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26)
2023(3178)
2022(2870)
2021(2704)
2020(2536)
2019(5870)
2018(6207)
2017(13760)
2016(7361)
2015(8469)
2014(8707)
2013(8844)
2012(8290)
2011(7457)
2010(7636)
2009(7443)
2008(7168)
2007(6470)
2006(6152)
2005(5654)
作者
(21548)
(18186)
(17666)
(17220)
(11233)
(8616)
(8204)
(6931)
(6745)
(6493)
(6141)
(5863)
(5774)
(5689)
(5673)
(5575)
(5209)
(5180)
(5139)
(5102)
(4613)
(4406)
(4376)
(4180)
(4140)
(3978)
(3968)
(3956)
(3651)
(3536)
学科
(35440)
经济(35403)
(17308)
方法(16623)
管理(16426)
数学(15765)
数学方法(15700)
中国(14379)
(10704)
企业(10704)
(10450)
(8468)
地方(7832)
(7744)
(7241)
贸易(7235)
(7099)
(6885)
银行(6866)
农业(6849)
(6640)
(6637)
(6429)
税收(6383)
(6343)
(6091)
(5846)
金融(5844)
人口(5219)
业经(5076)
机构
大学(111098)
学院(110096)
(52786)
经济(51820)
研究(40456)
管理(39517)
理学(33528)
理学院(33110)
管理学(32702)
管理学院(32489)
中国(32435)
(26678)
(24247)
科学(22960)
(21615)
财经(20841)
研究所(19274)
(18870)
经济学(17989)
中心(17345)
(16885)
经济学院(16529)
(16064)
北京(15982)
财经大学(15451)
(14187)
业大(14133)
(13804)
师范(13698)
农业(13253)
基金
项目(65679)
科学(51332)
基金(48699)
研究(47593)
(42575)
国家(42287)
科学基金(34847)
社会(31533)
社会科(29895)
社会科学(29891)
基金项目(25674)
(23843)
自然(21429)
教育(21084)
资助(20910)
自然科(20848)
自然科学(20842)
(20685)
自然科学基金(20437)
编号(19085)
成果(15737)
(15605)
(15108)
重点(15030)
国家社会(13508)
教育部(13199)
课题(13147)
人文(12768)
社科(12580)
发展(12545)
期刊
(58914)
经济(58914)
研究(38718)
中国(19153)
(18203)
科学(15678)
(15477)
学报(15129)
管理(14528)
(13052)
金融(13052)
大学(11352)
学学(10858)
经济研究(10726)
财经(10416)
农业(10351)
业经(9430)
问题(9218)
(9006)
技术(7770)
(7648)
教育(6806)
统计(6632)
商业(6223)
理论(6210)
国际(6204)
技术经济(5856)
资源(5496)
经济问题(5469)
(5447)
共检索到1706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汉良  
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镇地区集中或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从七十年代末开始,我国城市化步伐明显加快,市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从1978年的17.9%提高到1985年的36.6%。与此同时,市镇人口的增长来源也在迅速地发生变化。本文试从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两方面对此进行初步探讨。一、人口自然增长的动态变化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放  
建国后,我国城镇人口的增长变化主要是由于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农村到城镇的人口迁移以及市、镇的新建扩建、所造成的。而联合国在80年代中期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镇人口增长构成的研究表明,在发达国家,城镇人口增长的60%是由于农村到城镇的迁移和市、镇的新建、扩建所致,城镇人口增长的40%来自于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而在发展中国家,因农村到城镇的人口迁移和市、镇的新建、扩建而造成的城镇人口增长只占城镇人口增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邵弋  
文章借用Tapio模型,对我国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将之与美国进行对比,以评估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的相关成果,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谢高地  成升魁  丁贤忠  
人口和耕地、草地、森林4个因子构成一个理论上以人为中心的全球人地关系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人口总量的变动势必引起耕地、草地和森林面积的数量增减和相互转化。该文构建了一个简单的人—地关系平衡模型,对1970~1995年和未来50年全球人口增长胁迫下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全球25年来,在人口增长了546%的情况下,耕地面积和草地面积并没有大幅度增减。维持相对稳定的机制是以扩大灌溉面积和大量投入化肥为标志的农业技术进步使土地生产率提高了639%,从而抵消了人口增长胁迫耕地面积增加、草地和森林面积相应减少的压力。②未来50年当中,人口将增加74%,达到100×108,人均耕地、草场和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黄祖宇   王桂新  
文章利用中国2010年以来全国人口普查、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及其他相关统计数据,测算并考察2011~2020年城市人口增长来源构成及其对城市化发展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考察期内中国城市人口规模仍在持续增大,但增长速度有所放缓;2011~2020年的新增城市人口中,56%来自人口迁移,26%来自行政区划变动,自然增长仅占18%,人口迁移仍是推动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主导因素;城市人口增长来源构成未发生根本性变化,但三大增长来源对城市化发展贡献的差异趋于减小,迁移增长对城市化发展的主导作用有所弱化,自然增长与区划变动的影响相对增大。探讨城市人口增长来源构成及其对城市化发展的贡献,对把握中国新时期城市化发展动力机制的变化,推进城市化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桂新  黄祖宇  
城市不同来源的人口增长意味着城市化的不同路径和涵义。文章研究发现,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城市人口增长中区划变动增长规模最大,迁移增长最小,自然增长居中,但总体上均规模不大,差异较小。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及其所带来的城市的快速发展,使城市三大来源的人口增长规模均呈增大趋势,特别是迁移增长规模迅速增大,1996年一跃成为城市人口增长的第一来源和提升城市化率的第一因素。到2010年,城市迁移增长人口对城市化发展20年的累计贡献度迅速提高到15.24个百分点,已接近城市增长人口累计贡献的56%,分别是同期自然增长人口及行政区划变动增长人口的4.27倍和1.80倍。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杜闻贞,夏海勇  
我国的人口增长已大大低于世界上发展中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已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毫无疑问,这一成就的取得,与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人口科学研究所作出的重大贡献是分不开的。一、人口科学研究为基本国策的制定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给我国人口科学研究带来了春天。十年来,我国人口科学的各个领域,包括理论人口学、人口统计学、人口经济学、人口社会学、人口地理学、人口生态学、人口教育学、医学人口学、民族人口学、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学、人口思想史学等等,都取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游允中  
2000年时我国会有多少人,有什么样的人口特性?50年以后我国会有多少人,有多少幼儿、青少年、中年、老年?多少劳动人口,多少人要上学、就业、退休?生育水平高低,预期寿命多长?这些涉及今后社会经济发展的课题,必须通过人口普查、抽样调查或人口登记取得当前人口资料,对未来人口发展进行预测,才能了解。本文根据对我国人口现况的估计,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林国平  
地丁合一又名摊丁入亩、丁随地起等,是清朝在明代一条鞭法的基础上改革的重要的赋税制度,也是我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最后一种形式。 清初的赋税制度沿袭明代的一条鞭法,赋税是按照地和丁两种标准征收的,地有地税银,丁有丁税银。由于丁税银相当沉重,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钱津  
论我国人口增长压力下的消费调控钱津消费,在被生产决定的同时,也对生产形成一种制约作用。对未来消费的研究可以说是对未来经济的基本预测。当前,消费研究在经济研究中的地位正在愈益上升,在这样的前提下,我认为,解决我国目前严重的人口压力问题,应从消费的调控研...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铮 ,邬沧萍 ,林富德  
这个研究报告是1979年8月写成的,考虑到这个报告中的一些材料对研究我国人口现状和未来仍有参考价值,现予全文公开发表。本刊只对个别文字作了一些改动。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孙怀阳,胡英  
根据80年代人口的发展状况,曾预计90年代初我国将要经历第三次出生高峰期的峰项,人口增长势头不会低于80年代,人口的发展形势仍会十分严峻。但进入90年代以后,我国却出现了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长速度减缓的局面。在育龄妇女人数增多的情况下,人口出生率在短期内明显下降,这引起了国内外的普遍关注。本文试图从妇女初婚年龄、生育水平、计划生育和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口年龄结构等方面分析近两年我国人口出生率下降的原因和特征,从而更客观、准确地认识我国人口发展的特点及趋势。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项本武  杨晓北  
在城市便利性分类的基础上,利用全国213个地级以上城市2003-2013年城市面板数据研究了不同城市便利性对城市人口增长的影响程度。实证结果显示:气温、降水等城市自然便利性、人均公共交通资源等交通便利性和在岗工人工资等经济便利性对城市人口增长解释能力较强,收入水平是城市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生活质量和生活成本是影响人口迁移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而城市人口密度显著为正,表明流动人口有向大城市聚集趋势。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项本武  杨晓北  
在城市便利性分类的基础上,利用全国213个地级以上城市2003-2013年城市面板数据研究了不同城市便利性对城市人口增长的影响程度。实证结果显示:气温、降水等城市自然便利性、人均公共交通资源等交通便利性和在岗工人工资等经济便利性对城市人口增长解释能力较强,收入水平是城市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生活质量和生活成本是影响人口迁移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而城市人口密度显著为正,表明流动人口有向大城市聚集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