64807)
方法(29405)
业经(29002)
(26690)
(26607)
金融(26607)
中国(26154)
(25238)
银行(25230)
(24551)
(24192)
数学(21581)
数学方法(21483)
(20706)
(20158)
财务(20143)
财务管理(20123)
技术(20072)
企业财务(19069)
农业(17670)
(15132)
(14675)
理论(14407)
技术管理(13745)
(13541)
机构
学院(230605)
大学(223642)
(106359)
经济(104429)
管理(96645)
理学(81544)
理学院(80896)
管理学(80249)
管理学院(79813)
研究(68110)
中国(64229)
(53983)
(45871)
财经(41995)
(37927)
(35581)
科学(34220)
中心(33252)
经济学(32688)
(32227)
(31210)
财经大学(30912)
经济学院(29694)
北京(29255)
商学(29175)
商学院(28941)
(28937)
研究所(28066)
业大(26968)
经济管理(26180)
基金
项目(136913)
科学(110876)
研究(107927)
基金(100380)
(83404)
国家(82557)
科学基金(74052)
社会(72020)
社会科(68590)
社会科学(68577)
(55087)
基金项目(53034)
教育(47682)
自然(43958)
(43477)
编号(43438)
自然科(43022)
自然科学(43011)
自然科学基金(42364)
资助(39632)
(36058)
成果(34642)
(33890)
创新(32558)
(30930)
(30871)
(30000)
重点(29886)
国家社会(29786)
课题(29330)
期刊
(124750)
经济(124750)
研究(74422)
中国(45818)
(45148)
管理(43709)
(39618)
金融(39618)
(30263)
科学(25076)
业经(22524)
技术(22349)
学报(22243)
财经(21905)
农业(20054)
经济研究(19832)
教育(19220)
大学(19015)
(18943)
学学(18038)
问题(16064)
技术经济(15140)
(13738)
商业(13223)
现代(13066)
(12866)
财会(12530)
国际(12229)
理论(11964)
经济管理(11720)
共检索到3660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潘勤华  张锡锋  
从纵向看,过去的30多年我国建筑业的国际化经营确实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毋庸讳言,从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大环境分析,我国建筑业的国际竞争力还不够强。如何使我国真正成为一个国际工程承包强国,是一项系统工程。国家需要制定更有导向性的产业政策,鼓励、支持和帮助企业走出去;而企业自身需要有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来提升其自身的国际竞争优势。目前,我国建筑企业以优异的建筑技术、实惠的价格走向国际市场,但步伐被日益显现的资金短缺所阻碍。在分析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所能应用的各类金融工具的基础上,研究了可供选择的建筑型企业创新融资工具,并提出了国际工程承包企业进一步拓宽海外市场、提升其在国外竞争力的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贵春  江承维  
建筑企业融资难问题亟待解决,而其融资能力评价及其实践为资金供需双方投融资决策指明了目标和努力方向。基于层次分析法,文章从银行和担保公司两个角度确定了建筑企业融资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以此对建筑企业上市公司进行了融资能力评价。结果表明,不论从银行还是担保公司来看,目前建筑企业上市公司的融资能力均不强。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胡恒强  范从来  杜晴  
本文利用2006-2016年中国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深入探讨了融资结构、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投入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内源融资和股权融资对企业创新投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债务融资对企业创新投入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2)与低融资约束企业(成熟、大规模、高股利)相比,高融资约束企业(年轻、小规模、低股利)的内源融资和股权融资对企业创新投入的促进作用更大,而债务融资对企业创新投入的抑制作用也更大。可见,作为外源融资的股权融资,因其资金性质与内源融资一致,能够真正起到缓解企业创新投入融资约束的作用。因此,本文认为,股权融资应成为驱动企业创新的主要外部资金来源。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王凤荣  
企业内部资产重组作为企业外部扩张的递进阶段,是在既定的企业边界内进行资源的配置和整合,是企业进一步扩张和发展的低成本调整,也是对改革推进过程中问题和失误的低成本纠正,在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均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企业外部扩张的体制性背景决定了企业内部资产重组的发生方式,而企业的核心能力决定了内部重组的绩效。围绕上市公司的“生成”,当前国有企业的内部资产重组主要表现为纠错型、效率型和博弈型。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范恒森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场内并购与场外并购不乏成功与失败的案例,总得来看,场内并购成功率低,场外并购成功率高。本文对场内并购的难点进行了分析,并从公股流通、扩容、发展开放式基金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谢守祥  王雅芬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孙景安  
我国的企业融资体系是典型的以银行融资为主导的体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融资渠道单一。夹层融资是在国际市场蓬勃发展的企业融资方式,进行夹层融资创新是解决企业融资困难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对夹层融资产品和市场进行了研究,结合国际市场发展趋势和我国企业融资现状,指出了我国发展夹层融资的途径和意义,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对我国企业融资和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提出了新的思路。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春  
本文以天保重装海外收购融资为案例,对天圣环保并购基金的融资过程进行了阐述,从并购前后天保重装的资本表现、经营绩效和财务风险三个方面来分析此次并购融资对天保重装的影响,并对民营企业海外并购融资提出加速民营企业改革以及探索创新融资方式的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江乾坤  
基于融资优序理论,文章构建了民营企业海外并购融资创新"I-A-I"模式:内部资本市场融资(I)—战略联盟融资(A)—金融创新(I)。实务证据显示:民营企业海外并购存在显著的融资约束与融资风险;集团化运作及境外上市更有利于民营企业海外并购实施内部资本市场融资;民营企业海外并购战略联盟融资伙伴中债务型多于股权型,并购贷款是民营企业海外并购债务型融资的主要类型,国外同行、国外PE更愿意成为民营企业海外并购股权型融资伙伴;民营企业海外并购金融创新包括参与主体创新、融资方式创新、交易方式创新、契约条款创新和风险控制创新,并购上市公司、银团贷款、分步收购、新股预约权、目标企业破产等金融创新方式已被广泛使用...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黄正新  
金融互换被金融界誉为“金融业务链条中的集成电路”。因此,研究金融互换的有关技术和发展前景,对于我国的银行业和企业投融资的改革与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谷秀娟  赵家未  
创新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指标,企业诉讼是企业经营逃不开的话题,企业诉讼是否会影响企业创新产出值得关注。基于我国上市公司2007—2018年的数据,检验企业诉讼对企业创新产出的作用以及这种作用在不同环境下的异质性。结果发现:企业诉讼会促进企业发明申请专利数量,这种促进作用在民营企业中更加突出,企业诉讼会抑制企业的研发投入,且抑制作用在国有企业中更加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融资约束弱化了企业诉讼与创新产出数量之间的关系,且在民营企业中更加显著;相比于注重声誉的企业,不注重声誉的企业中企业诉讼对创新产出的影响更加显著。当改变估计模型进行检验后,结论依然得到验证。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许广安  
主营制造的GZ公司涉足并不熟悉的钢材融资贸易,在财务监管缺位、客户信用管理缺乏、风险业务总额控制失控、授权审批不到位等内控的缺失导致企业面临风险时,无法及时纠偏,造成重大损失。笔者从案例分析中得出两方面启示:企业经营必须坚持稳健性原则;必须健全内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孙妍  
本文选取2011-2015年我国中小板、创业板上市的617家公司上市前三年和上市后三年的2916个数据为样本,对创业投资对于企业创新的作用,以及创业投资的参与对于缓解融资约束,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我国企业仍普遍存在严重的融资约束;创业投资的参与能够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与非创业投资支持的样本相比,创业投资支持的样本缓解企业所受到的融资约束,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效果显著更好。创业投资对于融资约束样本缓解融资约束,提升创新能力的作用显著为正,而对于非融资约束样本上述作用则不存在,且回归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洋  黄东石  秦艳梅  
在分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论证了我国中小企业当前仍然面临着较为严重的融资约束问题,提出中小企业应增强自身的资本形成能力,扩大内源融资;与银行、政府、大企业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发展外源融资;拓展集群融资、集合发债等作为融资的创新基点,构建多元化的融资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