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62)
- 2023(6089)
- 2022(5239)
- 2021(4897)
- 2020(4324)
- 2019(9909)
- 2018(9980)
- 2017(20552)
- 2016(11192)
- 2015(12866)
- 2014(12971)
- 2013(12895)
- 2012(12039)
- 2011(10883)
- 2010(11218)
- 2009(11102)
- 2008(11219)
- 2007(10299)
- 2006(9430)
- 2005(8912)
- 学科
- 济(44268)
- 经济(44171)
- 管理(44149)
- 业(41183)
- 企(36275)
- 企业(36275)
- 财(20761)
- 方法(20077)
- 数学(17732)
- 数学方法(17605)
- 制(17473)
- 务(14288)
- 财务(14268)
- 财务管理(14237)
- 中国(14179)
- 企业财务(13666)
- 体(11923)
- 农(11387)
- 体制(10486)
- 业经(10405)
- 银(10253)
- 银行(10244)
- 行(9761)
- 贸(9064)
- 贸易(9057)
- 易(8921)
- 融(8541)
- 金融(8539)
- 税(7676)
- 划(7519)
- 机构
- 大学(169153)
- 学院(167417)
- 济(73777)
- 经济(72282)
- 管理(65671)
- 理学(55763)
- 理学院(55247)
- 管理学(54644)
- 管理学院(54329)
- 研究(52606)
- 中国(44075)
- 财(42492)
- 京(35266)
- 财经(32435)
- 经(29234)
- 科学(27276)
- 所(25980)
- 江(25257)
- 财经大学(24157)
- 中心(23709)
- 经济学(23189)
- 北京(22850)
- 研究所(22402)
- 经济学院(20912)
- 农(20625)
- 州(19867)
- 业大(19570)
- 商学(19377)
- 商学院(19237)
- 院(19036)
- 基金
- 项目(98466)
- 科学(78300)
- 研究(74994)
- 基金(73110)
- 家(61677)
- 国家(61197)
- 科学基金(53040)
- 社会(49481)
- 社会科(46997)
- 社会科学(46989)
- 基金项目(38606)
- 省(36606)
- 教育(34988)
- 自然(32543)
- 自然科(31712)
- 自然科学(31704)
- 自然科学基金(31176)
- 划(30997)
- 编号(30471)
- 资助(30165)
- 成果(26500)
- 制(24918)
- 部(23897)
- 重点(21919)
- 教育部(21202)
- 课题(20904)
- 人文(20656)
- 性(20637)
- 创(20425)
- 国家社会(20357)
共检索到2635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陶政
公司设立无效制度是外国公司法的一项重要制度,为受侵害的当事人提供了一条司法救济途径。通过对公司设立无效的内涵、外国立法例、法律类型的分析,提出确认设立无效的法律途径,并针对公司设立无效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提出了相应限制和矫正措施,以期对我公司立法有所助益。
关键词:
设立无效 无效的法律类型 设立无效之诉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岩
本文通过对我国现行市场经济的简要分析,指出我国《公司法》应建立公司设立无效制度,借鉴外国公司法制度,设计我国未来《公司法》中应规定的宣布公司设立无效的主要情形,同时指出公司设立无效的法律后果,为《公司法》的修改提出自己的意见。
关键词:
公司 设立 无效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建伟,孔娟
公司人格否认,指在具体法律关系中,基于特定事由,否认公司的独立人格,据以配置义务或责任负担的法律制度。公司人格否认出现在十九世纪末的美国,后相继为英、德、日等国继受,成为一项重要的公司法律制度。近来我国学者对公司人格否认理论多有介绍、研讨,本文对我国...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建文
对于存在设立瑕疵的公司,各国大都通过相应补救措施,允许继续保留其法律人格。对此,英美法系采原则承认主义;大陆法系在制度表层,普遍采原则否定主义,但在深层次则包含着尽可能承认的立法精神。在这种差异化的制度安排背后,其实存在着不同法系公司法制度的深层次理念差异。我国《公司法》规定的公司撤销登记制度存在重大缺陷,在登记主管部门及最高人民法院补救性制度安排的基础上,还应基于制度理念的探寻作出新的制度设计。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远明 邓小明
我国现有公司法对公司设立行为实行严格的管理 ,这有碍于增强公司经营活力和经营自主性。为此我国应当在公司设立制度上放松管理 ,具体表现为允许公司经营范围的灵活设置 ,实行折衷资本制和允许一人公司的存在。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陈雪强
我国的物权法如何规定土地的相关权利,尤其是土地使用权,存在着广泛的争论。目前主要有3种主张:土地使用权、基地使用权和地上权。本文通过对前两者的分析认为应该使用地上权。在立法模式上,可以采用“广义地上权──地上权”的结构。
关键词:
土地使用权 基地使用权 地上权 物权法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于广新
日本公司法是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公司法律制度融会贯通的产物 ,自成一派 ,和我国公司设立制度也有明显不同。日本对公司的设立采取的是准则主义 ,我国公司采取的是以许可主义为主的立法主义 ,另外在公司设立中关于股东、人数、资格、股东出资缴纳的原则、公司章程、发起人责任等的规定也有很大差异 ,其各有利弊。
关键词:
公司 公司设立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段红弘
公司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公司设立则是公司成为独立法人的必经阶段。笔者以公司法基本法理为基础,针对我国公司设立的法律意义、公司设立的机制与原理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并在公司法即将修改的大背景下,就公司设立的相关立法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构想,以期为我国新公司法的确立提供借鉴作用。
关键词:
公司 公司设立 公司成立 法律地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侯菁如
我国的《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第121条规定,“上市公司可以根据需要设立独立董事”,在实践中也有了设立这一制度的种种尝试,却很不如人意。针对中国股市中上市企业董事长与总经理剑拔弩张,公司独立董事有名无实,提醒无效,不得不辞职等怪现象的出现,经济界和法学界又出现了讨论。到底独立董事是否在中国应该存在,该如何存在?本文将就该问题再作法理探讨。
关键词:
独立董事 法人治理结构 制度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郭跃进
确立法人财产权制度应谨防几大误区郭跃进确立企业法人财产权(以下统称法人财产权),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倍受重视。的确,法人财产权制度是产权制度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重要创新,具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但我们也必须看到,法人财产权制度也不是万能的,其功能的发挥是有条...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扬新 刘新军
我国应建立统一的公司所得课税制度刘扬新,刘新军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和中心环节。公司制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制度的主要法律形式。公司法人的基本特征是:一是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具有与自然人相同的民事行...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岑遥
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机制存在明显缺陷,大股东操纵董事会决策过程使非正当关联交易盛行,而现有监事会未能对这种状况进行有效的监督。从长远来看,必须致力于公司股权结构的改革和市场机制的完善,才能真正建立起市场化的公司治理机制;在目前应从决策和监督机制入手,在设立独立董事改善决策机制的基础上改革监事会,设立独立监事以强化监事会监督职能,完善公司治理机制,维护公司整体及中小股东利益。本文相应提出了独立监事的职能设计与制度设计。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彭丽明
涉外消费争议仲裁制度的运行模式大体上与国内消费争议仲裁制度的运行模式是一致的,只是在某些方面有其特别之处,但必须明确的是涉外消费争议不需要另外设立一个仲裁机构,在消委会内设立的消费争议仲裁机构可以受理小额涉外消费争议案件。涉外消费争议仲裁的法律适用有其特殊性,程序上常常会涉及到域外送达、取证,并且仲裁裁决很有可能需要到外国进行承认和执行。本文对此进行了讨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珺
本文从市场经济建设的现实问题出发结合分配理论进行分析,提出各种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中的贡献大小和多少是分配的客观经济依据,而所有者对要素的合法产权是分配的法权依据和最终实现依据,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分配原则应是将各种生产要素相互协作生产出来的价值,按要素的贡献由各要素所有者凭借合法产权参与分配,这两者紧密联系,共同构成我国新型分配制度的基础性内容。
关键词:
要素贡献 合法产权 分配制度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黄秋娜
反悔权是主要发达国家都确认的消费者权利,在我国也有一定的现实基础与制度需求。一方面,随着我国电视电话销售、网上销售等新兴销售手段的出现,消费者权益更容易受到侵害;另一方面,我国现行有关法律还不完善,难以有效保护消费者。因此,反悔权制度的确立能使消费者不需要任何理由解除合同,从而避免利益受到损害。但是,反悔权需有严格的适用范围,其行使方式、时间等都有限制。
关键词:
消费者 反悔权 构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