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88)
- 2023(10113)
- 2022(9202)
- 2021(8839)
- 2020(7540)
- 2019(17524)
- 2018(17854)
- 2017(35864)
- 2016(19363)
- 2015(21936)
- 2014(21996)
- 2013(22131)
- 2012(20343)
- 2011(18294)
- 2010(18313)
- 2009(16932)
- 2008(16706)
- 2007(14584)
- 2006(13011)
- 2005(11570)
- 学科
- 济(73999)
- 经济(73916)
- 管理(56933)
- 业(52980)
- 企(44168)
- 企业(44168)
- 方法(36258)
- 数学(31781)
- 数学方法(31438)
- 财(24393)
- 税(21772)
- 中国(20937)
- 税收(20325)
- 收(20155)
- 农(19268)
- 业经(15682)
- 学(15296)
- 制(14947)
- 贸(14394)
- 贸易(14387)
- 务(14301)
- 财务(14243)
- 财务管理(14216)
- 易(14018)
- 地方(13856)
- 企业财务(13429)
- 和(12988)
- 银(12493)
- 银行(12460)
- 农业(12307)
- 机构
- 大学(276826)
- 学院(274730)
- 管理(110828)
- 济(107878)
- 经济(105430)
- 理学(95747)
- 理学院(94729)
- 管理学(93262)
- 管理学院(92760)
- 研究(87686)
- 中国(67100)
- 京(59171)
- 财(57721)
- 科学(53995)
- 财经(44892)
- 所(44088)
- 经(40533)
- 研究所(39437)
- 江(39032)
- 中心(38842)
- 农(38732)
- 业大(38611)
- 北京(38262)
- 范(34716)
- 师范(34448)
- 财经大学(33235)
- 州(32285)
- 经济学(31771)
- 院(31676)
- 农业(30302)
- 基金
- 项目(180968)
- 科学(140874)
- 研究(134958)
- 基金(130492)
- 家(112249)
- 国家(111326)
- 科学基金(95294)
- 社会(83011)
- 社会科(78635)
- 社会科学(78614)
- 基金项目(70036)
- 省(69402)
- 自然(61739)
- 教育(60917)
- 自然科(60191)
- 自然科学(60177)
- 自然科学基金(59066)
- 划(58697)
- 编号(57032)
- 资助(54474)
- 成果(47141)
- 部(40217)
- 重点(39359)
- 课题(37750)
- 发(37698)
- 创(37272)
- 项目编号(36094)
- 创新(34745)
- 科研(34557)
- 教育部(34526)
- 期刊
- 济(117322)
- 经济(117322)
- 研究(88937)
- 中国(46431)
- 财(42347)
- 学报(40783)
- 管理(39712)
- 科学(36686)
- 农(34381)
- 大学(30482)
- 学学(28551)
- 教育(28436)
- 融(24459)
- 金融(24459)
- 农业(24289)
- 技术(22468)
- 财经(20737)
- 业经(19119)
- 经济研究(18959)
- 经(17345)
- 务(15983)
- 问题(15944)
- 税(15862)
- 理论(15562)
- 图书(15266)
- 实践(14449)
- 践(14449)
- 税务(14122)
- 技术经济(13246)
- 科技(12652)
共检索到4038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剑文
加入WTO后.我国现行法律制度正在进行一系列重大改革,其中核心问题是市场准入制度和税法制度的改革。税法作为国家征税之法及纳税人权利保护之法,在现代民主法治国家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而税收债法则是税法的核心,是税法的基本理念、价值和原则最直接的体现。WTO体制对于中国税法的影响将首先表现在对我国税收债法理念和制度的挑战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张莉 姚太明 刘军
在破产案件的税收监管过程中,由于破产企业本身经营困难、资金紧张,甚至资不抵债,债权的收回存在不确定性,因此一直以来,税务机关对其的税收监管工作不太重视;但由于近年来,个别企业利用破产程序逃避纳税义务,导致国家税源流失,因此各地税收机关已经逐渐重视破产案件中的税收债权监管工作。基于税收债权在破产案件中的特殊性,其一定程度上成为影响破产程序顺利推进的关键因素。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徐伟 金洪亮
税收债权债务理论的引入,使税收法律关系被界定为债权债务关系。然而,税收债权作为公法之债,毕竟有不同于一般债权的特性。为使税收制度理论与实务不断完善,必须正确界定税收债权与一般债权的区别,同时构建相关的制度以确保税收债权的实现。
关键词:
税收债权 一般债权 税收撤销权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周刚志
税收债权的消灭时效制度对于维护稳定的私法秩序、保护纳税人利益具有重要意义,它一般包括税收债权的"核定时效"与"执行时效"。税收债权的消灭时效并非由税收债权成立之日起算,而是因核定时效期间与执行时效期间而有所不同。如果纳税人的行为构成税收犯罪,则税收债权的消灭时效等同于相关罪名的刑事追诉时效。我国《税收征管法》之修改,宜明确区分税收债权的"核定期间"与"执行期间",并分别规定其起算时点。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周刚志
域外税法学界素有"权力关系说"与"债务关系说"的理论争议。税收债权债务关系理论传入我国之后亦引起了激烈争论,它与传统的税收权力理论虽非截然对立,却有实质分歧。我国传统公法学以"公权力之存在与运作"为公私法区分标准,致使"权利"被误解为私法领域内的特有概念,税收之债亦由此而被误认为"私法之债"或者等同于"私法之债"。我们可以借鉴霍菲尔德的分析方法将"税权"解读为一种综合性的税收权利,以此深化税收债权债务关系理论之研究。
关键词:
税权 权利 税收债权债务关系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蒋辉宇
在破产清算程序中,税收债权优先于担保债权受偿,类似于创设了一种在受偿时间与受偿财产范围两方面都具有优先性的新型"别除权",税收债权相对于担保债权的优先性违背了物权优先于债权的一般民法原理,同时也将打破留置权在担保物权体系中的相对优先性地位。《税收征管法》与《破产法》之间就税收债权受偿顺位的非协调立法不仅将导致两部法律之间的相互循环否定,同时也将在破产程序中造成发生于担保债权之前与之后的税收债权在受偿顺位上的差异化待遇,最终形成法律适用逻辑上的割裂。在两部法律统一协调立法的前提下,发生于普通债权之前的税收债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马蔡琛 刘嵘
本文认为,税收法律关系与民事债务关系具有一定的相通性,因此,可以援引民法中债务转移的立法精神来补充税收法规在应对企业税收债务转移方面的空白。同时,也借鉴发达国家对税收债务转移的规定,对我国目前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税收 债务转移 企业 民法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李刚 周俊琪
税收债权债务关系的主体包括两类:一是税收债权人,一是税收债务人。税种法的规定仅确定具体税收债权债务关系发生的依据,至于何种人需具备何种条件方可成为税收债务人,税法并无明确的规定,学术界的看法也不尽相同。借鉴私法主体资格的构成要件,税收债务人的主体资格构成要件应该包括税收权利能力、税收行为能力和税收责任能力三方面,据以明确纳税人的负税能力。
关键词:
税收权利能力 税收行为能力 税收责任能力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颜延 解应贵
本文分析了在企业破产的不同阶段,税务机关应如何实现国家税收债权的保护,认为在破产程序启动前,税务机关应当积极行使破产申请权,请求人民法院裁定部分长期停产、停业的欠税企业破产;在破产过程中,税务机关应当及时对应税行为征税,并请求人民法院将有关税款作为破产费用,从破产财产中随时拨付清偿,对符合特殊性税务处理条件的,依法给予税收优惠待遇;在破产程序终结后,税务机关还可以对负有责任的出资人、担保人行使追索权,或者请求人民法院补充分配新发现的破产人财产。
关键词:
企业破产 税收债权 保护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颜延 解应贵
本文分析了在企业破产的不同阶段,税务机关应如何实现国家税收债权的保护,认为在破产程序启动前,税务机关应当积极行使破产申请权,请求人民法院裁定部分长期停产、停业的欠税企业破产;在破产过程中,税务机关应当及时对应税行为征税,并请求人民法院将有关税款作为破产费用,从破产财产中随时拨付清偿,对符合特殊性税务处理条件的,依法给予税收优惠待遇;在破产程序终结后,税务机关还可以对负有责任的出资人、担保人行使追索权,或者请求人民法院补充分配新发现的破产人财产。
关键词:
企业破产 税收债权 保护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郭维真
自二十一世纪以来,税收之债理论不仅在学界获得了普遍承认,在税收征管实践中也得到了充分反映,如税收代位权、税收撤销权与税收优先权的引入。然而税收之债的理论核心不仅在于保障国家税收债权,更重要的是通过承认国家对税款仅享有请求权而非所有权从而实现对纳税人(债务人)权利的保障。时值《税收征管法》修订,其中关于税收滞纳金与税收利息、税收优先受偿权和委托代征等条款却存在税收债权的滥用之嫌。笔者认为,在税收之债理论下,税务机关在税务行政中虽可展现身份的多元化,但仍应遵循权力限制与权利保障的基本法治精神。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程国琴
民法与税法在法律规范层面缺乏衔接,容易引发民事执行中税收利益与民事利益失衡,影响民事执行效率的提升和税收执法方式的优化。本文比较研究不同国家对待税收优先权的态度,分析国际层面税收利益和民事利益平衡的发展趋势,建议将我国现行绝对优先保护税收债权的模式转变为平等保护债权的模式,并认为法院与税务机关之间应当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强化双方协助义务的互认机制,推动涉税信息的共享机制,以提升民事执行程序中债权实现的正当性、公平性和效率性。
关键词:
税收债权 民事债权 民事执行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魏俊
纳税抵押制度是纳税担保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担保物权,税收抵押权具有物权效力、优先效力和追及效力,不仅如此,纳税抵押的设定还将税收债权的效力由纳税人扩张到纳税人以外的第三人。具体包括:基于抵押权之物权效力而产生的抵押人的义务与责任;基于税收抵押权优先效力对第三人债权的影响;基于税收抵押权追及效力而产生的第三人(受让人、承租人)的义务与责任。尽管目前我国纳税抵押制度的框架已经建立,但现行制度还很不完善,而进一步完善的重点和核心问题应该包括纳税抵押物的范围、纳税抵押物的登记、动产抵押与动产质押的冲突解决以及税收抵押权的次序权等问题。
关键词:
纳税抵押 纳税担保 税收债权 效力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卿云 周芯竹 杨锦成
随着破产重整这一新生制度在当前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不断应用,如何确保破产重整中国家税收债权的利益不受损害,找寻人民法院和税务机关处置税收债权遵循共同的法律准则,实现《税收征管法》与《企业破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度衔接和政策统一,有效防范税收执法风险,是理论和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一、建议修改破产重整税收债权滞纳金的相关政策(一)将滞纳金受偿权确定为不优先其理由:一是滞纳金的性质决定了其不能优先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巫文勇
税收债务优先清偿已经遭到理论界越来越多的质疑,在各国立法实践中也有日趋淡化的倾向。我国的金融机构破产税收债务优先清偿,不但损害了普通债权人利益,还与现存担保法律制度冲突,动摇了市场信用基础,且与问题金融机构国家救助相悖。其改革方向是,统一现行法律中对税收清偿顺位的不同规定,将税收作为非优先清偿债务,推广与完善税收担保制度,实行金融机构控股股东加重责任。
关键词:
税收债务 非优先性 税收担保 加重责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