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64)
- 2023(12420)
- 2022(11153)
- 2021(10800)
- 2020(9187)
- 2019(21577)
- 2018(21973)
- 2017(43481)
- 2016(23512)
- 2015(26806)
- 2014(27010)
- 2013(26701)
- 2012(24536)
- 2011(22061)
- 2010(22352)
- 2009(20739)
- 2008(20227)
- 2007(17456)
- 2006(15331)
- 2005(13582)
- 学科
- 济(92211)
- 经济(92109)
- 管理(65952)
- 业(64481)
- 企(51693)
- 企业(51693)
- 方法(46476)
- 数学(41253)
- 数学方法(40566)
- 中国(26500)
- 农(24955)
- 财(22700)
- 业经(19466)
- 制(18680)
- 学(18368)
- 地方(18144)
- 贸(17277)
- 贸易(17265)
- 易(16790)
- 银(16636)
- 银行(16603)
- 理论(16341)
- 农业(16270)
- 行(15753)
- 融(14750)
- 金融(14747)
- 和(14630)
- 务(14337)
- 财务(14262)
- 财务管理(14228)
- 机构
- 大学(333533)
- 学院(331934)
- 管理(135115)
- 济(129111)
- 经济(126076)
- 理学(116709)
- 理学院(115445)
- 管理学(113242)
- 管理学院(112641)
- 研究(104251)
- 中国(82493)
- 京(71735)
- 科学(64917)
- 财(62357)
- 所(51584)
- 财经(49923)
- 农(48561)
- 中心(48138)
- 业大(47944)
- 江(47375)
- 研究所(46762)
- 北京(45992)
- 经(45153)
- 范(43260)
- 师范(42924)
- 州(39470)
- 院(38106)
- 农业(38003)
- 经济学(37914)
- 财经大学(37192)
- 基金
- 项目(222708)
- 科学(174336)
- 研究(164178)
- 基金(160504)
- 家(138162)
- 国家(137012)
- 科学基金(118261)
- 社会(100994)
- 社会科(95541)
- 社会科学(95514)
- 省(86696)
- 基金项目(85709)
- 自然(78094)
- 自然科(76222)
- 自然科学(76206)
- 教育(76054)
- 自然科学基金(74803)
- 划(73008)
- 编号(69239)
- 资助(67851)
- 成果(55889)
- 部(49115)
- 重点(48857)
- 课题(46749)
- 发(46207)
- 创(45590)
- 科研(42545)
- 项目编号(42491)
- 创新(42434)
- 教育部(42283)
- 期刊
- 济(139546)
- 经济(139546)
- 研究(100223)
- 中国(59464)
- 管理(48507)
- 学报(48023)
- 科学(45541)
- 财(45506)
- 农(43294)
- 教育(36814)
- 大学(36764)
- 学学(34348)
- 融(32616)
- 金融(32616)
- 农业(30100)
- 技术(29927)
- 业经(23615)
- 财经(23197)
- 经济研究(22072)
- 经(19543)
- 问题(18823)
- 图书(18268)
- 理论(17816)
- 实践(16499)
- 践(16499)
- 技术经济(16457)
- 统计(15562)
- 科技(15403)
- 现代(15280)
- 业(15131)
共检索到4817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田玲 姚鹏
我国要建立巨灾保险基金的提议由来已久,然而包括理论研究上的缺乏等因素导致巨灾保险基金迟迟难以推出。以地震风险为例,通过对历史地震损失数据的统计分析,利用随机模拟技术对地震风险进行模拟;采用在险价值(VaR)方法,对我国的地震保险基金规模进行测度。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地震保险基金的规模随着风险容忍度与再保险附加费率的不同差别较大,从最小的8.56亿元到最大的216亿元不等。最后,对该测度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巨灾保险基金 随机模拟 VaR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祝伟 陈秉正
识别影响居民巨灾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对于建立合适的巨灾保险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地震风险为例,选择北京、大理、成都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得出的研究结果表明,居民对于地震风险的认知是影响其保险需求的关键因素之一,并且居民关于地震风险的不同类型的认知对地震保险需求的影响不同。另外,居民的防损行为、年龄和受教育水平、灾后的政府救援政策也是影响居民地震保险需求的显著因素。
关键词:
巨灾风险 保险需求 风险认知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田玲 吴亚玲 沈祥成
本文以1996-2011年中国地震巨灾损失数据为样本,以对数正态分布拟合地震巨灾损失分布,运用VaR估计地震巨灾再保险最优自留比例,并运用蒙特卡罗模拟一定置信度下的地震巨灾损失的条件在险价值(CVaR),以CVaR为风险度量指标进行地震巨灾基金规模的测算。本文实证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基于CVaR测算的地震基金规模要高于基于VaR测算的地震巨灾基金规模,且CVaR对超大规模的地震损失更敏感。建议在设置巨灾基金规模时,以VaR与CVaR作为风险度量指标进行风险分层。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刘玮 孙双琳
本文旨在研究公私合作(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PPP)框架下政府与保险机构在地震巨灾保险中的风险与风险分配机制。首先对PPP地震巨灾保险全生命周期公私共担风险进行识别和分析,需要进行分配的主要是市场需求风险和偿付能力风险。之后在风险分配原则的指导下,明确各阶段不同类型风险的责任主体,并构建风险分配模型。最后通过蒙特卡洛仿真模拟,对不同风险分配比例的三种市场需求风险分配模式和三种偿付能力风险分配模式进行比较与选择。研究表明,通过财政补贴地震巨灾保险保费的方式,政府可以承担部分市场需求风险,提高保险覆盖率。承保地震灾害损失的偿付能力风险主要交由商业保险和再保险机构负担,超出市场化机制责任分层和地震巨灾基金支持的重大地震灾害损失由政府承担,能够促进公私长期稳定合作,推进完善地震巨灾保险制度的较优模式,本文拓展了PPP模式风险分配框架在地震巨灾保险中的应用,为地震巨灾保险模式选择提供新的理论支撑。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刘昕龙 姜世杰 李哲
本文通过构造基于共保体的巨灾指数保险、巨灾债券和巨灾保险基金的风险过程模型,采用1992~2015年云南省地震损失数据,应用Monte Carlo方法进行地震风险仿真模拟,探讨了不同模式下巨灾风险转移效率及破产概率,并对国家选择巨灾风险转移组织形式体系提出建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刘昕龙 姜世杰 李哲
本文通过构造基于共保体的巨灾指数保险、巨灾债券和巨灾保险基金的风险过程模型,采用19922015年云南省地震损失数据,应用Monte Carlo方法进行地震风险仿真模拟,探讨了不同模式下巨灾风险转移效率及破产概率,并对国家选择巨灾风险转移组织形式体系提出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薛梅
传统的商业保险方式并不适合对地震巨灾风险的转移和分散,商业保险在地震巨灾面前显现出市场失灵。基于地震风险管理的公共物品属性,地震保险在我国不应完全依赖市场化的商业保险机,地震风险管理应发展成国家支持的政策性业务,使政府供给与私人供给相结合。
关键词:
地震保险 风险管理 模式设计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孟生旺 李政宵
由于巨灾损失通常存在极端值,一般的统计分布很难对其进行有效拟合。本文以我国大陆地区1950—2015年期间的地震灾害为研究样本,基于二维泊松过程建立了地震灾害死亡人数的预测模型。根据地震死亡人数的分布特征,将地震灾害分为非巨灾事件和巨灾事件,分别用右截断负二项分布和右截断广义帕累托分布拟合死亡人数;用齐次泊松过程描述地震灾害在给定期间的发生次数;用Panjer迭代法和快速傅里叶变换计算地震死亡人数在特定时期的分布以及风险度量值;用蒙特卡罗模拟法测算我国地震死亡保险基金的规模和纯保费水平。与传统的巨灾模型相比,本文提出的方法同时考虑了地震灾害发生的时间和地震死亡人数两个维度,并用贝叶斯方法估计模型参数,对地震死亡人数的拟合更加合理,为完善我国地震死亡保险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卓志 周志刚
在有限理性的决策模式下,巨灾冲击带来的情绪变化引起的风险感知变化为显著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本文选择距离地震中心、接受地震信息、过往地震经历等指标作为风险感知的不同维度刻划风险感知的变化。通过我国各省市样本月度数据,以财产保费变化额反映保险需求的变化,在控制了样本财富、收入水平、保险机构数量以及CPI等因素,证实了保险需求与风险感知正相关、接受信息量负相关、过往地震经历负相关等假设。
关键词:
巨灾冲击 情绪 风险感知 保险需求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勇
作为一个地震灾害频发、损失严重的国家,中国应该尽快建立一套多层次的地震巨灾风险融资机制。以巨灾参数作为触发机制的巨灾风险债券很好地规避了道德风险,且损失认定迅速,因而成为保险机构理想的巨灾融资途径。本文根据中国地震目录1970—2009年的地震震级数据,运用极值分布模型分析了中国各主要地震多发省份的年最大震级分布差异性。通过随机模拟方法给出了一个假定的随机利率模型下,各个地震多发地区的地震巨灾债券价格。价格上的差异直观地反映出中国各地区的潜在强震风险差异性很大,地震巨灾损失的融资机制应该在京津冀、四川及云南等一些重灾多发地区首先建立。
关键词:
巨灾债券 触发机制 地震震级 极值分布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俊晞 李涛
台湾地震损失严重,引起我们重新研究地震保险问题,作为商业保险公司,能不能承保风险责任,本质上是一场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进行的,以最大可能损失和最大可信损失为内容的经济活动,地震保险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它还不具备经济上的可行性,因此,应该研究地震风险的处理和保险制度的改革。
关键词:
台湾地震 风险责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卓志 吴婷
近年来我国发生的多起地震,再一次强烈呼唤我国地震巨灾保险制度的建立。本文在分析总结我国地震巨灾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全面考察和比较了国际上地震巨灾保险制度模式的利弊和建设的有益经验,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分析法,提出了我国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地震巨灾保险制度模式及其适合性,文章还进一步建构了我国地震巨灾保险制度的具体内容以及发挥模式优势的政策支持与保障条件。
关键词:
地震巨灾 风险管理 保险制度 模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树枫
我国南方的罕见雪灾及四川汶川的地震等巨灾的发生,警示我们建立地震等巨灾风险保险体系是当务之急。通过对日本地震巨灾保险体系的研究,提出我国应从国家财政支持及政府积极参与、保险公司积极开发保险产品和提高经营策略、发展资本市场以实行巨灾债券证券化等三个方面建立我国地震等巨灾风险保险体系。
关键词:
地震 巨灾 保险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皮天雷 罗伟卿
巨灾风险证券化作为一种金融创新产品,能够有效地转移和分散巨灾风险。本文首先阐释了传统风险管理技术——再保险的微观运作机制,并指出其在面对巨灾风险时具有明显的局限性,进而推演出引入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的必要性。本文以1978~2010年间中国发生的214起地震灾害事故为样本,根据地震损失分布特点并利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和债券定价原理推算了地震巨灾债券的收益率及价格,从而对我国地震巨灾债券进行了初步设计。最后结合我国保险业和资本市场的发展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李云仙 董志伟 钱振伟
POT模型常被用于分析巨灾风险,然而在应用POT模型时,阀值的估计及选择存在很多困难。本文提出用混合模型对巨灾风险进行估计,并讨论混合模型的贝叶斯统计分析。基于混合模型及贝叶斯统计方法,本文对我国1966年至2014年问GDP调整后的地震直接经济损失进行分析,并根据最终模型计算出不同置信度水平下的VaR值和ES值,为我国地震巨灾风险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