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07)
2023(4377)
2022(3769)
2021(3763)
2020(3331)
2019(7442)
2018(7319)
2017(14855)
2016(7983)
2015(9229)
2014(9130)
2013(9194)
2012(8788)
2011(7618)
2010(8035)
2009(7747)
2008(7923)
2007(7079)
2006(6458)
2005(5851)
作者
(21723)
(18002)
(17844)
(17121)
(11458)
(8392)
(8278)
(6676)
(6614)
(6554)
(5898)
(5865)
(5684)
(5650)
(5648)
(5306)
(5291)
(5241)
(5143)
(5107)
(4502)
(4385)
(4317)
(4147)
(4143)
(4050)
(3960)
(3896)
(3541)
(3530)
学科
(29691)
经济(29639)
管理(27787)
(26452)
(24307)
(21422)
企业(21422)
方法(13640)
中国(13256)
财政(12520)
数学(12482)
数学方法(12413)
(10965)
(10555)
财务(10551)
财务管理(10508)
(10103)
企业财务(10030)
(9604)
(7848)
银行(7843)
(7393)
(7128)
制度(6930)
(6930)
(6668)
贸易(6663)
(6589)
(6387)
体制(6220)
机构
大学(115111)
学院(113758)
(51043)
经济(50048)
管理(42687)
研究(37267)
(36762)
理学(36049)
理学院(35702)
管理学(35294)
管理学院(35085)
中国(31208)
财经(24737)
(24259)
(22320)
科学(19514)
(18811)
财经大学(18105)
(16886)
中心(16601)
经济学(16533)
北京(16129)
研究所(16103)
经济学院(15121)
(13799)
(13548)
师范(13464)
(13139)
(12949)
商学(12644)
基金
项目(64484)
研究(50348)
科学(50202)
基金(47253)
(40637)
国家(39827)
科学基金(33149)
社会(32642)
社会科(30937)
社会科学(30927)
基金项目(24606)
(23519)
教育(23168)
编号(20942)
资助(19931)
(19881)
自然(19293)
成果(18843)
自然科(18796)
自然科学(18788)
自然科学基金(18453)
(15762)
(14360)
重点(14117)
课题(14026)
教育部(13929)
国家社会(13592)
人文(13501)
项目编号(13500)
(13162)
期刊
(59459)
经济(59459)
研究(41869)
(32684)
中国(23035)
管理(16472)
学报(14333)
(13673)
金融(13673)
财经(13024)
科学(12925)
(12266)
大学(11712)
(11091)
学学(10976)
经济研究(10765)
教育(10115)
业经(8819)
问题(8578)
(8213)
农业(8208)
会计(8003)
技术(7942)
(7597)
财政(7597)
财会(7325)
理论(6569)
国际(6521)
(6158)
实践(5810)
共检索到1855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白景明  
财政供养人员工资总量状况首先取决于公务员数量。财政供养人员数量占总人口比重,是衡量一国行政成本高低的重要指标。因此,探讨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有必要首先分析财政供养人员数量是否处在合理量值区间。在评价中国行政成本状况的讨论中,有观点认为我国是财政供养人员规模过高的国家,有人甚至认为我国是世界上官民比最高的国家。从发达经济体的情况看,这一观点不成立。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华瑞  
虽然明代田赋税的绝对数额高出宋代许多,但不论是人口平均数还是田亩平均数,大多数情况下,宋代征收的田赋税额都高于明代,这说明宋代政府干预经济的程度和能力大于明代,且宋朝民众承担的赋税额度更重。宋代人口和境土面积都比明代少很多,但其工商税收却大大高于明代,虽不能就此简单证明宋代工商业比明代发达,但至少证明宋代政府组织工商业发展,利用市场机制调控税收的管理水平更强。宋、明两代的官俸吏禄和军费在财政中均占有重要地位表明:宋、明最高统治者对于军队和官吏都有充分的认识和倚重;以募兵为主的养兵政策和制度在某种程度上不符合中国古代以农业立国的社会现实;宋代官吏、军队所享优厚待遇远高于明代,确切表现出宋朝"恩逮...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秦福利  
在我国三级教育财政性经费投入中,高等教育所占的比例一直较高,这是由中国特殊国情所决定的。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实行收费制度,三级教育生均财政性教育经费比值逐步趋向合理,同时也对高校和大学生家庭产生诸多负面影响,考虑到我国未来各阶段适龄教育人口的变动趋势,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应当保持相当的水平,以保障高等教育质量。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刘亮  
文章首先对河北省1994年-2013年财政供养人员规模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相对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言,河北省存在可用财力越来越低,但财政供养人员却越来越多的现象。文章认为适度财政供养人员的决定因素是总人口和人口密度,并据此构建适度的财政供养人员模型,测算出河北及其他省份的超编率进行比较分析,进而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陈宇峰  钟辉勇  
文章运用中国财政供养总人口与行政、事业部分的分列供养人口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动态面板模型和系统GMM估计方法,考察了中国财政供养人口规模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经济发展水平、人均本级财政收入、公共服务需求对整体财政供养人口规模有正的影响,而人口规模、人均转移支付和对外开放程度的增加对整体财政供养人口规模会有抑制作用。同时,地方政府内在的行为动机可能会造成行政部分财政供养人口规模的过度膨胀和事业部分财政供养人口规模的相对下降。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季旭东  
乡镇财政供养人员过多,一直是制约镇级经济发展的瓶颈,笔者认为,机构编制是配备人员和控制财政供养人员总量的"阀门",实施总量控制与精减机构是财政供养人员总量控制的有效措施。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财政供养人口规模控制与结构优化”课题组  
近年来财政供养人口增加较快,由于“食之者众、生之者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引发了人浮于事、财政负担沉重等诸多问题。界定财政供养人口的规模,优化财政供养人口结构,减轻财政负担,增强财政保障能力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我们试图通过对河北省财政供养人口规模与结构的实证分析,提出控制财政供养人口规模和优化结构的对策。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傅娟  
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我国缺乏良好的创业环境,使人们更愿意选择进入"体制内"。通过比较个体劳动者与财政供养人员在20年间的平均收入情况及其变动,本文致力于从收入层面解释这个现象。文章比较了从1989年至2009年,体制外个体劳动者和财政供养人员之间平均收入及其分布情况的差异。实证结果发现,第一,在同等个人特征条件下,财政供养人员的平均收入高于个体劳动者的平均收入。第二,不同时期,两个群体的收入分布不同。随时间增长,财政供养人员中的低收入者一直在减少,收入分布更加集中,而个体劳动者的情况正好相反。这说明劳动报酬在市场初次分配中的比例在下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袁飞  陶然  徐志刚  刘明兴  
结合财政分权的理论文献,本文描述了中国最近10多年来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演变,并分析了财政集权过程中转移支付增加对地方财政供养人口的影响。利用中国1994—2003年县级面板数据和工具变量方法,我们从实证角度确立了转移支付增加与财政供养人口规模膨胀的因果关系,并指出在我国目前的政府管理体制下,上级政府面临着无论增加哪种转移支付都可能带来问题的两难处境。要在控制政府冗员增长的同时促进公共服务的有效提供,中国需要建立一个财政上更加分权和行政管理上更有基层参与性的政府管理体制。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何宇  
造成财政困境的原因,从财政支出来看:有政府行政管理费用膨胀、经济建设支出中基础性投资比重小、软预算约束未能消除等;从财政收入来看:有债务依存度过高、税外收费项目过多等。建议通过降低宏观税负、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以及建立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等措施摆脱财政困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胡德仁  
近年来,随着我国各级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和财政体制改革的深化,财政供养人口规模问题引起了学术界和政府部门的关注。一般认为,相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服务水平,我国以财政供养人口为标准衡量的政府规模较大,而且膨胀速度过快。较多且不断增加的财政供养人口给很多地区(特别是基层政府)财政带来了很大的支出压力。部分地区甚至成为典型的吃饭财政,本文以2012年河北省136个县级行政单位为样本,从分析影响财政供养人口规模的诸因素入手,建立证明县级财政供养人口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常住人口数量、人口密度、管辖区域面积之间相关关系的模型,为控制河北省县级财政供养人口规模提供有价值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江胜名  
在市场化进程中,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模式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和政府调控相结合方向转变,财政供养人口规模也随着市场化改革而发生变化。文章利用1979~2014年中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长面板数据,考察市场化进程中财政供养人口规模、地方政府努力水平及它们之间的互动机制。实证结果显示,市场化程度提高有助于地方政府努力水平的提升,并且能够有效抑制财政供养人口规模;然而,财政供养人口规模的增长却导致一个相互矛盾的结果,即不利于地方政府经济增长,但能够提高税收收入。鉴于此,文章认为在积极推进市场化改革的同时,应确保适度的财政供养人口规模,提高地方政府的努力水平。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杨培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状况确实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对此应进行全面的考察: 1 有人说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由1978年的34.93%降到15%。黄宇光、白明本同志认为财政收入算得过少,必须将企业收入、能源交通基金、预算调节基金一起列入。财政部门以企业亏损补贴冲减财政收入,实际上企业亏损应列入财政支出,企业收入也应列入财政收入。这样计算以后,1990年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就是21.7%,而不是15%。这个比重符合发展中国家的通例。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吴金忠  
保证贷款是商业银行贷款的主要形式,本文以山东聊城为例,分析了保证贷款占比偏高的原因,并针对潜在的风险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