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58)
- 2023(10220)
- 2022(8655)
- 2021(8031)
- 2020(6789)
- 2019(15358)
- 2018(15677)
- 2017(29567)
- 2016(16541)
- 2015(18921)
- 2014(19241)
- 2013(18897)
- 2012(17871)
- 2011(16298)
- 2010(16848)
- 2009(16005)
- 2008(16033)
- 2007(15071)
- 2006(13757)
- 2005(12643)
- 学科
- 济(60566)
- 经济(60461)
- 管理(52714)
- 业(43432)
- 企(35794)
- 企业(35794)
- 方法(22686)
- 中国(21186)
- 财(19927)
- 制(19656)
- 农(19089)
- 数学(18926)
- 数学方法(18680)
- 业经(15133)
- 学(14829)
- 环境(13986)
- 银(13349)
- 银行(13315)
- 行(12742)
- 体(12737)
- 地方(12100)
- 贸(12078)
- 贸易(12069)
- 易(11800)
- 农业(11691)
- 融(11529)
- 金融(11526)
- 务(11151)
- 财务(11109)
- 财务管理(11063)
- 机构
- 学院(240251)
- 大学(239546)
- 济(93895)
- 经济(91510)
- 研究(84386)
- 管理(84023)
- 理学(69505)
- 理学院(68664)
- 管理学(67385)
- 中国(67090)
- 管理学院(66967)
- 京(53076)
- 科学(51505)
- 财(51185)
- 所(44269)
- 农(41543)
- 江(40654)
- 研究所(39077)
- 中心(38514)
- 财经(38097)
- 业大(34901)
- 北京(34462)
- 经(34169)
- 农业(32409)
- 州(32130)
- 范(31790)
- 师范(31385)
- 院(31200)
- 省(28903)
- 经济学(28880)
- 基金
- 项目(146249)
- 科学(112377)
- 研究(109395)
- 基金(102055)
- 家(89850)
- 国家(89049)
- 科学基金(73760)
- 社会(66504)
- 社会科(62653)
- 社会科学(62636)
- 省(58354)
- 基金项目(53250)
- 教育(51165)
- 划(49341)
- 自然(46689)
- 编号(45738)
- 自然科(45370)
- 自然科学(45354)
- 自然科学基金(44523)
- 资助(42153)
- 成果(39367)
- 重点(34058)
- 课题(33915)
- 部(32415)
- 发(32098)
- 制(31236)
- 创(30108)
- 性(28394)
- 创新(28307)
- 科研(27816)
共检索到3914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宁 丁四保
生态补偿机制作为社会各种群体利益博弈的均衡结果,将对经济和环境不协调的现状进行调整,从而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实现机制。我国是世界上开展生态补偿工作较早的国家之一。近年来,中央政府及部分省(市)区对于生态补偿机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形成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和工具,体现了生态补偿理论的特征和要求。但生态补偿作为一种新型环境管理制度,在我国推行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制约因素。建立完整的生态补偿机制需要从制度、主体、手段、标准、方式及管理等方面着手。本文突出了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制度问题研究,并主要从法律制度、流域管理体制和横向转移支付制度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区际生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涛 蒋雨悦
建立生态补偿制度对于保护、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湿地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回顾了我国湿地生态补偿制度的探索历程,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美国湿地补偿制度的发展经验及启示,最后就建立和完善我国湿地生态补偿制度提出了完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兼顾保护与合理利用、货币性补偿和物理性补偿并重、政府规制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等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涛 蒋雨悦
建立生态补偿制度对于保护、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湿地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回顾了我国湿地生态补偿制度的探索历程,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美国湿地补偿制度的发展经验及启示,最后就建立和完善我国湿地生态补偿制度提出了完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兼顾保护与合理利用、货币性补偿和物理性补偿并重、政府规制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等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孔凡斌
财政支持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是我国公共财政支出改革的重要内容,健全的环境财政机制是建立和完善我国生态补偿机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分析公共财政改革条件下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政策环境,阐述我国环境财政支出和管理主要内容及其实施进展,研究我国财政转移支付支持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在此基础上,重点从生态财政的政府间责任、资金来源、资金整合、支出方向、重点领域以管理模式等方面提出完善我国生态补偿财政机制的总体思路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财政机制 生态补偿 建立和完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秦鹏
区域之间通过固有的地域联系发生环境关系而产生区际问题,要解决区际问题,应当建立区际生态补偿制度,设立区际生态补偿基金,明确补偿主体、资金来源及其管理分配方式。区际生态补偿制度蕴涵了公平的法律理念和良好的制度价值。
关键词:
区域 区际 生态补偿 制度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洪波 刘长滨 张丽
分析了建设领域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处理风险可采取的种种措施,借鉴了国外建设领域风险管理的成熟经验,提出建立和完善以工程保险和工程担保为核心的风险管理制度,并指出应加强培育建设领域风险管理新主体,保证风险管理制度的健康运行,为工程建设提供安全健康的运行环境。
关键词:
风险管理 工程保险 工程担保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青云
生态补偿机制不等同于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前者是后者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我国生态补偿实践的特点和问题,并借鉴国际经验,我国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应加快生态补偿立法,因地制宜确定补偿模式,分阶段提高补偿标准,分类分级组织实施生态补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谭晓梅
现阶段实施的退耕还林政策存在着重大的且必须在今后实践中着力加以解决的问题。应根据各地的具体实际,着重解决退耕农户的长远稳定生计问题。为此,必须以政府为主体提供公共产品补偿,建立和完善一系列的长效生态补偿机制。
关键词:
退耕还林政策 生态补偿 长效机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霞
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需要财政政策的支持,目前我国在财政支持生态补偿机制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投入不足、调节手段单一、现有生态补偿税收制度存在明显缺陷以及缺乏对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的支持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应对措施。
关键词:
财政政策 生态补偿机制 横向生态补偿机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胡勇
一、建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一)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我国拥有天然草原近4亿公顷,居世界第二位,占国土面积的41.7%,面积大约是耕地的3.2倍、林地的2.5倍,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绿色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齐子翔
地方政府的有限理性导致地方利益固化,造成区际生态恶化和区际环保公共物品供给不足。以区际纳什均衡作为路径选择,试图建立旨在打破行政边界刚性约束的羁绊,突破地方政府利益固化的藩篱,以经济内在联系为协调基石的区际生态补偿机制。文章以京冀地区流域生态联防联控为例,构建区际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模型并通过最优化该模型达到区际纳什均衡。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赵景柱 罗祺姗 严岩 段靖 丁丁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姬鹏程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是针对流域水环境跨界污染、采用公共财政或市场化手段来调节生态关系密切但不具有行政隶属关系的区域间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我国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建设起步较晚,理论研究不足,立法滞后,补偿机制只有顶层设计还没有形成完善的补偿标准和方法体系,流域地方政府只能在实践中探索有效的管理机制和补偿模式。建议尽快督促各流域构建完善的、行之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使顶层设计能够尽快落地;加大投入力度、拓宽资金来源,因地制宜建立补偿标准体系、形成补偿方案,使流域上下游在流域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方面形成合力,共同创造"青山绿水"的美丽家园。
关键词:
生态补偿 生态文明建设 补偿机制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晓南
婚姻保险制度作为一种维护、激励婚姻家庭关系长久稳定的商业保险制度,其存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从我国高离婚率的背景出发,结合婚姻保险的概念、特征及我国建立婚姻保险制度的意义,从承保模式的选择、承保机构的形式、险种的设计、保险费率的确定、保险责任范围与除外责任等方面提出我国建立婚姻保险制度的设想。
关键词:
婚姻保险制度 离婚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娟丽 张炳淳
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西部生态问题更加突出。我国政府为尽快改善生态环境,相继制定出了退耕还林经济补偿政策。现虽有《退耕还林条例》等法律规范做保障,但由于该制度的缺陷,退耕农的利益得不到充分实现,该政策的实施出现了种种障碍。主要问题是补偿期限不合理、补偿标准不科学,没有建立完善的生态林补偿制度。本文结合我国西部生态实际,分析了该政策的缺陷,并从补偿的原则、性质、范围、标准、程度、方式等六个方面对建立完善的生态林补偿制度作出简要的构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