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09)
- 2023(15839)
- 2022(13758)
- 2021(12719)
- 2020(10913)
- 2019(25122)
- 2018(24626)
- 2017(48020)
- 2016(26167)
- 2015(29407)
- 2014(29329)
- 2013(29177)
- 2012(26981)
- 2011(24782)
- 2010(24691)
- 2009(22853)
- 2008(22605)
- 2007(19973)
- 2006(17787)
- 2005(15661)
- 学科
- 济(103900)
- 经济(103746)
- 管理(74508)
- 业(71525)
- 企(57976)
- 企业(57976)
- 方法(50507)
- 数学(44359)
- 数学方法(43899)
- 中国(28453)
- 农(28420)
- 财(27155)
- 学(24446)
- 制(23078)
- 业经(22729)
- 贸(20917)
- 贸易(20907)
- 易(20191)
- 银(19554)
- 银行(19479)
- 地方(18928)
- 农业(18838)
- 行(18410)
- 融(16653)
- 金融(16651)
- 务(16538)
- 财务(16471)
- 财务管理(16436)
- 技术(16332)
- 理论(16254)
- 机构
- 大学(389974)
- 学院(384852)
- 济(151605)
- 管理(148911)
- 经济(148420)
- 研究(130362)
- 理学(129742)
- 理学院(128227)
- 管理学(125863)
- 管理学院(125171)
- 中国(97372)
- 科学(83741)
- 京(83050)
- 财(71612)
- 农(70592)
- 所(67199)
- 业大(62668)
- 研究所(61674)
- 财经(58069)
- 中心(57846)
- 农业(56179)
- 江(55236)
- 经(52829)
- 北京(52347)
- 范(50267)
- 师范(49665)
- 院(46760)
- 经济学(46421)
- 州(44946)
- 财经大学(43362)
- 基金
- 项目(264909)
- 科学(206573)
- 基金(192703)
- 研究(186607)
- 家(171077)
- 国家(169713)
- 科学基金(143517)
- 社会(117451)
- 社会科(111222)
- 社会科学(111195)
- 基金项目(102820)
- 省(102426)
- 自然(95838)
- 自然科(93566)
- 自然科学(93535)
- 自然科学基金(91883)
- 划(87856)
- 教育(85615)
- 资助(79585)
- 编号(74395)
- 成果(60499)
- 重点(59873)
- 部(58589)
- 发(55652)
- 创(54760)
- 科研(51415)
- 课题(51393)
- 创新(51181)
- 计划(49825)
- 教育部(49458)
- 期刊
- 济(161355)
- 经济(161355)
- 研究(112373)
- 学报(70354)
- 中国(67498)
- 农(62984)
- 科学(61191)
- 管理(52760)
- 大学(51882)
- 财(51526)
- 学学(49205)
- 农业(42698)
- 教育(38301)
- 融(36147)
- 金融(36147)
- 技术(29431)
- 财经(28642)
- 业经(26824)
- 经济研究(26379)
- 经(24318)
- 问题(21934)
- 业(21527)
- 科技(19260)
- 版(19161)
- 理论(18979)
- 图书(18498)
- 业大(18256)
- 技术经济(18012)
- 商业(17953)
- 贸(17348)
共检索到5523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袁平红 王永培
本文运用Morans′I指数检验了我国工业密度和商业密度的空间相关程度,研究发现我国1999-2007年的工商业密度空间相关均呈上升趋势,但相关程度尚不明显。以工业密度为被解释变量的2007年省际截面数据回归结果显示,商业密度对工业密度的增长弹性为8.4,表明商业密度每增长1个百分点将带动工业密度增长8.4个百分点。最后,本文对我国工商业的产业空间发展提出了总结和展望。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陆青华 陈力华
本文根据上海市1980-2007年之间的历史数据,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方法,构建人口机械增长率、劳保福利费用比例、全市居民消费水平指数、食品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比重等自变量与因变量商业保险密度之间的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统计分析。
关键词:
商业保险 保险密度 影响因素 实证研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建军 韩珣
金融密度是金融排斥的结果,也是金融包容性发展改进路径的起点。长期以来,我国正规金融体系的倾向性资源配置行为直接导致了金融密度的省际差异,推进普惠金融发展需要全面把握金融密度的状态,而对金融密度的评测检验需要新的方法。笔者构建了基于人口、地理、企业、产业四个层次,银行、证券、保险三个维度的金融密度指标体系和大类指数,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检验金融密度地区差异的决定因素。研究发现:我国东部地区的人口、地理、产业金融密度水平远高于中、西部地区,但企业金融密度不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在金融密度决定方面,乡村人口占比低
关键词:
金融排斥 金融密度 空间配置 普惠金融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建军 韩珣
金融密度是金融排斥的结果,也是金融包容性发展改进路径的起点。长期以来,我国正规金融体系的倾向性资源配置行为直接导致了金融密度的省际差异,推进普惠金融发展需要全面把握金融密度的状态,而对金融密度的评测检验需要新的方法。笔者构建了基于人口、地理、企业、产业四个层次,银行、证券、保险三个维度的金融密度指标体系和大类指数,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检验金融密度地区差异的决定因素。研究发现:我国东部地区的人口、地理、产业金融密度水平远高于中、西部地区,但企业金融密度不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在金融密度决定方面,乡村人口占比低、教育程度高、人均收入高、信息化水平越高的城市,人口金融密度越高;地理金融密度受手机地理覆盖率的影响;金融资源在企业间的配置状态由国有企业占比、企业财务杠杆比率以及企业信息化指数决定;产业金融密度则主要取决于区域产业结构。因此,建设普惠金融体系需要从调整决定金融密度差异性的关键因素入手进行顶层设计。
关键词:
金融排斥 金融密度 空间配置 普惠金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崔恒建 王雪峰
该文介绍了非参数核密度估计的构造和主要性质,给出了确定窗宽的数学表达式,并结合实例,说明了该方法在拟合直径分布中的应用,对于林分直径模拟和预测,非参数方法可能成为一种有用的方法。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张佳佳 傅伟军 杜群 张国江 姜培坤
基于浙江省森林资源清查固定样地信息数据和森林监测中心2010年6-9月采集的森林凋落物碳密度数据,探讨浙江省森林凋落物碳密度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浙江省森林凋落物碳密度空间分布在全省大尺度范围和不同地级市的县域小尺度范围都存在差异。浙江省森林凋落物碳密度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增大,但局部地势较低地区森林凋落物碳密度很高;生物量覆盖度和地上腐殖质层厚度两者与森林凋落物碳密度无相关关系,而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凋落物氮密度两者与凋落物碳密度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优势树种对于凋落物量积累有很大影响,栎类为主的落叶乔木凋落物碳密度较高,经济林则最低。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孙玮 孙全亮 陈燕
从地区专利密度的内涵出发,构建了基于产业市场价值和就业两类产出成果的专利密度指数测度模型。利用2000—2012年东北地区34个地级市的数据计算其专利密度指数,并从时间演化和空间分布两个角度分析测度结果。在此基础上,对东北地区的34个地级市进行了类型划分。结果表明:2000—2012年期间东北地区的专利密度呈持续上升态势但增速逐渐放缓;各城市的专利密度存在明显差异,且这种差距随时间推移呈扩大趋势,两极化倾向明显;高水平稳定型城市大多是行政级别较高的城市,近1/4的城市仍采用低水平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
关键词:
专利密度 时空演化 地区差异 核密度估计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洪涛 于明超 江静
本文在污染供需分析框架下,选取中国2001-2006年34个工业产业的面板数据,分析影响工业废水、工业二氧化硫和工业烟尘等三种污染物排放密度的主要因素。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污染密度均与能源消耗密度、相对工资水平和国有资本比重正相关,与企业规模、环境管制指标和外资比重负相关。要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和社会参与的节能减排机制才是根本出路。为此需要做到:(1)鼓励节能型技术的研发和应用;(2)强化对地方政府的环境管制政策执行力度的监督;(3)加强对中小企业的监管力度;(4)理顺政府对环保信息的披露机制;(5)充分发挥社会公众和非政府组织的监督作用;(6)提高外资进入的环境标准。
关键词:
工业污染物 排放密度 污染供需分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轶清 赵雁楠 王缉慈
对民国25年(1936年)和2013年浙江省县域经济活动的排序发现,尽管这一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科技交通等变迁剧烈,但近80年间浙江省县域经济强弱的相对次序保持稳定。研究认为,基于共同文化和价值观的地方性知识的"嵌入"并形成产业区空间边界,而且因为历史嵌入、关系嵌入、认知嵌入和制度嵌入"四合一"的综合性和长期性,使得这些"嵌入"的工商业文明内核化,并逐渐融入为地理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对区域工商业活动的形成机制及其地理"扎根"过程的研究可以发现,由市场力量决定的专业化产业区具有较强的历史"锁定"能力。这一发现对于区域产业规划,包括产业选择、创新能力培育等都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江苏省电力公司课题组 钱朝阳 沈红宇 张金洪 林汉银
本文对财务职权控制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总会计师条例》及CFO相关法规对财务职权控制规定的认可程度较高;在实际工作中,受某些因素的制约,财务负责人普遍认为其需要的权限没有落实到位;企业规模、企业发展阶段、财务状况、企业性质、企业领导风格及财务负责人特征都是影响财务职权控制分布的权变因素。由此建议:财政部可以将《总会计师条例》和《中央企业总会计师职责管理暂行办法》合并起来形成一个办法,统一适用于国有企业和公众公司。在新办法中,不能要求不同企业的财务负责人拥有相等或相同的职权,应该具有权变意识。企业可根据对财务负责人六类职权的规定,结合上述权变因素确定财务负责人的权限。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谦
本文采用全世界118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验证了三大类十三个制度因素对跨国并购投资流入的影响,结果发现在国际经济制度安排中,东道国签订的国际税收协定越多、国际贸易壁垒越低、对外资欢迎程度越高,跨国并购投资流入越多。在东道国经济制度中,跨国并购投资趋向于流入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低、非正式市场交易少、金融管制比较宽松、市场化程度高以及货币政策有效的国家。在东道国政治法律制度中,跨国并购投资趋向于流入私有财产保护程度和法律完善程度高、政府清廉的国家。
关键词:
跨国并购 制度因素 区位分布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蕾
以知识、技术及其应用为核心的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正成为国际服务贸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和竞争热点,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占了其贸易总额相当大的比例。本文利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人力资本和外资利用是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这对于促进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及提升出口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李强谊 钟水映
文章基于全国1997-2014年面板数据,采用Dagum基尼系数和Kernel密度估计方法,考察了我国财政医疗卫生支出强度的地区差距及其分布动态过程。研究结果显示,我国财政医疗卫生支出强度的总体差距呈先升后降的演变趋势,总体差距主要由地区间差距引起,超变密度和地区内差距对总体差距的贡献则在逐渐减小。同时,财政医疗卫生支出强度水平不断提高,但不同区域间出现了两极或者多极分化现象。据此,提出了扭转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空间非均衡态势的政策建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扬 于志明
为了研究平压法热压中密度纤维板过程中板坯含水率分布和热压曲线对板材断面密度分布(VDP)的影响,制取平坦型和陡平型VDP板材,该文通过改变板坯含水率分布以及热压曲线,热压不同VDP的中密度纤维板,分析各工艺参数对板材表面质量、表层厚度、表心层密度比、心层最低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增大板坯的含水率,可以改善板材的表面质量,提高表心层的密度比,降低心层密度;在高压阶段不超过压机闭合时间的前提下,提高高压压力,增长高压作用时间,有利于提高表心层的密度比;第一次降压压力的存在,使得表心层密度比减小,心层密度增加;当高压压力较小、作用时间较短时,采用较低的第一次降压压力,可以使得表层厚度增加、表心层...
关键词:
中密度纤维板 热压曲线 断面密度分布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普泽 宋聃 张尹哲 李俊锋 刘家寿 叶少文
为了解博斯腾湖鱼类资源现状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于2019年5月(春季)、7-8月(夏季)、10月(秋季),采用分裂波束回声探测仪(Simrad EY60,120 kHz)开展全湖水声学探测,并对水环境指标进行现场测量。结果显示,博斯腾湖鱼类密度在夏季最高,平均值为(8 783±2 611) ind./hm~2;春季和秋季间无显著性差异,平均值分别为(709±141)、(743±499) ind./hm~2。根据目标强度与体长关系经验公式推算,春季、夏季和秋季鱼类的平均体长分别为8.8、4.0和5.1 cm。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博斯腾湖鱼类密度与水温和电导率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透明度显著负相关(P<0.05)。随机森林模型的特征重要性排序结果显示,电导率是鱼类密度重要的预测因子,其次为溶解氧、盐度和水温等。推测鱼类密度的季节变化与环境变化、食物来源、繁殖习性等因素密切相关,环境因子可能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影响鱼类的生态环境需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