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54)
2023(7090)
2022(6057)
2021(6088)
2020(4862)
2019(11460)
2018(11407)
2017(19729)
2016(11308)
2015(12778)
2014(13041)
2013(12264)
2012(11815)
2011(10842)
2010(11287)
2009(10547)
2008(10261)
2007(9198)
2006(8449)
2005(7882)
作者
(29030)
(23894)
(23843)
(22776)
(15071)
(11368)
(10947)
(9102)
(9087)
(8600)
(7968)
(7791)
(7639)
(7565)
(7551)
(7179)
(7094)
(6976)
(6908)
(6812)
(6292)
(5824)
(5626)
(5603)
(5476)
(5424)
(5397)
(5397)
(4792)
(4734)
学科
(36315)
经济(36286)
管理(32266)
(32005)
(26879)
企业(26879)
中国(21157)
教育(19812)
技术(16584)
方法(14480)
数学(12449)
数学方法(12347)
技术管理(11621)
(10505)
(10101)
(9689)
理论(9408)
(8912)
银行(8908)
(8677)
业经(8480)
(8286)
贸易(8275)
(8253)
(8111)
(7569)
金融(7569)
教学(7102)
(6823)
(6608)
机构
大学(158172)
学院(152920)
(61494)
经济(60082)
研究(55875)
管理(55278)
理学(46891)
理学院(46292)
管理学(45682)
管理学院(45336)
中国(39410)
(35105)
(31135)
教育(30155)
(29526)
师范(29411)
科学(29298)
(26908)
师范大学(24259)
中心(24222)
(23996)
北京(23912)
研究所(23882)
财经(23801)
(21636)
(19916)
(19133)
经济学(18529)
技术(18442)
财经大学(17650)
基金
项目(90428)
研究(77154)
科学(74044)
基金(62662)
(52389)
国家(51776)
社会(47714)
社会科(44955)
社会科学(44949)
科学基金(44181)
教育(42964)
(36223)
编号(33572)
(32651)
基金项目(32535)
成果(30443)
课题(26536)
(25128)
自然(24832)
自然科(24262)
自然科学(24257)
自然科学基金(23876)
资助(23646)
(22536)
创新(22299)
(22208)
重点(21692)
(21116)
规划(20924)
项目编号(20679)
期刊
(70733)
经济(70733)
研究(63381)
教育(51419)
中国(42487)
管理(24186)
(22213)
技术(17786)
科学(17232)
(15977)
金融(15977)
学报(15936)
大学(14078)
(14020)
职业(12496)
经济研究(11984)
财经(11854)
业经(11183)
学学(11177)
(10338)
(9909)
论坛(9909)
农业(9804)
(9640)
问题(9259)
科技(8768)
国际(8453)
技术经济(8264)
技术教育(8155)
职业技术(8155)
共检索到2564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高妙根  
今年是我国工读教育事业创立50周年。从1955年北京市建立我国第一所工读学校起,至今在全国20余个省的大中城市已建有70余所工读学校。工读教育作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在教育挽救“失足”青少年、稳定社会秩序、保证这部分青少年的家庭幸福、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工读教育的实践和研究对丰富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做出了极大贡献。在国际教育研究领域,我国的工读教育因其唯一而占有独特的地位。在工读教育开创50周年之际,进一步加强对工读教育的研究并规划工读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段茹宏  
工读教育在我国创制以来,对行为偏常、有轻微违法行为的青少年的教育挽救成功率一般在85%以上,对预防青少年犯罪发挥过重要作用,成为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最后一道防线。但是进入新时期以来,工读教育面临着严重危机。实地调研和对相关统计资料分析表明,这种危机的出现有经济学的原因,立法因素,社会学因素,以及工读学校自身局限性的原因。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肖红凌  
21世纪之初,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孕育、成长于城市中的图书馆既是城市化发展的应有之义,也为图书馆事业自身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同时,城市图书馆建设面临合理搭建体系、满足社会的发展与需求、适应地域经济环境等诸多难点与盲点。鉴于此,2007年,东莞图书馆和《图书馆建设》编辑部联手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邬大光  王嘉毅  栗洪武  
凡是在中国研究教育的人,恐怕没有人从未接触过《教育研究》。从1979年《教育研究》的创刊号起,这个刊物就对我研究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那时还在上大学,读的是师范院校,虽然学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邢永富  
要科学地理解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理论观点和内在精神,必须把邓小平教育思想置于世界的、社会主义的和中国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历史时空中,考察其历史地位,把握其历史所赋予的时代内涵、制度特质和民族精神。邓小平教育思想应当表述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现代教育思...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正当迎接1992年来临之际,《现代日本经济》杂志也同时迎来了创刊十周年的纪念日。值此时刻,回顾在过去的十年中,在广大读者与作者的热情支持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各级领导同志直至国家有关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与帮助下,我们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十年来,我们共发刊61期计40余万册,刊登文章1100余篇,在介绍日本、研究日本、了解日本方面为日本学界和社会广大读者做了些有益的工作,受到了国内外读者的广泛好评。对此,我们感到十分的欣慰和喜悦。虽然在办刊过程中我们曾经遇到过许多困难,又曾经历了1989年那样一场大的政治风浪,但由于有了党和学校的正确领导,有了学界同仁和广大读者、作者的支持与鼓...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曾伟  
经过 2 0年的发展 ,《高等教育研究》形成了明确的指导思想和鲜明的风格特色 ,已成为我国最具权威性的高等教育学术期刊之一。在长期的办刊实践中 ,《高等教育研究》在开门办刊、联系作者、推介新人、抓住前沿、倡导争鸣、编辑业务、队伍建设等方面探索出了不少成功经验。面对新世纪的机遇和挑战 ,《高等教育研究》将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长 ,进一步理清办刊思路 ,积极开拓进取 ,通过走特色创新之路 ,努力把刊物办成名副其实的一流学术大刊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本刊编辑部  
2022年是《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20周年。时光荏苒,岁月生香,距离2002年的那个初夏,转眼已是20个春秋。犹记得,我们捧出创刊号时的期待与忐忑;犹记得,创刊第5年,得知学报正式被纳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时的那无以名状的欣喜和感动;犹记得,学报行稳踏实,逐步进入国内全部主要核心学术期刊阵列、影响因子节节攀升时的深深感激与责任压力……所有伏案编辑的艰辛,所有碰撞交流击节而歌的畅快,那一点点些微闪亮的瞬间,永不会在记忆中抹去。哪怕照片已泛黄,我们都已在提升与变革中,经历了最深刻的成长。
关键词: 创刊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守春  
回顾了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以下简称地理资源所)历史地理学科组成独立学科建制以来的半个多世纪中,在历史自然地理、历史人文地理、历史区域地理与历史地图编绘等方面所开展的大量工作;尤其是在历史自然地理和历史区域地理研究方面更具优势,硕果累累,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在对历史地理学未来研究进行展望时,特别指出由于地理资源所历史地理学科建制撤销造成极大损失,呼吁重视历史地理学研究并恢复在地理资源所历史地理学独立研究机构建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德祥  
《中国高教研究》从创刊至今,始终围绕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为繁荣我国高等教育理论、为服务我国高等教育宏观决策、为指导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实践做出了突出贡献,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学术刊物的样板。作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者、实践参与者、《中国高教研究》的读者与作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胡建华  
经过30年的不懈努力和追求,《高等教育研究》已由当初一本学校办的内部刊物发展成为如今一份全国性的学术期刊,乃至被誉为我国"高教研究的一面旗帜"。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大发展、大提高,高等教育研究和高等教育期刊也日益走向繁荣,作为中国高教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会刊,《高等教育研究》面临着更加艰巨的任务和更加严峻的挑战。如何在"三十而立"之后,做到"四十不惑"?值此《高等教育研究》创刊30周年之际,本刊编辑部邀请了部分国内外知名高等教育学者,共绘期刊未来发展蓝图。我们坚信,在广大读者和作者的倾力支持下,《高等教育研究》一定会越办越好,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高等教育学...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洪宇  
2021年是陶行知先生诞辰130周年。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满怀救国救亡理想,在满目疮痍的旧中国,以教育改革推动社会进步,探索出一条顺应世界教育发展趋势并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新路,创建了独具特色的生活教育学说。在探索教育新路过程中,他通过对当时中国社会和教育需求的考察,结合自身长期的教育实践,大力倡导职业教育,并将之作为其生活教育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倡导与实践。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丛静  
一、维新派教育思想与其变法理论融为一体,充分体现了救亡的时代主题。 十九世纪末,中国处于严重的民族危机之中,甲午战争失败,各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维新派奔走呼号,倡言变法。主张全面学习西学,以西方模式改革现存腐朽落后的经济政治制度。严复曾大声疾呼“夫士生今日,不睹西洋富强之效者,无目者也”;“谓不讲富强而中国自可以安;谓不用西洋之术,而富强自可致;谓用西洋之术,无俟于通达时务之真人才,皆非狂易失心之人不为此。”①倡导西学本身就要求改革教育,因为教育毕竟是传播西学的主要途径。这样维新派不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曾文婕  
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德洛尔报告》,即《学习:财富蕴藏其中》,在"学习"的视野下观照"教育",开启了"学习为本"的教育时代。《德洛尔报告》孕育了经济发展与人性进步整合的学习价值观,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和学会成人共生的学习内容观,生活时间即学习时间和生活空间即学习空间的学习时空观,以及人人都是学习者的学习主体观。《德洛尔报告》的影响力堪比"白皮书",是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教育政策制定的基础,引发了教育目的、内容和评价层面的政策创新。20年来,人们不断讨论、续写和回应《德洛尔报告》,实施了一系列深化"学习为本"教育进程的研究课题和项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袁振华  
1988年7月1日,中国银行南阳分行正式组建开业,短短的5年间,南阳中行在南阳盆地迅速崛起,以崭新的行貌、雄厚的实力、一流的信誉成为南阳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走过了通常需要10余年才能完成的发展历程。10家县市支行,60多个储蓄网点遍布全区和河南油田,人民币资产总额是开业初期的5.8倍,外汇资产由零增加到2000万美元。5年来累放人民币各项贷款20多亿元,外汇贷款2000多万美元,支持外贸完成出口供货16亿元,并取得较好的效益,5年累计上交利税达2000多万元,外汇业务和国际业务居当地领先地位,先后被中国银行总行授予“存款工作先进单位”,被中国银行河南省分行授予“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