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91)
- 2023(10746)
- 2022(8861)
- 2021(8388)
- 2020(6881)
- 2019(15711)
- 2018(15656)
- 2017(29532)
- 2016(16394)
- 2015(18718)
- 2014(19098)
- 2013(18152)
- 2012(16494)
- 2011(14898)
- 2010(15557)
- 2009(14996)
- 2008(14083)
- 2007(13020)
- 2006(11640)
- 2005(10541)
- 学科
- 济(61011)
- 经济(60962)
- 管理(44738)
- 业(40669)
- 企(33273)
- 企业(33273)
- 方法(28348)
- 融(26774)
- 金融(26771)
- 中国(26363)
- 银(25728)
- 银行(25716)
- 数学(25658)
- 数学方法(25065)
- 行(24874)
- 财(17599)
- 农(16947)
- 制(16802)
- 业经(14253)
- 地方(13395)
- 理论(12581)
- 贸(11790)
- 贸易(11775)
- 务(11543)
- 易(11537)
- 财务(11485)
- 财务管理(11450)
- 中国金融(11283)
- 农业(11231)
- 企业财务(10781)
- 机构
- 学院(226831)
- 大学(224828)
- 济(86949)
- 经济(84631)
- 管理(81020)
- 研究(69999)
- 理学(67943)
- 理学院(67231)
- 管理学(65477)
- 管理学院(65081)
- 中国(62386)
- 京(47547)
- 财(46145)
- 科学(41667)
- 财经(35460)
- 江(35419)
- 中心(34976)
- 所(34936)
- 农(32418)
- 经(31791)
- 北京(30974)
- 研究所(30921)
- 范(30535)
- 州(30460)
- 师范(30228)
- 业大(30131)
- 经济学(27091)
- 财经大学(26133)
- 技术(25931)
- 院(25454)
- 基金
- 项目(137989)
- 研究(106550)
- 科学(105930)
- 基金(94423)
- 家(80082)
- 国家(79329)
- 科学基金(67566)
- 社会(63718)
- 社会科(60461)
- 社会科学(60441)
- 省(57304)
- 教育(51632)
- 基金项目(48419)
- 编号(46747)
- 划(46696)
- 自然(41321)
- 资助(40813)
- 成果(40367)
- 自然科(40330)
- 自然科学(40323)
- 自然科学基金(39518)
- 课题(33609)
- 重点(31166)
- 发(30487)
- 部(29416)
- 项目编号(29222)
- 创(29026)
- 年(28655)
- 性(27629)
- 大学(27086)
共检索到3588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连晓庆 吴全全 闫智勇
产教融合是应用型高校优化发展路径的关键。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起点,我国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的政策轨迹可划分为萌芽期、发展期和深化期。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的实现需理念融合、知识融合、价值共创,在理念、过程和结果三个层面互动、共融,形成一个新的有机整体。因此,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优化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可从三个方面考虑:强化融合理念,提升合作意愿;抓住关键要点,提升合作能力;遵从"善治目标",构建共治模式。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陈星 张学敏
2013年以来,为拉近教育和产业的关系,政府开始积极推动地方普通本科院校深化产教融合向应用型高校转变。然而由于经费、声誉、师资、科研、政策等方面的劣势,应用型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处于边缘地位,其发展依附于居于中心地位的研究型大学。这种"中心-边缘"的高等教育系统结构,造成应用型高校在产教融合的目标定位、经费投入、学科专业调整、校企合作和"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中举步维艰。应用型高校在主动依附中寻求特色,政府对应用型高校的资源倾斜、放权与赋责,有助于应用型高校超越结构性限制,深化产教融合。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叶飞帆
近年来,各级政府大力倡导和推动部分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产教融合工作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推进产教融合,使普通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各行各业的需求充分对接,从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角度实现高等教育与产业协调发展,是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重要抓手。
关键词:
本科高校 普通本科 产教融合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韦承燕
推进地方普通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变,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其中,扎根"三农"第一线、肩负乡村人才振兴重任的农业院校,应首当其冲。为此,由中国教育经济学会理事陈星博士执笔的《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动力研究》一书于2020年12月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结构合理、内容翔实,从当前我国应用型高校开展产教融合的现状出发,深刻剖析产教融合的动力机制。尤其是对应用型农业高校深化产教融合的思考,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梓樱 邓宏宝
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相呼应的应用型高校课程改革存在培养目标缺乏调研论证、课程设置缺少调查研究、课程教学标准缺乏创新创造、课程实施缺少精品课程等问题,同时在课程改革中遭遇着制度体制、管理机制、管理理念、评价体系的现实障碍。解决课程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和障碍,应按照从"学术为先"到"实践为要"、从"囿于课堂"到"开放办学"、从"预警清单"到"多元评价"、从"校企合作"到"产教融合"的创新思路。现阶段应加快课程改革步伐,严把课程教学标准,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创新课程管理机制,构建课程评价体系,以全面推进应用型高校的课程改革,培养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
产教融合 应用型高校 课程改革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星
建设产教融合型城市是新时代国家深化产教融合的最新战略举措。结合国际产教融合型城市的发展经验,我国建设产教融合型城市的大致路径为:综合考虑经济、教育和国家战略等因素,科学规划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创新产教联动方式,重视科研院所建设,推动科技园、产业园、大学城合作,促进产教融合组织间的联动;打破围墙办教育,推进社会参与教育治理常态化,建立市场导向的产教融合共治机制;在政府和学校的支持下,以新时代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文化为引领,营造良好的创新与合作环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蒋新革
新时代产业发展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期,对高职产教融合提出了新的人才培养使命与要求。在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进程梳理的基础上,对比分析高等职业院校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路径,双师工作室共育路径、特色学院特色路径、专业学院多元路径及产业学院融合路径等不同类型产教融合发展路径,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形成新时代高职深化产教融合的产业学院建设路径,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提供有益经验。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承清 吕耀平 戴庆敏
应用型本科院校走产教融合的办学模式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这一背景下,文章对丽水学院、韶关学院、宜春学院三所样本学校进行实地调研考察,深入剖析了园林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在产教融合方面存在体系设置与行业前沿脱节、内容安排与行业衔接不畅、教学开发与行业参与不足、实践体系与行业融合不高等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增加前沿内容、整合课程结构、完善合作机制和优化实践体系四方面与产业融合的有效措施。并进一步探索构建适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园林专业产教融合的"四对接一核心四阶段"的专业课程体系,为加强应用型本科专业产教融合的深入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产教融合 应用型人才 园林专业 课程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娟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就是构建科学有效的机制,以实现人力、信息、教育资源的整合,提高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学水平,从而更好地体现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而构建这种有效的机制,需要各高校结合时代发展特征,积极改变教学理念,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拓展创新创业教育路径。
关键词:
产教融合 应用型本科高校 创新创业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倩
产教融合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基本路径。当前,学校对产教融合的重视不够、内容单一、平台不足,主要是缺乏内外部融合的动力与有效的保障措施。因此,要着力激发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内部动力,增强外部需求,精心打造内外部融合的平台与保障网络,促进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有效转型与继续发展。
关键词:
产教融合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 转型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梅 王瑛 周正柱
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的实践依然处于初级阶段,面临诸多发展困境,如学校规划意识不强导致产教融合进展缓慢、学校与企业利益分歧严重削弱了行业企业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组织体制和发展基础制约了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发挥等。造成这种困境有外部的政策条件原因,也有学校自身制度设计及管理机制的原因。要想突破产教融合的发展瓶颈,推动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深度融合,应树立"大平台"理念,分层次、分阶段地推进平台建设;通过制度设计,探索组织体制新模式;完善管理机制,使二级学院成为产教融合平台建设的主体;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强化考核激励对产教融合平台建设的导向作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姗
大多数本科高校在转型过程中,都面临社会服务目标定位不清晰、社会服务机制不完善、校企合作沟通机制及利益平衡机制不畅等问题,直接影响了应用型高校社会服务及产教融合育人的效果,以社会服务为目标完善产教融合育人体系是关键。铜仁学院在转型定位、产教融合、社会服务、保障体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学校、政府、行业、企业以深度合作、服务地方发展、协同育人、社会需要、内涵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从利益共同体、专业体系、创新平台、人才培养模式、管理体制方面,全面融入社会服务理念,构建五位一体产教融合育人体系,较好地解决了应用型高校转型过程中遇到的社会服务机制不完善、校政企沟通机制不畅等关键问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曲丽 戴昀弟 范曙光
校企深度融合无论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人才需求出发,还是从高等教育战略发展出发,都具有积极而重大的意义。本科高校教育要想实现其服务社会的使命,就需要构建和优化校企深度融合机制。要面向社会、面向经济、面向市场,以校企深度融合形式调整教学理念和方向,开发和设置课程体系,构建和完善评价体系,保持教育和企业需求的紧密对接。
关键词:
应用人才 校企合作 高校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潘思佳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发展颇受关注。新时期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是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建设的关键途径。由蒋新革等编著、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时代高职产教融合路径研究》一书,基于案例分析的方法,从中国对外开放的发展史出发,讨论市场机制发挥的决定性作用,并提出从制度保证的角度解决对外开放的实施问题。本书选题新颖且有较强实践性,论述了新时代产教融合的内涵特征和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类型,对现代产业学院的人才培养、校企文化融合、师资队伍建设及治理体系等改革内容加以探究,以期为我国高职教育产教融合及产业学院建设提供借鉴。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夏阳
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也是满足就业市场对人才的渴求,提高企业的竞争水平,破解就业难题的有效路径。一直以来,我国劳动力就业市场上就存在典型的矛盾,一方面是企业对人才的大量需求,另一方面则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题。矛盾背后,凸显的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乏力以及人才职业技能的欠缺。培养综合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成为近年来高校转型的方向。学者徐金寿撰写的《应用型人才软硬技能融合培养的研究与实践》(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一书,就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该书以人才培养模式为切入点,分析了应用型、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