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12)
2023(7708)
2022(6513)
2021(6126)
2020(5132)
2019(11577)
2018(11326)
2017(23276)
2016(12282)
2015(13920)
2014(13828)
2013(13811)
2012(13213)
2011(12042)
2010(12645)
2009(12414)
2008(11603)
2007(10724)
2006(10047)
2005(9397)
作者
(34664)
(28400)
(28354)
(27311)
(18236)
(13480)
(13151)
(10880)
(10866)
(10525)
(9574)
(9282)
(9263)
(9034)
(9020)
(8889)
(8431)
(8372)
(8203)
(8167)
(7305)
(7016)
(6811)
(6664)
(6593)
(6339)
(6293)
(6284)
(5659)
(5599)
学科
(48745)
经济(48694)
(38758)
管理(36320)
(31254)
企业(31254)
(26725)
金融(26725)
(25710)
银行(25695)
(24997)
中国(23961)
方法(18261)
(16702)
数学(16307)
数学方法(16140)
(16134)
(16001)
地方(12121)
(11887)
贸易(11873)
业经(11818)
(11693)
(11670)
中国金融(11387)
农业(10486)
(10269)
财务(10242)
财务管理(10223)
企业财务(9731)
机构
学院(177865)
大学(174671)
(80514)
经济(78694)
管理(66726)
研究(61901)
中国(57327)
理学(55631)
理学院(55023)
管理学(54406)
管理学院(54030)
(42800)
(37312)
科学(32826)
财经(32576)
(31125)
中心(30042)
(29311)
研究所(27495)
(27404)
经济学(25148)
北京(24685)
(24434)
(24292)
财经大学(24010)
银行(23452)
(23377)
金融(22956)
(22868)
经济学院(22809)
基金
项目(103262)
科学(81258)
研究(80973)
基金(74237)
(62515)
国家(61939)
科学基金(52672)
社会(50946)
社会科(48453)
社会科学(48445)
(39296)
基金项目(37992)
教育(36259)
编号(34379)
(33306)
资助(31736)
自然(31558)
自然科(30758)
自然科学(30752)
自然科学基金(30205)
成果(29616)
课题(24090)
(24017)
(23700)
重点(23438)
(22406)
(21636)
项目编号(20894)
教育部(20597)
国家社会(20474)
期刊
(93433)
经济(93433)
研究(61383)
(39662)
金融(39662)
中国(35513)
(31406)
管理(26338)
(22859)
科学(20633)
学报(19693)
教育(17455)
财经(16407)
大学(15635)
经济研究(15530)
业经(15484)
学学(14687)
农业(14480)
(14031)
技术(13959)
问题(12423)
(12166)
国际(11641)
理论(10857)
实践(9749)
(9749)
现代(9160)
商业(8849)
技术经济(8607)
(8169)
共检索到2905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遥  
气候融资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环节,也是中国经济低碳转型的重要保障,在发展过程中面临多重挑战。第一,要明确气候融资目标,制定气候融资战略规划,从融资主体、时间战略、空间战略等三个层次,在目标设定、路径选择、重点任务、核心渠道及政策组合等方面作出合理部署;第二,要健全气候融资管理体制和政策体系,适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第三,要激活气候融资机制,扩大公共资金来源,推动国内碳市场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晓旭  史俊怡  
疫后全球经济绿色转型已经成为当前各方共识,加速应对气候变化融资是推动经济社会减排发展的重要举措。特别是2021年格拉斯哥气候大会的成功举办、2022年G20巴厘岛峰会等重要的国际多边会议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各方合作的重点领域,将应对气候变化融资作为重要政策工具。2023年以来,在世界经济论坛、G20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会议等多边合作机制上,国际社会普遍呼吁加速推进应对气候变化融资合作,确保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钦池  
气候变化本质上是一个社会问题,仅从自然科学角度无法真正认识气候变化的本质。人口和气候变化具有密切关系,除了人口规模之外,人口年龄结构、家庭规模、性别结构、人口城市化等对气候变化都具有重要影响。深刻认识人口和气候变化的关系,有助于重视和发挥人口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积极作用。人口应该成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一个重要视角,应该把人口纳入应对气候变化战略框架,把控制人口增长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策略,发挥城市化在减排中的积极作用,制定针对小型家庭能源节约引导政策,重视年龄结构和发展模式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发挥女性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积极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慧明  荀斌  董孝斌  张新时  
在过去50多年里,气候变暖使我国的冰川面积大幅减少。新疆地区气候极端干旱,冰川在新疆淡水资源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新疆所发生气温升高、冰川消融加速等现象,与全球尺度的气温升高密切相关。气温的持续升高,使得消融量远大于累积量,是导致新疆地区冰川消融量持续增加的主要原因。可以预见,新疆水资源紧张的局面不会改变,远景不容乐观。文章在总结由冰川变化引发的生态问题的基础上,对新疆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提出了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能源对策、恢复山地森林带和建立山地河谷林、山地停牧还草、建立山区水库、长距离调水形式的改变、发展各种节水节能农业技术、绿洲防护体系的建设与完善、荒漠植被的保育恢复与重建、发展盐水灌...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贾康  王泽彩  
1.构建PPP气候融资管理制度框架。酝酿拟定《应对气候变化PPP融资法》。学习借鉴欧美国家气候立法做法,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首先从应对气候变化的办法、制度、细则、条例开始,经过实践运行最终上升到专门法律。健全完善《CDM基金管理办法》。按照《预算法》相关规定,探讨将CDM基金收入纳入一般预算或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建立PPP气候融资税收政策体系。在企业总税负基本不变的情况下,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贾康  王泽彩  
目前,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碳排放国,如何发挥好财税政策杠杆作用,拓宽应对气候变化多元化资金来源渠道,是履行碳减排庄严承诺的重要财力保证。对此,本文在总结归纳外国PPP模式气候融资的经验基础上,深入剖析了我国PPP模式气候融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PPP模式气候融资机制的对策建议。旨在通过PPP模式创新,将市场机制引入公共领域,整合公、私部门资源,发挥民营资本、技术和管理优势,缓解财政资金紧张的矛盾,促进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课题组  
减缓、适应、资金和技术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四大议题,而减缓、适应和技术都离不开资金的有效落实。目前,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碳排放国,如何发挥好财税政策杠杆作用,拓宽应对气候变化多元化资金来源渠道,是履行碳减排庄严承诺的重要财力保证。对此,本文深入剖析了我国PPP模式气候融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PPP模式气候融资机制的对策建议。旨在通过PPP模式创新,将市场机制引入公共领域,整合公、私部门资源,发挥民营资本、技术和管理优势,缓解财政资金紧张的矛盾,促进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武占云  王菡  单菁菁  
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气候变化干扰生态系统的演替过程,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对国家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但目前学术界对我国生态安全面临的气候风险仍缺乏系统全面的梳理和总结。通过识别我国生态系统面临的关键气候风险,发现气候变化显著影响我国水资源的存储、循环及时空分布,构成了维持陆地生态系统稳定性和自适应能力的主要压力,增加了近海海洋生态风险和脆弱性,甚至对生态系统产生不可逆的影响;我国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但仍面临气候变化科学认知存在局限性、生态脆弱区气候适应能力亟待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标准亟需完善及制度保障不健全等问题和挑战;面对日趋严峻和复杂的气候变化风险,亟需从强化气候变化影响生态安全的机理与规律研究、提升生态脆弱区的气候韧性、构建应对气候变化的生态安全格局、完善技术标准体系、加强制度保障及强化国际合作等方面着手,加强面向气候变化的生态安全响应能力建设,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武占云  王菡  单菁菁  
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气候变化干扰生态系统的演替过程,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对国家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但目前学术界对我国生态安全面临的气候风险仍缺乏系统全面的梳理和总结。通过识别我国生态系统面临的关键气候风险,发现气候变化显著影响我国水资源的存储、循环及时空分布,构成了维持陆地生态系统稳定性和自适应能力的主要压力,增加了近海海洋生态风险和脆弱性,甚至对生态系统产生不可逆的影响;我国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但仍面临气候变化科学认知存在局限性、生态脆弱区气候适应能力亟待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标准亟需完善及制度保障不健全等问题和挑战;面对日趋严峻和复杂的气候变化风险,亟需从强化气候变化影响生态安全的机理与规律研究、提升生态脆弱区的气候韧性、构建应对气候变化的生态安全格局、完善技术标准体系、加强制度保障及强化国际合作等方面着手,加强面向气候变化的生态安全响应能力建设,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媛媛  姚恩建  徐洪磊  黄全胜  吴睿  王人洁  
交通运输是产生碳排放的主要领域之一,也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显著的行业之一。中国交通运输领域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方面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交通运输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工具、手段措施、基础能力等还存在一些不足。该文从减缓和适应2个角度出发,梳理了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开展的政策与行动,分析了中国交通运输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基础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交通运输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总体策略和路径,以及提升中国交通运输领域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的思路和建议,以支撑交通运输领域高质量发展和实现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目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卢璐  丁丁  邓红兵  严岩  
本文总结了气候变化风险的主要表现特征,评价了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影响,最后提出中国应从明确国家责任、制定应对方案规划、完善相关法规制度、制定经济政策和加强国际合作五个方面开展工作,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的策略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樊万选  郭雪白  刘丹凤  
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的评估报告,分析了美国由于废气排放所致气候变化,从而揭示了气候变化对环境影响的状况。在概述美国地方和联邦政府应对气候变化实施措施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必须明确采取快速的减排行动将碳排放量保持在预算内,通过世界各地区的共同努力,大规模的改革和转变方式以实现低碳排放,逐渐杜绝碳排放等6个方面的问题。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孔妍  郭庆坤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埃及近年来年平均气温居高不下,海平面不断上升,尼罗河三角洲备受威胁,干旱程度加重,水资源短缺加剧,多种疾病的患病率增高,危害公众健康。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埃及成立环境部门与气候机构,制定相应的气候政策,出台相关法律法规,非政府组织及其社会各界付出了一定程度的努力,埃及与国际组织和世界各国也不断加强气候治理合作。埃及应对气候变化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治理效果却十分有限。埃及应对气候变化面临的困境包括:气候问题长期处于政府决策的边缘地位,且财政支持不足;气候立法缓慢;人口众多,国民环保意识普遍薄弱;全球气候治理的不公平现象对埃及气候治理产生了负面影响等。从长远来看,埃及因受限于各种条件,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仍将面临严峻挑战。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许小峰  任国玉  王守荣  张政  
全球气候变化是全球变化的核心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环境外交和国家可持续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之一。我国政府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重视与日俱增,已经确定了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基本原则,并初步确立了响应气候变化问题的立场和战略构想。本文从气候变化问题的由来、观测与研究的现状和问题、我国当前的政策和措施等方面,进一步思考应对气候变化影响和国际谈判的战略部署问题,并提出初步对策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何杨   张聪  
应对气候变化是一项全球公共品,其供给和融资需要不同于国内公共品的国际合作模式。税收政策作为碳定价机制的核心工具之一,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内容。当前,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税收政策在政策设计、与其他政策之间的协调以及国际协调等方面还存在问题与挑战,因此应对气候变化的税收政策制定应加强全球层面的碳定价机制建设、充分挖掘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潜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