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67)
- 2023(2898)
- 2022(2623)
- 2021(2682)
- 2020(2258)
- 2019(5344)
- 2018(5535)
- 2017(11980)
- 2016(6579)
- 2015(7506)
- 2014(7563)
- 2013(7691)
- 2012(7628)
- 2011(7037)
- 2010(7264)
- 2009(7071)
- 2008(6974)
- 2007(6314)
- 2006(5829)
- 2005(5414)
- 学科
- 济(29013)
- 经济(28974)
- 业(16435)
- 管理(15816)
- 方法(12238)
- 数学(11449)
- 数学方法(11390)
- 企(10658)
- 企业(10658)
- 中国(10643)
- 农(9570)
- 财(7883)
- 制(7848)
- 银(6792)
- 银行(6785)
- 贸(6719)
- 贸易(6713)
- 行(6609)
- 地方(6604)
- 易(6570)
- 农业(6279)
- 融(6089)
- 金融(6088)
- 业经(5299)
- 体(4691)
- 税(4562)
- 税收(4343)
- 收(4315)
- 度(4289)
- 制度(4280)
- 机构
- 大学(100480)
- 学院(99432)
- 济(45565)
- 经济(44673)
- 管理(35650)
- 研究(35247)
- 理学(30001)
- 理学院(29625)
- 管理学(29336)
- 管理学院(29133)
- 中国(28836)
- 财(24254)
- 京(21757)
- 科学(18895)
- 财经(18860)
- 所(18299)
- 经(17008)
- 研究所(16129)
- 中心(15570)
- 经济学(14903)
- 北京(14590)
- 农(14265)
- 财经大学(14051)
- 江(13970)
- 经济学院(13691)
- 范(13681)
- 师范(13609)
- 院(12249)
- 州(11884)
- 业大(11667)
- 基金
- 项目(57137)
- 研究(44988)
- 科学(44284)
- 基金(41286)
- 家(35376)
- 国家(35099)
- 社会(28650)
- 科学基金(28566)
- 社会科(27080)
- 社会科学(27074)
- 基金项目(21848)
- 教育(20395)
- 省(20190)
- 编号(18981)
- 划(18121)
- 资助(17269)
- 成果(17070)
- 自然(16264)
- 自然科(15783)
- 自然科学(15775)
- 自然科学基金(15494)
- 部(14192)
- 发(13417)
- 课题(12854)
- 重点(12828)
- 性(12259)
- 教育部(12244)
- 国家社会(12016)
- 人文(11722)
- 制(11528)
共检索到1554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沈轲 王春梅 赵春林 豆小敏
【目的】为改善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促进地区生态修复与节水增汇,有必要开展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生存的灌草植物适宜性研究。【方法】以现场勘察和文献调研当地优势植物为基础,选择10种草本植物和7种灌木为研究对象,进行田间试验,测定它们的生长性状指标、光合生理指标、生物量和碳储量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分别对草本植物和灌木进行节水增汇的综合评价,以此筛选适生植物种类。【结果】(1)草本植物中,高冰草、沙打旺和早熟禾的水分利用效率较高,灌木中沙地柏、柠条锦鸡儿和紫穗槐的水分利用效率较高;(2)草本植物中总碳储量较高的是紫花苜蓿、草木樨和沙打旺,灌木总碳储量较高的是紫穗槐、柠条锦鸡儿和沙棘;(3)节水增汇草本植物排序从高到低依次为紫花苜蓿、草木樨、沙打旺、蜀葵、披碱草、沙蒿、高冰草、高羊茅、黑麦草、早熟禾,节水增汇灌木排序从高到低依次为紫穗槐、柠条锦鸡儿、沙棘、沙地柏、胡枝子、沙柳、花棒。【结论】本研究筛选出了适宜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生存的节水增汇植物种类,为该地区植物配置提供参考,为推动生态环境改善、地区生态重建和碳汇增加提供科技支撑。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崔建国 崔文山 白瑞兴 李德民 兰显臻
针对辽西半干旱的自然条件 ,在油松砍伐带内、油松林冠下、油松疏林下等庇荫条件下进行了一系列栎树直播和植苗造林试验。结果表明 ,栎树在 3~ 4年生以前虽以根系生长为主 ,但主要是主根的伸长生长 ,吸收根量极少 ,难以维持地上地下水量平衡 ,荒山造林很难成功。在庇荫条件下 ,在夏季 ,光照强度大大降低 ,蒸腾强度显著减小 ,减少了水分的无益消耗 ,在冬季和冬春之交 ,则避免了因生理干旱失水造成的枯梢甚至枯干死亡 ,从而使栎树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大大提高 ,生长状况明显改善。在郁闭度较大的林冠下造林 ,初期成活率、保存率可高达 1 0 0 % ,但树高和地径生长量均很小 ,而且随林龄增加 ,表现得越发...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红丽 陈旭东 雷海章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天锡 陈章水 杨志敏
我们从1984年开始在辽宁建平县北部老哈河沿岸进行杨树引种与抗寒选择试验。经过半个轮伐期测试,现已筛选出五个可供在本区推广的欧美杨和美洲黑杨耐寒良种无性系。一、试验地区自然概况本项试验设置在辽宁省建平县北部的国营黑水机械化林场。地理位置:东经119°15′—119°38′,北纬41°52′—42°22′。试验地区属于温带半干旱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区,主要气象指标为:年平均气温5.5℃,极端最低气温-31.4℃,≥10℃年积温2810℃,年平均日照2963h,年无霜期128天,年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侯英杰 张立杰
在总结国内外绿色社区评价标准及方法的基础上,参考干旱地区环境特征,研究干旱地区绿色社区评价标准,构建干旱地区绿色社区评价指标,提出干旱地区绿色社区评价主要方法,完善干旱地区绿色社区评价体系。
关键词:
干旱地区 绿色社区 评价 指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关中美 郝成元
当今世界生态与环境的诸多问题中,生态系统脆弱性是焦点问题之一。依据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草场退化、土地沙漠化及盐碱化等三种主要问题的剖析结果,分析了退化草原生态系统、绿洲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牧交错生态系统等五类主要脆弱生态系统的成因和生态性状。最后得出结论:气候异常和人类非理性活动是造成脆弱生态系统长时期处于恶性循环的主要原因,前者表现在气候变化和气候变异两方面,后者则以超载放牧、无序垦荒、无度利用有限水资源、乱樵滥采资源等四类为主。这些研究结论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防止脆弱生态系统进一步退化和生态综合整治提供了理论基础。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赵明范 葛成 翟志中
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次生盐碱地的主要造林树种的抗盐碱上限指标:新疆杨可以在土壤含盐量<6g/L时生长正常;杜梨<4g/L;柠条<7g/L;花棒<5g/L;沙棘<6g/L;沙枣<4g/L;枸杞<7g/L;梭梭<30~50g/L;胡杨<8g/L;柽柳<50g/L;杨柴<6g/L。树种耐盐碱能力的顺序由大到小为:梭梭、柽柳、胡杨、枸杞、柠条、杨柴、沙棘、新疆杨、花棒、沙枣、杜梨
关键词:
干旱地区,次生盐碱地,造林树种,抗盐指标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潘景璐 张安良
本文采用Tobit模型分别对能源消费量以及能源消费比例的影响因素进行稳健回归分析,以探究我国西北干旱地区能源价格变动对农户生活能源消费水平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各种能源的消费量来看,液化气价格对于秸秆的替代效应较强,而煤炭则主要受到自身价格因素的显著影响;对各类能源的消费比例而言,传统非商品能源受到较之档次更高的商品能源替代价格变动的显著影响。最后根据模型分析得出主要结论,提出避免和缓解能源价格上升带来不利影响,加快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农村能源消费升级的政策建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瑞 张士锋
基流是河川径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基流对于维持水源的稳定性及持续性、确定河流生态需水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基流分割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本文以黄河流域上游小流域为研究区,分别使用滑动最小值法和数字滤波法对典型年进行基流分割,然后用数字滤波法对1980-2014年日均径流进行基流分割,并分析基流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数字滤波法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滑动最小值法分割的基流结果偏小;在特定研究区的参数难以确定时,应结合两种方法的优点确定最佳的基流分割方案。研究区1980-2014年的平均基流指数为0.69,高于全国平均值0.26、西北诸河区的0.57及黄河区的0.43;趋势分析显示,研究区的年径流、基流、BFI的增长幅度分别为0.086(m3/s)/10a、0.169(m3/s)/10a、0.038/10a。MK趋势检验结果显示,年径流未通过10%的显著性检验,增长趋势不明显;基流和BFI分别通过了2.5%和1%的显著性检验,增长趋势显著。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淑芳 冯浩 吴普特
在径流林业理论的基础上,对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中高效集水技术及土壤蓄水保墒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集水造林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集水造林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蔺海明
干旱半干旱地区盐渍土的形成与改良甘肃农业大学蔺海明一、盐渍土的分布盐渍土是盐土和碱土以及盐化、碱化土壤的统称,也叫盐碱土。盐渍土遍及世界各国,主要分布在全球干旱半干旱地区。美国、加拿大、荷兰、澳大利亚、德国、法国、土耳其、匈牙利、罗马尼亚、巴基斯坦、...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林忠辉 莫兴国
选用黄河上中游地区无定河流域为中心的15个气象站1959~1999年的降水日值资料,对随机天气发生器CLIGEN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再现降水的能力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CLIGEN模型较好地模拟了该区域的降水发生概率;很好地再现了年、月、日降水总量平均值,平均相对偏差分别为2.4%、2.4%和2.1%;CLIGEN再现了96.4%的日降水变率、95.9%的月降水变率和84.1%的年降水变率。对年降水变率估计稍差,表明CLIGEN在模拟降水变率方面还有改进的必要。从降水极值看,年降水最大值的平均相对偏差为11.1%,偏差最大的是干旱区的临河站(39.1%);年降水最小值的平均相对偏差为20.5%,偏...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瑞 张士锋
基流是河川径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基流对于维持水源的稳定性及持续性、确定河流生态需水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基流分割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本文以黄河流域上游小流域为研究区,分别使用滑动最小值法和数字滤波法对典型年进行基流分割,然后用数字滤波法对1980-2014年日均径流进行基流分割,并分析基流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数字滤波法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滑动最小值法分割的基流结果偏小;在特定研究区的参数难以确定时,应结合两种方法的优点确定最佳的基流分割方案。研究区1980-2014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汪建敏
中国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一般是指年平均降水400 mm以下的西部地区,主要包括新、青、甘、宁、陕、内蒙古和西藏7省区的绝大部分地区。这7省区的土地面积547.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57.0%;1990年人口10319万人,占全国9.1%,但国民生产总值(当年价)1299.53亿元,只占全国7.4%。如何针对具体实际制定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开发战略,促进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尽快缩小与发达地区的日异扩大的差距,是区域开发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