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33)
2023(5743)
2022(4949)
2021(4518)
2020(3874)
2019(8793)
2018(8977)
2017(18491)
2016(10127)
2015(11514)
2014(11722)
2013(11875)
2012(11259)
2011(10402)
2010(10591)
2009(10455)
2008(10465)
2007(9527)
2006(8724)
2005(8362)
作者
(29300)
(24243)
(24165)
(23393)
(15405)
(11391)
(11121)
(9138)
(9114)
(8830)
(8305)
(7986)
(7904)
(7856)
(7668)
(7512)
(7194)
(7105)
(7048)
(6969)
(6394)
(5901)
(5841)
(5615)
(5530)
(5527)
(5443)
(5432)
(4796)
(4657)
学科
(41347)
经济(41266)
管理(35839)
(31090)
(25990)
企业(25990)
方法(17914)
数学(16064)
数学方法(15951)
(15942)
(15193)
中国(13955)
(11131)
(10489)
银行(10481)
(10370)
(10061)
(9729)
贸易(9721)
(9577)
业经(9371)
体制(8966)
(8901)
金融(8899)
(8625)
财务(8605)
财务管理(8576)
企业财务(8120)
(7455)
(7426)
机构
大学(155907)
学院(153752)
(70279)
经济(68817)
管理(57556)
研究(51138)
理学(48174)
理学院(47723)
管理学(47204)
管理学院(46918)
中国(43017)
(39691)
(32683)
财经(30125)
(27118)
科学(25928)
(25548)
(23719)
中心(23079)
经济学(23000)
财经大学(22383)
研究所(22031)
北京(21317)
经济学院(20775)
(19758)
(18678)
(18093)
业大(17822)
(17720)
师范(17578)
基金
项目(88903)
科学(70367)
研究(68734)
基金(65528)
(55244)
国家(54817)
科学基金(46832)
社会(45273)
社会科(43002)
社会科学(42994)
基金项目(33804)
(32993)
教育(31977)
编号(27990)
(27946)
自然(27609)
资助(27591)
自然科(26900)
自然科学(26894)
自然科学基金(26440)
成果(24776)
(23330)
(21660)
重点(19854)
课题(19775)
教育部(19158)
(18983)
国家社会(18956)
(18497)
(18432)
期刊
(81960)
经济(81960)
研究(54207)
中国(31756)
(31351)
管理(23917)
(22870)
金融(22870)
学报(18736)
(18558)
科学(18100)
财经(16141)
大学(15458)
教育(15081)
学学(14470)
(13812)
经济研究(13496)
技术(12726)
业经(12564)
农业(11752)
问题(11610)
(10702)
理论(9377)
国际(9180)
实践(8280)
(8280)
技术经济(7497)
商业(7449)
现代(7400)
改革(7338)
共检索到2478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钟正生  梁珊珊  吴凌凌  
最近,我国政府将宏观调控目标调整为"保持稳定,较快增长"和"将通货膨胀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这是对年初提出的政策目标,即"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结构性价格上涨演变为全面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中华  莫学斌  
随着我国经济和金融的发展 ,以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操作框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存在着诸多问题。鉴于以通货膨胀率作为中介目标具有显著优势 ,本文认为我国应当构建通货膨胀目标制下的货币政策框架 ,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锡良  袁炜  
自1990年新西兰率先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以来,其实践已经走过10多个年头,目前大约有20个国家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这些国家中既包括加拿大、英国等发达国家,也包括巴西、智利等发展中国家以及捷克、匈牙利等转轨经济国家。由于各国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朱从双  
货币政策的选择要根据一国经济发展状况而定,随着人们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寻求更合理的政策目标,货币政策也随之发生着改变。20世纪90年代开始,以通货膨胀目标制为主要内容的货币政策成为了不少国家和地区的新选择,其中新西兰是被学术界认为实行该政策最具代表性的国家。从经验来看,市场经济制度比较健全的国家具有一些共同的经济特征,比如中央银行可以独立制定货币政策、利率市场化和汇率自由浮动等。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汪洋  
本文通过对泰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变化的分析 ,揭示了泰国银行实施反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深刻原因 ,并且简要介绍了泰国银行反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具体内容。泰国中央银行采用反通货膨胀目标制实际上是以经济的内部均衡为主 ,并以汇率政策作为解决一国经济外部失衡的主要政策工具 ,这种政策取向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何国华  
一、什么是通货膨胀目标制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主要目的是降低通货膨胀水平、稳定通货膨胀预期和经济增长;增强中央银行透明度和责任度,从而提高货币政策和中央银行的可信度。具体什么是通货膨胀目标制,有以下五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于慧君  赵铠  
文章利用我国1978-2004年的相关数据,运用VAR模型和方差分解对我国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可行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对于我国通货膨胀水平预测的准确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剔除汇率等变量将使得预测差异增大,由于我国现阶段仍然无法以物价稳定作为货币政策的单一目标或者首要目标,因而通货膨胀目标制在我国不具有可行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寒波  王雍君  
一、问题的提出通货膨胀是一种由于投入流通中的货币量超过货币必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现象.既然货币贬值、物价上涨,那么一切以货币单位计量的收入、支出以及债权、债务的实际价值同名义价值就会发生偏差,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产生一种收入和财富的再分配效果.如果不采取相应的补偿措施,这种由通货膨胀造成的再分配效果往往会给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带来种种消极影响.比如,近年来已引起理论界关注的固定资产补偿不足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昊  王少平  
本文在蕴含微观经济基础的结构菲利普斯曲线框架内研究我国通货膨胀预期的结构和性质。基于最大熵自举的模型估计和推断显示:微观企业平均每三个季度调整一次价格;我国季度数据不支持通货膨胀粘性假设;在微观企业的定价过程中,理性预期所起的作用要强于适应性预期;但由于通货膨胀非粘性,真实经济中通胀持续性反而具有主导作用。经验研究结论表明,货币当局在通货膨胀预期管理中应加强货币政策的前瞻性、持续性和透明度。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孙凯  
为了有效遏制通货膨胀,我国学者提出了一些建议。本文参考外国经验,对这些建议进行分析,其中着重考察了通货膨胀目标制和货币数量目标制在我国的适用性,提出我国货币政策制度发展的方向是通货膨胀目标制,并给出一定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黄达  
针对近年来全国各界对通货膨胀的关切和"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的提法,本文认为有些认识和思路值得反复理清,包括:如何界定通货膨胀及如何看待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如何匹配;中国可能期望的,也是难以避免的通货膨胀率是什么水平。文章提出治理通货膨胀要服从核心任务,应建立现实的通货膨胀观念,并在对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的提法进行多视角诠释的基础上,给出了控制物价的几点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成思  
本文以1979~2010年中国广义价格指标通货膨胀率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通货膨胀率动态机制特征的显著差异为基础,运用不可观测成分随机波动模型测算和对比不同通货膨胀指标预期时序的动态路径,并应用反事实对比实验方法比较货币政策对不同通货膨胀指标动态特征转变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由于中国长期以CPI为单一通货膨胀目标,没有将广义价格指标通货膨胀率纳入政策决策的信息集,形成通货膨胀目标错配问题,从而导致近年来广义价格指标通货膨胀率持续走高,而且其波动性呈现显著上升态势。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李雪莲  
随着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浪潮的兴起以及金融创新的不断推进,传统的货币政策框架日益受到冲击和挑战,近年来在许多国家已取得良好效果的通货膨胀目标制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很多学者认为我国也应该采取通货膨胀目标制。本文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在考察了我国货币错配现状并界定通货膨胀目标制内涵的基础上,从分析货币错配影响通货膨胀目标制实施的内在机制这一视角,结合我国特殊的国情对通货膨胀目标制在我国的适用性进行了研究。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春蕾  
金融危机后,我国通货膨胀压力一度加大,央行货币政策调控陷入多重的两难困境。管理通胀预期成为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目标。通货膨胀目标制具备稳定通货膨胀预期的优势,我国已基本具备了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前提条件。"社会融资总规模"指标的提出,表现了当局货币调控的决心。有效调控通货膨胀需对我国货币政策运作框架作出适时调整。我国应考虑分阶段、有过渡地推行通货膨胀目标制,适时构建、测算并公布核心通货膨胀指标,以有效管理通胀预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