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32)
2023(5285)
2022(4534)
2021(4411)
2020(3716)
2019(8599)
2018(8676)
2017(18138)
2016(9853)
2015(11214)
2014(11399)
2013(11510)
2012(11019)
2011(10371)
2010(10820)
2009(10584)
2008(10453)
2007(9559)
2006(9157)
2005(8403)
作者
(29783)
(24536)
(24468)
(23509)
(15736)
(11560)
(11314)
(9454)
(9306)
(9109)
(8292)
(8112)
(8028)
(7898)
(7726)
(7562)
(7389)
(7240)
(7192)
(7183)
(6275)
(6052)
(5985)
(5672)
(5644)
(5585)
(5461)
(5441)
(4985)
(4768)
学科
(40216)
经济(40174)
管理(31266)
(27600)
(20795)
企业(20795)
方法(15759)
数学(14128)
中国(14122)
数学方法(13955)
(13517)
(11200)
(10721)
(9551)
(9132)
贸易(9125)
(8981)
(8748)
银行(8742)
(8468)
农业(8406)
环境(8139)
业经(7948)
地方(7787)
资源(7517)
(7439)
(7423)
及其(7375)
(7254)
税收(7152)
机构
学院(150641)
大学(149372)
(65027)
经济(63408)
管理(58171)
研究(52321)
理学(48473)
理学院(47982)
管理学(47326)
管理学院(47036)
中国(43335)
(34049)
(33083)
科学(30210)
(27171)
财经(25734)
研究所(24088)
中心(23847)
(23800)
(23132)
(22737)
北京(21941)
(19882)
师范(19762)
(19369)
经济学(19301)
业大(19041)
财经大学(18741)
(18556)
农业(17860)
基金
项目(87891)
科学(68697)
研究(67395)
基金(62608)
(53487)
国家(53049)
科学基金(44568)
社会(41548)
社会科(39426)
社会科学(39412)
(33442)
基金项目(32026)
教育(30514)
编号(29401)
(28618)
自然(27829)
资助(27092)
自然科(26949)
自然科学(26940)
自然科学基金(26431)
成果(25200)
(20391)
课题(20125)
(19996)
重点(19420)
(17562)
项目编号(17285)
(17173)
教育部(17116)
人文(16801)
期刊
(78065)
经济(78065)
研究(49148)
中国(31347)
(23576)
管理(22078)
(20521)
(19255)
金融(19255)
科学(18821)
学报(18588)
教育(15647)
农业(14133)
大学(13599)
业经(13516)
经济研究(12452)
财经(12449)
学学(12415)
技术(12280)
问题(10962)
(10698)
(9857)
资源(9434)
图书(9230)
理论(8767)
国际(8552)
实践(7928)
(7928)
现代(7593)
技术经济(7554)
共检索到2414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华  
本文概述了我国废钢铁资源回收利用的现状以及钢铁工业对废钢铁资源的需求现状 ,用三种不同的模型预测了未来钢铁工业的发展对废钢铁资源的需求 ,提出了废钢铁资源可持续利用存在的问题和政策建议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魏莉  陈伟达  杨烨  
构建考虑碳减排投资的废钢铁再制造企业利润最大化模型,求解得到最优生产量和碳减排投资量,基于模型分析得到了最优生产决策和最优减排投资决策的一些基本性质。最后通过算例分析探讨了碳价、碳限额和碳减排投资额对废钢铁再制造企业利润和碳排放总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碳限额与交易政策背景下,废钢铁再制造企业进行碳减排投资有利于增加利润,减少碳排放量;当碳减排收益一定时,废钢铁再制造企业引入碳排放投资效率高的碳投资减排方式有利于实现利润和碳排放同时优化;提高碳价会促进废钢铁再制造企业积极采取碳减排投资措施,合理的碳限额可以有效减少废钢铁再制造企业碳排放量。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一博  宗刚  
本文从价格变化的周期性特征出发,对再生资源价格波动的特征进行了研究,探索再生资源价格变化的规律。研究发现:大多数再生资源的价格波动具有周期性波动的特征,且季节因子分布一般是倒周期性波动中的倒U形,受季节性影响而引起价格上涨的月份主要集中在上半年;波动的类型以古典型波动为主,波动周期一般在8-18个月左右,同时存在短期、局部的波动周期。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张燕华  陈伟达  杨烨  
针对废钢铁再加工过程的工艺特点和约束条件设计了碳足迹计量方法,构建了最小化经济成本与碳交易成本总和的低碳调度模型。从理论分析和数值实验两方面探讨了碳限额、碳价及碳交易对总成本、碳排放和最优调度方案的影响。研究表明:废钢铁再加工低碳调度方案能有效减少碳排放,但可能会引起总成本的增加,若政府设置合理的碳限额,可大大提高废钢铁企业碳减排的积极性;碳限额的增大能有效降低总成本,对碳排放和最优调度方案无直接影响;高碳价促使废钢铁企业选择更具减排优势的加工设备、工艺路线和精料调度方案,从而降低碳排放,但过高的碳价对碳减排作用不大。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燕华  陈伟达  
针对钢铁行业高能耗与高碳排放的问题,建立碳排放交易机制下的废钢铁再制造供应链优化模型,通过数值实验探讨碳交易机制对碳排放、成本和配方决策的影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碳价只有超过临界价格后,企业才会选择转换配方来减少碳排放;碳价对总成本的作用取决于给定碳限额的范围;给定碳价下,碳限额与总成本负相关,对配方选择与碳排放无直接影响。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钱强飞  陈伟达  
针对废钢铁再制造中电弧炉出钢延迟的生产扰动问题,以断浇最小化、重调度前后加权差异最小化为目标,建立冲突消除规则和断浇修复规则,在工艺动态约束满足下设计了右移受影响炉次和炉次重分配两类重调度方案。仿真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并得出:延迟时间越长,断浇可能性越大,重调度前后差异也越明显,并更倾向于选择炉次重分配;生产环境需求决定着权重系数大小设置;冶炼、精炼工序双炉次重分配在极端条件下可成为最优方案。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陈伟达  钱强飞  
考虑到钢企回收的社会性废钢铁成分的不确定性,基于预设缓冲时长的精炼站及钢铁冶炼生产工艺特征,以提高炉次合格率和降低碳排放为目标,在工期约束下建立了废钢铁再制造生产调度模型,并设计合适的遗传算法进行求解。算例分析指出无精炼缓冲时长下影响碳排放的主要因素以及有精炼缓冲时长下空转时长与工期约束的相关关系,继而通过功效系数法整合两个子目标,分析不同工期约束下评价函数值的变化,并重点给出了三类工期约束的近优生产调度计划,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崔少东  陈伟达  
针对炉次加工时间可变条件下的废钢铁再制造生产调度问题,考虑到炉次在生产车间的实际生产过程中具有随机性与模糊性,根据不确定理论对炉次加工时间进行模糊化处理,在碳排放约束下构建了加工时间可变的废钢铁再制造生产调度模型,提出了加工时间的调整方法并设计人工智能算法进行了求解。最后结合算例,比较分析了加工时间调整方法对碳排放约束条件下加工时间可变的废钢铁再制造生产调度问题的影响,并得到:1加工时间调整方法平均每次可以减少炉次等待时间61.71%,减少炉次等待产生的碳排放63.79%,单次实验使得炉次等待时间显著减少的概率为60%及以上;2在不改变makespan的前提下,加工时间调整可以降低炉次等待时间...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崔少东  陈伟达  
针对工件等待时间受限的废钢铁再制造生产调度问题,在碳排放约束下构建了等待时间受限的废钢铁再制造生产调度模型,并设计遗传算法进行了求解。最后结合算例,比较分析了碳排放对生产调度的影响,并得出:废钢铁再制造过程产生的碳排放量与设备空转时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工件等待时间受限作为约束其主要作用在于避免重调度,对于减少makespan和碳排放量影响不大。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陈伟达  钱强飞  
考虑到钢企回收的社会性废钢铁成分的不确定性,基于预设缓冲时长的精炼站及钢铁冶炼生产工艺特征,以提高炉次合格率和降低碳排放为目标,在工期约束下建立了废钢铁再制造生产调度模型,并设计合适的遗传算法进行求解。算例分析指出无精炼缓冲时长下影响碳排放的主要因素以及有精炼缓冲时长下空转时长与工期约束的相关关系,继而通过功效系数法整合两个子目标,分析不同工期约束下评价函数值的变化,并重点给出了三类工期约束的近优生产调度计划,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杨莉  
产量政策是产业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市场竞争理论以及哈耶克"分散知识"等学说都提醒我们要对政府政策的意图和能力保持警惕。利用比较、归纳和实证考察等分析方法,基于对国内钢铁产业政策的梳理、历史反思和深层机理分析,发现我国传统钢铁产量政策在目标设定、机制设计和方法把握等方面均存在一系列问题。今后我国钢铁产量政策应主要立足资源环境要求而实行生态转向,并在政策体制和工具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和设计。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莉  
进入21世纪以来,出于调整产业结构、压缩过剩与低端产能、抑制盲目投资等方面的考虑,我国对钢铁产业实行了以限产为重要内容的产业政策。十多年的实践证明,我国以往的这种限产政策并不成功。这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既有政策的主要目标定位与产业发展趋势相错位。在产量方面,当前中国钢铁产业所面临的主要挑战是资源环境压力,因此今后我国钢铁产业的产量政策应该实行一个彻底的生态转向,并围绕此展开一整套政策体系的改革和设计。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喜平  王素静  
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算钢铁行业碳排放效率,运用双重差分方法探讨碳交易政策对钢铁行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并分别考察地区异质性和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碳交易政策对钢铁行业碳减排具有显著且持续的促进作用,使得试点地区效率值平均提升12.6%。但这种作用具有地区异质性,东西部地区较为显著,中部地区则不明显。碳交易政策可以通过促进技术创新、降低能源强度、调整能源结构来提高钢铁行业碳排放效率。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梅良勇  张四海  
我国第一部关于钢铁产业的政策性法规文件《钢铁产业发展政策》颁布已快2年的时间,本文试图从此政策文件颁布2年来对我国钢铁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和产量间的关系、钢铁行业集中度三个方面的影响来剖析此产业发展政策的效应。得出了产业政策对我国钢铁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产生抑制作用的同时能够促使钢铁产量的增长,以及产业政策对提高我国钢铁行业的集中度产生了一定的政策效应等结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江源  
依照国际上通行的产能过剩衡量方法对钢铁、煤炭、电解铝、水泥和汽车等重要行业的产能利用情况进行了初步评价.并发现多数行业并没有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感兴趣的读者不妨一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